後續幾日,外界喧鬧沒有影響到甘一凡,整個正月期間,他一如既往尋找怪獸龍魂,卻也把自己的時間安排得井井有條,該修煉的時候修煉,該學習的時候學習。
直到正月十五這一天。
正月十五元宵佳節,這一天注定不平凡。
元宵佳節是華夏傳統節日之一,賞花燈、吃湯圓、猜燈謎、放煙花等傳統民俗活動,不少地區還增加了遊龍燈、舞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甘寧地區就有遊龍燈和舞獅子表演。在2008年6月,元宵節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上元節”——是為道教對元宵節說法,這一天是新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夜,幾乎每一家道觀都會舉辦上元法會。
佛教也在這一天“燃燈供佛”。唐朝佛教大興,官員百姓都會在這天“燃燈供佛”,佛家燈火於是遍布民間,自唐代起,元宵張燈便成為法定之事。
而這天,黃金蟒從沉睡中蘇醒對月長吟,四爪破體而出,經過半年沉靜,它終於成功化蛟。
蟒化蛟不是蛟化龍,還不入老天爺法眼,天空飄過幾朵烏雲,就好像老天爺百無聊賴瞅了一眼,再不重視似的。天象也沒有產生什麽變化。
不過甘一凡看著眼前金色蛟龍有些恍惚,類似金龍的頭顱,體表鱗片在月色下閃爍金芒,也與金龍外形的怪獸有幾分相似。
可他清楚知道,相似不等於是,金色蛟龍是黃金蟒蛻變而成,充其量就是一條威風養眼的黃金蛟,雖然有些類似金龍,但他卻沒有自它身上察覺怪獸氣息。
黃金蟒成功化蛟的這一夜,其實並沒有鬧出太大動靜,除了島上幾頭精怪遠近窺視,就隻有甘一凡、李小壯和徐雯三人在場。
甘一凡內心微起波瀾,卻很快平靜下去。
徐雯就是個看熱鬧的,這麽些天下來,她雖然沒學會煉丹術,但道術卻得到精進,又有甘一凡提供大量洞府泉水相助,已不再受到島上寒霧影響。
隻有李小壯格外激動。
從第一次發現黃金蟒處在蛟蟒變階段,他親力親為守候整個演變過程,直到這一刻,親眼見證黃金蟒成功化蛟,內心除了激動還有一份期待。
他期待不久之後,眼前這條黃金蛟能成為他的坐騎。
而在甘家莊,興許有莊裏人或者遊客發現了,卻也隻聽到那聲似是而非的龍吟,以及見到島上閃爍不久的光芒。在這個全民皆談變異人與變異獸的特殊過渡時期,這些現象隻會被他們理解成又一起變異事件,並沒有造成多大影響。
時間來到夜裏十點多鍾,甘一凡和徐雯離島回家,李小壯沒走,他依然守在黃金蛟身旁。
兄妹倆回到家,汪蘭夫妻都沒睡。初八過後,汪蘭已經不在甘家莊長住,搬回紫金山莊別墅,徐明亮也因為上班的原因,不經常過來,也搬到紫金山莊陪汪蘭。今天過來除了過十五,還因為徐雯明天就要回學校。
收拾完行李,夫妻倆交代幾句回房。
甘一凡在吃晚飯,徐雯過來說:“哥,明天你真的不送我呀?”
“說好了小姨送你,哥走不開。”甘一凡邊吃邊說,“別忘了明早去跟二爺告別,專心學習,修煉也別耽誤嘍。”
“曉得了,哥越來越囉嗦。”像是有什麽事想跟甘一凡說,磨蹭了會兒坐到甘一凡對麵,“哥,我得提醒你,李小壯看上黃金蟒了,我猜他想帶走黃金蟒。”
甘一凡“嗯”了聲,不以為然。
“你怎麽不著急呀?黃金蟒是你的,現在黃金蟒成了蛟龍,肯定非常厲害,你就眼睜睜看著李小壯帶走它?”
甘一凡微微一笑,“黃金蟒不屬於我,白蟒和狼王狼後它們都不屬於我,它們隻是住在島上,要走要留隨它們自己。”
徐雯嘀咕道:“你倒是看得開,白白便宜李小壯,我心裏不舒服。”
“要叫師兄。”甘一凡放下碗筷,掐了她鼻頭一下,“李小壯教你也算盡心盡力,這段時間你修煉進步很大,都虧了他,他想要黃金蟒就給他唄,當做教你的報酬就不會心裏不舒服。”
“這些我都清楚,可我總覺得你把紫葫蘆給他,又讓他帶走黃金蟒,太便宜他了。”
“他是你師兄,跟自己人差不多,沒必要計較那麽多。”甘一凡邊收拾碗筷邊說,“再說了,他想帶走黃金蟒隻是他一廂情願的想法,黃金蟒要是不跟他走,他帶不走。”
徐雯搶著收拾碗筷,嬉笑道:“我就知道哥不會輕易讓他帶走黃金蟒。”
“我可沒說不讓他帶走,要看黃金蟒自己意願。”
甘一凡說著準備上樓,徐雯卻拉著他撒嬌說:“人家想要黃金蟒啦,不給他。”
“你……”甘一凡皺眉,“你不行。”
徐雯不樂意了,“我為什麽不行?”
