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你以為此事該如何處置?”扶蘇問道。
“稟公子,老臣以為讓儒生幫著治國弊大於利,那日公子在朝堂上做出了決議,臣隻能全力支持公子了,其實臣還是對儒生治國有些異議的。想當初先帝製定‘焚書坑儒’之策,臣也是讚同的,公子此番興太學,讓儒生參與治國理政,臣實在看不明白,還請公子明示一二。”
“自商鞅變法以來,我大秦一直以耕戰為主,先帝又奉法家之說為我大秦法度依據。其實不然,法、墨、儒、兵,並非一成不變,以哪家理論為政,是要依我大秦國力而定,如今我大秦已然掃滅六國,再以法家理論治國就有些不合時宜了,‘軍功授爵’製也是一樣。”
李斯這才明白了扶蘇的意圖,但是還有疑問。
“公子,老臣明白公子的意思了,如今我大秦該以哪家之說為政呢?”
“我以為此番太學選擇儒生就不要拘泥於一家之才了,法、墨、儒、兵等諸子百家皆可為太學弟子,百家之言,各有其長,亦各有其短,就讓那百家之言互相攻訐,互相論證,以求得出一門包容百家的大學問,這才是我的目的。”
(秦末時將所有讀書人都稱為儒生,沒有特指儒家弟子。)
漢武帝時,劉徹遵從董仲舒之言,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此舉雖然為漢武帝治國提供了便利,但是將奴性深深地烙印在了民族之魂中,更是閹割了民族的血性和尚武精神,要說儒家思想的功勞,也是不能回避的,五千年文明之所以沒有斷代,儒家功不可沒。
扶蘇以為太學中除了商山四皓以及應曜等人外,他還打算客請精通其他諸子百家學說的大賢來太學執教,讓他們在太學中辯經論道,形成一門包容並蓄,沒有奴性的至臻學說,為大秦乃至後世奠定文化之根,這些扶蘇是不會告訴李斯的。
扶蘇雖然說了一大堆,但是依然沒有切中李斯來找他的症結所在,對於行伍之人鬧騰一事,還是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解決方案。
“公子,老臣明白了你的意思,眼下該如何平息行伍之人的怒火呢?”李斯急切地問道,說一千道一萬,不管謀劃的有多深遠,眼下行伍之人鬧騰可是最為急迫之事,是扶蘇首要解決的問題。
“丞相,若是我大秦同時施行‘軍功授爵’與‘太學推薦’兩套選才製度,按照行伍與儒生各一半的來授爵委官,是否可解眼下之事?”
李斯完全沒想到扶蘇竟然會拿出這樣一個解決方案來,這樣既滿足了儒生的願望,又解決了行伍之人授爵委官的問題,但是施行起來卻不太容易。
“稟公子,此事雖然可行,卻是不易啊!行伍之人與儒生向來不和,讓他們一起為政恐怕會起嫌隙啊。”
“行伍之人缺乏為政之術,儒生又太過於懦弱,將此二者放在一起,也是一件好事,開始會有一些不和之音,長此以往未嚐不是一件好事。”扶蘇對李斯明確表達了自己的態度。
文人不恥兵謀,武人不屑仁義之道。孔子曾說過:“兵者凶器,聖人不得已而用之。”可見儒家對攻伐之事的不喜,這其實也算是儒家思想造成的一個弊端。以仁義道德治國,並非不可,隻是這仁義道德也需要武力來保護,仁義隻在兵鋒之下,聖教還需行伍維護。
並非扶蘇不喜歡孔孟之言,而是孔孟治國的治國之道太過於理想主義了,脫離了實際。
將行伍之人與儒生放到一起,不起嫌隙那是不可能的,若是為了一時的安逸就選擇逃避,那文武相輕的弊端就會越來越大。
儒生與行伍之爭,就是後世文武相輕的源頭,此番扶蘇沒有讓儒家一家獨攬太學,就是想讓兵家與法家的陽剛之氣祛一祛儒家的奴性。
將文武之人放在一起,也許扶蘇為政期間都會被行伍與儒生之間的矛盾所困擾,但他沒想過要回避,如果他回避了,後人就要麵對這個問題,而且他們之間的矛盾會更嚴重,讓行伍與儒生融合,互相理解,並非他這一朝所能完成的,但他願意為解決此事傾盡全力。
聽了扶蘇的意見,李斯沒有再說什麽,而是轉身離開了上林苑,因為他相信扶蘇的安排,更是相信扶蘇的眼光要比自己長遠。
“稟公子,老臣以為讓儒生幫著治國弊大於利,那日公子在朝堂上做出了決議,臣隻能全力支持公子了,其實臣還是對儒生治國有些異議的。想當初先帝製定‘焚書坑儒’之策,臣也是讚同的,公子此番興太學,讓儒生參與治國理政,臣實在看不明白,還請公子明示一二。”
“自商鞅變法以來,我大秦一直以耕戰為主,先帝又奉法家之說為我大秦法度依據。其實不然,法、墨、儒、兵,並非一成不變,以哪家理論為政,是要依我大秦國力而定,如今我大秦已然掃滅六國,再以法家理論治國就有些不合時宜了,‘軍功授爵’製也是一樣。”
李斯這才明白了扶蘇的意圖,但是還有疑問。
“公子,老臣明白公子的意思了,如今我大秦該以哪家之說為政呢?”
