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如今三步兩座橋的鄉親,每天看見徐恩長拉長的身影,從留鎮踽踽走來,撲奔河西柳葉桃,撲奔老相好劉香久,早已司空見慣、見怪不驚,早已把老漢的舉動,視作應當應分、情理之中,但每個鄉親心裏,都有說不清道不明的酸楚和同情。噓寒問暖之餘,內心卻難掩絲絲隱痛,都知道是老人當村長親兒的艾鳳台,為賭氣圖臉麵,趁散社把獨身的飼養員老徐送到留鎮敬老院,狠心把有情人劃斷人間天河。都知道徐恩長是艾鳳台的親爹,艾鳳台也知道親媽劉香久,膝下有兩雙兒女都是恩長的骨肉。
這天徐恩長才走到橋邊,就覺出異樣,隻見橋南橋北,橋東橋西,一團團人群聚集不散,一簇簇男女老少交頭接耳,還淨朝老徐身上指指點點。老徐倒沒介意,他早已到了耳根清淨,與世無爭年紀。才要上橋,人群中閃出一位上歲數的幹瘦女人,伸手攔他,攔他不算,還把他扯到一邊,話到嘴邊又緘口不語。下手攔阻老徐的女人叫石青,在三步兩座橋,漫說村民,連橋邊石塔,也認識這位當年名揚渝水的水沿莊女支書。時過境遷,他知道這些年石青退位多年賦閑在家,她沒別的嗜好,除了撿廢品賣錢,石青就喜歡站街站橋,街是十五個大門一條街,橋是水沿莊西頭上的織女橋。石青站街不是扯閑話,石青是贖情還願呢,時光荏苒,痛定思痛,當年欠下孽債的老村支書,也不知從哪天起,就隨了佛緣,有了佛心。北方鄉下婦女不像南方鄉下女人,南方鄉下沒冬閑女人一年到頭不拾閑兒。如今北方的鄉下婦女,沒攤上好男人的女人挑家過日子,當了家裏的頂梁柱,好吃懶做耍錢鬧鬼的男人當甩手掌櫃,坐山喊。從前不這樣,從前生產隊農閑時節,上點年紀的鄉下女人愛站街,東家長西家短,當小廣播,當娛樂。石青和她們不一樣,如今石青站街時少大多站三步兩座橋頭上,站橋上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扶弱濟困,積德行善。除了老徐的風流情債,石青的站街站橋,倒成為三步兩座橋另一道風景。不知情的覺著稀罕,知情的,都知道老人如今吃齋念佛,象換了個人,為從前的悔恨,補過贖罪呢。三步兩座橋鄉親,都知道石青小時候當童養媳,苦大仇深,四清那年,被工作組樹為典型,當成運動根子,挨不少累,也得罪不少人。當年鬧公社時候三村分分合合,農業學大寨時候,石青露臉出風頭當紅人兒,被縣委樹典型,熬成整個三步兩座橋大隊當家人。當年何止在三步兩座橋,就是在留鎮,在整個渝水縣,女村支書也是鳳毛麟角。三步兩座橋在舊社會因田土豐腴,得風氣之先,除地主富農,也湧現不少大小商人掌櫃,出不少闖關東跑滿洲的買賣人。這一帶鄉民勤勉肯做惜錢如命,手有倆錢,就恨不發家壯戶、買房置地,解放後多少人戴上地富帽子,用當年下村工作組的話,說三步兩座橋真叫是:“廟小妖風大,池淺王八多”。上級認定這方田土是黑窩子,階級鬥爭複雜,逢運動就被打造成,出經驗、創成果、上文件的推廣典型。當年叱吒風雲翻雲覆雨,人稱火神奶奶的石青,如今早已是昨日黃花。七九年散社,社員人人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石青威風掃地,重新淪為半大腳尋常婆子,她一時想不開,把自己關在屋裏半年沒敢見人。站慣人前,喜歡發號施令的石青畢竟耐不住寂寞。她雖然有點弄不懂當今世道人心,卻忽然有一天夢醒一般推門出戶,重新站在人前的石青老太太象換個人。老太太不下地,不扯閑篇,除了拾閑兒撿點兒紙箱瓶罐兒換煙抽抽,都知道石青爺們柴國新開小賣店,不缺那棵煙抽,可老太太是省油的燈,撿完破爛兒抽顆煙,就梳頭洗臉,穿戴利落,在水沿莊十五個大門兒一條街街是街,橋是橋隨心所欲,站哪兒都站成了一尊菩薩,專門辦善事不圖名利。