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還叮囑手下將領,征伐不一定要搶地屠城,最緊要的是平息和安撫民眾,亂民如果肯歸附,把他們的首領送到京師,部眾遣散回家種田植桑。”


    “劉盆子、劉永、張步、李憲、彭寵、盧芳、隗囂、公孫述……,建國初的十多年,劉秀奔走各處,馬不停蹄,精力主要用在了剿除割據勢力上。”


    “占據天水、武都、金城等郡的隗囂,一度在劉秀和公孫述這兩個政府間徘徊,建武四年,他派部下馬援先後去成都和洛陽,打探公孫述和劉秀的情況,劉秀的過人之處,就在馬援的比較下得以展現。”


    “馬援跟公孫述是同鄉,少年時就交好,他以為見麵後兩人會把酒言歡,不料迎接他的卻是篇官樣文章。”


    “公孫述以盛大隆重的儀式接待他,與此同時又武士林立、戒備森嚴,擺出一副至高無上的架勢。”


    “馬援認定公孫述是妄自尊大的井底之蛙,至於劉秀,他隻派了一個宦官把馬援帶進皇宮,自己穿著平民的服裝,在宣德殿廊下笑臉相迎。”


    [馬援問劉秀,“之前我去成都,公孫述讓衛士持戟簇擁著見我,今天我遠道而來,陛下怎麽知道我不是個刺客,這麽簡單就讓我進來?”]


    [劉秀笑道,“你哪裏會是刺客,隻不過是說客罷了。”]


    “不久,馬援回去複命,隗囂跟他一同起居,問他洛陽情形。”


    “馬援說劉秀接見了他幾十次,談話非常隨意,時常通宵達旦。”


    “在他看來,劉秀是有勇有謀的明君,開誠布公,氣度恢宏,不太拘泥小節,跟漢高祖劉邦有點像,而博覽經學,處理政事,在前世帝王中無人可比。”


    隗囂就問:你覺得跟劉邦比怎麽樣?


    馬援回答:“不如劉邦!”


    [高祖做事情無可無不可,劉秀愛處理政務,舉止守禮節,不喜飲酒。]


    [隗囂聽了有點不高興:“要像你說的,反倒還勝過劉邦!”]


    “意在割據一方的隗囂,對東漢政府時近時遠,最終與公孫述聯合。”


    “馬援投奔劉秀,成為名將。建武九年、十二年,隗囂、公孫述先後被剿滅。”


    “此後,除非出現緊急狀況,厭倦了征伐的劉秀沒有再提及軍事。”


    “一次,太子劉強問起,劉秀冷冷地說,這事超出你的能力。”


    “經過十多年征伐,東漢政權已經相當穩固。”


    “劉秀的問題從打天下變成了治天下。”


    “當年漢高祖劉邦登基不久,謀士陸賈向他指出,天下可以用武力奪取,卻不可以用武力治理。”


    [“逆取而順守之,文武並用”,才是“長久之術”。]


    “後來經過武帝、昭帝、宣帝,逐漸形成了一套“表儒裏法”、“王霸道雜之”的治國方略。”


    “劉秀明白,經過建國前後那輪動蕩騷亂,他需要遵循儒家的“王道”,以溫和、寬鬆的政策贏得民心,這也是一種“柔道”。”


    “建武五年,各地一片殺伐聲,征戰歸來的劉秀,卻開始在洛陽興建太學,並親自視察。”


    “太學修習古代禮樂,一切都遵照儒家經典規定,東漢的文化教育煥然一新。”


    “與此同時,劉秀“未及下車,先訪儒雅”,他身邊很快集中了一批著名學者。”


    “有時他和臣屬談論儒家經典,直到半夜才睡,太子規勸他說,陛下有夏禹、商湯的聖明,卻喪失了黃帝、老子的養生之道,但願您愛惜自己的精神,優遊而安寧。”


    “劉秀卻說,做這些事令我快樂,並不覺得疲憊。”


    “他甚至還親自主持和裁決當時今文經學和古文經學間的爭論。”


    “龐大的官僚機構,是西漢武帝之後民用匱乏的重要原因,劉秀用“並官省職”的辦法,減輕民間負擔。”


    “建武六年,他下令對全國的縣和封國進行調整,裁減官吏人數,據說合並減少四百多個縣,官吏職位減少到十分之一,同年他還把田租由十分之一削減到了漢景帝時的三十分之一。”


    “自西漢初年開始,各地奉命在立秋之後選拔輕車、騎士、材官、樓船等作戰人員,做軍隊的儲備。”


    “建武七年,東漢軍隊充實,劉秀取消了這項征召。”


    “此外他還下令釋放獄中沒有犯下死罪的囚徒,恢複平民身份,不再治他們的罪,犯了輕罪在逃的,官吏隻記下他們的名字而免除他們的罪責。”


    “建武七年,太中大夫鄭興上書說,現在公卿大夫多推舉漁陽太守郭伋擔任大司空,一直拖延著定不下來,民間傳說朝廷要把這位置留給功臣,讓功臣擔當這個政府要職很可能無法勝任,希望陛下委屈自己順從大家的意見。”


    “幾經權衡,劉秀選擇李通出任大司空。”


    “李通是劉秀南陽老家的人,當年就是他最早跟劉秀謀劃起兵,同時他還是劉秀妹夫。”


    “當時許多政府官員是劉秀的同鄉或故舊,李通可謂同鄉、故舊、功臣兼備。”


    “四年之後,郭伋到洛陽來,劉秀詢問他政府的功過得失,郭伋答道,“任命或者升遷政府官員,應當遴選全國的優秀人才,不該專用南陽人。””


    “好在李通看出了劉秀的難處,開了一個好頭,幾次以老邁為由請辭。”


    “建武十二年,劉秀接受了他的請求。”


    “鄧禹、賈複、耿弇等開國功臣,知道時代已經變了,皇帝不願讓他們身在京師手握重兵,次年主動交出兵權,於是左、右將軍職位取消。”


    “考慮到功臣們的感受,劉秀保留了他們的爵位和采邑,不再讓他們在政府任職,他認為自己這麽做也是為功臣好,那福利也確實不錯。”


    “長時間留在官位上,一旦犯錯難免受罰,搞不好會保不住爵位封地,他也的確時常回護他們,寬恕他們的小過失。”


    “遠方進貢的珍稀美味,一定先賞賜給所有侯爵,有時禦廚房都沒有剩餘的,所以功臣們最後都保住了地位財產,沒有人受到誅戮或貶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曆史直播:開局為秦始皇直播亡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忘川錦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忘川錦鯉並收藏曆史直播:開局為秦始皇直播亡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