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擁有足夠的覺悟,背負著他人的期望和囑托,踏上了西行之路的曹純。


    成為了所有軍團當中,最快收拾完畢,進行待發的軍團。


    而在長安當中,閑的無聊的呂布,也是靠著自己的自願,趙雲的舉薦,獲得了同樣參與其中的機會。


    而對於這種名義上是參觀,實際情況猶未可知的戰場,張遼和高順,本質上來說是不反對的,甚至是頗為支持的。


    並州這個地方的人民,原本是很貧窮的,生活是很困難的,光是農業耕種,就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成本,生活壓力相當之大。


    可是自從完成了體係轉變,采取向北開拓,利用北方遊牧民族的勞動力,積極進行道路開闊和礦石開采,強化礦石冶煉,走上了以冶煉鋼鐵進行發展的道路,人民的生活,確實富裕了不少。


    在這個時代,鋼鐵的價值還是很高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硬通貨,不存在價值過於衰減的問題。


    尤其是在後續當中,以國家層麵的對外開疆拓土,大量農用器械的升級和換代,都意味著龐大的鋼鐵消耗量。


    至於在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內,在整個漢帝國當中,鋼鐵這一方麵的供需關係,都將維持著供小於求的局麵,那價格自然還算堅挺。


    可以說在這一方麵,呂布等人對於並州老百姓的回答,也算是交出了一份相當不錯的答卷。


    至少這個時候的並州老百姓,不至於為自己的下一頓夥食而操心,不用去擔心朝不保夕的生活。


    在這種情況下,想要一直維持下去,自然要有持續不斷的投入和正向循環的發展。


    如此一來,呂布的這種行為,倒也還在劉桐的理解範圍之內,至少能從現實的層麵去理解。


    雖說這種做法,按照正常的人為標準和道德標準,確實不是那麽美好,但至少也過得去。


    對於遊牧民族的人來說,從以前吃不飽穿不暖,到現在衣食無憂,至少也是一種進步。


    基於經濟效益和經濟利益什麽的,被別人拿走也很正常。


    受限於環境因素以及天氣因素,再加上吃飯時間和正常的休息時間,一天能工作四個時辰就不錯了。


    按照這個工作的時間長短,對比了一下聊天群內的情況,劉桐真心覺得問題不大。


    畢竟沒有燈光的照顧,又是在相對高緯度的區域,能夠正常工作的時間,受限於現實當中環境限製,其實還是蠻人道的。


    不過那僅僅隻是針對於聊天群內的人而言,而對於這個世界的呂布來說,或者說絕大多數的從業者人員,已經開始在構思著更多的方法,來提升鋼鐵產量。


    在呂布的頭腦看來,當前的人數能夠鑄造當前的產量,那麽加人不就能夠加產量了嗎?


    北方的勞動力,或者說是遊牧民族,在他的可持續性掃蕩之下,已經少了很多了,每一次出擊的收獲,也變得越來越少了。


    不管是拋磚引玉,還是擴大掃蕩範圍,帶回來的收獲也少了很多。


    本以為這條路再也走不了的呂布,自從知道西域以西還有很多人以後,估算了一下雙方的距離,瞬間心情就好了不少。


    距離翻了兩三倍,但是勞動力基本上唾手可得,這不是值得高興的事情嗎?


    以至於在和陳宮對論的時候,自信滿滿的呂布,靠著簡單的加減法,甚至都讓陳宮產生了一瞬間的迷茫和恍惚。


    故而此行踏上西行路途的呂布,抱著好幾個目的,興衝衝的往西邊走。


    完全沒有考慮過路途遠這麽多以後,能不能夠把人帶回來,亦或者是說,其他人真的會讓呂布把人帶回來嗎?


    最後明白過來這件事情不靠譜的陳宮,也隻是坦然地笑了笑,便開始根據這件事情,幫忙進行謀畫了。


    在陳宮看來,呂布腦袋發熱時想出來的餿主意,並不是沒有成功的可能性。


    把勞動力直接運回來,確實不太可能,其中的困難程度,根本不是呂布所能夠完成的。


    但這並不意味著沒有辦法,完成這種勞動力的變更。


    在當今天下中,擁有少數遊牧民族勞動力的人,又不僅僅隻有他們並州一眾,其他地方也有啊。


    按照最簡單的勞動力置換法,完全可以讓呂布獲得的勞動力交給那些願意開疆擴土的家族,然後借助那些家族的名義,不管是用錢還是用置換,也可以將國內近距離的遊牧民族勞動力挪到並州地區。


    在這種互惠互利的情況下,完成雙方的勞動力變更和資源互換,絕對算得上是雙贏。


    而在長安地區,除了呂布等人以外,也有其他的軍團,踏上了西行的路。


    其中就包括了向劉備告別的段雲。


    本想將自身的裝備全部卸掉,憑手中利刃前往西域的段雲,麵對劉備關心的眼神,最終還是穿著這一身豪華的裝備,前往了西域。


    不過在到達蔥嶺地區,看到軍隊當中的前輩,駐紮在這個地區的西涼鐵騎之後,段雲將身上的裝備卸了下來,換上了和普通西涼鐵騎一樣的皮甲,然後將這一身豪華且沉重的裝備,放到了隨行的馬車身上。


    目睹這一切的盧軍,輕輕的搖了搖頭,便收回了自己的目光。


    “老師覺得他們有問題嗎?”站立在盧軍旁邊的徐庶,看著飛熊軍的行為,雙眼當中閃過一絲不解。


    將如此沉重且防禦力極為優秀的裝甲,說不穿就不穿了,這腦回路到底是怎麽想的?


    難道僅僅是為了統一,所以把軍隊的裝備全部換成皮甲?


    可這也不應該啊,在蔥嶺地區當中,西涼鐵騎當中的精銳,也早已經從皮甲換成了鐵甲。


    更不用說此時的飛熊軍,不管從哪一個程度來看,都能夠稱之為精銳,幹嘛要放棄自己身上的鎧甲?削弱自己的戰鬥力?


    要不是盧軍沒有提出反對意見,徐庶恐怕都要開始進行調查,並酌情開始準備投訴流程。


    一將無能,累死三軍,徐庶可不想因為一個將領的無能,而葬送了漢帝國內唯一的一支軍魂軍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神三群聊:三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混日子的又一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混日子的又一天並收藏神三群聊:三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