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趙川睡到自然醒,發現房門開著,內室沒人,七丫頭又不知去哪裏了,料想又是去了清風觀的地下探寶了。
趙川想起昨天晚上那個小男道童的話,洗漱完畢,穿上了那件淺藍色布袍,嗯,不對,應是道袍。
趙川剛跨出院子,驚訝地發現那個男道童正依著院門的外側木門站著打瞌睡。
怪不得昨晚七丫頭說道童的日子不怎麽好過,道童們睡得比人晚,起得比人早。再看他困成這個樣子,連自己起漱的動靜都不曾聽到,看來這是早就等在院門旁,是要帶我去見主持吧。
趙川愣了下,又返身回到屋內,坐在衝院門的桌子邊,悠閑地喝茶。
又等了二柱香的功夫,忽然聽到咕咚一聲倒地的聲音,料想是小道童打盹栽倒了。
趙川用餘光瞟了下,見院門一側露出個小腦袋正向這裏瞅。
見趙川起來了,那小道童馬上進來,說要帶趙川去吃早飯,然後要去大殿見主持。
趙川跟著小道童走,路上趙川問他現在道觀裏還有多少人,小道童說十來個人。
趙川明知故問為什麽這麽少的人啊,人都到哪裏去了?
小道童說都去江州城給感染瘟疫的人治病去了。
趙川說你怕不怕瘟疫啊?
小道童說怕,老主持就是因為感染瘟疫駕鶴西遊了。
趙川內心憋住笑,想了想又問既然這麽危險,怎麽全觀的道人還去那邊啊?
小道童憋了半天,說不去不行,人家是當官的。
趙川心裏笑不出來了,想不到一個十歲的孩子都知道官府不好惹,可見當官的沒多少人喜歡。
為什麽連一個孩子都不喜歡當官的呢?
到了吃飯的膳堂,是一處很大的殿堂,裏麵有好多成排的長條形桌凳,最前麵有一個很大的方桌,桌子上有幾個大盆和碗碟等物。
此時膳堂裏一個吃飯的人也沒有,隻有一個中年道士,臉上有道刀疤,正出神在坐在最前麵一張大方桌子前,不知在想什麽。
見趙川進來,那人起身,開始往麵前的碗裏盛稀粥。
主食有米飯,麵餅和饅頭,菜有三素,看來觀裏的夥食還可以。
小道童說大家都吃完了,就等你呢。
小道童說完就站在一邊寺候,那臉有刀疤的道人也不言語,也不看趙川一眼,在默默地給趙川準備好飯菜後,然後又出神在坐在大方桌旁邊。
趙川感覺很無趣,端著飯菜找個地方默默吃起來。
想起小道童很瘦小的樣子,趙川出聲把小道童招手叫過來,問餓不餓,要不然一起吃。
小道童連連搖頭。
趙川說要多了,自己吃不完,幫忙吃一點好不好?
小道童聞聽麵有難色,搖了下頭,又張口說自己剛吃過,真的不餓。
趙川見他不像是作假,隻好作罷。
正吃到一半,忽然膳堂外一陣喧嘩爭吵,隨著一陣雜亂的腳步聲,三個人走了進來。
為首一人三十多歲年紀,高瘦黑臉,小眼黑胡,嘴部向前突出,上下唇部很尖,說話露出黃黃的大齙牙,活脫脫給人一個老鼠精的感覺,正喋喋不休地邊走邊回頭和後麵二個人交談。
“切!老子是扁鵲後人,那侯爺還懷疑咱的醫術,救人還舍不得花銀子,又舍不得給咱個官當,誰個願給他賣力?吃過飯走人了,再也不去了!”
“就是!就是!咱還是去別的郡的去,有本事還找不到賣力的地方?要不是玄靜道長書信請咱,誰個願意來此!”後麵一個粗大漢子附和,看起來像個武人打扮。
“老朽也乃華佗後人,《青囊經》是本門絕活,救活人無數,沒想到這侯爺隻相信草藥內服治病,真是學識甚淺。算了,此地不留人自有留人處!”走在最後一個白發老者也嘟嘟囔囔地說。
那三人進來,看了趙川一眼,便徑直走到最前麵大方桌處,那刀疤道人慢慢騰騰起身,給三人準備飯菜吃食。
見些情景,趙川有些疑惑,歪頭對身邊的小道童小聲說“不是說都吃過飯了嗎?”
