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嘉慶施行了一係列的舉措,但是嘉慶魄力和能力確實有些欠缺,加上其對內政的有限整頓,雖然他空有一腔抱負,但是收效卻甚微,整個國家在以一種不可扭轉的趨勢逐漸的走向衰弱。”


    “嘉慶一朝,曆經二十多年的統治。”


    “二十多年間,嘉慶從來沒有放鬆過權柄,直至去世的前一天嘉慶皇帝都還在孜孜不倦地處理著政務,從表麵上看,嘉慶帝一天到晚忙個不停,一刻也不曾休息,但是這些忙碌真正有意義的又有多少呢?”


    “他已經習慣於自己不動腦子,而是遵循祖製,讓祖宗為他動腦子。”


    “在一日日的迷惑、痛苦中,嘉慶帝經曆著常人難以理解的心灰意冷,最終淪為平庸的好人。”


    “嘉慶帝可謂是無功無過,清楚內部問題很多,要說由盛走向衰,更準確的應該是乾隆晚期,嘉慶前期開始。”


    “康乾盛世的存在,離不開雍正,乾隆的六下江南,也離不開雍正,沒有雍正,也就沒有了康乾盛世,所以康乾盛世,應該叫做康雍乾盛世。”


    “而這最關鍵的一位是雍正,大清雍正帝真的配稱為明君。”


    “康熙在後世被人稱為千古一帝,不隻是因為他活得長,更是因為功績多。”


    “一老一小,孝莊和康熙,兩個人守住了大清正統。”


    “康熙之後便是雍正,有野史說雍正繼位手段不正。”


    “這其實隻是抹黑,當時的清朝,所下達的繼位詔書,是三種版本,分別是滿蒙汗三種文字,所以雍正的皇位,名正言順。”


    “雍正被人從古代黑到現代,從出身不正,到頭上一堆帽子。”


    “可是雍正真的是難得的好皇帝,後宮妃子最少,整治吏部,增加了清朝的國庫。”


    “雍正的英年早逝,更像是累死的。”


    “雍正之後繼位的便是乾隆,


    要知道乾隆風流的六下江南,都是因為雍正留給他的錢多。”


    “乾隆之後是嘉慶帝顒琰,從乾隆把皇位傳給顒琰,清朝就已經開始走向衰敗。”


    “乾隆活得時間太長了,前期又死了太多的兒子,最後拿得出手的已經是第十五子了,這也是沒得選擇的選擇。”


    “可以看出清朝由盛轉衰的節點,就是乾隆晚期,嘉慶前期。”


    “乾隆在位的時候,曾言大明亡於萬曆,但乾隆料想不到是,他日有人說滿清亡於乾隆。”


    李世民:說句不好聽的,無功就是最大的過!


    楊廣:李二你怎麽配說這句話,你兒子把大唐的皇位都讓一個女人奪了,這可比無功的過大多了!


    秦始皇:無功就是一位皇帝最大的過,但沒學過帝王之術,還能保持勤政就很不錯了,看看我家胡亥,你覺得人家還有過嗎?


    劉秀:那確實,無功無過至少比丟了自己家強。


    “嘉慶帝把皇位傳給了旻寧,也就是道光帝,從這時候開始,封建社會的缺點,成了致命的打擊。”


    “這道光帝好像比嘉慶帝更像崇禎帝。”


    韓愈:不用說了,又是一位平庸的皇帝。


    康熙:不孝子孫,你怎麽就不知道教教自己的兒子,我都不用聽了,就知道是啥結果,老子不會帝王之術,我還能盼著他自己的兒子能會些啥?


    趙匡胤:平庸至少比昏庸強吧!你們看我大宋,我現在還能好好活著就不錯了。


    李隆基:哈哈!那的確是!


    “這兩個人在缺點上也幾乎一模一樣,疑心太重、偏聽偏信,又缺乏定力、沒有擔當。”


    “這個道光帝怎麽評價呢?可以說是“有心機無大略,有小能無雄才!”


    “心機權術對於皇帝來說確實是很重要的知識,可是也不能因此把雄才大略給丟了!”


    “對於一個皇帝來說,光是穿補丁衣服勤儉節約對國家的貢獻能有多大?”


    “能有打贏一場對外戰爭阻止侵略大嗎?”


    “這一點上說,你們這些平庸的還不如一個昏庸的明武宗。”


    “兩位皇帝差不多,盲目自大,還喜歡甩鍋,道光帝不是大清最後一位皇帝,也隻能說大清的氣數還沒盡,但也從這開始和那個慈禧太後禍害的比大明厲害了。”


    “但是同樣大清的後果還真不能算到道光一人身上。”


    “有功不多,但前期還是很有抱負的。”


    “道光帝是種花國曆史上唯一的跨古代和近代皇帝。”


    “道光帝可謂是封建皇帝的悲劇代表,他和他的父親嘉慶皇帝一樣,既勤奮過,也仁愛過,也節儉過,也遵守著祖宗家法,也嚐試著,去改變些什麽。”


    “但是晚清皇帝們,都普遍缺乏眼光觀念還有勇氣,道光皇帝也不例外。”


    “在死氣沉沉的深宮中,被女人和太監們帶大的皇帝,縱使如何,知道勤儉仁愛,但是他們父輩的魄力與勇氣,眼光和觀念,卻在這死氣沉沉的深宮中一代一代的被消磨掉。”


    “若是換做漢朝,換做明朝,倘然還有,新的有魄力,有勇氣,有觀念,有眼光的異姓皇帝取代。”


    “但是晚清麵臨的是三幹年年未有之變局,國家恰恰是需要一個有魄力有勇氣有觀念有眼光的皇帝。”


    “但不幸的是,在這封建時代的末尾,這一個個被女人被太監帶大的平庸的好人們,隻能在失敗的恐懼當中,喪權辱國。”


    “嘉慶在位的二十五年時間裏,大清國內烽煙四起,民變不休,最終致使他心力交瘁,一命嗚呼了。”


    “這對大清朝來說應該是一個悲劇了。”


    “但事實上,大清朝的悲劇才剛剛開始。”


    “嘉慶駕崩之後,由他的第二子“錦寧”繼位,是為道光皇帝。”


    “道光帝善於騎射,還會使用火槍,而且槍法還不錯。”


    “在嘉慶十八年天理教起義軍攻入北京城時,他就率領清軍與起義軍對抗,守住了皇城。”


    “就是前麵所說的救火,嘉慶帝下罪己詔的事情。”


    “據說他當時聽到事變之後,便趕緊讓內監從宮中的庫房裏取出在皇城中禁用的火銃,然後帶著宮廷侍衛到養心殿去阻擊天理教徒。”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曆史直播:開局為秦始皇直播亡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忘川錦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忘川錦鯉並收藏曆史直播:開局為秦始皇直播亡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