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荊州崛起 第365章——皇權的無奈
我是劉協,我不做獻帝 作者:青煙慕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皇權!
大漢的皇權!
或者說老劉家的皇權!
在這大漢的世家豪族們尋找到了合適自己的方式之後,這大漢的皇權就已經遭到了致命的威脅。
而這其實也就是黨錮之禍的真相!
大漢為了防止那些世家豪族走到一起,為了防止他們沆瀣一氣,已經是用盡了渾身解數。
在合理範圍之內,他們實行了三互法,實行了多重考核,在舉薦之外更是考核一次又一次。
稍有不慎就會波及到舉薦之人....
而各個郡國更是必須舉薦也是皇權在極力平衡天下的勢力。
可隨著郡國之中世家豪族的慢慢崛起,伴隨著那些諸侯王們的權利被架空,被吞噬,這些辦法都變得不是辦法了。
沒有了合適的盟友,外戚也失去了自己該有的作用,無奈之下的皇權隻能選擇最不想也是最沒辦法一個勢力。
那就是...宦官!
曾幾何時,劉協剛剛成為這大漢皇帝的時候,也曾經天真的以為這史書有假,這宦官為了皇權與那世家豪族以及文臣士大夫屢屢做對。
因此他們在民間的名聲即為難聽,一定是因為這些筆杆子都被世家豪族和文臣士大夫握在了自己的手中的原因。
而真正的宦官還有皇帝也一定不是那史書上所說的那樣。
那什麽荒淫無道,那什麽窮凶極惡,都是這後世的朝廷還有那些文人胡編亂造的!
曾經的劉協真是這般認為,但是...當劉協對於這皇帝兩個字的了解越來越深的時候,當劉協對於權力的構架越來越了解的時候。
他的這個想法終於改變了。
因為...這史書之中的確是有些私貨存在,但是宦官...以及重用宦官的皇帝,絕對不會是什麽好東西!
如今的劉協這般說,日後對了劉協也會這般說。
哪怕是終有一日他不得不重用宦官了,他還是會這般說!
因為,他們的根就不對。
簡單來說,皇權想要奪取更多的權利,那麽最需要做的是什麽?
當然是將那些世家豪族打下去了!
隻有將那些世家豪族打下去,他這個皇帝的位置才能夠更加的穩固,而他想要得到更多的話語權,想要要更多的土地和這些土地所產生的稅賦錢糧。
那麽就必須從世家豪族的手中奪過來!
這是必然要做的事情,也是唯一的可能!
否則難道要讓這皇帝去搶老百姓手裏麵那點蚊子腿上的肉麽?
他們甚至連這種稱呼都不配擁有,所以皇帝...其實從內心深處來講並不會將百姓的那些家產放在自己的心上。
因為奪取他們的家產不但麻煩,而且後患極大,有那功夫他都可以和這世家豪族還有朝堂之上的百官公卿們鬥上幾百個回合了!
哪裏會將自己的心思和想法放在這群百姓的身上,那才是真正的浪費時間,浪費生命!
可就是這種心態,讓這些世家豪族最先發現了如何更好的應對皇權!
“仁德,民心,百姓...還有那恩義!”
這幾樣東西就是世家豪族的手段,曾經讓劉協感覺到可笑卻又無奈的手段!
高高在上的皇帝是沒有辦法直接對百姓做什麽的,他不是無所不能的神,所以他做不到某個地方出現了天災之後。
他在瞬息之間就趕到那裏,然後大手一揮再打開府庫賑濟災民。
他也做不到分身無數去照顧每一個需要照顧的百姓。
他甚至連皇宮都不能隨意出去,因為每天都有數不清的奏疏和國家大事要讓他來去做,去處理。
可皇帝做不到的事情,那些世家豪族卻是能夠做到!
諸如這徐州之地,當琅琊郡遭到了填在肆虐的時候,這公文走到朝廷需要月餘,最後就算是朝廷當天就做出來了反應,然後當天發回。
等回到這琅琊郡的時候,已經是兩個月之後了。
天災肆虐之後,兩個月的時間會發生什麽,該發生的不該發生的都已經發生完了。
那朝廷就算是立刻調撥糧食,就算是就近調撥,也得再過一個月。
這段時間,老百姓若是沒有人管那真的是死得差不多了,等朝廷的到來,他們要做的不過就是收拾殘局罷了。
這就是朝廷的無奈。
而在這個空擋之中,誰將這些百姓救於水火之中?
那當然是當地的世家豪族!