“解釋起來比較麻煩,簡單來說,你道行不夠。李小壯有能力壓製黃金蟒,也能壓製現在的黃金蛟,你行嗎?”
徐雯愣了愣,耍賴道:“我不管,總之我要黃金蟒,哥不能給他帶走。”
甘一凡想了想說:“行,哥答應你,不過有個條件。”
徐雯笑顏逐開,“哥你說,什麽條件我都答應。”
甘一凡也笑了,“哥的條件很簡單,眼下距離小壯離開還有兩年半時間,在這段時間內,假如你擁有駕馭黃金蛟修為,那麽黃金蛟就是你的。”
簡單嗎?
徐雯心裏直叫苦,嘴上卻不泄氣,信誓旦旦兩年半內擁有駕馭黃金蛟修為。
在她看來,隻要甘一凡答應下來,甭管兩年半還是三五年,都不可能讓李小壯帶走黃金蛟。
甘一凡也確實就是這樣的人,凡事講親疏遠近,跟李小壯比起來,徐雯當然更親,徐雯想得到的東西,他肯定不會讓李小壯搶走。
但畢竟是將來的事,甘一凡也沒太放在心上,上樓拿手機,意外發現寧北枳未接電話。
不知怎麽的,見到這通未接來電,他忽然感到不安。
電話撥回去,寧北枳很快接了,聽筒裏的聲音卻挺雜。
此刻寧北枳正在終南山上元節法會現場,而在此之前,他剛從藏南邊境地帶回來,一回來立刻趕往終南山,參加上元節法會隻是順道,另有要緊事。
“許菀出事了……”寧北枳簡單解釋經過,接著說:“我現在終南山上元法會,茗玉真人和如道人已答應相助,將在明天啟程前往藏南,我希望你能來。”
這個電話把甘一凡平靜生活全部打亂,他甚至等不到天亮,匆忙收拾幾件換洗衣服,拎著刀匣上車,連夜開車出發。
隻留下追到院門口目瞪口呆的徐雯。
說好走不開的呢?
到底發生什麽事?火急火燎出門?
……
……
藏南地處喜馬拉雅山脈南側,從印度洋吹送而來帶著大量水分和熱量的西南季風,使得這裏溫暖而多雨,年平均降水在9000毫米以上,是全球降水量最多的地區之一,可種植多種多樣亞熱帶作物,土地肥沃,有藏區“江南”之稱。
同時,藏南是世界上山地垂直自然帶最齊全的地方,也是管窺全球氣候變化的要地,藏南地區森林覆蓋率達到90%以上,是華夏三大林區之西南林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華夏和印國兩個古老國家,擁有近兩千公裏邊境線,但新世紀前後兩國一直未正式劃界,隻有一條“傳統習慣線”:沿著喜馬拉雅山南麓,鄰接印國阿薩姆平原。
兩國邊境問題久遠複雜,最早可追溯到印國成為英吉殖民地之後,藏南地區爭議領土麵積約九萬平方公裏,新世紀初一二十年仍然有三分之二領土被印國非法占據,直到幾年前,華夏成就超級大國才得以解決紛爭。
然而,印國政府一直以來給世界人民的印象都不大好,經常說一套做一套,枉顧國內民生凋零,卻總愛在世界舞台打腫臉充胖子。與華夏的邊境條約也是如此,盡管幾年前華夏強勢收回屬於本國領土,卻仍然有印國軍人經常越界挑釁。
靈氣複蘇以來,印國對變異人監管不力,也不排除他們刻意為之的結果,絕大多數潛入我國的印國變異人,就是在這片被我國收回的九萬平方公裏土地上胡作非為。
邊境線太長了,邊境線存在也是防君子國難防小人國,有限的邊防力量可以防一防印國軍人,但對於變異人根本防不過來,他們也缺少應對變異人經驗。
所以,李大川才會帶領絞殺組坐鎮在這裏,而段紅纓也因為印國變異人入侵太多的緣故率領她的鷹組坐鎮疆區,協防藏南。
正月十七這一天,距離雅魯藏布江不太遠的群山中,邊防哨卡前走來一行四人。
其中三人兩男一女,年紀都不小,全做道士打扮,另一人身穿作訓服,背著一個長盒子。
“站住!”