“我以為此番太學選擇儒生就不要拘泥於一家之才了,法、墨、儒、兵等諸子百家皆可為太學弟子,百家之言,各有其長,亦各有其短,就讓那百家之言互相攻訐,互相論證,以求得出一門包容百家的大學問,這才是我的目的。”
(秦末時將所有讀書人都稱為儒生,沒有特指儒家弟子。)
漢武帝時,劉徹遵從董仲舒之言,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此舉雖然為漢武帝治國提供了便利,但是將奴性深深地烙印在了民族之魂中,更是閹割了民族的血性和尚武精神,要說儒家思想的功勞,也是不能回避的,五千年文明之所以沒有斷代,儒家功不可沒。
扶蘇以為太學中除了商山四皓以及應曜等人外,他還打算客請精通其他諸子百家學說的大賢來太學執教,讓他們在太學中辯經論道,形成一門包容並蓄,沒有奴性的至臻學說,為大秦乃至後世奠定文化之根,這些扶蘇是不會告訴李斯的。
扶蘇雖然說了一大堆,但是依然沒有切中李斯來找他的症結所在,對於行伍之人鬧騰一事,還是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解決方案。
“公子,老臣明白了你的意思,眼下該如何平息行伍之人的怒火呢?”李斯急切地問道,說一千道一萬,不管謀劃的有多深遠,眼下行伍之人鬧騰可是最為急迫之事,是扶蘇首要解決的問題。
“丞相,若是我大秦同時施行‘軍功授爵’與‘太學推薦’兩套選才製度,按照行伍與儒生各一半的來授爵委官,是否可解眼下之事?”
李斯完全沒想到扶蘇竟然會拿出這樣一個解決方案來,這樣既滿足了儒生的願望,又解決了行伍之人授爵委官的問題,但是施行起來卻不太容易。
“稟公子,此事雖然可行,卻是不易啊!行伍之人與儒生向來不和,讓他們一起為政恐怕會起嫌隙啊。”
“行伍之人缺乏為政之術,儒生又太過於懦弱,將此二者放在一起,也是一件好事,開始會有一些不和之音,長此以往未嚐不是一件好事。”扶蘇對李斯明確表達了自己的態度。
文人不恥兵謀,武人不屑仁義之道。孔子曾說過:“兵者凶器,聖人不得已而用之。”可見儒家對攻伐之事的不喜,這其實也算是儒家思想造成的一個弊端。以仁義道德治國,並非不可,隻是這仁義道德也需要武力來保護,仁義隻在兵鋒之下,聖教還需行伍維護。
並非扶蘇不喜歡孔孟之言,而是孔孟治國的治國之道太過於理想主義了,脫離了實際。
將行伍之人與儒生放到一起,不起嫌隙那是不可能的,若是為了一時的安逸就選擇逃避,那文武相輕的弊端就會越來越大。
儒生與行伍之爭,就是後世文武相輕的源頭,此番扶蘇沒有讓儒家一家獨攬太學,就是想讓兵家與法家的陽剛之氣祛一祛儒家的奴性。
將文武之人放在一起,也許扶蘇為政期間都會被行伍與儒生之間的矛盾所困擾,但他沒想過要回避,如果他回避了,後人就要麵對這個問題,而且他們之間的矛盾會更嚴重,讓行伍與儒生融合,互相理解,並非他這一朝所能完成的,但他願意為解決此事傾盡全力。
聽了扶蘇的意見,李斯沒有再說什麽,而是轉身離開了上林苑,因為他相信扶蘇的安排,更是相信扶蘇的眼光要比自己長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