可如此一來,這民心便是那世家豪族所帶走了。
加上世家豪族除了這些正大光明的手段之外,還有很多見不得人的小手段。
他們可以藏匿人口,可這並不是要逼著那些百姓為他們做事,那是最下層的手段,他們會讓百姓心甘情願的成為他們的“家人”和私人所有....
而他們能夠做到這一點,其實說得簡單一點,就是了四個大字。
“苛捐雜稅!”
或者說來自於朝廷的苛捐雜稅....
正所謂漢隨秦製,雖然漢看上去要比嚴苛的秦似乎顯得柔軟許多,可是這製度卻是不然。
就以劉協現在的治下百姓來說,他們慢慢的已經開始恢複了正常,不僅僅是生活慢慢恢複了平靜。
就連這賦稅也同樣恢複了正常。
可這正常...哪怕是劉協已經足夠“仁厚”了,當他聽到自己每年要收取的稅賦之後都會感覺到一陣陣的牙酸。
如今劉協的稅賦就隻有兩大類,田地稅賦以及人頭稅賦。
哦,對了!
這不是兩種,是兩類...兩大類!
田地之稅劉協沿襲了曾經的大漢製度,為了能夠恢複民生,劉協下令鼓勵生產、減輕賦稅並且開放山、川、林、澤等諸多資源給百姓。
土地上相比較於曹孟德的屯田十稅五或者十稅七,他選擇了十五稅一...
這一聽,劉協簡直就是亂世中的活菩薩。
可實際上,劉協自己很清楚,這雙方收上來的東西...其實相差不大!
因為劉協雖然做不到三十稅一,但是卻為了能夠彌補軍需,為了能夠再次將已經讓天下的百姓放棄的錢幣重新回到老百姓的認知之中。
他每畝加收了三錢的附加稅...他記得自己的那位便宜老爹當年是十錢起步,三十錢打底....
除此之外,還有那逐漸開始征收的桑帛之稅,當然如果這個恢複正常劉協的田稅將會再次降低一倍。
這也是劉協和朝堂上以趙彥為首的滿朝公卿的底線了。
而這隻是他劉協所有稅收之中的很小很小的一部分...或者說最基本最基本的那一部分...
如今真正供應著劉協朝廷還有軍隊運轉的就是這稅賦之中的大頭,人頭稅!
想要穩定時局,除了丈量土地,分給百姓流民,讓他們安心生產之外。
最重要的還有一點,那就是要清查人口啊。
就比如劉協,他不管是要征兵,還是要征伐徭役來修繕城池堡壘,亦或者是做些什麽事情。
他總是得知道自己治下一共有多少百姓的吧!
正所謂有多大的鍋就做多少飯,說的便是這個道理。
而劉協將自己治下的百姓重新整理好了之後,那就自然而然需要給他們編纂造冊了。
而做完了這些事情,劉協就可以征收算賦了,當然,劉協現在為了保護治下的百姓,並沒有將口錢給加進去。
就算是算賦都得說是減少了大半之多!
而且這些錢,劉協同意大半用糧食來等價交換....
哦,這口錢還有那所謂的算賦其實就是人頭稅的其中兩類。
口錢就是未能成年男子和女子需要繳納的錢糧,而算賦則是這成年的男女所繳納之前。
同時,劉協將口錢一口氣兒提到了七歲,和大漢最為寬仁的時候是一樣的,七歲之下並不需要繳納任何錢糧。
日後若是百姓真的過得舒服了些,七歲到十五歲則是需要繳納口錢,一年...二十錢。
大漢自從有了口錢這個東西之後,便是二十錢,劉協對此並沒有改變,隻不過暫時廢除了而已。
而算賦....則是每年足足一百二十錢!
這一百二十錢也被稱之為一算,當然...這商賈和奴仆,加倍....
至於曾經的大漢,女子十五歲未曾出嫁...五倍!
當然,如今的劉協可不敢如此,因為他害怕那些人直接將這剛剛出生的女嬰直接溺死了。
但卻也擔心這女子為了補貼家用不肯出嫁導致人口減少,這各郡縣的官員當然也是會想出來各種辦法。
至於這辦法到底如何,反正劉協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畢竟他是大漢的皇帝,他首先要為的...就是為自己負責!
然後才是為大漢負責,至於那些不想出嫁,或者不想女兒出嫁的...曆朝曆代的皇帝乜有在意他們。
難道劉協就會在意他們?
其實劉協很明白,任何一個走到了那個位置上的人,哪怕是再如何的關心百姓,他們所做的選擇,都絕對不會隻想著他們...
因為,這就是所謂的大局為重!
