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蜀縣令沒好氣地說了一句,一開始他們可是想出了各種對策應付一二,可沒有想到居然如此好對付。
“你確定那裏邊的人是真的嗎?”
對此,崔應生發出質疑,官場上馳騁多年的經驗,讓他不得不再度升起警惕。
暗衛聞言,一時語塞,但隨即深吸一口氣,將所見如實稟報。
“屬下僅匆匆一瞥,隻見其背影匆匆,加之那位大人始終以麵具覆麵,真容難辨,大人心中所慮,是否擔心其中另有蹊蹺?”
崔應生搖了搖頭,神色愈發凝重,“不行,此事關乎你我身家性命,稍有差池,便是萬劫不複!
為求萬全,你即刻安排人手,每隔兩個時辰便去探探虛實,看看這裏邊的欽差究竟是真是假,但務必小心行事,莫要驚動了裏麵的人。”
“是!”
送別了崔應元一行人後,袁傑轉身步入客棧,步伐中帶著幾分急切。
他立刻將情況告知了裏麵的汪化雨,汪化雨聞言,嘴角輕輕上揚,勾勒出一抹意味深長的冷笑。
“哼,他們倒是沉得住氣,不過,越是這樣,就越說明他們心中有鬼。”汪化雨的話語中透著一股洞悉世事的銳利。
袁傑接著匯報:“這些時日,他們應當不會打擾才是,我以你白日觀美人,晚上為百姓祈福為由給婉言謝絕了他們的邀約。”
汪化雨聽後,不禁啞然,失笑:“袁傑,你這理由倒是挺新奇的。”
袁傑聞言,臉頰微紅,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憨態可掬,“我這不是沒辦法嘛,總不能讓他們壞了大人的計劃吧。”
“不錯,崔應元那隻狡猾的老狐狸,絕不會輕易讓我們抽身而退。”化雨斜睨了一眼窗外,那薄薄的窗紙上,暗衛留下的破洞在微風中輕輕搖晃。
“照此情形,要想輕易糊弄過去,怕是難上加難,或許……偶爾得讓鎮撫使大人露麵才行!”
汪化雨點頭,目光中閃過一絲認同。
他心中明白,自己早已處於風口浪尖上,起初還以為朝廷的事物有多好玩,想來倒是有些無聊,不過還是得時刻警惕才行!
接下來的幾天裏,汪化雨假扮唐劍秋,白天以“觀美人”為由,夜晚祈福,實則四處走訪民間,暗中收集證據,而那些暗衛也沒少盯著汪化雨的一舉一動。
由於二人身形相似,而且穿著一樣的衣裳,加之帶了麵具,倒是沒有看出什麽破綻,不過為防患未然,唐劍秋偶爾會回到客棧中說上幾句話,以供他們辨認真偽;
袁傑輕聲細語,語中滿是關切,“大人這些日子以來,為川蜀百姓祈福,心力交瘁,可謂是辛苦至極,不妨休息片刻,以免累壞了身子。”
言罷,他遞上一盞溫潤如玉的瓷杯送了過去,戴著狐狸麵具的唐劍秋伸手接過,指尖輕輕搭在杯沿,側顏輪廓在窗外斑駁光影的映襯下更顯深邃。
他緩緩抬手,接過了那杯溫熱。
“為了川蜀百姓這有何妨?”
唐劍秋小酌了一口,仿佛無比享受。
窗外,一抹黑影悄然窺視,待確認了屋內之人確是唐劍秋無疑,這才無聲無息地隱入夜色,悄然離去。
這一幕,落在唐劍秋眼中,不過是斜視了一眼窗外,心中卻已波瀾不驚。
“先前帶去的兵馬有消息了嗎?”
傑雙手緊握成拳,語態中滿含敬意,“卑職已即刻派遣人手,密切追查一切線索,
然而,頗為蹊蹺的是,我等押運糧草的車隊,至今尚未踏入川蜀之地,雖遵大人之意,有意延遲以避鋒芒,但此般延誤,實屬罕見。”
唐劍秋眉頭緊鎖,心中不由升起一股不祥的預感,暗自嘀咕,“川蜀之地本就偏遠荒涼,行路艱難,即便是不好趕路也不應延誤至此,莫非有什麽事情耽擱了?”
“照此情形,無糧必亂,若無糧草接濟,軍民必生嘩變,百姓恐將揭竿而起,若是有心之人加之利用,川蜀怕是岌岌可危啊!”
袁傑一臉痛心,他深知這次賑災任務非比尋常,那人或許比他想的還要狡猾些。
唐劍秋將手置於下巴上,略微思索了片刻,道:“袁傑,你速派人催糧,若真是因為天象也就罷了,怕隻怕是人力而為。”
“是!”