從此人人對石青都刮目相看,都說老太太長了佛心,一門心思幫人兒。誰家婆媳不和,天災病靨,她都上前搭把手,況且一幫到底,盡心竭力,茶不喝一杯,飯不吃一口。村人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紛紛猜測,有人說:從前喪良心,還人情債呢,也有人歪心,話不中聽,說沒看她那幾個藤下瓜兒歪瓜裂棗一樣,病的病,殘的殘,除了老大媳婦劉香久那老閨女艾鳳橋,剩下那倆兒媳,如今過不慣苦日子,憑臉蛋淨偷人,這怕是報應,石青嘴上不說,這是贖罪呢。村民這才想起石老太太這二年信了佛,時常上廟進香,青衣素食有倆兒錢兒就捐到廟裏。日子長了,鄉親又發現,石青不光站橋站街,還晃常聽村廣播喊交黨費,和草糧屯另一位外號一口氣兒的大嬸子,比賽著積極,嘟嘟跑。石青老娘子站街站橋,對過往行人,橋畔三村父老,有難相幫,無難呈祥,原先心硬個人兒如今那般綿軟,背地兒都說換個人兒,修德修成了活菩薩。老伴柴國新另一路,喜歡捅事兒告狀提意見。外號豺先生的老伴開小賣店,為小賣店招攬生意,在店前門外打場子跳街舞、在店後鎖門放黃片,石青裝聾作啞不聞不問。倆人也不犯話,卻都把把從前石青當書記時,獲得的省市縣證書、合影、獎章,都鑲鏡框掛牆上。石青幫人不虛空,準摻和進去,誰家大事小情,磕磕絆絆,她耳驚馬到,不請自來,幫著滅病消災,。也有人心閑嘴浪,背地編派她:
火神奶奶,替人消災,
立地成佛,償還心債。
兒不成器,病病歪歪,
因果報應,求拜如來。
當年積極,沒少禍害,
知道後悔,善哉善哉。
火神奶奶石青的丈夫柴國新,人本來就狠,又有小算計,就有人起外號叫他豺先生。豺先生這些年心理變態,從前老婆站台上,他也沒少沾光做軍師,自從文革後鄉村搞整頓,石青下台讓權給活屁股兒子吳臣,豺先生心裏有點兒失衡。再往後生產隊沒了,八仙過海各顯其能,錢成了香餑餑。柴國新處處看別人眼紅,除了愛告狀、愛查村賬、愛提意見,更知道抓撓錢兒。人多嘴雜,小賣店看黃片兒,被人捅出來,鎮上民警來查,豺先生矢口否認,塞上條煙,也就消了災。豺先生愛提意見,對村裏的事兒,看啥都不順眼,動不動串裰人聚眾上訪。看誰有錢成富戶,又嫉妒,屬心理失衡那種。石青不是那種人,她是有組織的人,雖然她近年信點啥,燒香拜佛,廣結善緣,但她始終不參與信眾活動,她相信組織,相信政府,心裏有解不開的疙瘩,就看紅書,學毛著,狠鬥私字一閃念。兩口子喝的一鍋粥,尿不到一壺去,一個火神奶奶,一個豺先生,都火爆脾氣,幹脆分開睡,誰也不理誰,井水不犯河水。在橋邊攔下老徐的老太太石青,一邊打岔兒,一邊把老徐讓進豺先生的“夜來香”小賣點。老徐一輩子和劉香久養下兩雙兒女,除了老大艾鳳樓、大閨女大馬蜂艾鳳巢,是香久和丈夫“沒名兒”留下的種兒,餘下的二閨女人稱一口氣兒的艾鳳枝,現今當村長的二兒子艾鳳台,開紙廠老三艾鳳池,連同石青的兒媳老閨女艾鳳嬌,誰都知道是跑卵子徐恩長的親生骨肉。當然這話上不了桌麵兒,雖然都心知肚明,卻都遮遮掩掩,諱莫如深,嘴上留德。老閨女鳳嬌那年嫁給石青大兒子秋生,那時是石青當村書記,一家人死活相中了模樣品行都沒挑的俊姑娘艾鳳嬌。劉香久心裏是相不中柴家人性,但自家成分高,自己名聲又不好,架不住石青在村裏一跺腳滿街爛顫,秋生又入伍穿上軍裝讓人眼熱,也不說香久家有心攀高枝,反正兩家就把親做成了。按說兩人是親家,晃常倒不大走動。那年頭正講階級鬥爭,石青正如日中天,心氣兒正高,香久一把濕柴燎不到鍋底上。當然是親三分向,石青站台那幾年,暗地裏免不了護著恩長劉香久,讓香久恩長這對冤家,得好有幾年。這時石青眼瞅著橋邊有人尋釁架秧子,就奔過來。原來水沿莊“三步兩座橋”紙箱廠起內訌,一山二虎,廠子合夥人艾鳳池和吳布德倆人鬧掰了,勢同水火,終於鬧到大打出手,演出了全武行。