小道童俯身在趙川耳邊說這些人是主持前些日子請來的,是去江州幫忙治病的,常不定時回觀裏。
趙川對問那個自稱是扁鵲後人的真是的嗎?
趙川說過這話立即感覺自己白問,因為一個小道童哪知那麽多。
沒想到小道童卻回答說是不是真的扁鵲後人不知,但聽主持說那個姓扁,叫扁丹。
扁丹?趙川立即笑了,扁鵲並不姓扁,真實姓名叫秦越,又號盧醫,扁鵲隻是他的綽號。扁鵲善於運用四診,尤其是脈診和望診來診斷疾病,被稱為脈學之宗,藥王真君。
在趙家醫館學醫的時候,這些基礎常識先生就說過。不過也許人家說的不是這個民間大夫,可能是上古神話中那個皇帝身邊的神醫扁鵲。
趙川一笑了之,不再注意那三個人交談,匆匆吃過,就由小道童帶著去見三叔。
道童領著趙川來到後大殿,後大殿供著三清祖師。
進了三清殿,三叔趙凱正一個人在裏麵等著他,身旁隻有那個女道童。
三叔趙凱見趙川來了,說拜拜祖師吧,拜過了你就算皈依是道士了。
趙川聽了,不由眉頭緊皺,一是自己並不想當道士,二是這清風觀可是全真教派,跟和尚一樣出家淨業的,不能吃葷結婚……
見左右無人,隻有兩小道童,趙川便小聲地說“三叔,太爺爺說過我以後要……”
趙凱揮手打斷他的話,一臉嚴肅地說不管那些,聽叔的,先磕頭行完禮再說。
三叔趙凱問會道家禮儀嗎,趙川說會,三叔嗯了聲回應。
想當初趙府也是大戶,每年都會組織人去附近的寺廟道觀,趙川每年都會陪著趙家的幾個少爺前去。
趙川沒法,隻好走到三清像前的拜墊前,站好姿勢,先兩手結太極陰陽印,舉至眉際,慢慢行了個道家大禮。
接著開始跪拜磕頭。
趙川左掌向下,覆蓋於拜墊中央右手之上,與右手交叉成十字。兩手按於拜墊中央後,兩膝隨即跪下,同時整個身體拜下,額頭平貼於地麵,全身俯伏如靈龜狀
隨之左手抬起,依前放於心窩處,同時右手按住拜墊將身撐起,頭與兩膝離墊起身,兩手仍結太極陰陽印,同前舉起額前。此為一禮畢。
三叔看完滿意地點頭,說拜祖師要行大禮,要行九次。
沒辦法,趙川又重複了九次。
九次畢,再結印彎腰,垂至膝前,同時退後一步,兩手結印再次舉至額前,此為“謝祖師”,如此大禮儀式才算完畢。
見趙川作禮有模有樣,三叔趙凱很是滿意,臉上露出笑意,像是自語般地說“可惜可惜……”
三叔說你就算是道家人了。
趙川說就這樣行了?皈依儀式就這麽簡單?
三叔說當然不是,可是現在情況特殊,道觀裏現在一共沒有幾個人,我能喊動的也隻有這二個小道童,你就算掛個名吧,反正你又不在這裏常呆,也不在這裏學道。
趙川越聽越糊塗,但三叔隨後也不跟他解釋,又讓小道童帶他出去參觀道院。
三叔說完後就帶著那個小女道童走了。
趙川隻好跟著那個小男道童走,但一邊走一邊心裏納悶,自己本來是想找師父逍遙子破解自己被封的穴道,是想恢複自己的靈氣修為的,如今卻被三叔整得要皈依當個道士,還是全真教派的,三叔啥意思?
可自己明明已經拜入逍遙子門下了,一個人還能同時拜二派道教當道士嗎?
