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府,錦官城。


    士氣高昂的軍隊自東而來,帶著無與倫比的氣勢,浩浩蕩蕩開進了城中。


    陸淵騎在馬上,視線左右打量著這座天下聞名的雄城。


    斑駁的城牆,上麵可見大量的破損痕跡,依稀殘留的一些暗紅色汙跡,隱約訴說著這座城池曾經經曆的可怕戰火。


    原本的青石街道,如今許多已經坑坑窪窪,兩側的房屋瓦舍,大多也已經出現損壞,一些更是直接垮塌了去,也沒人去管。


    偶爾一些視線從屋舍中投過來,但隻是望了兩眼,看到街道上那凶悍的士兵,一下又像受精的兔子,縮了回去,不敢再望。


    陸淵察覺到這一切,不由失望的搖了搖頭。


    曾經與巴陵並稱的天下雄都,如今過去短短十餘年,卻已破落成了這麽個模樣,著實是讓人唏噓感歎。


    如今的巴陵城,作為大楚的國都,戶口已有十五萬,常住幾近七十萬口人。


    而這邊的錦官城,當年城內十萬家的盛況,已經不再。全城搜羅一番,能否湊出五千戶都是個問題。


    戰火確實是最為摧殘地方的事物,甚至某些方麵比起天災還要可怕。


    一路穿過街道,很快來到城中心的王宮。


    錦官城的王宮,曆史傳承已久,據聞有數千年。


    最初之時,這裏的王宮是由生活在西川地區的蠻人建造,並以此地作為當地蠻國的國都,經曆了千年之久。


    後來那些蠻人被羌人擊敗,西川地區轉由羌人稱霸,而作為政治中心的錦官城,也自然而然的成為了羌人的國都。


    此地王宮也順理成章地繼承保留下來,甚至隨著人口繁衍,還進行了擴增和修築。


    到了後麵,也就是七百年前,那時主宰金陵城的是大吳國,屬於前越的上上任王朝。


    當時的大吳天子發馬步兵五十萬,水師二十萬,朔江而上,征伐西川羌國。


    最終大戰三年,平滅此地,在此拓置西川郡。


    開始時因為西川郡新拓,為了穩固此地,也為了收攏人心。所以大吳天子時常西巡此地,駐蹕城中,斷斷續續,足有十餘年之久。


    而錦官城內的王宮,也作為大吳天子的別宮,保留了下來。


    到了後麵曆代王朝,時不時隔個幾十上百年,也會有一些天子皇帝或出於戰事需求,或是生出興致,西巡此地。


    住所自然也就是城中的王宮。


    後麵李雄起事,陸淵率長沙軍收複,西川國興建,南詔軍攻入,都沒太大破壞這座王宮建築,頂多是搶了一些宮中財物。


    因此相比於城中大多破敗的建築,時不時有些維護的王宮,反倒成了城內最為完善的建築。


    如今陸淵既然收複了西川郡,進了錦官城,那自然是當仁不讓,直接將此地作為大楚別宮,入駐了進去。


    王宮內其實也沒多少人。


    先前李雄在西川各地搶掠的貌美宮女,早在陸淵十年前北伐突襲西川時,就給全都掠奪走了。


    千餘名西川美女,小半極品入了楚王宮,成了他的禁臠。大半則被他賞賜給了朝中公卿將領,沒給此地留下半點。


    後麵建立西川國的是白鳳寺這群僧侶,一群和尚,哪怕是建立了佛國的和尚,也是有著清規戒律的,不可能親近女色,最起碼明麵上不可能。


    所以哪怕濟慧住進了王宮之中,但宮內也隻有和尚,還有一些先前曆代主人遺留下來的宦官。


    這些宦官約有百餘人,濟慧可憐他們,沒有驅逐出去,而是留在宮中,讓他們做些打掃事物,養了起來。


    以上這些,就是皇城外司這些年來,收集的關於西川王宮明麵上的信息了。


    而等陸淵進入王宮之後。


    大殿前的一片廣場上,一群身穿灰色身衣,身形婀娜妙曼的尼姑,此時正在入宮的親衛押送下,來到了陸淵麵前。


    見到自家大王,領隊的一個親衛將領連忙小步過來,行了一禮後,然後匯報道:“大王,末將奉命清理宮城,點獲宮內宮女五百餘人,都是去年南詔軍攻入西川之後,從各地搶掠過來的。