如今三步兩座橋的鄉親,每天看見徐恩長拉長的身影,從留鎮踽踽走來,撲奔河西柳葉桃,撲奔老相好劉香久,早已司空見慣、見怪不驚,早已把老漢的舉動,視作應當應分、情理之中,但每個鄉親心裏,都有說不清道不明的酸楚和同情。噓寒問暖之餘,內心卻難掩絲絲隱痛,都知道是老人當村長親兒的艾鳳台,為賭氣圖臉麵,趁散社把獨身的飼養員老徐送到留鎮敬老院,狠心把有情人劃斷人間天河。都知道徐恩長是艾鳳台的親爹,艾鳳台也知道親媽劉香久,膝下有兩雙兒女都是恩長的骨肉。
這天徐恩長才走到橋邊,就覺出異樣,隻見橋南橋北,橋東橋西,一團團人群聚集不散,一簇簇男女老少交頭接耳,還淨朝老徐身上指指點點。老徐倒沒介意,他早已到了耳根清淨,與世無爭年紀。才要上橋,人群中閃出一位上歲數的幹瘦女人,伸手攔他,攔他不算,還把他扯到一邊,話到嘴邊又緘口不語。下手攔阻老徐的女人叫石青,在三步兩座橋,漫說村民,連橋邊石塔,也認識這位當年名揚渝水的水沿莊女支書。時過境遷,他知道這些年石青退位多年賦閑在家,她沒別的嗜好,除了撿廢品賣錢,石青就喜歡站街站橋,街是十五個大門一條街,橋是水沿莊西頭上的織女橋。石青站街不是扯閑話,石青是贖情還願呢,時光荏苒,痛定思痛,當年欠下孽債的老村支書,也不知從哪天起,就隨了佛緣,有了佛心。北方鄉下婦女不像南方鄉下女人,南方鄉下沒冬閑女人一年到頭不拾閑兒。如今北方的鄉下婦女,沒攤上好男人的女人挑家過日子,當了家裏的頂梁柱,好吃懶做耍錢鬧鬼的男人當甩手掌櫃,坐山喊。從前不這樣,從前生產隊農閑時節,上點年紀的鄉下女人愛站街,東家長西家短,當小廣播,當娛樂。石青和她們不一樣,如今石青站街時少大多站三步兩座橋頭上,站橋上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扶弱濟困,積德行善。除了老徐的風流情債,石青的站街站橋,倒成為三步兩座橋另一道風景。不知情的覺著稀罕,知情的,都知道老人如今吃齋念佛,象換了個人,為從前的悔恨,補過贖罪呢。三步兩座橋鄉親,都知道石青小時候當童養媳,苦大仇深,四清那年,被工作組樹為典型,當成運動根子,挨不少累,也得罪不少人。當年鬧公社時候三村分分合合,農業學大寨時候,石青露臉出風頭當紅人兒,被縣委樹典型,熬成整個三步兩座橋大隊當家人。當年何止在三步兩座橋,就是在留鎮,在整個渝水縣,女村支書也是鳳毛麟角。三步兩座橋在舊社會因田土豐腴,得風氣之先,除地主富農,也湧現不少大小商人掌櫃,出不少闖關東跑滿洲的買賣人。這一帶鄉民勤勉肯做惜錢如命,手有倆錢,就恨不發家壯戶、買房置地,解放後多少人戴上地富帽子,用當年下村工作組的話,說三步兩座橋真叫是:“廟小妖風大,池淺王八多”。上級認定這方田土是黑窩子,階級鬥爭複雜,逢運動就被打造成,出經驗、創成果、上文件的推廣典型。當年叱吒風雲翻雲覆雨,人稱火神奶奶的石青,如今早已是昨日黃花。七九年散社,社員人人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石青威風掃地,重新淪為半大腳尋常婆子,她一時想不開,把自己關在屋裏半年沒敢見人。站慣人前,喜歡發號施令的石青畢竟耐不住寂寞。她雖然有點弄不懂當今世道人心,卻忽然有一天夢醒一般推門出戶,重新站在人前的石青老太太象換個人。老太太不下地,不扯閑篇,除了拾閑兒撿點兒紙箱瓶罐兒換煙抽抽,都知道石青爺們柴國新開小賣店,不缺那棵煙抽,可老太太是省油的燈,撿完破爛兒抽顆煙,就梳頭洗臉,穿戴利落,在水沿莊十五個大門兒一條街街是街,橋是橋隨心所欲,站哪兒都站成了一尊菩薩,專門辦善事不圖名利。從此人人對石青都刮目相看,都說老太太長了佛心,一門心思幫人兒。誰家婆媳不和,天災病靨,她都上前搭把手,況且一幫到底,盡心竭力,茶不喝一杯,飯不吃一口。