而在這大局治下,劉協治下的稅賦還不僅如此...
大漢的皇權!
或者說老劉家的皇權!
在這大漢的世家豪族們尋找到了合適自己的方式之後,這大漢的皇權就已經遭到了致命的威脅。
而這其實也就是黨錮之禍的真相!
大漢為了防止那些世家豪族走到一起,為了防止他們沆瀣一氣,已經是用盡了渾身解數。
在合理範圍之內,他們實行了三互法,實行了多重考核,在舉薦之外更是考核一次又一次。
稍有不慎就會波及到舉薦之人....
而各個郡國更是必須舉薦也是皇權在極力平衡天下的勢力。
可隨著郡國之中世家豪族的慢慢崛起,伴隨著那些諸侯王們的權利被架空,被吞噬,這些辦法都變得不是辦法了。
沒有了合適的盟友,外戚也失去了自己該有的作用,無奈之下的皇權隻能選擇最不想也是最沒辦法一個勢力。
那就是...宦官!
曾幾何時,劉協剛剛成為這大漢皇帝的時候,也曾經天真的以為這史書有假,這宦官為了皇權與那世家豪族以及文臣士大夫屢屢做對。
因此他們在民間的名聲即為難聽,一定是因為這些筆杆子都被世家豪族和文臣士大夫握在了自己的手中的原因。
而真正的宦官還有皇帝也一定不是那史書上所說的那樣。
那什麽荒淫無道,那什麽窮凶極惡,都是這後世的朝廷還有那些文人胡編亂造的!
曾經的劉協真是這般認為,但是...當劉協對於這皇帝兩個字的了解越來越深的時候,當劉協對於權力的構架越來越了解的時候。
他的這個想法終於改變了。
因為...這史書之中的確是有些私貨存在,但是宦官...以及重用宦官的皇帝,絕對不會是什麽好東西!
如今的劉協這般說,日後對了劉協也會這般說。
哪怕是終有一日他不得不重用宦官了,他還是會這般說!
因為,他們的根就不對。
簡單來說,皇權想要奪取更多的權利,那麽最需要做的是什麽?
當然是將那些世家豪族打下去了!
隻有將那些世家豪族打下去,他這個皇帝的位置才能夠更加的穩固,而他想要得到更多的話語權,想要要更多的土地和這些土地所產生的稅賦錢糧。
那麽就必須從世家豪族的手中奪過來!
這是必然要做的事情,也是唯一的可能!
否則難道要讓這皇帝去搶老百姓手裏麵那點蚊子腿上的肉麽?
他們甚至連這種稱呼都不配擁有,所以皇帝...其實從內心深處來講並不會將百姓的那些家產放在自己的心上。
因為奪取他們的家產不但麻煩,而且後患極大,有那功夫他都可以和這世家豪族還有朝堂之上的百官公卿們鬥上幾百個回合了!
哪裏會將自己的心思和想法放在這群百姓的身上,那才是真正的浪費時間,浪費生命!
可就是這種心態,讓這些世家豪族最先發現了如何更好的應對皇權!
“仁德,民心,百姓...還有那恩義!”
這幾樣東西就是世家豪族的手段,曾經讓劉協感覺到可笑卻又無奈的手段!
高高在上的皇帝是沒有辦法直接對百姓做什麽的,他不是無所不能的神,所以他做不到某個地方出現了天災之後。
他在瞬息之間就趕到那裏,然後大手一揮再打開府庫賑濟災民。
他也做不到分身無數去照顧每一個需要照顧的百姓。
他甚至連皇宮都不能隨意出去,因為每天都有數不清的奏疏和國家大事要讓他來去做,去處理。
可皇帝做不到的事情,那些世家豪族卻是能夠做到!
諸如這徐州之地,當琅琊郡遭到了填在肆虐的時候,這公文走到朝廷需要月餘,最後就算是朝廷當天就做出來了反應,然後當天發回。
等回到這琅琊郡的時候,已經是兩個月之後了。
天災肆虐之後,兩個月的時間會發生什麽,該發生的不該發生的都已經發生完了。
那朝廷就算是立刻調撥糧食,就算是就近調撥,也得再過一個月。
這段時間,老百姓若是沒有人管那真的是死得差不多了,等朝廷的到來,他們要做的不過就是收拾殘局罷了。
這就是朝廷的無奈。
而在這個空擋之中,誰將這些百姓救於水火之中?
那當然是當地的世家豪族!
