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渠收攏住全身氣血,轉而到院中練習槍術。


    筋骨皮肉千錘百煉宛若精鋼,脊柱大龍彈抖顫動間更是如龍吟虎嘯。


    氣血蛟龍走水般行過全身,整個過程沒有散逸出絲毫氣機,全部力量宣泄在伏波之上。


    大槍卷起朔風,帶起棗樹搖曳,水缸漣漪不斷,驚飛喝水的鳥雀。


    “丹元功”


    老和尚不知何時立於西廂門前,默盤念珠。


    他與樓觀台道主葛建泰並不相熟,倒與其胞弟葛建洪交情不淺。


    卜卦術有傷天和,使用過度更會損耗心頭血,折損陽壽。


    老和尚能來淮陰一地,足證兩人關係,自然知曉丹元功的玄妙。


    《丹元功》可不好練,尤其是武者而言,因為它殺伐有限,入門又難。


    許多人都對功法有一個誤區,那便是功法越好,打鬥搏殺越強。


    這是錯誤的,或者說,不完全對。


    道教追求得道升仙,佛門追求證果成佛。


    尋常武者則追求長生久視,享樂延綿,這些才是根本目的。


    打殺是過程,而非結果,變強的根本目的,是為了貫徹自己的意誌。


    《丹元功》便是如此,不追求外在殺傷,專注於內,講究精氣神的和諧統一,力不內耗,氣不外逸,長期充盈,精力大增。


    與同等級的功法相比較,此法很是出塵,優點頗多,隻是爆發不足,搏殺偏弱。


    最關鍵的,難練。


    這功法第一步便是要守神靜心。


    心猿不定,意馬四馳,神氣散亂於外。


    思緒過多會使精神困擾,勞力奔波會使氣血渙散,以致不能持盈保泰。


    為此,大道教人先止念,念頭不止也枉然。


    可止住念頭何其難也。


    許多武夫多是半路出家,一步落後,步步落後。凡事都需去爭,去搶,廢大功夫大時間去修身養性,回過神來,早已落後於同輩許多,根本做不到。


    都不是學得會學不會的問題,壓根是不適合。


    有一定背景的世家子弟才有那水磨功夫,從小鍛煉,根基穩固。


    隻是


    梁渠大槍虎虎生風,攪得院中不得寧靜,煞是威猛。


    “這不是《丹元功》,還有《百戰法》的影子,兩相結合,居然如此融洽”


    老和尚手盤念珠,不斷思量,片刻,他的眼眸中閃過一絲精光。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內養有成,進而外王,轉用世之道,此法即為萬勝?善,善,善!”


    柳蔭邊,鬆影下,豎起脊梁諸緣罷。


    鎖心猿,擒意馬,明月清風隻說長生話。


    老和尚越看越歡喜。


    梁渠當前稱不上是鎖心猿,擒意馬的高深境界,可也做到了止念定神。


    就其習武時間上的跨度來說,稱得上是天賦異稟!


    幾千年下來,儒釋道三教合一,互相融合改變,很多東西隻是說法不同,追求的境界相同。


    許多大儒精通佛法道法不為稀奇,轉修起來更是輕鬆自如。


    像這道家丹元,《降龍伏虎金剛經》中同樣有類似境界,修煉起來豈非更好?


    “呼,嗬。”


    梁渠放下伏波,氣力消耗頗多。


    《萬勝抱元》達至定神境界後,使用招式的感覺完全不同。


    力不內耗,氣不外逸,揮灑釋放出去,自然沒有絲毫浪費。


    十分力全部打在敵人身上,拳腳武器間的威力自然大增。


    乃至在萬勝抱元的催發下,他的專注度都大幅提升,全力練習中沒有絲毫時間流逝感。


    “施主好武功,不知此法可有名字?”


    “大師?”