哨兵叫停幾人,正打算上前詢問,頭頂山上忽然傳來一個聲音:“放他們通行。”
哨兵再不過問,敬禮,放行。
直到正月十五這一天。
正月十五元宵佳節,這一天注定不平凡。
元宵佳節是華夏傳統節日之一,賞花燈、吃湯圓、猜燈謎、放煙花等傳統民俗活動,不少地區還增加了遊龍燈、舞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甘寧地區就有遊龍燈和舞獅子表演。在2008年6月,元宵節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上元節”——是為道教對元宵節說法,這一天是新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夜,幾乎每一家道觀都會舉辦上元法會。
佛教也在這一天“燃燈供佛”。唐朝佛教大興,官員百姓都會在這天“燃燈供佛”,佛家燈火於是遍布民間,自唐代起,元宵張燈便成為法定之事。
而這天,黃金蟒從沉睡中蘇醒對月長吟,四爪破體而出,經過半年沉靜,它終於成功化蛟。
蟒化蛟不是蛟化龍,還不入老天爺法眼,天空飄過幾朵烏雲,就好像老天爺百無聊賴瞅了一眼,再不重視似的。天象也沒有產生什麽變化。
不過甘一凡看著眼前金色蛟龍有些恍惚,類似金龍的頭顱,體表鱗片在月色下閃爍金芒,也與金龍外形的怪獸有幾分相似。
可他清楚知道,相似不等於是,金色蛟龍是黃金蟒蛻變而成,充其量就是一條威風養眼的黃金蛟,雖然有些類似金龍,但他卻沒有自它身上察覺怪獸氣息。
黃金蟒成功化蛟的這一夜,其實並沒有鬧出太大動靜,除了島上幾頭精怪遠近窺視,就隻有甘一凡、李小壯和徐雯三人在場。
甘一凡內心微起波瀾,卻很快平靜下去。
徐雯就是個看熱鬧的,這麽些天下來,她雖然沒學會煉丹術,但道術卻得到精進,又有甘一凡提供大量洞府泉水相助,已不再受到島上寒霧影響。
隻有李小壯格外激動。
從第一次發現黃金蟒處在蛟蟒變階段,他親力親為守候整個演變過程,直到這一刻,親眼見證黃金蟒成功化蛟,內心除了激動還有一份期待。
他期待不久之後,眼前這條黃金蛟能成為他的坐騎。
而在甘家莊,興許有莊裏人或者遊客發現了,卻也隻聽到那聲似是而非的龍吟,以及見到島上閃爍不久的光芒。在這個全民皆談變異人與變異獸的特殊過渡時期,這些現象隻會被他們理解成又一起變異事件,並沒有造成多大影響。
時間來到夜裏十點多鍾,甘一凡和徐雯離島回家,李小壯沒走,他依然守在黃金蛟身旁。
兄妹倆回到家,汪蘭夫妻都沒睡。初八過後,汪蘭已經不在甘家莊長住,搬回紫金山莊別墅,徐明亮也因為上班的原因,不經常過來,也搬到紫金山莊陪汪蘭。今天過來除了過十五,還因為徐雯明天就要回學校。
收拾完行李,夫妻倆交代幾句回房。
甘一凡在吃晚飯,徐雯過來說:“哥,明天你真的不送我呀?”
“說好了小姨送你,哥走不開。”甘一凡邊吃邊說,“別忘了明早去跟二爺告別,專心學習,修煉也別耽誤嘍。”
“曉得了,哥越來越囉嗦。”像是有什麽事想跟甘一凡說,磨蹭了會兒坐到甘一凡對麵,“哥,我得提醒你,李小壯看上黃金蟒了,我猜他想帶走黃金蟒。”
甘一凡“嗯”了聲,不以為然。
“你怎麽不著急呀?黃金蟒是你的,現在黃金蟒成了蛟龍,肯定非常厲害,你就眼睜睜看著李小壯帶走它?”
甘一凡微微一笑,“黃金蟒不屬於我,白蟒和狼王狼後它們都不屬於我,它們隻是住在島上,要走要留隨它們自己。”
徐雯嘀咕道:“你倒是看得開,白白便宜李小壯,我心裏不舒服。”
“要叫師兄。”甘一凡放下碗筷,掐了她鼻頭一下,“李小壯教你也算盡心盡力,這段時間你修煉進步很大,都虧了他,他想要黃金蟒就給他唄,當做教你的報酬就不會心裏不舒服。”
“這些我都清楚,可我總覺得你把紫葫蘆給他,又讓他帶走黃金蟒,太便宜他了。”
“他是你師兄,跟自己人差不多,沒必要計較那麽多。”甘一凡邊收拾碗筷邊說,“再說了,他想帶走黃金蟒隻是他一廂情願的想法,黃金蟒要是不跟他走,他帶不走。”
徐雯搶著收拾碗筷,嬉笑道:“我就知道哥不會輕易讓他帶走黃金蟒。”
“我可沒說不讓他帶走,要看黃金蟒自己意願。”
甘一凡說著準備上樓,徐雯卻拉著他撒嬌說:“人家想要黃金蟒啦,不給他。”
“你……”甘一凡皺眉,“你不行。”
徐雯不樂意了,“我為什麽不行?”
