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大明皇帝的開誠布公,加布裏埃爾深感認同。現在是大明帝國與西班牙王國爭奪東印度海域的控製權,本來沒有葡萄牙什麽事兒,可西班牙國王偏偏成了葡萄牙國王,連帶著葡萄牙也被卷了進去。


    在這種情況下,設身處地站在大明皇帝的位置上想一想也沒有其它太好的選擇,總不能眼睜睜看著敵人在家門口和航線上占據重要港口。


    你說你是葡萄牙人,不關心西班牙人的戰爭,甚至討厭西班牙人,不會幫助西班牙與大明帝國為敵。可是誰又能完全相信呢?事實是西班牙國王下令葡萄牙人照樣得聽,果阿的印度總督也不例外。


    “實際上還有個對雙方更有利的選擇,你們可以加入大明帝國,成為朕的子民。


    剛剛你也說過了,在濠鏡澳有些年輕人從來就沒到過葡萄牙,他們生在這裏、長在這裏,與大明子民喝同一條江裏的水,吃同一塊土地產出的糧食,甚至說同樣的話。除了信仰和相貌不同,實質上並無差別。


    另外回到葡萄牙,或者去其它葡萄牙人占領的貿易站生活,並不一定能有在濠鏡澳好,至少在生意上會受到很大影響。


    除非你們對現狀不滿意,否則朕並不認為離開是個好選擇。有個中國大詩人曾經寫過,此心安處是吾鄉。人活著首先是為了自己,然後是為了親人,隻有滿足這兩點之後才有可能去考慮國家。


    你們在家鄉大部分不是貴族,也不是富人,都是冒險者,用生命當本錢漂洋過海期望可以獲得更多財富。現在財富有了,但並不是葡萄牙國王給的,朕想不通為什麽會為了國王而舍棄這些從頭再來。”


    在如何對待濠鏡澳的葡萄牙商人問題上,朝堂和軍隊裏從來沒人提過,但洪濤很早就考慮過,甚至早於和西班牙人開戰。


    總的態度就是四個字,任其選擇。願意留下來的可以成為大明子民,不願意留下來的愛去哪兒去哪兒,不幹涉。但離開很容易,再想回來就困難了。


    以後掛著葡萄牙商會旗幟的海船將不再享受稅收方麵的優惠,甚至不能在某些重要港口停靠,無法直接獲得第一手貨物,隻能去特定的港口購買轉口貨。


    從本意上講洪濤還是希望他們能留下,且成為大明子民,繼續做遠洋貿易,把大明產品賣到歐洲去。在這方麵大明海商還剛剛起步,遠沒有他們經驗豐富,有很多東西要學。


    “……多謝陛下的好意,這件事還需要臣回去聽取商會裏其他人的意見,不能馬上答複。”加布裏埃爾對這個建議明顯更重視,想了又想還是沒有最終拿定主意。


    皇帝說的確實很有道理,葡萄牙老百姓也沒有效忠國王的義務,扔下好不容易開創出來的好生活,為了西班牙與大明帝國為敵,有點蠢。


    但此時他無法代表別人,也得想清楚如此選擇的後果。這是條單行道,一旦走了就無法回頭,前途是否真的光明必須要多找幾個人仔細合計合計。


    “時間還很充裕,慢慢想。這是一麵大明帝國的旗幟,還有一麵榮譽國民的身份牌。收好它們,不管你如何選擇都是朕的朋友,將來可以憑此進出帝國商港,與國民無二。”


    洪濤也沒指望加布裏埃爾能馬上給出答複,揮手示意王承恩把準備好的禮物端上來,稍作解釋就結束了這次會見。


    加布裏埃爾不光對自己有幫助,還間接幫助了大明。當年就是他通過各種渠道從西班牙人手裏弄來了玉米、土豆、橡膠、可可、煙草等美洲農作物的種苗。


    受人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在國家層麵上,自己不能徇私枉法與葡萄牙人媾和。但在私人層麵上,還是可以給與相應的回報。