    另有僧眾三百餘人,此些都是南詔軍俘虜,原先是住在宮城內的,不過被俘獲之後,便被那位南召大皇子下令,全都閹割,作為宦者,負責打掃宮城。


    另有僧尼百餘人,其中部分是原本住在宮城的,另有部分則是南詔軍攻占西川國後,從各地寺廟抓掠而來。


    最後則是剩下百餘宦官,都是些宮中老人。


    此全部加起來,共計一千零九十三人,如何處置,還請大王示下。”


    聽完這些匯報,陸淵眸光看向廣場上,被從宮城各地驅趕來的人群。


    其中宮女、僧人、女尼、宦官皆有,此時被大軍圍著,全都麵露惶恐,緊張害怕的看向了這邊。


    打量了一圈,目光著重在宮女和女尼上停留了片刻。


    尤其是後者,雖穿著僧衣,但那妙曼婀娜的身材,根本遮掩不了。而且能被收容在王宮,明顯是被西川國僧眾,和那位南詔軍的大皇子當做了禁臠,姿容樣貌都是上上之選。


    其中一些極品,就連陸淵看了,也不由大為心動。


    尤其是一些女尼,身上竟有內力武功,還是江湖之人,就是不知道是不是出自白鳳寺。


    ‘話說我當初穿越來時,立誌要做皇帝,要做武林霸主,要三宮六院,找那些世家小姐,魔女、妖女、聖女做老婆。


    如今世家小姐,近年楚國各地的那些世家貢獻了不少,在宮裏麵都玩膩了,沒多少稀奇。


    妖女,我那王後,肯定是合格了。


    魔女暫時還沒尋到,日後或可著重搜尋一方。


    聖女的話,眼前這些出生白鳳寺的女尼,倒也勉強算得上半個,多少能得償所願了。’


    陸淵視線在那些女尼身上不住梭巡,心中美滋滋的想著。


    自從在四年前,也就是神武三年的時候,生下次子陸昊之後,因為大量時間都拿來照料兩個孩子了,沒多少功夫應付自己。


    再加上身份地位確實不同,一個大王不可能隻有一個女人,所以在好言寬慰下,陸淵總算搞定了藍彩兒,做通了這位王後的工作,可以在對方默許下大開後宮。


    在那之後,他就徹底放飛天性,怎麽爽怎麽來,怎麽舒服怎麽來。


    宮裏麵的那些宮女,宮外麵進獻上來的世家女,地方江湖門派提供的江湖女俠,地方官府收羅的小家碧玉,全都被陸淵玩了個遍。


    他辛苦修行至今,為的是什麽?


    長生不死?


    這個陸淵穿越來就有了。


    強大的力量?


    這個在自保的欲望下,辛苦近二十年,也勉強到了此世頂峰,足以與那些仙門道主並列。


    權勢?


    自己已經是楚王,據擁四郡二國之地,天底下除了那些天下霸主,沒幾個比他更有權勢。


    而壽命、力量、權勢,陸淵已經都有了。


    對於他來說,別人追尋的,早已不是任何問題。


    那麽有了充足底氣之後,陸淵所追尋的,自然也隻剩下享受了。


    辛辛苦苦這麽多年,費心費神的打拚下這片基業,不好好享受一番,自己努力個什麽勁?


    就為了傳給子孫後代嗎?


    那些子孫能不能熬過自己,都還是個問題呢!