這個三叔趙凱怕真不靠譜啊,怪不得被晚輩們稱作傻師叔,趙川又想起來第一次讓黃進來清風觀尋親的事。
小道童將趙川領到山門前,依次介紹了山門,靈宮殿,鍾鼓樓,玉皇殿,四禦殿,三清殿。
這幾個主大殿,每當一處,趙川都要行禮作拜。
看完了主大殿,道童又帶著趙川到了主殿旁邊的配殿,什麽三宮殿,救苦殿,財神殿,藥王殿,三星殿,慈航殿,真武殿,雷祖殿,元君殿,文昌殿,呂祖殿,八仙殿,元辰殿……
跑完了這些殿,拜的趙川腰都直不起來了。看看天色,都到晚飯時間了。
第二天,趙川由道童帶著,又去轉悠看那些配套的附屬設施,什麽執事房,藏經閣,客堂,齋堂,戒堂,道士住房……
這些地方並不在一處,不像一開始幾大主殿那麽集中,都分散在附近幾個山頭處。
跑完這一圈又是一天,這一天比昨天還累。昨天是腰累,今天是腿累。
又到了晚飯時候,小道童說清風觀已經全看完了。
但是趙川不信,因為小道童始終沒有帶趙川到地下室去。
趙川問道童有沒有地下室啊?道童搖頭說不知。
趙川問他來了幾年了,他從六歲來的,現在已經六年了。
這麽說這道童已經十二歲了,也許是因為瘦小的原因,看起來沒有十二歲。
這小道童十二歲,想想和自己當初趙家遭受滅門時,自己外逃一樣的年歲。趙川不由有些同情這個小道童。
“是不是有些地方還沒有轉到?”趙川問,因為他沒有看到真元子在哪裏,且小道童說每天都要送飯給行動不便的年邁道長,也沒有看到他們。
“他們在東麵的山洞裏。”道童說。
“他們在裏麵幹什麽?”
“這個……”道童支支嗚嗚,說自己也不太清楚,隻是聽說是有行動不便的年邁道長在裏,也可能是在練什麽功吧,因為常聽到裏麵有打鬥呐喊之聲。自己每次送飯放在洞口處就走了,裏麵有人接應,其它詳細情況不知。
趙川納悶既然行動不便,怎麽還能練什麽功?說得驢頭不對馬嘴。
趙川問能帶我去看看嗎?
道童說不能,看守山洞的人不讓去,隻有送飯的時候才能接近。
趙川來了興趣,問裏麵關的是什麽人,道童說是幾個行動不便的年邁道長,再問就什麽也不知道了。
趙川問是什麽人看守的山洞,道童說看守的人是輪流的,因最近人手不夠用,真元子前幾天也被派去看守一段時間。
真元子?
這個家夥現在哪裏呢?趙川靈機一動。
趙川想起昨天晚上那個小男道童的話,洗漱完畢,穿上了那件淺藍色布袍,嗯,不對,應是道袍。
趙川剛跨出院子,驚訝地發現那個男道童正依著院門的外側木門站著打瞌睡。
怪不得昨晚七丫頭說道童的日子不怎麽好過,道童們睡得比人晚,起得比人早。再看他困成這個樣子,連自己起漱的動靜都不曾聽到,看來這是早就等在院門旁,是要帶我去見主持吧。
趙川愣了下,又返身回到屋內,坐在衝院門的桌子邊,悠閑地喝茶。
又等了二柱香的功夫,忽然聽到咕咚一聲倒地的聲音,料想是小道童打盹栽倒了。
趙川用餘光瞟了下,見院門一側露出個小腦袋正向這裏瞅。
見趙川起來了,那小道童馬上進來,說要帶趙川去吃早飯,然後要去大殿見主持。
趙川跟著小道童走,路上趙川問他現在道觀裏還有多少人,小道童說十來個人。
趙川明知故問為什麽這麽少的人啊,人都到哪裏去了?
小道童說都去江州城給感染瘟疫的人治病去了。
趙川說你怕不怕瘟疫啊?
小道童說怕,老主持就是因為感染瘟疫駕鶴西遊了。
趙川內心憋住笑,想了想又問既然這麽危險,怎麽全觀的道人還去那邊啊?
小道童憋了半天,說不去不行,人家是當官的。
趙川心裏笑不出來了,想不到一個十歲的孩子都知道官府不好惹,可見當官的沒多少人喜歡。
為什麽連一個孩子都不喜歡當官的呢?
