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無忌聽完趙敏的話後,也沒急著反駁她。


    這個丫頭哪裏都好,就是有的時候太急功近利了。若是穩紮穩打的話,自己就算是有“劇本”在,當初怕也鬥不過她。


    夜晚時分,兩人各自換上了平日走江湖的時候的穿著。


    而趙敏也是罕見的換回了他們兩個第一次見麵時的“限定”男裝。


    一身靈秀的趙敏,就這麽帶著“隨從”張無忌,兩人潛出了皇宮,前往了劉伯溫與呂昶居住的使節驛館當中。


    在房間裏,劉伯溫與呂昶相視而坐。劉伯溫淡然的品著陳友定送給張無忌的福建貢茶。


    呂昶此時有些不耐煩了,他說道:“劉大人,這小明皇也是個貪淫好色之徒。雖行仁政,但因女色耽誤正事,怕也是不能長久的明主。我看我們還是走吧。如今大元待不了了,這大明也投不得,不如你我暫且歸隱山林,等著天下大定後,再尋明主。”


    劉伯溫沒有搭話,依舊是品著香醇的碧螺春。


    呂昶看著劉伯溫,一把奪過他手中的茶杯說道:“你別喝了!你大晚上的讓我跟伱在這裏,咱們到底要等什麽?”


    劉伯溫見到呂昶要發飆了,他輕笑道:“呂大人稍安勿躁,稍後定然有人來與我們會麵。咱們現在待在一起,也省的一會貴客光臨,見不到我們兩個。”


    “青田先生果真是神機妙算。”說著張無忌便推門走了進來。


    一襲白色男裝,搖著折扇的趙敏,此時也笑道:“那是自然了,也不看是誰的老師。”


    這個時候趙敏將手中的折扇收起,隨後對著劉伯溫拱手行禮說道:“學生趙敏,見過先生!”


    呂昶見狀愣了片刻,隨後便要行跪拜大禮。


    張無忌此時阻止道:“今夜我們以個人身份前來,大人便不必多禮了。”


    接著張無忌與趙敏便並肩坐了下來。


    劉伯溫望著趙敏,輕捋胡須後說道:“郡主在朝堂上,將我們打發了回來,可是有什麽事情不方便當麵講清?”


    趙敏回答道:“這是自然。學生今晚帶外子一同前來,一者是詢問先生大元的底線到底在哪。二者便是想請先生留在外子身邊輔佐外子。先生上通天文,下曉地理,治國用兵文武雙全。不亞於那後漢的‘諸葛孔明’。如今的大元朝廷便如行將就木的老人,先生有宰輔之才,若是投效在外子麾下,先生定然能一展鯤鵬之誌。何必在一個‘死人’的身上浪費自己的才華呢?”


    聽完趙敏的話,呂昶最先忍不住說道:“若不是下官親耳聽到,我絕對不會相信,這句話會出自一位蒙古宗室之女。當朝太尉,汝陽王的郡主之口!郡主你這可對得起你的列祖列宗?”


    趙敏看向了一旁的呂昶,她此時打開折扇,掩麵笑道:“許久不見,呂大人還是這般迂腐。列祖列宗?我趙敏是蒙古人,我的列祖列宗可不是生活在中原的。這裏本就是漢土,無忌哥哥如今隻是想拿回去罷了。而且我大蒙古奴役漢土上百年,百年來不施仁政,以四等人製奴役漢民。無忌哥哥如今高舉義旗‘克複中原’,未曾濫殺我蒙古民眾一人。”


    “這天下大勢如何,大元氣數還剩幾分,呂大人也是明事理的人,自然不必本宮多言。若是換成其他諸侯北定的話,我蒙古子民不知道要有多少人死於漢人的複仇當中。而無忌哥哥無論漢蒙色目,皆不害一民。這是有道而伐無道,我沒理由不幫助無忌哥哥平定亂世,而繼續助紂為虐。”


    趙敏的話如一把把刀子直接紮在了呂昶的心窩裏,盡管呂昶已經有了投降的意圖,但他始終放不下那套“食君之祿,忠君之事”的理念。對故元仍有感情。


    在未改變的那個時空當中,他在成為大明的戶部尚書後,依舊在書牒之後寫著“身在江南,心思塞北”。也正是因為這句話,他觸怒了朱元璋,最終被夷滅三族。


    而趙敏如今的一番話,倒是讓他覺得自己是個小醜。


    趙敏此時頓了一下繼續說道:“所謂的大元覆滅,也不過是北遁回草原繼續牧馬放羊罷了。而且無忌哥哥之前也對我做過承諾,隻要蒙古部族們不再南侵,那麽內地也不會切斷對漠北的糧食,茶葉,食鹽的供應。甚至會鼓勵兩國百姓們通商。”


    “我們蒙古人以牛羊,駿馬找漢人商販兌換需要的內地貨物。而漢人們則是把我們需要的東西帶到草原,再從草原販運馬匹牛羊盈利。這樣互惠共贏,才是最好的結果。”


    “甚至如果全體蒙古人投效明尊,承認無忌哥哥是大可汗的話,那麽無忌哥哥也會把草原的各部族當成自己的子民對待,既可以留在內地,也可以返回草原。漢蒙之間也不會再有戰爭,饑餓。而無忌哥哥所承諾的事情,眼下都做到了。我何必再去忠於那個腐朽的大元朝廷?不!換句話說,我是忠於全體蒙古民眾。而不是幾個貴族的權位。”


    呂昶此時被趙敏的一席話懟的無話可說。


    趙敏此時微笑著望向了劉伯溫,他問道:“不知道學生所言,是否有理?”


    劉伯溫看了看一向耿直的呂昶吃癟的樣子,隨後放聲大笑道:“哈哈哈哈,能讓呂大人這般沒脾氣的人,怕也隻有郡主您了。不過郡主所言不錯。若是隻是為了幾個人的權位的話,那麽確實不值得。但以己身換千萬人的生死。郡主之高義,不亞於那換得漢匈和解的王昭君。”


    趙敏搖頭說道:“先生過獎了,學生在無忌哥哥身邊雖有勸誡的目的。但我與無忌哥哥卻也是真心相愛的。若非我蒙古人的身份,難以服天下人心。這大明皇後的位份,也到不了別人的身上。早就把我頭上的‘代’字,摘去了。”


    趙敏回過頭來望向張無忌,俏皮的眨了眨眼睛後問道:“無忌哥哥,我說的是也不是?”


    張無忌也是坦然的回答道:“自然。敏敏雖是蒙古貴胄,但我並無蒙漢分別之心。在我看來無論蒙漢色目,大家都是人。何必非要分出個高低貴賤,非要誰去奴役誰呢?我明教的教義便是為善去惡,隻要這人守公正斥邪惡,以理服人,不做危害他人之事。那麽他就是明教庇護的良民。”


    “更何況我們漢人當中貪官汙吏,道德敗壞的敗類也是不少,蒙古人中也未必全都是窮凶極惡之徒。因此朕隻殺惡徒。隻跟這些惡徒為敵。”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倚天:明尊張無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舜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舜君並收藏穿越倚天:明尊張無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