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渦濤:可開一渦竅儲存水汽,容納於身,為控水之能的千分之一】
河神祭未曾舉辦前,梁渠在江淮河中的控水量逼近八千噸。
眷顧度提升後,一晚上測試下來,他確認自己控水量超過一萬二千噸。
隻是不清楚眷顧度帶來的提升,究竟算不算他本身的控水能力。
眷顧度提供的是一根杠杆,讓梁渠能夠以相同的實力,融合度,撬動起更大的控水量。
好比兩人情投意合,配合起來辦事自然輕鬆加愉快。
若是一個人幹事,不是幹不成,隻是會累得不行,效果更是差不少。
再者所謂的渦竅,隻能儲水,亦或者……
想那麽多做什麽。
八噸,十二噸的,試一試便知。
梁渠起身要往院中去,起到一半腦袋兀得一沉,又跌坐回蒲團。?
不是,沒睡夠還是怎麽?
不至於如此啊。
奔馬武師一天不睡是會犯困,但不會頭暈,更不會出現什麽久坐大腦缺血的情況。
坐在蒲團上緩過一陣,這下起身沒那麽頭暈,隻是腦袋依舊發沉。
梁渠麵色凝重,以手搭脈。
在醫館學習那麽久,大病不會治,健不健康判斷起來還是很輕鬆的。
不浮不沉,不強不弱,不快不慢。
脈象平穩,氣血旺盛,沒毛病,健康的不得了。
莫非是醫者不自醫?
對於武者來說突然來那麽一下,絕對不正常,梁渠再沒心情研究新能力,忙跑到西廂房拍門。
老和尚放下手中卷軸,打開房門,聽聞梁渠來意,兩人一道來到桌邊,伸手搭脈。
“大師如何?可有什麽問題?”
“脈象正常,無病無災。”
梁渠皺眉:“但我腦袋發昏,發沉,發困。”
老和尚皺眉。
“你最近有沒有吃什麽特別的東西?”
“特別的東西?”
梁渠立馬想到中午才吃過的金鑼魚。
沃日,魚裏有毒?
老和尚瞧梁渠表情便知道他在想什麽,搖搖頭。
“倒不一定是有毒,你身上沒有任何中毒跡象,應當是好事。
頭腦發暈,多半與神識相關,許是一件能增加神識強度的寶物,有如此效果的東西可不多見。”
神識強度?
梁渠以手扶額。
感知一番幾獸占據的精神鏈接份額比例。
似乎,好像,的確少了一點?
正如老和尚說的,能增加神識強度的寶物極少,他倒是沒往這方麵想過。
“如何,可有發現?”
“多謝大師解惑。”
老和尚雙手合十。
梁渠心情稍緩。
他統禦水獸,主要就是依靠神識。
理論上神識越強,能統禦的水獸越多,越強。
此前唯一的增長途徑便是跟隨著實力上升而增長,沒想到今日偶然獲得的金鑼魚同樣有此效果。
隻是頭太暈了,不知道什麽時候是個頭。
梁渠像趕早八,在底下聽課的學生一樣昏昏欲睡。
解開困惑,他強打精神,翻身跳入院中水井,順著水井來到花園池塘。
閉目感受渦竅之所在。
澤狨所有能力,都像是他身上天然生長出來的器官,不用教便知道如何使用,一如眨眼,發聲,吃飯。
隻是頭一次使用,會不太熟練。
無形的波動在池塘中擴散。
老硨磲不知道梁渠又搞什麽鬼,生怕殃及池魚,忙往旁邊挪了挪。
水波擴散,潤濕灰褐礁石,一道神神明明的竅孔兀得浮現在梁渠身前,陡然間,所有的水流爭相倒灌,攪起旋渦。
池塘內的水壓平衡被破壞,地下河流裏的水接連往上翻湧,填補滿下降的水位。
一個呼吸左右,水流再也無法湧入渦竅。
滿了。
梁渠清晰感知到自己身上多出一部分能自由操控的水流,具體方位不知在哪,體積約莫八個立方不到一些。
果然隻有八噸,以他的實際能力為主。
梁渠低下頭,看向腳下的大硨磲,用力跳了跳。
“老貝,有感覺到我變重嗎?”