    因此常人所糾結看重的,對陸淵來說毫無意義。


    他不用去管那麽多,一切順自己心意即可。


    這才是自在逍遙。


    搖了搖頭,將這些雜念拋卻,陸淵視線從那些女尼身上收了回來,又看向了旁邊宮女。


    剩下那些宮女也不差,雖然大多樣貌都隻是上乘,但也有一些極品,比他宮中的那些女人也不差了。


    令他不由暗暗點了點頭。


    “那些被閹割了的僧眾,全都發還給白鳳寺,讓他們自己處理。那些宦官既是老人,就留下來,負責打理這做王宮吧。


    至於那些女尼和宮女……”


    陸淵看著那些我見猶憐的美人,想了想,他吩咐道:“挑選一下,把其中‘資質’尚可的,都帶回巴陵去,充入王宮。


    剩下資質普通的,留一部分,常駐此地,負責打理王宮。


    另外一部分也點出來,孤要賞賜給此戰立功將士。”


    在說到‘資質’二字的時候,陸淵著重加重了一下聲音。


    身旁親衛將領乃是他親信,聞言立刻明白,所謂‘資質’是什麽意思,立刻領命:“末將明白了,這就去安排。”


    陸淵見此,滿意點頭,揮手道:“去吧。”


    在外征戰,已有兩年。


    先前在黔中郡時,他也享受了不少獨具夷人風味的美人,其中滋味,令人沉迷。


    如今到了西川,雖然此地美女,他早就在先前擄回的那批西蜀宮女中享受過,算不得新鮮。


    但那些女尼,此前可從未體會過。


    看著那獨具神聖而妖媚兩種氣質的尼姑,陸淵心都化了,差點就忍不住想立刻帶人入寢宮,好好疼愛一番,安慰安慰這些被戰亂嚇壞了的家夥。


    好在他多年修行,定力涵養足夠,並沒有真的如此。


    眼下剛剛收複西川郡,諸多軍務政務紛至遝來,已經堆成了山,急需陸淵去處理,根本就不是玩樂的時候。


    而且有了方才吩咐,等到忙完公務,晚上歇寢,想來手下之人,一定會妥當的安排好。


    把那些自己看中的美人,洗得白白淨淨香噴噴的,送到自己床上。


    夜深人靜,春宵時刻,那時才別有滋味。


    現在不急於一時。


    陸淵饒有興致的期待著。


    ……


    揮手安排完宮內之人的處理後,陸淵來到宮內西極殿,召集了城內官員,主要是西川郡本地的官員。


    自從攻破了錦官城後,原先就在西川東三府建立起來的西川郡府,自然而然的也要搬遷來錦官城,這裏才是傳承了數千年的西川中心城市,名正言順的郡城。


    因為原本就有著一套完善的郡府班子,所以此時收複了西川五府之後,楚國也不用費多少功夫,很快就能在現如今已經擴張到八府之地的西川郡,建立起有效統治來。


    至於西邊五府缺乏的那些官員,陸淵已經讓人在國內再開恩科,令收錄千名舉人、進士,用於補充西川郡西五府,和黔中郡新置的建昌、劍川二府的官員缺額了。


    如今恩科早在四月份就已經結束,巴陵城那邊上千新科舉人、進士,正眼巴巴的等著朝廷任命,好走馬上任去做官呢。


    現在既然開春兩戰皆捷,順利開拓了兩郡七府之地,也是時候讓這些新人上任,幫著大楚恢複地方安穩了。


    因此先前在南充府一舉激滅了南詔主力之後,陸淵就已經下旨回國內,讓立刻選派官員,趕赴西川黔中各地赴任。


    現如今大半官員已經到任,開始在西川各地府縣,搭建起官府架子,重新整理地方了。


    所以這些雜事不用陸淵去管,他此時召見西川郡守,為的是另外的吩咐。


    “如今西川郡已經克複,但新入五府之地,都殘破不堪,民戶凋敝,千裏不見人煙。


    此樣可不行,必須得改,得恢複此郡生機。”


    陸淵看著匆匆趕來的西川郡守,神情威嚴而肅穆:“原先駐留在渝中府的那十餘萬流民,現在郡府這邊,可以把他們發回原籍,重新安定起來了。


    還有西川東三府那邊,人口也太多,地方無地、少地民眾不計其數,百姓窮困。


    郡府這邊也要想辦法,招募無地、少地之民,把他們遷回西川郡西五府,進行妥善安置。


    襄陽、洞庭兩郡那邊,孤也會讓朝廷下令,著二地郡府,招募民眾,遷移至西川。


    還有黔中郡、西南夷那邊,孤也會讓遷一些夷人民眾過來,加起來可能會有個二十萬,你這邊也要做好接收工作。”