    梁渠聞聲望去,這才發現老和尚已經回來,似乎一直在看自己練功。


    他站直身子笑道:“此法名為《萬勝抱元》,是我師父教我的。”


    沒什麽好忌諱的。


    任何功法的運轉路線都極複雜,光靠觀察是絕對看不出名堂的。


    經脈係統何其脆弱,照貓畫虎,冒然模仿隻會走火入魔。


    更別說邀請對方住下的是梁渠自己,他要想避開就不會在院子裏練功。


    “《萬勝抱元》,難怪,難怪,當真是有大煌武帝的風采。”老和尚感慨一句,隨即話鋒一轉,“惜乎,此法上上佳,可契合度上,仍不及我所予你的《降龍伏虎金剛經》,若是兩法兼修,更是絕妙。”


    “大師說笑,尋常人哪有機遇習得一門十成十契合的武功,百萬中無一,上上佳已然知足。”


    老和尚雙手合十:“《降龍伏虎金剛經》中可有不懂之處?”


    梁渠眸光一閃,老和尚轉性了?


    他快步上前:“大師可是要教我?”


    “拜我為師,自得真義。”


    “記名弟子行不行,我叫你老師。”


    “記名弟子不得真傳。”


    “那算了。”梁渠擺擺手,“我不想當和尚,也不想雲遊四方,喜歡吃肉,將來還想娶個漂亮婆娘。”


    老和尚思量半晌:“你入我門,亦可為之。”


    梁渠側目:“大師你認真的?”


    “諸佛法印,匪從人得,我自調心,何關外事?”


    梁渠撓撓頭,他這兩天看書不是一無所獲,大致明白這句話的意思。


    是關於二祖的一個典故,意思說佛法不是向別人那裏求得的,隻需不斷觀察和調整自己的心即可,不必在乎太多戒律。


    有點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的意思在裏麵。


    風起波瀾。


    老和尚靜立不動。


    殺生,酒色,葷腥。


    不曾拿起,談何放下?


    宇宙人生真相,無所不知,無所不覺,沒有一絲一毫的迷惑,也沒有一絲一毫的誤差,圓滿的大智大覺便是佛。


    未曾體驗,如何稱得大智大覺?


    自欺欺人罷。


    “如何,可要拜老衲為師?”


    梁渠隻是搖頭:“罷了罷了,實無興趣,早飯已經做好,在廚房中熱一熱就好。”


    當和尚太無趣,至於那功法,大不了他再多下點功夫,總能搞懂。


    世界上流傳出來的佛家功法那麽多,修的人也多,難不成個個都去當了和尚?


    老和尚道一聲善,便自己往灶房去了。


    梁渠拿起長槍,又練一陣。


    一位泥瓦匠從板門位置進來,到水池位置看了看。


    早兩天前水池就就砌好,隻是等它幹透變硬。


    左右敲敲打打,確認牢固後,泥瓦匠喊道:“梁爺,已經好了,可以把那石頭拿出來放水了。”


    “好,我知道了。”


    梁渠應一聲,跳入井口。


    一塊結結實實的圓潤巨石堵在裏麵,確保壘磚石時不會漫水上來,現在到了移開的時候。


    梁渠手持伏波,用力遞出長槍,用力一攪,勁力迸發間,整塊巨石崩裂,化作細密碎石掉入地下河流中,被衝刷向遠方。


    洶湧的地下水迅速上漲,梁渠踩著井壁跳回地麵。


    清澈的水流迅速湧至地表,漫過井口稍稍壘高的磚石,最後被周邊池壁所阻,化作一口活水大池。


    整個水池造型類似銅錢,水井便是其中的孔,隻不過是圓的。


    此外無論底部還是井壁,都用青磚壘得十分工整,望之舒慰。


    工匠端來一個木盆,將大量鵝卵石傾倒在水池中,同時又將幾攏浮萍放到裏麵,讓綠植浮在水麵點綴。


    靜置後,幾條斑斕的鰟鮍魚順著井口位置遊出,來到水池中,躲藏在浮萍叢生的根係間大口呼吸。


    至此,梁渠家宅與江淮河徹底連通,來去自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水猴子開始成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甲殼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甲殼蟻並收藏從水猴子開始成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