“無……”
沒有重量變化。
梁渠踏著水麵回到岸上。
再打開渦竅,水流洶湧而出,整個池塘掀起浪濤,衝刷在邊沿的石山上,漫出去不少,又順著礁石縫隙回流。
一開一收,梁渠玩得不亦樂乎。
伴隨著他熟練度的提高,整個渦竅的收放速度越來越快,僅半個呼吸就能把八噸水全部收納或吐出。
隻是收納方式與想象的不太一樣,並非是突然出現一個竅孔,所有的水都往裏麵湧,竅孔完全無形,整個更是像空間上的折疊。
好比是在一個氣球上寫字,又把氣球從裏到外翻個麵,氣球沒變,裏麵卻多了內容。
水就這樣被收納在他身上,有點無限環的意思,通過翻麵的方式連通內外兩個空間。
渦竅能不能收其他東西?
梁渠從水池裏掰下一塊拳頭大的石子,回到岸上,再度開啟渦竅。
池塘裏的水流吸攝而起,直至吸滿,石塊噗通一聲沉入水底。
水流推舉石塊遞到手邊,梁渠將其捏碎,捏成拇指大小的塊,再試一次。
嘩啦。
指頭大的石塊仍然落入水中,沒有被帶入渦竅。
隻能帶水嗎?
梁渠不算太失望,至少相比於最開始,多出一個能力是肯定的,等於隨身攜帶一個池子。
盡管池子非常的小,儲量僅有八噸,但往後肯定會不斷增長,乃至做到能隨時隨地改變地形。
而且往好處想,成年人一天的飲水量是三斤,八噸就是一萬六千斤,他隨身帶著十四年的飲水量。
武者更能熬,這個數字能漲到二十年。
以後去沙漠,輕易不必擔心彈盡糧絕。
沉著腦袋體會過新能力,梁渠準備回去再睡一覺,還沒回房間,範興來從前門處匆匆趕來。
“老爺,有人找您。”
“誰?”
“不認識,說是天舶商會的管事,給您送請柬來的。”
天舶商會的請柬?
早不來晚不來。
不對,現在就是下午。
梁渠隻得再忍耐一番,跑到廳堂裏見客。
“風華正茂少年時,梁大人龍駒鳳雛,當真是聞名不如見麵。”
一個蓄著山羊胡的中年人穿過庭院,來到大堂。
河神祭未曾舉辦前,梁渠在江淮河中的控水量逼近八千噸。
眷顧度提升後,一晚上測試下來,他確認自己控水量超過一萬二千噸。
隻是不清楚眷顧度帶來的提升,究竟算不算他本身的控水能力。
眷顧度提供的是一根杠杆,讓梁渠能夠以相同的實力,融合度,撬動起更大的控水量。
好比兩人情投意合,配合起來辦事自然輕鬆加愉快。
若是一個人幹事,不是幹不成,隻是會累得不行,效果更是差不少。
再者所謂的渦竅,隻能儲水,亦或者……
想那麽多做什麽。
八噸,十二噸的,試一試便知。
梁渠起身要往院中去,起到一半腦袋兀得一沉,又跌坐回蒲團。?
不是,沒睡夠還是怎麽?
不至於如此啊。
奔馬武師一天不睡是會犯困,但不會頭暈,更不會出現什麽久坐大腦缺血的情況。
坐在蒲團上緩過一陣,這下起身沒那麽頭暈,隻是腦袋依舊發沉。
梁渠麵色凝重,以手搭脈。
在醫館學習那麽久,大病不會治,健不健康判斷起來還是很輕鬆的。
不浮不沉,不強不弱,不快不慢。
脈象平穩,氣血旺盛,沒毛病,健康的不得了。
莫非是醫者不自醫?
對於武者來說突然來那麽一下,絕對不正常,梁渠再沒心情研究新能力,忙跑到西廂房拍門。
老和尚放下手中卷軸,打開房門,聽聞梁渠來意,兩人一道來到桌邊,伸手搭脈。
“大師如何?可有什麽問題?”
“脈象正常,無病無災。”
梁渠皺眉:“但我腦袋發昏,發沉,發困。”
老和尚皺眉。
“你最近有沒有吃什麽特別的東西?”
“特別的東西?”
梁渠立馬想到中午才吃過的金鑼魚。
沃日,魚裏有毒?
