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熱。”


    梁渠斜挎長弓,背負長槍,被灼目的白光刺得睜不開眼。


    平陽府出梅,天上灰氣已散,沒人敢抬頭看太陽在哪裏,到處是白茫茫的閃光。


    青石曬得掉灰,牆角苔蘚萎黃,淡淡焦糊味從縫隙裏蒸發出來。


    “別發愣,走了!”項方素拍拍刀鞘,嚷嚷催促,“寅賓船上等著,七月份咱們幾個領隊,早去早回。”


    “咱們出一趟船要多久?”


    梁渠隨二人出門,鞋底踏上石板沒幾步,熾熱的火隔著軟鞋底烘烤到腳底板。


    “半個月、二十天吧,怎麽?你有事?”


    “八月下旬我得去趟華珠縣,年初新任的柳文年柳縣令邀請我去當主祭,請帖裏還附贈了一張三百兩的銀票,說作車馬費。”


    “當主祭!?還有車馬費?”項方素大驚。


    “不然我憑什麽費功夫跑一趟?”


    “……”


    梁渠的理所當然讓項方素陷入沉默。


    怎麽他當司祭就得倒貼?


    “看魚獲,看補給,看天氣,魚獲拉滿早回,補給不足早回,天氣惡劣早回,總之不會超過一個月。”柯文彬扯開衣襟,半裸胸膛,“倒黴催的,一年裏最曬的日子讓咱們輪上,早知道四月份那趟我應該搶一搶的。”


    “誰想到五月、六月那麽忙,過兩天出兩個太陽,那日子更難受。”


    “喂!你們三個,叨叨什麽呢,老娘們上炕啊,快點成不成?”


    白寅賓站立船頭大喊。


    “來了來了!”


    “阿水,你的龍人下屬到齊了沒?兩個狼煙,下水好手,得帶上啊。”


    “喊上了,你們敲門我就吩咐下去了。”


    梁渠幾個縱步跳上甲板。


    粗略一掃。


    長逾十丈的大船總計二十一艘,其中十艘趕繒船,六艘闊肚方舟,五艘戰船。


    趕繒船是種大型福船,和梁渠座駕相似,可作戰船、捕魚和運輸木料,用途靈活多變,平均配水手、船夫二十餘名,水兵五十。


    闊肚方舟體量最大,專門用來運輸和存儲寶魚,然船員人數對比趕繒船基本減半。


    戰船不必說,梁渠等人活動主船,水夫加水兵增加至足有百人。


    江淮大澤危機四伏,一捆一捆的玄水長矛往戰船上送,寒光朔朔。


    除此二十一艘大船外,另有百餘艘網梭船蜂聚蟻附,填補船隻間的空隙,隨水波逐流,碰撞,檢查完畢後,一一拖拽上甲板。


    一個規模不小的捕魚船隊。


    項方素清點物資,柯文彬檢查船隻,白寅賓審閱武器,梁渠負責點卯。


    小兩刻鍾。


    龍平江、龍平河匯總人數。


    多方麵確認無誤,軍漢揮舞令旗,大船滑出船塢。


    船隊衝開水浪,浩浩蕩蕩地駛離船塢,向廣闊大澤進發。


    梁渠踏步甲板,屬實鄉下人進城,頭一回見如此大規模寶魚捕撈,見什麽都新奇,特地叫來外勤主薄給自己講講裏頭門道。


    官府捕捉寶魚,能有何奇招?


    衡水使有要求,外勤主薄熱情萬分,打開木箱,捧飼料一樣捧出裏麵的紅色小藥丸,散發濃濃腥味。


    “大人您瞧,這是冷血雄雞丸,用飛龍血三曬三研,摻和諸多配料製成,專門吸引肉食寶魚。


    人眼珠大的一枚,即價值大幾十個銅板!找到魚群蹤跡,得成百顆成百顆的往下傾倒,一場下來得費十好幾兩銀子!”


