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者對肉體掌控力強,刻意模仿之下,寫出來的字不會太差,但寫字從來不是單純模仿的問題。


    楊東雄不覺得自己字寫得有多好。


    不如趁此機會,讓梁渠多跟趙記走動走動。


    關係不走會淡。


    武者有武者的圈子,讀書人有讀書人的圈子。


    兩者有所重合,有所不合。


    梁渠眼下書院去的少,學生身份越發淡薄,日後再想維係,遠不如今日方便。


    梁渠聽得出話中含義,左右想想也是,答應下來。


    曾經的上湖書院,如今一躍得以改編,成為縣學,趙山長的地位水漲船高。


    任何一個有一定身份的讀書人皆不能小瞧。


    一如楊東雄認識徐文燭這位伯爵,且能通過徐文燭聯係上徐國公一般。


    參加過科舉,同期皆是同窗,總認識幾個厲害人物,厲害老師,兜兜轉轉,自然而然的能觸及帝都。


    梁渠環顧左右。


    “除此之外,弟子還有一事要告知師父。”


    楊東雄心下了然,屏退左右下人。


    許氏本可以留下旁聽,但她從不參和武者之事,跟隨南梯一同離開。


    整個廳堂內僅剩下梁渠跟楊東雄師徒二人。


    “左右無人,但說無妨。”


    “師父可還記得暫居弟子家中的佛學宗師?”


    楊東雄點頭,一位宗師住在自己親傳弟子家中,想忘都難。


    梁渠則把老和尚關於潰堤的猜測告知給楊東雄。


    “厄氣,大雪山教……”


    楊東雄皺眉沉思。


    梁渠不過奔馬武師,離臻象差出十萬八千裏,不知食氣不足為奇。


    楊東雄身為大武師,此境過後便是宗師,不可能不知道如何食氣。


    但大雪山一事,頭一回聽說。


    “按你所說,或許真有可能……”


    作為河泊所跟緝妖司雙重掌故,楊東雄有一定義務將情況上報。


    梁渠的目的便在於此。


    “師父,消息來源,勞您多操心。”


    “放心,我自有分寸,不會涉及你與那位宗師。


    隻是那所謂邪僧,至今未曾有線索?”


    梁渠搖頭:“未曾,宗師此次前往華珠縣,便是去找尋線索。”


    “真會藏。”


    楊東雄發出的感慨和梁渠一模一樣。


    隻有千日做賊,哪有千日防賊。


    知曉淮陰府裏有一個能耐不小的大武師流竄,或許已經在暗中招風惹雨,著實有一股不小的心理壓力。


    師徒沉默。


    半晌,梁渠突然問道:“師父,您距離邁入宗師,差有多少?”


    “你問這個作甚?”


    梁渠撓撓鬢角:“弟子好奇,問問。”


    梁渠如今手上有兩縷長氣,赤氣疑似屬性不合,除去升華垂青外,暫時沒多大作用。


    若是師父需要,借此成為宗師,梁渠能獲得的好處絕不會少。


    至少橫行府州無礙。


    楊東雄瞥弟子兩眼,沒有多想,隻當梁渠偶然間獲知邁入宗師的法子,求知欲作祟。


    “跨入宗師有三步,莫說最難的食氣,再往前兩步,為師一步未曾踏入,估計此生無望。”


    “啊這……”梁渠啞然,沒想到自己師父差那麽多,沉默片刻,憋出一句,“師父你要多努力啊。”


    楊東雄一愣,靠上座椅。


    “你是不是跟老四廝混太久,把他一身混不吝的本事學去了?”


    梁渠打個哈哈。


    許是徐子帥平日給的震撼太多,讓楊東雄習以為常,他並未計較,從懷中抽出半本冊子。


    “你的青龍槍法,四五兩式全在此處,幫伱換過來了。


    我翻閱幾遍,練過幾天,沒感覺出問題。


    招式思路與行氣和前麵三招一脈相承,且與前三式組合起來,多出不少變化,有罡氣化生之象。


    一個大功價值不菲,你自己好生修煉。”


    “多謝師父!”


    梁渠接捧過冊子大喜。


    有四五兩式,七殺槍一下全了過半!


    梁渠得到槍法,順帶著和楊東雄說了自己貼補大功,換《青龍殺經》一事。


    “《青龍殺經》……”楊東雄思索片刻,“感覺不太像七殺槍啊,但名字上頗有相似之處。”


    青龍七殺槍,按理說是招式界定非常明確的一門武學,組合起來有莫大威能。


    偏偏青龍殺經聽起來不太像招式分明的武學。


    “弟子懷疑,青龍殺經類似於統合總綱,不屬於七殺槍中的任何一式,卻能引發一些額外變化?”


    楊東雄頗為認同:“的確有這個可能。”


    師徒二人探討一陣,臨別之際,梁渠從懷中掏出一本小冊子。


    “師父,弟子身上有三項特殊法門,想讓師父轉交給幾位師兄師姐,尤其是大師兄。”


    “耳,眼,鼻識法?”


    楊東雄掃上幾眼,對法門的名字頗感好奇。


    待他翻閱一遍,聽梁渠解說過效果,心頭一顫。


    “世上竟然有此等法門?你從何得來?”


    “水中。”


    “水中……”


    楊東雄收斂神色,不再驚奇。


    水下啊。


    那沒事了。


    正常。


    “弟子聽聞西軍時常征戰,多有危險,是故弟子建議大師兄先從《眼識法》開始修煉,及時察覺到旁人敵意,把握生存之機,提防小人。


    其次為《鼻識法》,辨別入口之物,免於毒物威脅,再其次修《耳識法》,聽得萬物,對尋找機緣極有幫助,以此三者為緊要順序。”


    盡管和大師兄的交集不多,但起手送一件靈兵讓梁渠記憶猶新。


    他自然不會吝嗇。


    能感知到別人敵意的法門,梁渠覺得對大師兄分外重要,尤其是在師父二兒子軍中陣亡的前提下。


    至於老和尚那邊無所謂外傳不外傳,從《耳識法》開始,明確任由梁渠自己支配。


    畢竟《唯識論》從源頭上來講,是梁渠找到的。


    楊東雄鄭重收下:“有心了。”


    此三項法門,於修行者本身實力並沒有多大提升,但就幫助生存上,極為重要!


    不怕死的明白,就怕死的不明白。


    “弟子應當做的。”


    廳堂內光芒漸暗,梁渠不再久留,跑去和師娘道別,拒絕晚飯邀請,趕回家中。


    用過晚飯。


    老和尚背上梁渠準備的行囊,消失在院中。


    梁渠則抱上蜃蟲,開始緊鑼密鼓地修行起新獲得的眾多法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水猴子開始成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甲殼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甲殼蟻並收藏從水猴子開始成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