待到次日,陽光熾熱,灑在塵土飛揚的街道上,難民們衣衫襤褸,麵容憔悴,他們的眼神中充滿了無盡的絕望與期盼。
白天,陽光雖然明媚,卻照不進難民們心中的陰霾,一位年邁的婦人,手裏緊緊抓著一個破舊的瓷碗。
碗中的食物僅僅是幾粒幹癟的米粒,混著一點渾濁的水,那是她一天的口糧。
她顫抖著雙腿,一步步挪向站在城門口的官兵,眼中滿是乞求。
“官爺,求求您,發發慈悲,賞口飯食吧。我家孩兒已足足兩日未曾進食……”婦人聲音細若遊絲,夾雜著難以掩飾的顫抖,仿佛隨時都會被風吹散。
而那立於眼前的官兵,麵容冷漠如霜,眼底甚至閃爍著不屑:“哼,你們這些難民,就知道伸手要飯!糧食?你以為朝廷的糧食是大風刮來的嗎?”
婦人聞此言,眼眶中淚珠打轉,強忍著不讓它們滾落,生怕一旦淚水決堤,便會連同那最後一絲渺茫的希望也一同消逝。
她依舊卑微地懇求著,聲音中帶著無盡的淒楚,卻隻見那官兵的神色愈發嚴厲,不容分說。
“還妄想著欽差大人唐劍秋來解救你們?哼,他來了也是徒勞!糧食至今未到,我估摸著,他八成是把那些糧食都悄悄塞進了自己的腰包!滾滾滾!”
此言一出,猶如寒風穿堂,難民群中頓時怨聲載道,風起雲湧,
有的咒罵唐劍秋的無能,有的譴責他的貪婪,仿佛唐劍秋已經成了他們心中最大的罪人。
“就是啊,我們等了他這麽久,糧食呢?在哪呢?我們手中的你就跟清水似的,再這麽下去早晚得成一具幹屍!”
“欽差大人位在其政,不在其謀,既是負責賑災又怎會無米可炊?口口聲聲言及賑災,卻為何讓我們川蜀之地雪上加霜?
初聞其名,尚以為是一位清廉正直的官員,如今看來,也不過是個利欲熏心、貪得無厭的家夥罷了!”
“唉,這下可完了,今天要是多吃點兒,那以後肯定得餓肚子啊!”
“你確定那裏邊的人是真的嗎?”
對此,崔應生發出質疑,官場上馳騁多年的經驗,讓他不得不再度升起警惕。
暗衛聞言,一時語塞,但隨即深吸一口氣,將所見如實稟報。
“屬下僅匆匆一瞥,隻見其背影匆匆,加之那位大人始終以麵具覆麵,真容難辨,大人心中所慮,是否擔心其中另有蹊蹺?”
崔應生搖了搖頭,神色愈發凝重,“不行,此事關乎你我身家性命,稍有差池,便是萬劫不複!
為求萬全,你即刻安排人手,每隔兩個時辰便去探探虛實,看看這裏邊的欽差究竟是真是假,但務必小心行事,莫要驚動了裏麵的人。”
“是!”
送別了崔應元一行人後,袁傑轉身步入客棧,步伐中帶著幾分急切。
他立刻將情況告知了裏麵的汪化雨,汪化雨聞言,嘴角輕輕上揚,勾勒出一抹意味深長的冷笑。
“哼,他們倒是沉得住氣,不過,越是這樣,就越說明他們心中有鬼。”汪化雨的話語中透著一股洞悉世事的銳利。
袁傑接著匯報:“這些時日,他們應當不會打擾才是,我以你白日觀美人,晚上為百姓祈福為由給婉言謝絕了他們的邀約。”
汪化雨聽後,不禁啞然,失笑:“袁傑,你這理由倒是挺新奇的。”
袁傑聞言,臉頰微紅,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憨態可掬,“我這不是沒辦法嘛,總不能讓他們壞了大人的計劃吧。”
“不錯,崔應元那隻狡猾的老狐狸,絕不會輕易讓我們抽身而退。”化雨斜睨了一眼窗外,那薄薄的窗紙上,暗衛留下的破洞在微風中輕輕搖晃。
“照此情形,要想輕易糊弄過去,怕是難上加難,或許……偶爾得讓鎮撫使大人露麵才行!”
汪化雨點頭,目光中閃過一絲認同。
他心中明白,自己早已處於風口浪尖上,起初還以為朝廷的事物有多好玩,想來倒是有些無聊,不過還是得時刻警惕才行!
