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過後又接連三日的淅瀝小雨,丞相府中庭的池邊響起急蛙鳴。
涼亭四方掛著水簾,亭裏兩位看似四十左右的文士正撚子對弈
“文和先讓吳越爭端死傷無數,又讓陛下一明一暗支持吳越惡戰,這兩年下來怕是要死不少人,西北的齊梁兩國土地貧瘠,斷了貿易,不知多少家破人亡,這回要在中原施計,恐怕死的人也不會少,太傷天和了。”
“往日詡或怕傷天和太過,禍及子孫,可如今你我都是死而複生之人,又無子嗣,何必再畏首畏尾……嗬嗬,這輩子總得把上輩子的遺憾彌補回來才對。”
“嗬嗬。”那邊的文士搖了搖鶴扇,跟著笑起來:“能與文和這般說話,倒還是頭一次,要是當年你我在蜀地就能如此,中原早就定了。”
“……丞相怎的不說來中原,就沒司馬家啥事了。”
賈詡、諸葛亮對視一眼,隨即哈哈大笑一聲,片刻,涼亭外有人撐傘快步而來,也是一名文士,半尺花白短須,唇上八字胡,發髻纏著綸巾,著皂色、深青的長袍、外衣,正是李儒,他被董卓丟到丞相府先做曹掾。
他過來時,諸葛亮、賈詡也朝他拱了拱手。
“文優也過來,一起坐坐。此時雨天,手談一局,聊點天下大勢,頗為愜意。”
“嗬嗬,儒就卻之不恭。”
李儒朝諸葛亮和賈詡還了一禮,便在旁邊石凳坐下,看著兩人手中棋盤落子,也聽著兩人接下來的話。
“此處非陛下的北地,名望、根基不穩,徐徐圖之沒有六七年難見成效,但兩年內陛下要完成大業,唯有急火抄栗。”
風吹著雨點飄進賈詡胡須上,他抬起臉,指尖夾著的黑子落下棋盤,似乎專心的看著棋勢,“……坐穩中原,要麽拉攏世家大族,要麽重新徹底清除不依附的,就如下棋,不盡除他子,棋盤焉能幹淨。”
諸葛亮臉上淡淡微笑,搖著羽扇,也隨手落下白子。
“早前亮已為陛下說起過此事,當盡除之,但這‘除’之一字,盡量不沾血,民間百姓才不至惶惶不安,民定則中原定。”
對麵,撚著黑子的手停了停,賈詡說了句:“不沾血,也要除根,以絕後患!”
隨後,啪的一聲按在棋盤,掐斷在白子漸成的氣候,淡淡的語氣仿佛已經掐住了萬千生命的命脈。
諸葛亮看著他落下的黑子,停下羽扇按在棋盤上。
“太尉準備從哪裏入手。”
李儒在旁邊安靜的聽著,麵前這位賈詡,他其實並不算熟悉,隻是聽過名字,對方當年不過是嶽丈麾下一員都尉,甚不入他的眼,後來才知當年的小小都尉,做到了一國太尉,聽他謀劃,所布之局,所謀之事比他大上太多。
他正想著,一側的賈詡取過小爐上的溫酒,與李儒、諸葛亮斟上一杯,也給自己倒了一杯。
“就從最先依附陛下的王、李兩家入手,就讓他們當一個誘餌吧。”賈詡抿了一口青梅酒,舒服的‘嘖’了一聲,不忘身旁的李儒,朝他問道:
“文優,你有何想說?”
“儒初來乍到,尚不清楚此世道的中原之事。”
如他這樣的人,十幾日裏哪裏不會將中原之事摸清楚,隻是初來乍到,又有往日做的那些事,讓他始終處於驚弓之鳥的狀態,並不敢太過突出自己。
大抵是看出李儒的心態,賈詡難得笑出聲:“文憂這般模樣,就如我當初剛來之時,小心謹慎,反倒在陛下那裏鬧了一出笑話,伱啊,不用如此謹慎,你所做之事,我所做之事,放在當初世道是不容,但此間世道,陛下又雄心壯誌,胸懷天下,當可暢所欲言,當盡展才華。”
“儒可比不得太尉和丞相,當年出計廢黜少帝立劉協為新皇,又一把火燒了洛陽,如今都沒臉麵去宗廟那邊。”
“哈哈,照文優這般說,那董太師豈不是更不能去了。”賈詡笑起來,諸葛亮也隻是微笑,不參與討論,畢竟他心裏和賈詡、李儒是不同的,相處和同好是兩碼事。
李儒被賈詡三言兩語逼到牆角,忍不住說了一句:“儒沒太師臉皮厚。”
頓時有些尷尬的舉杯飲了一口。
見賈詡、諸葛亮還盯著自己,他隻得放下酒杯想了想,“丞相與太尉的釜底抽薪,從大族手中大肆買糧,到的舊錢入他們之手,再發新錢,舊錢作廢,或按低比例兌換,雖說元氣大傷,但還不至於除根。”
說到這,他語氣停頓了一下:“儒,倒是還可補上一計。”
李儒看向賈詡、諸葛亮,眼中露出一絲陰毒。
“購糧之時,便以軍糧為名,抽換新錢之後再以他們所賣糧秣摻假罪名,全族緝拿下獄,要想活命可以,便拿族中田地、商鋪、房契來換。既不用見血,又斬了他們的根,陛下站穩中原、又得了糧秣、金銀充盈國庫!”