老和尚瞧梁渠表情便知道他在想什麽,搖搖頭。
“倒不一定是有毒,你身上沒有任何中毒跡象,應當是好事。
頭腦發暈,多半與神識相關,許是一件能增加神識強度的寶物,有如此效果的東西可不多見。”
神識強度?
梁渠以手扶額。
感知一番幾獸占據的精神鏈接份額比例。
似乎,好像,的確少了一點?
正如老和尚說的,能增加神識強度的寶物極少,他倒是沒往這方麵想過。
“如何,可有發現?”
“多謝大師解惑。”
老和尚雙手合十。
梁渠心情稍緩。
他統禦水獸,主要就是依靠神識。
理論上神識越強,能統禦的水獸越多,越強。
此前唯一的增長途徑便是跟隨著實力上升而增長,沒想到今日偶然獲得的金鑼魚同樣有此效果。
隻是頭太暈了,不知道什麽時候是個頭。
梁渠像趕早八,在底下聽課的學生一樣昏昏欲睡。
解開困惑,他強打精神,翻身跳入院中水井,順著水井來到花園池塘。
閉目感受渦竅之所在。
澤狨所有能力,都像是他身上天然生長出來的器官,不用教便知道如何使用,一如眨眼,發聲,吃飯。
隻是頭一次使用,會不太熟練。
無形的波動在池塘中擴散。
老硨磲不知道梁渠又搞什麽鬼,生怕殃及池魚,忙往旁邊挪了挪。
水波擴散,潤濕灰褐礁石,一道神神明明的竅孔兀得浮現在梁渠身前,陡然間,所有的水流爭相倒灌,攪起旋渦。
池塘內的水壓平衡被破壞,地下河流裏的水接連往上翻湧,填補滿下降的水位。
一個呼吸左右,水流再也無法湧入渦竅。
滿了。
梁渠清晰感知到自己身上多出一部分能自由操控的水流,具體方位不知在哪,體積約莫八個立方不到一些。
果然隻有八噸,以他的實際能力為主。
梁渠低下頭,看向腳下的大硨磲,用力跳了跳。
“老貝,有感覺到我變重嗎?”
“無……”
沒有重量變化。
梁渠踏著水麵回到岸上。
再打開渦竅,水流洶湧而出,整個池塘掀起浪濤,衝刷在邊沿的石山上,漫出去不少,又順著礁石縫隙回流。
一開一收,梁渠玩得不亦樂乎。
伴隨著他熟練度的提高,整個渦竅的收放速度越來越快,僅半個呼吸就能把八噸水全部收納或吐出。
隻是收納方式與想象的不太一樣,並非是突然出現一個竅孔,所有的水都往裏麵湧,竅孔完全無形,整個更是像空間上的折疊。
好比是在一個氣球上寫字,又把氣球從裏到外翻個麵,氣球沒變,裏麵卻多了內容。
水就這樣被收納在他身上,有點無限環的意思,通過翻麵的方式連通內外兩個空間。
渦竅能不能收其他東西?
梁渠從水池裏掰下一塊拳頭大的石子,回到岸上,再度開啟渦竅。
池塘裏的水流吸攝而起,直至吸滿,石塊噗通一聲沉入水底。
水流推舉石塊遞到手邊,梁渠將其捏碎,捏成拇指大小的塊,再試一次。
嘩啦。
指頭大的石塊仍然落入水中,沒有被帶入渦竅。
隻能帶水嗎?
梁渠不算太失望,至少相比於最開始,多出一個能力是肯定的,等於隨身攜帶一個池子。
盡管池子非常的小,儲量僅有八噸,但往後肯定會不斷增長,乃至做到能隨時隨地改變地形。
而且往好處想,成年人一天的飲水量是三斤,八噸就是一萬六千斤,他隨身帶著十四年的飲水量。
武者更能熬,這個數字能漲到二十年。
以後去沙漠,輕易不必擔心彈盡糧絕。
沉著腦袋體會過新能力,梁渠準備回去再睡一覺,還沒回房間,範興來從前門處匆匆趕來。
“老爺,有人找您。”
“誰?”
“不認識,說是天舶商會的管事,給您送請柬來的。”
天舶商會的請柬?
早不來晚不來。
不對,現在就是下午。
梁渠隻得再忍耐一番,跑到廳堂裏見客。
“風華正茂少年時,梁大人龍駒鳳雛,當真是聞名不如見麵。”
一個蓄著山羊胡的中年人穿過庭院,來到大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