接下來的幾天裏,汪化雨假扮唐劍秋,白天以“觀美人”為由,夜晚祈福,實則四處走訪民間,暗中收集證據,而那些暗衛也沒少盯著汪化雨的一舉一動。
由於二人身形相似,而且穿著一樣的衣裳,加之帶了麵具,倒是沒有看出什麽破綻,不過為防患未然,唐劍秋偶爾會回到客棧中說上幾句話,以供他們辨認真偽;
袁傑輕聲細語,語中滿是關切,“大人這些日子以來,為川蜀百姓祈福,心力交瘁,可謂是辛苦至極,不妨休息片刻,以免累壞了身子。”
言罷,他遞上一盞溫潤如玉的瓷杯送了過去,戴著狐狸麵具的唐劍秋伸手接過,指尖輕輕搭在杯沿,側顏輪廓在窗外斑駁光影的映襯下更顯深邃。
他緩緩抬手,接過了那杯溫熱。
“為了川蜀百姓這有何妨?”
唐劍秋小酌了一口,仿佛無比享受。
窗外,一抹黑影悄然窺視,待確認了屋內之人確是唐劍秋無疑,這才無聲無息地隱入夜色,悄然離去。
這一幕,落在唐劍秋眼中,不過是斜視了一眼窗外,心中卻已波瀾不驚。
“先前帶去的兵馬有消息了嗎?”
傑雙手緊握成拳,語態中滿含敬意,“卑職已即刻派遣人手,密切追查一切線索,
然而,頗為蹊蹺的是,我等押運糧草的車隊,至今尚未踏入川蜀之地,雖遵大人之意,有意延遲以避鋒芒,但此般延誤,實屬罕見。”
唐劍秋眉頭緊鎖,心中不由升起一股不祥的預感,暗自嘀咕,“川蜀之地本就偏遠荒涼,行路艱難,即便是不好趕路也不應延誤至此,莫非有什麽事情耽擱了?”
“照此情形,無糧必亂,若無糧草接濟,軍民必生嘩變,百姓恐將揭竿而起,若是有心之人加之利用,川蜀怕是岌岌可危啊!”
袁傑一臉痛心,他深知這次賑災任務非比尋常,那人或許比他想的還要狡猾些。
唐劍秋將手置於下巴上,略微思索了片刻,道:“袁傑,你速派人催糧,若真是因為天象也就罷了,怕隻怕是人力而為。”
“是!”
待到次日,陽光熾熱,灑在塵土飛揚的街道上,難民們衣衫襤褸,麵容憔悴,他們的眼神中充滿了無盡的絕望與期盼。
白天,陽光雖然明媚,卻照不進難民們心中的陰霾,一位年邁的婦人,手裏緊緊抓著一個破舊的瓷碗。
碗中的食物僅僅是幾粒幹癟的米粒,混著一點渾濁的水,那是她一天的口糧。
她顫抖著雙腿,一步步挪向站在城門口的官兵,眼中滿是乞求。
“官爺,求求您,發發慈悲,賞口飯食吧。我家孩兒已足足兩日未曾進食……”婦人聲音細若遊絲,夾雜著難以掩飾的顫抖,仿佛隨時都會被風吹散。
而那立於眼前的官兵,麵容冷漠如霜,眼底甚至閃爍著不屑:“哼,你們這些難民,就知道伸手要飯!糧食?你以為朝廷的糧食是大風刮來的嗎?”
婦人聞此言,眼眶中淚珠打轉,強忍著不讓它們滾落,生怕一旦淚水決堤,便會連同那最後一絲渺茫的希望也一同消逝。
她依舊卑微地懇求著,聲音中帶著無盡的淒楚,卻隻見那官兵的神色愈發嚴厲,不容分說。
“還妄想著欽差大人唐劍秋來解救你們?哼,他來了也是徒勞!糧食至今未到,我估摸著,他八成是把那些糧食都悄悄塞進了自己的腰包!滾滾滾!”
此言一出,猶如寒風穿堂,難民群中頓時怨聲載道,風起雲湧,
有的咒罵唐劍秋的無能,有的譴責他的貪婪,仿佛唐劍秋已經成了他們心中最大的罪人。
“就是啊,我們等了他這麽久,糧食呢?在哪呢?我們手中的你就跟清水似的,再這麽下去早晚得成一具幹屍!”
“欽差大人位在其政,不在其謀,既是負責賑災又怎會無米可炊?口口聲聲言及賑災,卻為何讓我們川蜀之地雪上加霜?
初聞其名,尚以為是一位清廉正直的官員,如今看來,也不過是個利欲熏心、貪得無厭的家夥罷了!”
“唉,這下可完了,今天要是多吃點兒,那以後肯定得餓肚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