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章邯今夜一起失眠的還有一人,就是如今大宋的皇帝,被後人成為宋理宗的趙呁。


    同樣是輾轉難眠,趙呁和章邯失眠的原因卻完全不同!


    此時的趙呁正斜靠在臨安皇宮裏,皇帝寢宮數丈寬的龍床上微微喘息。


    經過一番鏖戰,身邊美麗的妃子全身浮現出淡淡的紅暈。曼妙豐腴的身材在輕薄的紗被間若隱若現,輕輕的呼聲在房間裏微不可聞。


    若是常人見之,恐怕會看的血脈噴張。但趙呁此時卻連看身邊美人一眼的心情都沒有。順著其目光可以看到,他正直愣愣的盯著龍床頂部雕刻繁複的花紋。


    ~~


    半晌。趙呁幽歎口氣,撩開龍床的紗帳對外麵喊了句;“來人!更衣。


    寡人要到園子裏走走。”


    話音剛落,偌大的屋子便立刻亮起數盞燈籠。數位值夜的宦官宮女,齊齊行動起來。除了衣服摩擦的簌簌聲,宦官宮女竟然連絲毫腳步聲都沒有發出。


    或許是睡得比較淺,或許是趙呁剛才發出的聲音比較大。


    身邊的妃子已然睜開惺忪的睡眼,正伸出素手輕輕擦拭著眼睛,來適應突然暴增的光亮。


    接著轉頭看向床下的男人,朱唇輕啟,糯糯問道;“官家夜半何往?”


    此時,趙呁正在宦官的服侍下開始穿戴服飾,聽到愛妃的疑問,對其露出一個笑容安慰道;


    “愛妃且睡,寡人有些心事夜不能寐,準備出去透透氣!”


    “可需妾身陪同?”說完妃子就要起身,卻被趙呁伸出的一隻手輕輕按住;“不必了!愛妃且休息吧,寡人自去。”


    “嗯......”妃子識趣的打了個哈欠,身子一翻,再次睡過去。


    直到聽到一陣輕微的帶門聲後,裝睡的妃子眼睛迅速睜開。


    再次轉過身來,雙眼怔怔看著紗幔後若隱若現的房門,一滴眼淚輕輕落下打濕了明黃色的枕巾,呢喃道;


    “官家......唉!”


    夜色如水,明月如玉。


    雖然地處南方,但三月份的夜風還是有些涼。


    夜風吹來,讓坐在花園石階上的趙呁不由打了個噴嚏。


    “啊卿……!”


    聞聲。一旁侍候的宦官趕忙遞過手帕。趙呁接過胡亂在臉上摸了兩下,遞給了剛才那人。


    等趙呁擦拭完後,就立馬有人為其披上了一件貂皮披風,在絨毛的包裹下,趙呁的身體迅速暖和起來。


    這時,身邊的大宦官硬著頭皮說道;“官家,晚上風大,小心身子......”但話沒說完,就被趙呁伸手製止了;


    “無妨!今晚的月色很美,良辰美景豈可辜負。”


    “這……”大宦官隻得歎息一聲,止住了話頭,再次安靜的在一旁候著。


    隻見他輕輕推推身邊的小宦官,對其低聲道;


    ‘晚上天寒,去給官家取一壺溫酒暖暖身子。’


    小宦官趕忙點點頭,迅速轉過身子一溜煙拿酒去了。


    小宦官跑遠後,四周又恢複了剛才的安靜。


    不多時,小宦官便帶著整套酒具小跑回來。大宦官上前結過後,對小宦官點點頭,便朝著官家而去。


    小宦官仿佛瞬間身上的疲憊統統消失不見,大宦官的肯定讓他歡喜地眼睛眯成了一條縫。


    “官家,喝口酒,暖和暖和!”大宦官把酒杯斟滿遞到趙呁跟前,開口道。


    趙呁收回賞月的目光,嗯了聲從大宦官手中接過酒杯。“咕咚!”便仰頭灌下去。


    頓時仿佛從喉嚨口衝下一條火線。在酒精作用下,不僅身子暖和了,就連脖子也染上一絲暈紅。


    大宦官見狀大驚;“使不得!官家使不得!官家慢飲...慢飲!龍體要緊.......”


    “咳咳…哎~”


    趙呁沒回答大宦官的話,咳嗽兩聲後直接把喝完的酒杯狠狠朝著前方扔去。接著站起來高高舉手臂,仰頭對天空中皓月高呼道;


    “百年夙願將償,爾等卻百般阻撓,可知朕心!可知朕心啊!”


    洪亮的呐喊聲直透雲端,把樹上棲息的麻雀驚的四散而飛。


    “官家.......!”


