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人家長孫根本就沒把他當皇帝看好嗎?就因為好把控才讓他當的,不過這排名真是改一改,張姑娘肯定把李治當皇帝的功績算進去了,那這排名可就不能這麽搞了?


    李斯:張姑娘展開說說此事!


    “因為李治即位後,長孫無忌也就是他的舅舅獨攬朝政並且利用高陽公主一案,處死親王、公主,駙馬等等。”


    “根本就不把李治當皇帝看,同時他的兄弟姊妹們也一個個地認為唐高宗李治的性格軟弱,頻頻觸犯他的底線。”


    “唐高宗李治說白了就是長孫無忌的傀儡皇帝,可是他也不甘於做個傀儡,於是他一邊含淚下詔處決自己的兄弟、姊妹,一邊尋找能夠幫助自己成就大業的人。”


    “後期在武則天和李治共同努力下,長孫無忌慢慢的失去了他的權勢,被流放,最後被逼自盡,而他的同黨也被清出朝堂,還有處置了他的兄弟姐妹,這中間也有武則天的出謀劃策,所以從這方麵來說唐高宗李治並不是一個優柔寡斷的皇帝,或許對於武則天是不一樣的,感情太深,在廢後上才會優柔寡斷。”


    曹操:哈哈!笑死我了,長孫無忌你是不是沒想到會被自己選的傀儡皇帝殺了!


    李斯:害人終害己。


    白起:原來如此!確實搞笑。


    長孫無忌:……


    李世民:長孫朕萬萬沒想到,你還是盯上了那個位置。


    李世民明白,皇室之中又有幾個能稱兄道弟的朋友,他知道長孫有野心,沒想到對自己的外甥他也是不客氣。


    長孫無忌坐在大堂中,手指輕敲著桌子,眼睛看著彈幕,他沒想到一開始為了妹妹的心疾能治愈的高興,會逐漸成了他的地域,他在思考著,現在權利可都在自己手上,李世民可是剛登基沒幾年,李承乾還是太子呢,妹妹也在,他要好好考慮,到底要不要反……


    當出現這思想的時候,長孫無忌和李世民友情,就已經消散了。


    “最後一位皇子,就是我要講的李恪,這位是答應大家要講的,我就多講一些。”


    “隋唐時期有三個頂級豪門,一是獨孤家族,二是楊氏家族,三就是隴西李氏。”


    “在那段曆史中,僅有兩人身兼這三個頂級豪門的血脈,同時還兼具兩個大一統皇室的血脈,他們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子李恪和第六子李愔。”


    “李恪的身份有多高貴大家應該知道了,唐太宗李世民與隋煬帝之女楊妃之子,在眾多皇子中排名第三,他的外曾祖母是隋朝開國皇後獨孤伽羅,所以他的身份十分尊貴,一出生便被寄予厚望,但這樣的身份卻也為他招致了很多困擾,甚至帶來了殺身之禍。”


    “李恪是李世民和隋煬帝女兒楊妃所生之子,他不是嫡子,但是他能力非常強,包括三個嫡子在內,是非常出色的。”


    “可是,正因為他的身份,他在朝中幾乎沒有獲得支持,因為李世民有三個嫡子同時也是愛子,除非這三個都不可能,否則他做太子的可能性是很小的。”


    “李世民對李恪是寵愛有加,不過再一碗水端平,李世民對李恪的愛也應該是第四名。”


    “要說真的寵愛吧,有些事情確實帶點愛,在我看來不多,因為我也隻是個後世之人,史書多有記載,唐太宗對李恪這位皇子也很喜愛,那就給大家講講這喜愛的地方,還有我不一樣的看法。”


    “在我眼裏李恪他就是一個可憐倒黴的人。”


    “作為唐太宗的兒子,李恪沒有為後世立下赫赫戰功,也沒有較為出色的成績,但卻被大家包括後世所銘記,這究竟是為何呢?”


    “我會一一去解答。”


    “他也確實對的上身上的血脈,少時便展現出優於常人的天賦。”


    “武德三年六月,時年兩歲,便以皇孫的身份,成為了湘州刺史,與此同時冊封為長沙郡王,隨後,隨著年齡的增長,他英武果斷的性格也被凸顯出來,深受皇帝喜愛。”


    “李恪也非常爭氣,從小便十分聰慧,甚至教過他的老師都對他讚不絕口,認為是少有的人才,可以說得上是真正的文武雙全,射、禦、書、數完全不在話下,和他父親唐太宗年輕時極為相似,甚至還對他說過“英果類我”之類的話。”


    “這也是前麵說最像李世民的一位皇子,和唐太宗可比,“英果類我”這四個字確實是一種很高的評價。”


    “這也讓李恪深受李世民的喜愛,皇宮上下更是將其視為天選之子,他從小就被寄予厚望,皇宮內部也非常重視對他各方麵的素質培養,年僅十歲被封蜀王。”


    “當時的蜀地全是一片富饒的景象,顯示出一種蒸蒸日上的意味,但唐太宗因為其年幼,沒有讓李恪赴任,而是讓他遙領職位,從這兩點也確實可以看出唐太宗對這位“三皇子”的疼愛。”


    “唐太宗一直都不舍他離開自己身邊,但隨著年齡的增長,他不得不前往封地赴任,管理地方事務,於是,在李世民和其母楊妃的目送下離開了從小在這裏長大的皇宮。”


    “幾年後,唐太宗想要進一步鞏固自己的統治,以此來將權力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甚至不顧權臣的反對,對他身邊的嫡係都世襲分封,李恪也在其中之列。後來,他就放棄了舊時名號“蜀王”,從此有了新的名號“吳王”。”


    “然而剛當上吳王不久就掀起了一場罷官風波,原是因莊稼問題被彈劾。”


    “李恪在任職期間遊獵過度、損壞莊稼,被大臣彈劾,太宗偏袒兒子,就對大臣說:“朕派權萬紀輔佐朕的兒子,現在權萬紀不能糾正他的過錯,嚴懲也應該嚴懲權萬紀才對,怎麽能怪朕的兒子!”


    “彈劾李恪的柳範說:“房玄齡輔佐陛下,還不能阻止陛下遊獵呢,怎麽能全怪權萬紀?”太宗被懟得無話可說,最後隻得承認自己因私忘公了。”


    “作為懲罰,李恪被免官,還被削減封戶三百戶,不過不久之後他就又一次被任命為安州都督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曆史直播:開局為秦始皇直播亡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忘川錦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忘川錦鯉並收藏曆史直播:開局為秦始皇直播亡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