村人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紛紛猜測,有人說:從前喪良心,還人情債呢,也有人歪心,話不中聽,說沒看她那幾個藤下瓜兒歪瓜裂棗一樣,病的病,殘的殘,除了老大媳婦劉香久那老閨女艾鳳橋,剩下那倆兒媳,如今過不慣苦日子,憑臉蛋淨偷人,這怕是報應,石青嘴上不說,這是贖罪呢。村民這才想起石老太太這二年信了佛,時常上廟進香,青衣素食有倆兒錢兒就捐到廟裏。日子長了,鄉親又發現,石青不光站橋站街,還晃常聽村廣播喊交黨費,和草糧屯另一位外號一口氣兒的大嬸子,比賽著積極,嘟嘟跑。石青老娘子站街站橋,對過往行人,橋畔三村父老,有難相幫,無難呈祥,原先心硬個人兒如今那般綿軟,背地兒都說換個人兒,修德修成了活菩薩。老伴柴國新另一路,喜歡捅事兒告狀提意見。外號豺先生的老伴開小賣店,為小賣店招攬生意,在店前門外打場子跳街舞、在店後鎖門放黃片,石青裝聾作啞不聞不問。倆人也不犯話,卻都把把從前石青當書記時,獲得的省市縣證書、合影、獎章,都鑲鏡框掛牆上。石青幫人不虛空,準摻和進去,誰家大事小情,磕磕絆絆,她耳驚馬到,不請自來,幫著滅病消災,。也有人心閑嘴浪,背地編派她:
火神奶奶,替人消災,
立地成佛,償還心債。
兒不成器,病病歪歪,
因果報應,求拜如來。
當年積極,沒少禍害,
知道後悔,善哉善哉。
火神奶奶石青的丈夫柴國新,人本來就狠,又有小算計,就有人起外號叫他豺先生。豺先生這些年心理變態,從前老婆站台上,他也沒少沾光做軍師,自從文革後鄉村搞整頓,石青下台讓權給活屁股兒子吳臣,豺先生心裏有點兒失衡。再往後生產隊沒了,八仙過海各顯其能,錢成了香餑餑。柴國新處處看別人眼紅,除了愛告狀、愛查村賬、愛提意見,更知道抓撓錢兒。人多嘴雜,小賣店看黃片兒,被人捅出來,鎮上民警來查,豺先生矢口否認,塞上條煙,也就消了災。豺先生愛提意見,對村裏的事兒,看啥都不順眼,動不動串裰人聚眾上訪。看誰有錢成富戶,又嫉妒,屬心理失衡那種。石青不是那種人,她是有組織的人,雖然她近年信點啥,燒香拜佛,廣結善緣,但她始終不參與信眾活動,她相信組織,相信政府,心裏有解不開的疙瘩,就看紅書,學毛著,狠鬥私字一閃念。兩口子喝的一鍋粥,尿不到一壺去,一個火神奶奶,一個豺先生,都火爆脾氣,幹脆分開睡,誰也不理誰,井水不犯河水。在橋邊攔下老徐的老太太石青,一邊打岔兒,一邊把老徐讓進豺先生的“夜來香”小賣點。老徐一輩子和劉香久養下兩雙兒女,除了老大艾鳳樓、大閨女大馬蜂艾鳳巢,是香久和丈夫“沒名兒”留下的種兒,餘下的二閨女人稱一口氣兒的艾鳳枝,現今當村長的二兒子艾鳳台,開紙廠老三艾鳳池,連同石青的兒媳老閨女艾鳳嬌,誰都知道是跑卵子徐恩長的親生骨肉。當然這話上不了桌麵兒,雖然都心知肚明,卻都遮遮掩掩,諱莫如深,嘴上留德。老閨女鳳嬌那年嫁給石青大兒子秋生,那時是石青當村書記,一家人死活相中了模樣品行都沒挑的俊姑娘艾鳳嬌。劉香久心裏是相不中柴家人性,但自家成分高,自己名聲又不好,架不住石青在村裏一跺腳滿街爛顫,秋生又入伍穿上軍裝讓人眼熱,也不說香久家有心攀高枝,反正兩家就把親做成了。按說兩人是親家,晃常倒不大走動。那年頭正講階級鬥爭,石青正如日中天,心氣兒正高,香久一把濕柴燎不到鍋底上。當然是親三分向,石青站台那幾年,暗地裏免不了護著恩長劉香久,讓香久恩長這對冤家,得好有幾年。這時石青眼瞅著橋邊有人尋釁架秧子,就奔過來。原來水沿莊“三步兩座橋”紙箱廠起內訌,一山二虎,廠子合夥人艾鳳池和吳布德倆人鬧掰了,勢同水火,終於鬧到大打出手,演出了全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