    周圍的宦官,宮女聞之驚呼!迅速嘩啦啦跪了一地。


    等聲音散盡,趙呁發泄了一通後,轉回目光,看了看跪在地上的眾人,淡淡道;“都起來吧!爾等何錯?”


    “謝官家......”


    眾宦官宮女聞言小心翼翼的站起身,退到一旁。


    大宦官來到趙呁麵前,小心翼翼道;“官家何須如此憂心,此事乃是大勢所趨,民心所向。些許攔路虎不過是螳臂擋車罷了!”


    趙呁卻苦笑一聲,道;“我知張伴在寬慰寡人,可現在朝廷日益艱難。若收複北方失地不僅能振奮民心,也能震懾朝中的一些奸佞之輩此可謂一箭雙雕的好事,隻可惜這些人的阻力太大,不然這次......”


    大宦官安靜的等趙呁說完,點頭認同道;“官家所言甚是。但賊子樹大根深,還需徐徐圖之~豈不聞勾踐臥薪嚐膽十年,才......”


    “夠了!難道還讓寡人眼睜睜看著他們,操弄大宋十年不成?”大宦官話沒說完,就被趙呁厲聲打斷。


    “撲通…!”


    大宦官嚇得一下跪在地上,疾呼;


    “老奴該死,老奴失言,請官家降罪!”


    趙呁雖然氣氛,內心卻不忍心處罰對方。平複了下心情後,直接伸手讓對方起起來,;


    “起來吧!你有什麽錯?那些該死的,現在還活的好好呢!”


    “謝陛下。”大宦官剛起來,耳邊再次傳來趙呁的吩咐;


    “回去吧,朕夜乏了....”


    趙呁在眾人的帶領下慢慢朝著原先的寢宮走去,臨走的時候,還特意回頭望了眼懸空高掛的明月,龍袍裏的拳頭狠狠攥緊,內心暗暗發誓;


    “這次朕絕不妥協,這次機會千載難逢,這件大事一定要在我趙呁手裏完成!”


    究竟是什麽大事呢?


    居然讓趙呁這個一國之君夜不能寐。


    這就要從宋蒙聯合滅金後講起了......


    自從蔡州失陷,金國滅亡後。要說誰最高興?一個是蒙古的大汗窩闊台,另一個就是南宋的皇帝趙呁了。


    窩闊台高興是因為金國是蒙古多年的世仇,也是成吉思汗一生未完成的夙願。


    窩闊台在上台幾年後就消滅了金國,不僅僅是為蒙古消除了數十年的宿敵,也是為父親鐵木真完成了多年的夙願。


    所以在章邯進獻金國皇帝的屍體後,窩闊台舉辦的盛大的祭祀儀式。因為他作為成吉思汗的繼承者,需要完成了父親未競的事業。


    在那次祭祀儀式上,他也向父親一樣,脫帽朝著不兒罕山方向祈禱,來告慰父親的英靈。但他並沒有太多的得意,因為龐大的帝國還有眾多的敵人。


    滅金不過隻是個開始罷了,他將要征服另外方向的眾多敵人,天生征服者的本性不會讓他輕易滿足。


    而南宋的趙呁,接到滅金功成的消息後,內心就可以用兩個字來形容;


    “狂喜!”


    沒錯就是這兩個字。


    在孟珙班師後,趙呁親自率領文武百官出城迎接,並舉行了盛大的凱旋儀式。


    接著將孟珙帶回來的金哀宗燒焦的屍體供奉於太廟,告慰徽欽二帝的在天之靈。


    接下來的程序南宋君臣就相當熟練了,封賞功臣,安撫士兵;


    孟珙因為此戰的功勞。被提拔為建康府都統製,兼鎮北軍都統製,而且被賜劍履上殿,一時間可謂隆恩浩蕩。其部下一眾將領也各自得到了厚重的封賞。


    當然這次封賞的名單中也有章邯的名字,隻不過他受到的不是賞賜而是屬於陣亡的撫恤罷了。且還找不到人認領,隻能讓同鄉給其轉送回故鄉的親族。


    不知被在蒙古好好當駙馬的章邯知道了會作何感想?


    這也為他日後功成名後返鄉卻被告知自己早已去世。直到看到祠堂裏供奉著自家的牌位,滿臉哭笑不得埋下了伏筆。


    言歸正傳,自打北伐軍勝利的消息迅速在臨安城內傳開,就快速在居民中傳播著。這難得的喜訊頓時讓臨安整座城池,都彌漫在喜悅的氣氛之中,老百姓們紛紛對皇帝趙呁一片歌功頌德!