    “還有這個。”外勤主薄再開一箱,裏頭滿是黃色藥丸,“這個叫……”


    整個艙室,木箱堆壘,全盛滿“打窩”飼料。


    價值不菲。


    梁渠納悶:“一千四百多號人,裏麵有大半是武者,吃喝拉撒,加上那麽多飼料,出來十天半個月,能帶回匹配收獲麽?”


    外勤主薄巴不得梁渠多問。


    如今河泊所裏誰不知道,不討好徐嶽龍,那也得討好梁阿水!


    世孫是弟子,巡撫是舅爺。


    徐國公再能耐,遠在帝都,八竿子打不著,能比現管的水河巡撫強,比隔壁的越王強?


    稍稍沉吟,打個腹稿,外勤主薄侃侃而談。


    “平陽河泊所成立不過一年有餘,大人有所不知實屬正常,尋常百姓捕撈寶魚困難在於三點,一,沒有手段;二,沒有好網;三,不成規模。


    手段大人您看得到,一顆藥要幾十銅板,百顆打底,普通人下不來這個本,好網不必多說。


    許多時候,不是抓不到,而是寶魚進了網,又仗著氣力大,鑽了出去。”


    梁渠默默點頭。


    漁民漁網,粗布加麻。


    麻纖維吸水易膨脹,潮濕時易腐爛,所以漁網得用三天,曬兩天,以延長壽命。


    “第三呢?”


    “第三規模嘛,下官私以為是最為重要一點,既指捕魚者,亦指被捕寶魚,甚至同府城規模息息相關。”


    “何解?”


    “真正高價值寶魚,一條要幾百兩,幾千兩,乃至上萬,賺是大賺,卻不好賺。


    一趟下來,萬兩不奢望,能抓個兩三條幾千兩的得燒高香。


    所以咱們目標從來不是它們,而是集群類寶魚!不知大人聽過南海磷蝦嗎?”


    “聽過。”


    “集群類寶魚出沒澤野深處,百頭打底,有的有千頭之數。然尺有所長,寸有所短。


    它們數量多,繁育快,質量普遍差勁,連淺水區最為常見的紅血鱸、虎頭斑都比不過!


    但好比海中磷蝦,單個一隻瞧不上眼,數量一大,鼓浪成雷,噴沫成雨的鯨鯢亦能吃個肚飽!


    缺點是到了奔馬中境的武師,大多瞧不太上此類寶魚,收益太低。


    且尋常寶魚靈性充足,困於一地,尚能堅持個二三月,此後緩慢流失靈性。


    集群寶魚本就性微命弱,不足一月便會開始流失,十天內會蛻成凡魚,食用效果聊勝於無。


    捕撈本費時費力,動輒半月,待寶魚拉回岸上,隻得就近販賣,倘若府城不大,武者數量不夠,自然消化不掉。


    梁大人,不知下官講明白沒有?”


    外勤主簿微微躬身,小心觀察。


    “講得不錯。”


    梁渠拋出一個小錁。


    外勤主簿欣喜收下:“大人還有何要事吩咐?”


    “沒了。”


    主薄頓了頓,望向周邊木箱,門口守衛的軍漢。


    “梁大人,艙室裏……”


    “我懂,需三人以上在場,否則不得獨自逗留。”


    梁渠邁出大門。


    兩日晃過。


    船隊一路順風,鳧水能手一路入水,探查魚群蹤跡,不到半日便有收獲。


    十艘趕繒船依次散開,放下百餘艘網梭船,連成一個大圈。


    網梭船船形如梭,竹桅、木帆,三人並立其中,吃水僅七八寸深,兩船分拉一網。


    嘩啦啦。


    大量紅色藥丸傾倒入水,漾出綿密泡沫。


    腥味彌散。


    梁渠探手入水,清楚感知到諸多大魚化作龍卷風暴,遊躥而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水猴子開始成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甲殼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甲殼蟻並收藏從水猴子開始成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