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其實不想再說了,這是你們所有帝王的內心,現在講秦始皇,這是他的錯,其他人也不例外,就像一種繼承。”


    “大秦前麵沒幾個國家,後期大家也都知道,再簡單介紹兩個人吧,商鞅和巴清,兩個重要人物。”


    “商鞅是誰,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看“商鞅變法”這四個字,誰能不懂?”


    “商鞅的死,是他個人命運的悲劇,也是大秦時代的悲劇。”


    “他的改革雖然對秦國的統一起到了關鍵的作用,但他也因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當時,秦孝公剛剛登基,為了徹底實現秦國的強大,他主動發出求賢令,希望各國有才幹之士能夠前來秦國任職。”


    “商鞅當時在魏國,但由於得不到魏王的重視,他便主動來到了秦國。”


    “通過身邊一位寵臣的引薦,商鞅有了與秦孝公會麵的機會,不過,商鞅和秦孝公的見麵並不順利。”


    “第一次見麵,商鞅用了一些帝王的治國之術勸說秦孝公,結果使得秦孝公昏昏欲睡。”


    “第二次,商鞅又說了很多仁義道德的王道,結果更不讓秦孝公感興趣了。”


    “直到第三次,商鞅才開始講述法家思想,探討如何富國強兵。”


    “這時,秦孝公才真正對商鞅刮目相看,認定商鞅是自己需要的人。”


    “或許你們有疑問,既然商鞅來到秦國是為了響應秦孝公的號召,那麽為什麽他第一次會麵卻沒有直接說出法家富國強兵的思想,而是講了什麽王道和帝道呢?”


    “這恰恰也體現了商鞅的智慧。”


    “在當時的情況下,商鞅隻是一個外來士子,而且是從敵對國家魏國來的。”


    “如果一開始就直接講法家思想,很容易被秦孝公誤以為是魏國的奸細,進而不信任他。”


    “因此,商鞅采取了漸進式的談判策略,先引起秦孝公的興趣,再逐漸深入探討。”


    “商鞅其實並不在乎秦孝公的第一印象,而是希望能夠得到秦孝公的信任和重用。”


    “不過,商鞅的性格和法家思想也注定了他會有些不擇手段。”


    “變法合適,後世人誇讚,但商鞅這人確實不是什麽好人,應該是野心勃勃的那種,為了權利可以不擇手段的那種。”


    “當商鞅重用的時候,這個改革已經開始了。”


    “商鞅變法,首先是從推行《墾草令》開始的。”


    “《墾草令》主要是刺激農耕、抑製商業、提高農業的社會認知度、實行統一的稅租製度等。”


    “《墾草令》實行兩年後,效果明顯。”


    “於是,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命商鞅為左庶長,在全國推行變法。”


    “商鞅的革新變法,吸取了吳起、李悝、秦獻公等人的變法經驗,又根據時代需要,在許多方麵進行了創新。”


    “要知道變法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先後進行了多次。”


    “商鞅變法是全方位的,涉及多個領域。”


    “在製度方麵,主要是廢除奴隸製土地國有製度,實行土地私有製,推動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轉變。”


    “這是一項涉及生產關係的帶有根本性的改革措施,為秦國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也是秦國強盛的最根本原因。”


    “在經濟方麵,主要是重農抑商,獎勵耕織。”


    “生產糧食和布帛多的,可以免除勞役和賦稅,這極大地調動了百姓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秦國經濟快速發展。”


    “在政治方麵,主要是廢除舊的世卿世祿製度,拋棄舊的血緣宗法製度,開始創立中央集權。”


    “這也是一項帶有根本性的改革舉措,使封建國家機製逐漸健全,為後來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權國家做了有益探索。”


    “在行政體製方麵,主要是推行縣製。”


    “把全國合並劃分成四十一個縣,每縣設置縣令、縣丞,這為秦始皇推行郡縣製奠定了基礎。”


    “在社會方麵,主要是推行“伍什製”和“連坐製”。”


    “五家為伍、十家為什,相互監視檢舉,一家犯法,十家連帶治罪。”


    “在軍事方麵,主要是獎勵軍功。”


    “製定了二十等爵製度,按斬殺的人頭數量,來獎賞爵位,把秦國軍隊打造成了“虎狼之師”。”


    “在法律方麵,主要是實行嚴刑峻法、輕罪重罰。”


    “製定了一係列嚴酷的法律,一切按照法律,來約束人們的言行。”


    “另外,商鞅還采取了改變戎狄風俗、統一度量衡、焚燒儒家經典、禁止遊宦之民、遷都鹹陽等一些重大措施。”


    “商鞅變法,是我國曆史上第一次封建變法改革運動,順應了時代潮流,推動了曆史發展和社會進步。商鞅變法獲得巨大成功,隻用十年時間,秦國就迅速強大起來。”


    “國庫充足,百姓富裕,社會安定,人人勇於為國家打仗,不敢為私利爭鬥,秦國軍隊橫掃天下,所向無敵。”


    “商鞅變法,達到了富國強兵的目的,打造了一部強大的國家機器,這個國家機器,適應於戰爭,適應於稱霸。”


    “依靠這個強大的國家機器,秦國實現了吞並六國、統一天下的宏偉大業。”


    “商鞅變法雖然取得了成功,但卻留下一個很大的後遺症。”


    “這就是在國家治理過程中,一味地依靠強製手段,不注意解決思想意識問題,不重視教化百姓,不推行道德教育,而是長期實行酷法嚴刑。”


    “而這很容易造成人們暴戾的性格,以致於秦國統治者崇尚暴力,不講仁義,缺乏道德,甚至幹出一次坑殺趙國降兵四十萬人的暴行。”


    “秦國強盛以後,被認為是虎狼之國,被稱為“暴秦”。”


    “秦統一天下之後,繼續實行這樣的政策,隻立威,不立德,這是秦朝很快滅亡的重要原因。”


    “所以,要想長期實現國泰民安,就必須實行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


    “由於過多的使用嚴刑峻法,商鞅自己也麵臨著極大的危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曆史直播:開局為秦始皇直播亡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忘川錦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忘川錦鯉並收藏曆史直播:開局為秦始皇直播亡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