    這也難怪,南宋自北南遷,建立的時候,就背負著一個沉重的曆史使命。


    從皇帝到大臣,從文人士子到升鬥小民,都懷揣著北定中原,一雪前恥的情節。一百多年都過去了,這個願望終於要實現了。


    這就好比一個被判了無期徒刑的囚徒,突然得到了特赦,重新能呼吸到自由的空氣。那麽這平時隨處可見的自由空氣,在他的眼裏絲毫不亞於滿桌的“珍饈美味”。


    隨後,金國滅亡的消息迅速在南宋的統治地區被傳播開來。


    朝堂上大臣笑容滿麵,酒肆中食客推杯換盞,田野裏老翁歡欣鼓舞。整個國家都洋溢在歡快的氣氛裏。


    而此時,人們口中被提及最多的四個字眼是;


    “光複舊都”。


    “光複舊都”是個稍微文雅的詞,有著特定的含義。它還有個通俗的解釋,那就是“一鼓作氣,打回老家去”。


    這幾個字對宋人的意義重大,一百多年來,宋人被迫背負起這份沉重的夢想和屈辱。


    宋人無數次嚐試,嶽飛,韓世忠等一眾名將屢屢北伐。


    奈何!要不是時運不濟,要不就是天意弄人。每次不是大敗虧輸,就是無功而返。讓這些英雄淚滿襟,也讓民眾傷斷腸。


    金國仿佛就是橫在南宋麵前的一道天塹,讓宋人的複國夢看起來那麽遙不可及。。


    所以上百年來,住在西湖邊的士子百姓,總會不經意的眺望北方,捫心自問;


    難道我這輩子永遠回不到中原了麽?金國皇帝老賊怎麽還不死。


    但現在,一切都那麽美好。金國滅亡了,實現夢想的天賜良機就明白白的放在了宋人麵前。


    ......


    “逐鹿中原”


    這個詞千百年來就是中原王朝興衰的縮影。中原大地好像也被賦予了一種特殊的符號。


    但是不管是盛世的開端,還是亂世的開始,慘遭蹂躪最嚴重的往往是這片豐饒的沃土。


    此時,長時間的戰火摧殘,徹底摧毀了中原的糧食莊稼和人們對生活的希望。


    中原這個四戰之地,每到朝代更替的時候,總會重演一次或者幾次;“白骨露於野,千裏無雞鳴”的末日慘淡。這次也不意外。


    但這裏的百姓似乎總有種不可思議的任性,每次都會以令人瞠目結舌的速度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重建繁華。這次也不例外。


    各方對金國的戰事過後,幸存下來的百姓開始艱難的重建家園。但人們在這時突然發現,在這片土地上好像找不到主人了。


    整個中原大地都處在了一種無政府狀態下。金兵沒了,蒙古軍走了,就連同為漢人的宋軍也走了。


    “權力真空”,“光複舊都”。


    趙呁得知這一情況後,樂觀的認為,這是實現自己的夢想和抱負的絕佳機會,中興之治仿佛就在眼前。


    故在蔡州之戰結束不久後,他就以拜謁祖陵為名,先後派了三批使者到中原。觀察蒙古人的反應和中原的形勢。為他和丞相製定的大膽計劃;“端平入洛”規複中原打前站。


    這是一個宏偉的計劃,現在確實有時間這個宏偉計劃的可能。


    故為了這件大事,趙呁迅速召開大朝會,讓臣子們來各抒己見。


    朝會剛召開,就有臣子開始力挺趙呁的計劃。


    理由很簡單;


    中原空虛,機會難得,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首先提出這個觀點的是南宋的大臣趙範,他不僅為趙呁提供了這個計劃的理由,還提出行動的戰略構想。


    那就是;迅速收複黃河以南地區,並占領潼關以為堅守。屯田移民築城,從事實上恢複對中原的占領。


    雖然趙範的理由很中肯,讓趙呁聽得頻頻點頭。但反對的浪潮也很高。其中一個在國史館任編修之職的小官最先提出了異議;


    大意是:以當前南宋的國力,還沒有擁有和蒙古抗衡的資本。當時宋蒙兩方劃定了以蔡州為界,現在出兵的話等於己方違約,會遭到蒙古方麵的報複;


    而且現在的中原地區,已經是餓殍遍地,人煙凋敝,土地荒蕪。無法給出征的軍隊提供就地補給。故如果出兵,宋軍無論在實力或者道義上都會處於被動;他還著重說了一句話;


    “國家力決不能取,就算取決不能守”。


    大意是;


    宋軍根本就打不下來,就算僥幸打下來也絕對守不住。到頭隻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還耗時耗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身為漢人居然要跟著蒙古西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海棠春睡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海棠春睡暖並收藏身為漢人居然要跟著蒙古西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