可如此一來,這民心便是那世家豪族所帶走了。
加上世家豪族除了這些正大光明的手段之外,還有很多見不得人的小手段。
他們可以藏匿人口,可這並不是要逼著那些百姓為他們做事,那是最下層的手段,他們會讓百姓心甘情願的成為他們的“家人”和私人所有....
而他們能夠做到這一點,其實說得簡單一點,就是了四個大字。
“苛捐雜稅!”
或者說來自於朝廷的苛捐雜稅....
正所謂漢隨秦製,雖然漢看上去要比嚴苛的秦似乎顯得柔軟許多,可是這製度卻是不然。
就以劉協現在的治下百姓來說,他們慢慢的已經開始恢複了正常,不僅僅是生活慢慢恢複了平靜。
就連這賦稅也同樣恢複了正常。
可這正常...哪怕是劉協已經足夠“仁厚”了,當他聽到自己每年要收取的稅賦之後都會感覺到一陣陣的牙酸。
如今劉協的稅賦就隻有兩大類,田地稅賦以及人頭稅賦。
哦,對了!
這不是兩種,是兩類...兩大類!
田地之稅劉協沿襲了曾經的大漢製度,為了能夠恢複民生,劉協下令鼓勵生產、減輕賦稅並且開放山、川、林、澤等諸多資源給百姓。
土地上相比較於曹孟德的屯田十稅五或者十稅七,他選擇了十五稅一...
這一聽,劉協簡直就是亂世中的活菩薩。
可實際上,劉協自己很清楚,這雙方收上來的東西...其實相差不大!
因為劉協雖然做不到三十稅一,但是卻為了能夠彌補軍需,為了能夠再次將已經讓天下的百姓放棄的錢幣重新回到老百姓的認知之中。
他每畝加收了三錢的附加稅...他記得自己的那位便宜老爹當年是十錢起步,三十錢打底....
除此之外,還有那逐漸開始征收的桑帛之稅,當然如果這個恢複正常劉協的田稅將會再次降低一倍。
這也是劉協和朝堂上以趙彥為首的滿朝公卿的底線了。
而這隻是他劉協所有稅收之中的很小很小的一部分...或者說最基本最基本的那一部分...
如今真正供應著劉協朝廷還有軍隊運轉的就是這稅賦之中的大頭,人頭稅!
想要穩定時局,除了丈量土地,分給百姓流民,讓他們安心生產之外。
最重要的還有一點,那就是要清查人口啊。
就比如劉協,他不管是要征兵,還是要征伐徭役來修繕城池堡壘,亦或者是做些什麽事情。
他總是得知道自己治下一共有多少百姓的吧!
正所謂有多大的鍋就做多少飯,說的便是這個道理。
而劉協將自己治下的百姓重新整理好了之後,那就自然而然需要給他們編纂造冊了。
而做完了這些事情,劉協就可以征收算賦了,當然,劉協現在為了保護治下的百姓,並沒有將口錢給加進去。
就算是算賦都得說是減少了大半之多!
而且這些錢,劉協同意大半用糧食來等價交換....
哦,這口錢還有那所謂的算賦其實就是人頭稅的其中兩類。
口錢就是未能成年男子和女子需要繳納的錢糧,而算賦則是這成年的男女所繳納之前。
同時,劉協將口錢一口氣兒提到了七歲,和大漢最為寬仁的時候是一樣的,七歲之下並不需要繳納任何錢糧。
日後若是百姓真的過得舒服了些,七歲到十五歲則是需要繳納口錢,一年...二十錢。
大漢自從有了口錢這個東西之後,便是二十錢,劉協對此並沒有改變,隻不過暫時廢除了而已。
而算賦....則是每年足足一百二十錢!
這一百二十錢也被稱之為一算,當然...這商賈和奴仆,加倍....
至於曾經的大漢,女子十五歲未曾出嫁...五倍!
當然,如今的劉協可不敢如此,因為他害怕那些人直接將這剛剛出生的女嬰直接溺死了。
但卻也擔心這女子為了補貼家用不肯出嫁導致人口減少,這各郡縣的官員當然也是會想出來各種辦法。
至於這辦法到底如何,反正劉協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畢竟他是大漢的皇帝,他首先要為的...就是為自己負責!
然後才是為大漢負責,至於那些不想出嫁,或者不想女兒出嫁的...曆朝曆代的皇帝乜有在意他們。
難道劉協就會在意他們?
其實劉協很明白,任何一個走到了那個位置上的人,哪怕是再如何的關心百姓,他們所做的選擇,都絕對不會隻想著他們...
因為,這就是所謂的大局為重!
而在這大局治下,劉協治下的稅賦還不僅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