到了吃飯的膳堂,是一處很大的殿堂,裏麵有好多成排的長條形桌凳,最前麵有一個很大的方桌,桌子上有幾個大盆和碗碟等物。
此時膳堂裏一個吃飯的人也沒有,隻有一個中年道士,臉上有道刀疤,正出神在坐在最前麵一張大方桌子前,不知在想什麽。
見趙川進來,那人起身,開始往麵前的碗裏盛稀粥。
主食有米飯,麵餅和饅頭,菜有三素,看來觀裏的夥食還可以。
小道童說大家都吃完了,就等你呢。
小道童說完就站在一邊寺候,那臉有刀疤的道人也不言語,也不看趙川一眼,在默默地給趙川準備好飯菜後,然後又出神在坐在大方桌旁邊。
趙川感覺很無趣,端著飯菜找個地方默默吃起來。
想起小道童很瘦小的樣子,趙川出聲把小道童招手叫過來,問餓不餓,要不然一起吃。
小道童連連搖頭。
趙川說要多了,自己吃不完,幫忙吃一點好不好?
小道童聞聽麵有難色,搖了下頭,又張口說自己剛吃過,真的不餓。
趙川見他不像是作假,隻好作罷。
正吃到一半,忽然膳堂外一陣喧嘩爭吵,隨著一陣雜亂的腳步聲,三個人走了進來。
為首一人三十多歲年紀,高瘦黑臉,小眼黑胡,嘴部向前突出,上下唇部很尖,說話露出黃黃的大齙牙,活脫脫給人一個老鼠精的感覺,正喋喋不休地邊走邊回頭和後麵二個人交談。
“切!老子是扁鵲後人,那侯爺還懷疑咱的醫術,救人還舍不得花銀子,又舍不得給咱個官當,誰個願給他賣力?吃過飯走人了,再也不去了!”
“就是!就是!咱還是去別的郡的去,有本事還找不到賣力的地方?要不是玄靜道長書信請咱,誰個願意來此!”後麵一個粗大漢子附和,看起來像個武人打扮。
“老朽也乃華佗後人,《青囊經》是本門絕活,救活人無數,沒想到這侯爺隻相信草藥內服治病,真是學識甚淺。算了,此地不留人自有留人處!”走在最後一個白發老者也嘟嘟囔囔地說。
那三人進來,看了趙川一眼,便徑直走到最前麵大方桌處,那刀疤道人慢慢騰騰起身,給三人準備飯菜吃食。
見些情景,趙川有些疑惑,歪頭對身邊的小道童小聲說“不是說都吃過飯了嗎?”
小道童俯身在趙川耳邊說這些人是主持前些日子請來的,是去江州幫忙治病的,常不定時回觀裏。
趙川對問那個自稱是扁鵲後人的真是的嗎?
趙川說過這話立即感覺自己白問,因為一個小道童哪知那麽多。
沒想到小道童卻回答說是不是真的扁鵲後人不知,但聽主持說那個姓扁,叫扁丹。
扁丹?趙川立即笑了,扁鵲並不姓扁,真實姓名叫秦越,又號盧醫,扁鵲隻是他的綽號。扁鵲善於運用四診,尤其是脈診和望診來診斷疾病,被稱為脈學之宗,藥王真君。
在趙家醫館學醫的時候,這些基礎常識先生就說過。不過也許人家說的不是這個民間大夫,可能是上古神話中那個皇帝身邊的神醫扁鵲。
趙川一笑了之,不再注意那三個人交談,匆匆吃過,就由小道童帶著去見三叔。
道童領著趙川來到後大殿,後大殿供著三清祖師。
進了三清殿,三叔趙凱正一個人在裏麵等著他,身旁隻有那個女道童。
三叔趙凱見趙川來了,說拜拜祖師吧,拜過了你就算皈依是道士了。
趙川聽了,不由眉頭緊皺,一是自己並不想當道士,二是這清風觀可是全真教派,跟和尚一樣出家淨業的,不能吃葷結婚……
見左右無人,隻有兩小道童,趙川便小聲地說“三叔,太爺爺說過我以後要……”
趙凱揮手打斷他的話,一臉嚴肅地說不管那些,聽叔的,先磕頭行完禮再說。
三叔趙凱問會道家禮儀嗎,趙川說會,三叔嗯了聲回應。
想當初趙府也是大戶,每年都會組織人去附近的寺廟道觀,趙川每年都會陪著趙家的幾個少爺前去。
趙川沒法,隻好走到三清像前的拜墊前,站好姿勢,先兩手結太極陰陽印,舉至眉際,慢慢行了個道家大禮。
接著開始跪拜磕頭。
趙川左掌向下,覆蓋於拜墊中央右手之上,與右手交叉成十字。兩手按於拜墊中央後,兩膝隨即跪下,同時整個身體拜下,額頭平貼於地麵,全身俯伏如靈龜狀
隨之左手抬起,依前放於心窩處,同時右手按住拜墊將身撐起,頭與兩膝離墊起身,兩手仍結太極陰陽印,同前舉起額前。此為一禮畢。
三叔看完滿意地點頭,說拜祖師要行大禮,要行九次。
沒辦法,趙川又重複了九次。
九次畢,再結印彎腰,垂至膝前,同時退後一步,兩手結印再次舉至額前,此為“謝祖師”,如此大禮儀式才算完畢。
見趙川作禮有模有樣,三叔趙凱很是滿意,臉上露出笑意,像是自語般地說“可惜可惜……”
三叔說你就算是道家人了。
趙川說就這樣行了?皈依儀式就這麽簡單?