如果說賈詡用計毒辣,那李儒就是陰狠。
綿綿細雨沙沙的落在池中,蕩起一圈圈漣漪,雨中蛙鳴聲裏,三人對視一眼,輕描淡寫的將關係到成千上萬之人的事敲定。
三人又在亭子裏說笑了一陣,對弈了幾局,到得天色漸昏,李儒、賈詡起身告辭離開,諸葛亮送著二人來到了府衙前院,路上三人三言兩語,分配了各自負責的事。
諸葛亮負責居中坐鎮,調配這次購買糧秣、策劃王李兩家大族,而賈詡則負責計策走向,查漏補缺,蠱惑名單上那些世家大族上鉤。
李儒則具體負責施行,畢竟心狠之人,才敢親自上陣實施。
兩人分別上了馬車,在車窗內朝送到府門外的諸葛亮拱手告辭,便各自駛向不同的街道。
諸葛亮就像一位和藹的老人站在石階上,搖著鶴扇,望著鉛青的雨幕裏駛遠的馬車,想著兩位毒士所出的計策,歎了一口氣,搖了搖頭轉身朝府內走去。
三軍演武過後的半個月,漸漸有消息傳出,皇帝正悄悄收購糧食,價格比市麵上要高出許多,此時的魏國銅錢,與燕國銅錢尚未廢除,仍舊可南北通用。
最先得到消息的便是王李兩家,家中囤積的巨量糧食都傾銷一空,還從其他大族手中購買,若非這樣,這條令人驚訝的消息,也不會飛快的在京畿、京畿四周的州郡傳開。
而民間則對這條消息一無所知。
畢竟這樣的消息隻在大族之間流傳,幾乎所有人先是驚愕,隨後不約而同的猜測,皇帝此次囤糧,是在為休養生息之後做準備。
殊不知,一張看不見的大網已經鋪開了。
(本章完)
涼亭四方掛著水簾,亭裏兩位看似四十左右的文士正撚子對弈
“文和先讓吳越爭端死傷無數,又讓陛下一明一暗支持吳越惡戰,這兩年下來怕是要死不少人,西北的齊梁兩國土地貧瘠,斷了貿易,不知多少家破人亡,這回要在中原施計,恐怕死的人也不會少,太傷天和了。”
“往日詡或怕傷天和太過,禍及子孫,可如今你我都是死而複生之人,又無子嗣,何必再畏首畏尾……嗬嗬,這輩子總得把上輩子的遺憾彌補回來才對。”
“嗬嗬。”那邊的文士搖了搖鶴扇,跟著笑起來:“能與文和這般說話,倒還是頭一次,要是當年你我在蜀地就能如此,中原早就定了。”
“……丞相怎的不說來中原,就沒司馬家啥事了。”
賈詡、諸葛亮對視一眼,隨即哈哈大笑一聲,片刻,涼亭外有人撐傘快步而來,也是一名文士,半尺花白短須,唇上八字胡,發髻纏著綸巾,著皂色、深青的長袍、外衣,正是李儒,他被董卓丟到丞相府先做曹掾。
他過來時,諸葛亮、賈詡也朝他拱了拱手。
“文優也過來,一起坐坐。此時雨天,手談一局,聊點天下大勢,頗為愜意。”
“嗬嗬,儒就卻之不恭。”
李儒朝諸葛亮和賈詡還了一禮,便在旁邊石凳坐下,看著兩人手中棋盤落子,也聽著兩人接下來的話。
“此處非陛下的北地,名望、根基不穩,徐徐圖之沒有六七年難見成效,但兩年內陛下要完成大業,唯有急火抄栗。”
風吹著雨點飄進賈詡胡須上,他抬起臉,指尖夾著的黑子落下棋盤,似乎專心的看著棋勢,“……坐穩中原,要麽拉攏世家大族,要麽重新徹底清除不依附的,就如下棋,不盡除他子,棋盤焉能幹淨。”
諸葛亮臉上淡淡微笑,搖著羽扇,也隨手落下白子。
“早前亮已為陛下說起過此事,當盡除之,但這‘除’之一字,盡量不沾血,民間百姓才不至惶惶不安,民定則中原定。”
對麵,撚著黑子的手停了停,賈詡說了句:“不沾血,也要除根,以絕後患!”
