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三,也定了侯爵的必要條件,無功不得封侯,這條奠定了士大夫晉升為侯的基礎,防止後世濫封、亂封,鼓勵士人為朝廷盡忠去謀取富貴,打通官員晉升渠道,這對漢朝長治久安有很大促進作用。”


    “我覺得劉邦實至名歸,拋開其創業時期所展現的宏大氣魄,就從建國之後他為漢朝江山穩定和發展所作的努力和貢獻,他不僅是一名偉大的軍事指揮家、戰略家,更是一名偉大的政治家。”


    秦始皇:我是安排好了,可誰能想到最信任的臣子背叛了我。


    劉邦:這份背刺不好受吧,始皇帝,哈哈!看來我這安排是沒有選錯人啊!不錯!不錯!值得表揚!


    劉恒:父皇的政策,讓百姓越來越富足,我也是跟著你的腳步走的,這“文景之治”應該說得是我治理的朝代吧!


    朱元璋:何止啊!應該是你和你兒子,兩任皇帝創下了“文景之治”,我正在思考這個異姓王的問題,不瞞大家說,開國功臣,對於我們皇帝來說,真的是一種煎熬的威脅,我確實對於這方麵有點考量。


    李世民:意思就是你也有想除掉功臣的意思唄,你這光幕上一說,可就讓陪你征戰的大臣寒心了。


    秦始皇:這是所有皇帝都會考慮的事情,你隻有能力夠強,何須考慮這些?剛建國,這時候除掉功臣,會讓更多大臣寒心的。


    趙匡胤:朱元璋你又這想法,不會你後麵也除掉功臣了吧!這可就等張姑娘到時候講了,不過這確實是個問題,特別是有些人受人愛戴超過了當今天子,那這個人就不可能再存在了。


    白起:哈哈!對!就算沒有反心,當今天子,也不會讓此人再存在了,我算是看明白了。


    張良:常伴吾身,就要多些考量。


    劉備:這方麵,我倒是從未想過。


    張飛:大哥,俺們絕對不會反你的!


    趙熙:劉備不愧為仁君,你的臣子們也都是好的,就像諸葛孔明,一生為了蜀漢操勞。


    曹操:不感興趣!一點都不感興趣!


    呂布:說到某人痛處了吧!


    曹操:哪裏痛了,我曹阿瞞一代梟雄,怕過誰?


    範仲淹:亂世出英雄啊!


    “我們繼續了解下漢高祖的過。”


    “要說過,韓信這個肯定算一個,前麵有講過,我就不在講了,劉邦一生你說他不相信任何人吧,他也信任過一人,還信任過一群人,這兩次的信任,讓劉邦犯了兩個錯誤。”


    “這信任的一群人,就是他的家人,就是設立的這個分封製。”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大秦帝國之後,獨創性的采用了一個體製,叫“郡縣製”!


    “相比分封製,郡縣製能有效實現中央集權,減少諸侯林立帶來的不安定因素。”


    “然而,劉邦建立大漢朝之後,卻在這一點上,開了曆史的倒車。”


    “劉邦采用的體製是,郡縣製和分封製相結合。”


    “但不管如何,有一點可以肯定,劉邦分封了劉氏諸王,必然會埋下隱患。”


    “果不其然,公元前154年,漢景帝時期,大漢朝發生了“七國之亂”,七個諸侯國以“清君側”為名發動叛亂,雖說三個月平定叛亂,但也差點動搖了大漢帝國的根基。”


    “一旦成功,那麽漢朝可能還存在,但必然實力銳減,無法對抗匈奴了!”


    “但諸侯作亂的事情還沒有結束,此後還有兩次重大諸侯國帶來的危機。”


    “先是梁王劉武企圖謀反,再就是漢武帝時期的“三王之亂”。”


    “幸運的是,這些叛亂最終都被平定,最終漢朝采用“推恩令”,才徹底消除諸侯國的影響。”


    “劉邦在實行分封製的時候,或許認為,如果有外人謀反,那麽劉氏江山還有各個諸侯國,能保持軍事實力,最終依然劉氏坐江山。”


    “但他沒想到的是,他因為信任,所以才分封的諸侯王,其實才是西漢中前期最大的危機!”


    “這是劉邦的一個政治錯誤,前麵有例子擺在哪,還是使用了這個政策。”


    “先春秋戰國的曆史證明,周王朝實行的分封建製是錯誤的,根本行不通。”


    “對此,秦始皇、李斯就有深刻論述和獨到見解,堅決反對實行分封建製,而積極推行郡縣製。”


    “可惜的是,劉邦在建國前後仍采取了這種愚蠢的政治決策,大肆封王,造成了極大的政治損失,付出了沉重的巨大代價。”


    “雖然最後平定,還是致使四五十年內亂不止,人民飽受戰亂之苦,國家處於動蕩之中。”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亦有一得,任何人都有百密一疏的時候,劉邦雖然知人,雖然善於用人,但也曾在不該用一個人的時候用了此人。”


    “劉邦投身於事業時,歲數已經很大了,但因為他才華出眾,又在最關鍵的時候把握住了時機,所以還算是順風順水。”


    “但就在劉邦事業蒸蒸日上時,就遭遇了巨大的背叛,這個人的背叛,差點壞了劉邦一生的事業,差點害得劉邦沒有出頭之日。”


    “這個人就是雍齒。”


    “劉邦剛剛拿下沛縣時,其實是很有豪情的,又是祀黃帝,又是祭蚩尤的,大有擼起袖子加油幹的勢頭。”


    “隨即,劉邦這一夥人,攻下了豐邑,並把城池堅固的豐邑做為暫時的大本營,並命雍齒守衛豐邑,而後繼續攻城略地。”


    “但劉邦剛剛率兵出豐邑,雍齒就叛變了。”


    “雍齒拿著豐邑投靠了魏王咎,劉邦失去了大本營。”


    “可想而知,孤身在外的劉邦,得到雍齒叛變的消息後,內心該是多麽地沮喪,多麽地難過,多麽地惆悵。”


    “劉邦很努力地去奪豐邑,但豐邑實在是固若金湯,劉邦幾次攻打,都沒有拿下來。”


    “走投無路的劉邦,隻好率眾投靠了項梁,才得以奪回豐邑,但從此也由一支獨立的武裝,淪落到聽人號令的地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曆史直播:開局為秦始皇直播亡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忘川錦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忘川錦鯉並收藏曆史直播:開局為秦始皇直播亡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