    在西川郡東三府,和洞庭、襄陽兩郡遷移民眾,是陸淵早就定好的計劃。


    在今年開戰前,就已經讓國內朝廷進行籌備了。


    此時不過是跟西川郡地方通一通氣。


    至於在黔中郡、西南夷遷移夷人,這是陸淵考慮到黔中郡新設的建昌、會川二府,當地夷人太多,足有近二十萬人。


    以現在西川、黔中兩地,都要大量移民的現狀來說,根本沒有足夠的本土人口來消化這兩地夷人。


    再加上中路戰線,黃玄那邊已經順利擊敗了劍川國,此時已占領了對方國都,現如今正大肆擄掠當地的財富人口,獲得了十餘萬劍川國夷人民眾。


    這兩部分加起來三十多萬的夷人,黔中郡根本承擔不了。


    因此陸淵幹脆決定,遷二十萬人來西川。


    反正這邊缺乏大量人口,而且也正在從國內本土移民過來,最終五府之地,預計能有個百萬楚人。


    有著龐大的基本盤在,消化個二十萬夷人,其實也費不了多少功夫。


    而且脫離了西南地區,又打散分布在各府縣,這些夷人也如同無根之萍,根本翻不起大浪。


    隻要有地方府縣兵民團在,根本不用擔心他們鬧事。


    不過黃玄在擊敗了劍川國主力之後,劍川國那邊的夷人,就沒有多少反抗之力了。


    劍川國可是個大國,算上歸它管轄的附庸國,地盤約有五府之地,人口更是接近百萬。


    再加上南詔國本土正被赤黎、昆海兩國襲擾,不少地盤都已經淪陷,麵對兩國十萬大軍和兩位先天的悍然入侵,南詔國根本就不敢大意。


    此時已聚集了十餘萬兵馬,與這兩國聯軍展開大戰,根本沒餘力去管劍川國。


    所以理論上講,現在劍川國其實已經屬於被楚國攻占狀態。


    隻要陸淵願意,隨時都可以在此地設郡置府,為楚國再開三千裏山河。


    隻是如今的陸淵,對於劍川那片山疙瘩,已經沒多大興致。


    那裏遍地夷人,窮山惡嶺,打下來也沒多少好處,反倒要費錢費人去管理。


    而且楚國也沒那麽多先天宗師,去往此地坐鎮了。


    因此陸淵對於那裏的處理,就是盡可能的搜刮錢糧,順帶擄掠夷人,打算遷回國內,補充地方上因為大規模移民之後,缺乏的人口。


    基於這個理念,他已經通過神魂溝通,給黃玄下令,在劍川多擄掠些女子孩童,然後遷回國內,安置在楚國各地,到時候分配給有功將士和地方無妻男子。


    至於那些夷人男子,就留在劍川國,隨他們去吧。


    他們又不是楚國子民,陸淵才懶得管他們。


    “是,臣遵命。”


    現任西川郡守,名叫沉信,同樣是陸淵起家時的老人了。


    在邵陽府時期,就是地方縣令。


    後麵隨著陸淵集團的勢力擴大,逐漸拔升,曆任地方知府和朝廷要職,算得上是一個能幹派。


    對方能力已經經過檢驗,陸淵用起來自然也是放心,因此見對方知道自己要幹重點後,便揮手讓其退下了。


    而等人走後,他又讓人傳喚下一人過來。


    此人不比沉信,不是楚國親信出身。但論起地位重要,卻遠過之。


    原因無他,隻因此人名叫濟慧,先天宗師,身份是前西川國主,現白鳳寺領袖。


    收複了西川國全境之後,陸淵總算抽出空來,好好安排安排這位納土歸降的國主宗師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修仙,從長生不死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明月共舉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明月共舉杯並收藏修仙,從長生不死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