    與會見加布裏埃爾不同,巴赫提及其葉爾羌汗國使團就不能私下接見了,必須以國家對國家的方式在大臣們共同參與下按照規則進行。其中八成都屬於禮儀範疇,沒有實際意義,剩下兩成也是事先商量好的,每句話都是台詞,也不知道是演給誰看。


    大明帝國承認阿都刺因對葉爾羌王國的統治,賜金冊,封其為葉爾羌國王。基本待遇和朝鮮類似,原則上不幹涉國內部政務,但在冊封太子和新國王登基時擁有否決權。


    有了權力肯定要有義務,當葉爾羌王國遇到外敵入侵時,大明帝國做為宗主國理應出兵保護,在戰與和的談判時也要參與。


    與朝鮮不一樣的是,大明帝國會在葉爾羌王國內派駐軍隊用來保護西去的商路,同時把哈密和吐魯番劃歸托管區,由大明帝國負責管理,主權上仍舊屬於葉爾羌王國。


    直到儀式結束,洪濤才有機會單獨接見巴赫提,並聽取這一年多來葉爾羌汗國內部發生的變化,以及周邊各勢力的具體反應。


    按照巴赫提的說法,阿都刺因繼位之後並沒有對汗國內部的貴族和埃米爾們展開大清洗,隻是將其在吐魯番汗國的勢力全都安排到了葉爾羌城和喀什噶爾城附近,取代了部分舊貴族勢力。


    對於駐紮在喀什噶爾、於闐和若羌的大明軍隊公開表示了支持,並積極提供補給。隻是對把沙迪和卓家族安排在哈密不太滿意,但也沒公開表示過反對,私下裏略有微詞而已。


    “為了表示誠意,朕會令喀什噶爾的駐軍撤往阿克蘇,但汗國必須要保證各地大明商會的安全。如果大明商人觸犯了當地法律,抓捕之後也要交給大明駐軍審理,不得擅做處置。


    去和阿都刺因講清楚,留著沙迪和卓是要與布哈拉與哈薩克汗國談判,如果能提供更合適的人選,朕可以將他的族人送回帝國。


    吐魯番和哈密托管區也不是要強占汗國土地,是為了防範北麵的瓦剌人。他們趁機攻打過大明帝國,至今也沒有悔過表示,是帝國的敵人,必須嚴加防範!”


    洪濤並不全信巴赫提的說法,他現在是喀什噶爾總督,兒子拉希姆雖然做不成葉爾羌城城主了,卻娶了阿都刺因家族的女人,屬於既得利益者,會不會全說實話很值得懷疑。


    不過也不是隻有他一個人可以提供葉爾羌王國的情報,阿巴什借助大明駐軍的撐腰成了於闐城主,自然也就成了阿都刺因的眼中釘,已經無法左右逢源了,隻能繼續抱緊大明帝國的粗腿。


    除了定期向杜文煥提供當地以及汗國內部的信息外,還要為統計司西域分部提供必要的掩護。有了軍隊和統計司這兩條線,除了王國高層的秘密之外,大部分政策變化都瞞不住。


    至於說阿都刺因是不是真的臣服了大明帝國,洪濤認為大概率不會。就拿朝鮮為例吧,隻要大明這邊顯出了頹勢,朝鮮高層的態度也會跟著發生轉變。


    同理,阿都刺因沒登上王位時肯定會感激大明帝國的幫助,但等他登上了王位馬上就會反感大明帝國,甚至變成仇恨。


    原因很簡單,大明帝國侵占了他的部分利益。有道是踏上腳蹬板立刻變心眼,位置不一樣了,利益訴求也會跟著變,從同盟變成對立太常見了。


    那該如何應對呢?不用做任何特殊準備,隻要確保自身實力不出現大滑坡,葉爾羌王國也好、朝鮮王國也罷,包括內蒙古的三位侯爵都隻能懷揣著美好的遐想繼續臥薪嚐膽。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不明不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第十個名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第十個名字並收藏不明不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