三叔說當然不是,可是現在情況特殊,道觀裏現在一共沒有幾個人,我能喊動的也隻有這二個小道童,你就算掛個名吧,反正你又不在這裏常呆,也不在這裏學道。
趙川越聽越糊塗,但三叔隨後也不跟他解釋,又讓小道童帶他出去參觀道院。
三叔說完後就帶著那個小女道童走了。
趙川隻好跟著那個小男道童走,但一邊走一邊心裏納悶,自己本來是想找師父逍遙子破解自己被封的穴道,是想恢複自己的靈氣修為的,如今卻被三叔整得要皈依當個道士,還是全真教派的,三叔啥意思?
可自己明明已經拜入逍遙子門下了,一個人還能同時拜二派道教當道士嗎?
這個三叔趙凱怕真不靠譜啊,怪不得被晚輩們稱作傻師叔,趙川又想起來第一次讓黃進來清風觀尋親的事。
小道童將趙川領到山門前,依次介紹了山門,靈宮殿,鍾鼓樓,玉皇殿,四禦殿,三清殿。
這幾個主大殿,每當一處,趙川都要行禮作拜。
看完了主大殿,道童又帶著趙川到了主殿旁邊的配殿,什麽三宮殿,救苦殿,財神殿,藥王殿,三星殿,慈航殿,真武殿,雷祖殿,元君殿,文昌殿,呂祖殿,八仙殿,元辰殿……
跑完了這些殿,拜的趙川腰都直不起來了。看看天色,都到晚飯時間了。
第二天,趙川由道童帶著,又去轉悠看那些配套的附屬設施,什麽執事房,藏經閣,客堂,齋堂,戒堂,道士住房……
這些地方並不在一處,不像一開始幾大主殿那麽集中,都分散在附近幾個山頭處。
跑完這一圈又是一天,這一天比昨天還累。昨天是腰累,今天是腿累。
又到了晚飯時候,小道童說清風觀已經全看完了。
但是趙川不信,因為小道童始終沒有帶趙川到地下室去。
趙川問道童有沒有地下室啊?道童搖頭說不知。
趙川問他來了幾年了,他從六歲來的,現在已經六年了。
這麽說這道童已經十二歲了,也許是因為瘦小的原因,看起來沒有十二歲。
這小道童十二歲,想想和自己當初趙家遭受滅門時,自己外逃一樣的年歲。趙川不由有些同情這個小道童。
“是不是有些地方還沒有轉到?”趙川問,因為他沒有看到真元子在哪裏,且小道童說每天都要送飯給行動不便的年邁道長,也沒有看到他們。
“他們在東麵的山洞裏。”道童說。
“他們在裏麵幹什麽?”
“這個……”道童支支嗚嗚,說自己也不太清楚,隻是聽說是有行動不便的年邁道長在裏,也可能是在練什麽功吧,因為常聽到裏麵有打鬥呐喊之聲。自己每次送飯放在洞口處就走了,裏麵有人接應,其它詳細情況不知。
趙川納悶既然行動不便,怎麽還能練什麽功?說得驢頭不對馬嘴。
趙川問能帶我去看看嗎?
道童說不能,看守山洞的人不讓去,隻有送飯的時候才能接近。
趙川來了興趣,問裏麵關的是什麽人,道童說是幾個行動不便的年邁道長,再問就什麽也不知道了。
趙川問是什麽人看守的山洞,道童說看守的人是輪流的,因最近人手不夠用,真元子前幾天也被派去看守一段時間。
真元子?
這個家夥現在哪裏呢?趙川靈機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