“解釋起來比較麻煩,簡單來說,你道行不夠。李小壯有能力壓製黃金蟒,也能壓製現在的黃金蛟,你行嗎?”
徐雯愣了愣,耍賴道:“我不管,總之我要黃金蟒,哥不能給他帶走。”
甘一凡想了想說:“行,哥答應你,不過有個條件。”
徐雯笑顏逐開,“哥你說,什麽條件我都答應。”
甘一凡也笑了,“哥的條件很簡單,眼下距離小壯離開還有兩年半時間,在這段時間內,假如你擁有駕馭黃金蛟修為,那麽黃金蛟就是你的。”
簡單嗎?
徐雯心裏直叫苦,嘴上卻不泄氣,信誓旦旦兩年半內擁有駕馭黃金蛟修為。
在她看來,隻要甘一凡答應下來,甭管兩年半還是三五年,都不可能讓李小壯帶走黃金蛟。
甘一凡也確實就是這樣的人,凡事講親疏遠近,跟李小壯比起來,徐雯當然更親,徐雯想得到的東西,他肯定不會讓李小壯搶走。
但畢竟是將來的事,甘一凡也沒太放在心上,上樓拿手機,意外發現寧北枳未接電話。
不知怎麽的,見到這通未接來電,他忽然感到不安。
電話撥回去,寧北枳很快接了,聽筒裏的聲音卻挺雜。
此刻寧北枳正在終南山上元節法會現場,而在此之前,他剛從藏南邊境地帶回來,一回來立刻趕往終南山,參加上元節法會隻是順道,另有要緊事。
“許菀出事了……”寧北枳簡單解釋經過,接著說:“我現在終南山上元法會,茗玉真人和如道人已答應相助,將在明天啟程前往藏南,我希望你能來。”
這個電話把甘一凡平靜生活全部打亂,他甚至等不到天亮,匆忙收拾幾件換洗衣服,拎著刀匣上車,連夜開車出發。
隻留下追到院門口目瞪口呆的徐雯。
說好走不開的呢?
到底發生什麽事?火急火燎出門?
……
……
藏南地處喜馬拉雅山脈南側,從印度洋吹送而來帶著大量水分和熱量的西南季風,使得這裏溫暖而多雨,年平均降水在9000毫米以上,是全球降水量最多的地區之一,可種植多種多樣亞熱帶作物,土地肥沃,有藏區“江南”之稱。
同時,藏南是世界上山地垂直自然帶最齊全的地方,也是管窺全球氣候變化的要地,藏南地區森林覆蓋率達到90%以上,是華夏三大林區之西南林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華夏和印國兩個古老國家,擁有近兩千公裏邊境線,但新世紀前後兩國一直未正式劃界,隻有一條“傳統習慣線”:沿著喜馬拉雅山南麓,鄰接印國阿薩姆平原。
兩國邊境問題久遠複雜,最早可追溯到印國成為英吉殖民地之後,藏南地區爭議領土麵積約九萬平方公裏,新世紀初一二十年仍然有三分之二領土被印國非法占據,直到幾年前,華夏成就超級大國才得以解決紛爭。
然而,印國政府一直以來給世界人民的印象都不大好,經常說一套做一套,枉顧國內民生凋零,卻總愛在世界舞台打腫臉充胖子。與華夏的邊境條約也是如此,盡管幾年前華夏強勢收回屬於本國領土,卻仍然有印國軍人經常越界挑釁。
靈氣複蘇以來,印國對變異人監管不力,也不排除他們刻意為之的結果,絕大多數潛入我國的印國變異人,就是在這片被我國收回的九萬平方公裏土地上胡作非為。
邊境線太長了,邊境線存在也是防君子國難防小人國,有限的邊防力量可以防一防印國軍人,但對於變異人根本防不過來,他們也缺少應對變異人經驗。
所以,李大川才會帶領絞殺組坐鎮在這裏,而段紅纓也因為印國變異人入侵太多的緣故率領她的鷹組坐鎮疆區,協防藏南。
正月十七這一天,距離雅魯藏布江不太遠的群山中,邊防哨卡前走來一行四人。
其中三人兩男一女,年紀都不小,全做道士打扮,另一人身穿作訓服,背著一個長盒子。
“站住!”
哨兵叫停幾人,正打算上前詢問,頭頂山上忽然傳來一個聲音:“放他們通行。”
哨兵再不過問,敬禮,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