隨後,啪的一聲按在棋盤,掐斷在白子漸成的氣候,淡淡的語氣仿佛已經掐住了萬千生命的命脈。
諸葛亮看著他落下的黑子,停下羽扇按在棋盤上。
“太尉準備從哪裏入手。”
李儒在旁邊安靜的聽著,麵前這位賈詡,他其實並不算熟悉,隻是聽過名字,對方當年不過是嶽丈麾下一員都尉,甚不入他的眼,後來才知當年的小小都尉,做到了一國太尉,聽他謀劃,所布之局,所謀之事比他大上太多。
他正想著,一側的賈詡取過小爐上的溫酒,與李儒、諸葛亮斟上一杯,也給自己倒了一杯。
“就從最先依附陛下的王、李兩家入手,就讓他們當一個誘餌吧。”賈詡抿了一口青梅酒,舒服的‘嘖’了一聲,不忘身旁的李儒,朝他問道:
“文優,你有何想說?”
“儒初來乍到,尚不清楚此世道的中原之事。”
如他這樣的人,十幾日裏哪裏不會將中原之事摸清楚,隻是初來乍到,又有往日做的那些事,讓他始終處於驚弓之鳥的狀態,並不敢太過突出自己。
大抵是看出李儒的心態,賈詡難得笑出聲:“文憂這般模樣,就如我當初剛來之時,小心謹慎,反倒在陛下那裏鬧了一出笑話,伱啊,不用如此謹慎,你所做之事,我所做之事,放在當初世道是不容,但此間世道,陛下又雄心壯誌,胸懷天下,當可暢所欲言,當盡展才華。”
“儒可比不得太尉和丞相,當年出計廢黜少帝立劉協為新皇,又一把火燒了洛陽,如今都沒臉麵去宗廟那邊。”
“哈哈,照文優這般說,那董太師豈不是更不能去了。”賈詡笑起來,諸葛亮也隻是微笑,不參與討論,畢竟他心裏和賈詡、李儒是不同的,相處和同好是兩碼事。
李儒被賈詡三言兩語逼到牆角,忍不住說了一句:“儒沒太師臉皮厚。”
頓時有些尷尬的舉杯飲了一口。
見賈詡、諸葛亮還盯著自己,他隻得放下酒杯想了想,“丞相與太尉的釜底抽薪,從大族手中大肆買糧,到的舊錢入他們之手,再發新錢,舊錢作廢,或按低比例兌換,雖說元氣大傷,但還不至於除根。”
說到這,他語氣停頓了一下:“儒,倒是還可補上一計。”
李儒看向賈詡、諸葛亮,眼中露出一絲陰毒。
“購糧之時,便以軍糧為名,抽換新錢之後再以他們所賣糧秣摻假罪名,全族緝拿下獄,要想活命可以,便拿族中田地、商鋪、房契來換。既不用見血,又斬了他們的根,陛下站穩中原、又得了糧秣、金銀充盈國庫!”
如果說賈詡用計毒辣,那李儒就是陰狠。
綿綿細雨沙沙的落在池中,蕩起一圈圈漣漪,雨中蛙鳴聲裏,三人對視一眼,輕描淡寫的將關係到成千上萬之人的事敲定。
三人又在亭子裏說笑了一陣,對弈了幾局,到得天色漸昏,李儒、賈詡起身告辭離開,諸葛亮送著二人來到了府衙前院,路上三人三言兩語,分配了各自負責的事。
諸葛亮負責居中坐鎮,調配這次購買糧秣、策劃王李兩家大族,而賈詡則負責計策走向,查漏補缺,蠱惑名單上那些世家大族上鉤。
李儒則具體負責施行,畢竟心狠之人,才敢親自上陣實施。
兩人分別上了馬車,在車窗內朝送到府門外的諸葛亮拱手告辭,便各自駛向不同的街道。
諸葛亮就像一位和藹的老人站在石階上,搖著鶴扇,望著鉛青的雨幕裏駛遠的馬車,想著兩位毒士所出的計策,歎了一口氣,搖了搖頭轉身朝府內走去。
三軍演武過後的半個月,漸漸有消息傳出,皇帝正悄悄收購糧食,價格比市麵上要高出許多,此時的魏國銅錢,與燕國銅錢尚未廢除,仍舊可南北通用。
最先得到消息的便是王李兩家,家中囤積的巨量糧食都傾銷一空,還從其他大族手中購買,若非這樣,這條令人驚訝的消息,也不會飛快的在京畿、京畿四周的州郡傳開。
而民間則對這條消息一無所知。
畢竟這樣的消息隻在大族之間流傳,幾乎所有人先是驚愕,隨後不約而同的猜測,皇帝此次囤糧,是在為休養生息之後做準備。
殊不知,一張看不見的大網已經鋪開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