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徐直搖頭,老徐有一宗脾氣,他惦著兒女行,卻從不端兒女飯碗,更甭提存家留宿,一提這個,鳳嬌就來氣,她恨鳳台,恨鳳台攆了親爹,傷了親爹的心。


    鳳嬌勸不動,就依了老徐,和往常一樣,到碾道房打尖歇腳,往常趕大雨暴雪天,恩長燎把火暖暖炕熬口粥喝,不到萬不得已,沒見恩長留過宿。


    親兒鳳台把他攆到敬老院,他就當成聖旨,不願破規矩當成天條。多虧當年小女兒鳳嬌留顆心眼兒,強給老爹留下碾道房。


    那碾道房是老人土改僅存的念想,多虧老閨女鳳嬌給老爹留下退身步。


    當年老徐土改分果實,不光分了長工屋碾道房,還分到三間東家的土改房,都知道老大鳳樓、大閨女鳳巢,香久和男人沒名兒婚生的親種,老徐有短兒一樣待他倆,可他們造,應當應分似的甜和遷就。


    前撇的大哥鳳樓結婚那年,老徐不聽人勸,上趕子把土改房讓給了鳳樓做新房。


    碾道房就在香久老房後身兒,中間就蹲一塊樹蔭小空場兒,抬頭就能隔短牆看見香久家的後窗台兒,後窗下有一塊後園地,短牆西旮旯是半人高的茅廁,香久解完手站起來,總愛朝碾道房瞭一眼。


    碾道房南邊前後兩進大院套,都歸屬老艾家,艾家兄弟倆住前後院兒,恩長做長工的東家艾書田,除了住臨街的前趟院兒,東牆山外頭還有一個大車門兒,院兒裏養一掛大車幾匹硬牲口,東廂房除了牲口棚就是草料房,北邊三間是倉房,土改分給了長工徐恩長,徐恩長又送給了沒名兒兒子小遭罪兒當了婚房。


    從打有生產隊,恩長就常年住飼養處當飼養員,就剩那三間碾道房是恩長的家業,碾道房通兩間是磨盤和碾道,恩長也不鎖外屋門,晃常有婦女來碾道破點兒豆子碾點兒黏米。


    那天石青好容易勸動老徐,朝碾道房那邊走動,誠心讓恩長離打架鬧事的地方遠一點,也是怕恩長傷心上火。


    人站水沿莊坎上兒說些寬心話,心還掛在織女橋上頭,直看見橋上人散了,恩長這才心落地。


    老徐在碾道房屋裏存不踏實,過一會兒又出門站莊頭上瞭望織女橋,瞭望香久住的橋西鳳嬌家院套,他遇上那場打鬥,才消停下來,老擔憂重起波瀾,除了望織女橋,他心裏也惦記香久,那場打臉的丟人場麵,香久鬧心不鬧心?


    扛住扛不住?恩長免不得連聲歎氣,狠狠地跺腳嫌自己多餘!老徐站碾道房前,對麵就是香久的老房場,如今物是人非,人去屋空,人搬走了,一切都空空蕩蕩,隻有麻雀成群地啄著這片那片長草的陽光,呼地起飛,又呼地落地。


    那時候香久家和如今一樣,香久家和碾道房就隔了一道短牆,沒名兒死後,孤男寡女,也還是相隔了那一道短牆。


    牆兩邊都是幹柴烈火,何況在十五個大門一條街,倆人早就一壇子鹹話,這幹柴烈火就連星星也能點燃。


    不用細尋思,刷牆的粉匠,一身的花點子,洗不淨脫不盡的爛衣裳,別人?等著,看杏花春雨桃紅柳綠的故事。


    兒女們臉上掛不住,還是老閨女艾鳳嬌,把香久接到河對岸自己家住下,這才放晴了滿城風雨。


    恩長雖嘴恨自己多餘,卻老不舍心,心扔不下香久不說,他更不舍心香久前撇後養的親情骨肉。


    俗話說,老人一身三件寶:老兒子、大孫子、破棉襖。這話不假,其實人老更有一大心疼,一大惦著:心疼軟的、惦著混慘的。


    哪個兒女日子過不上,老人就對誰偏心,這話帶講的,擱哪兒都不差。


    老徐更心重,好的賴的全不舍心。混好有錢的,誰知道從哪兒出差頭節外生枝?


    都曉得如今人情薄了,見利忘義,連天上的鳥兒,也尋不到一條幹淨的樹枝兒落腳。


    混賴的更不用說,人稱小遭罪兒的老大艾鳳樓,外號大馬蜂的二閨女艾鳳巢,也想有好日子過,偏偏財神繞道走,讓老徐又添心病。


    恩長是實誠人,自從偷了沒名兒的女人,對沒名兒留下的種,恩長更懷了愧疚。


    對小遭罪和大馬蜂,這些年老徐把心剜給它,也換來的是冷臉涼屁股。


    話把兒捏人家手心兒,恩長一輩子挺不起腰杆來,前半輩兒欠下的情債,就象雨後乍晴纏繞在山間的雲。


    那三間碾道房,雖屋瓦上長滿了鬆塔和狗尾巴荒草,卻還似認得恩長,恩長好像躲閃著打量,心事把目光神色束得惶惑而拘謹,像敝履還鄉的愧人。


    雖然沒擺到桌麵上,論起來石青跟恩長還是親家,鳳嬌和石青兒子做親,石青和恩長就近便,就有意讓恩長在碾道房住下,省得老徐地老天荒地兩頭跑腿子。


    有心的石青從家抱來行李,又拿笤掃想幫他拾掇拾掇衛生,屋裏到處落滿了塵土。


    恩長不讓,恩長從舊板櫃裏掏出自己存下的被褥,才一抖楞,除了一把上了銅鏽的蒼黑酒嗩呐,還抖楞出一隻存下的幹透壓癟的醬杆笛。


    年輕時候,水沿莊年節鬧秧歌,恩長吹嗩呐,香久搖旱船,那都是往日的回憶。


    趕後來兒女大了,知道了好歹,嗩呐聲就鎖進了水沿莊的記憶。那往後碾道房多少寂寞的夜晚,月光下恩長吹響的醬杆笛,也不知招來水沿莊多少婦女的眼淚。


    石青用眼角餘光望他,見恩長噙滿了眼淚,慌忙叮囑幾句就躲開了,當屋頂騰起了柴煙,石青才放心地走遠。


    正是夏日時分,不遠處三步兩座橋早已息事寧人。人煙散盡,聽罷了人間囂煩的橋下荷花,又想著把荷香蓮葉的清芬,漫奐到嚐盡人間冷暖的三村鄉社,似夢如夢的碾道房,天地間又重歸混沌安詳。


    徐恩長打開用包袱皮兒蒙裹著的那一卷行李,拂下布滿的灰塵,抖開晾曬,被褥的針腳絎趟,又在恩長心裏,蕩起香久舊日的指香。


    石青走回夜來香,還跟郎先生念誦,說恩長人矮了一截,人也幾分駝背。


    狼先生也歎息:挺硬實一個人。兩口子也都望恩長好。石青站橋,沒少關照跑腿子的徐恩長,嘴上叫不出,心裏還是把他當親家。


    不光這個,這裏還有一樁隱情,在十五個大門一條街,老吳家台柱子吳臣,四清運動弄得灰頭土臉兒,石青唱紅臉兒上台當上村書記,文革又站兩派打派仗,拉大旗作虎皮,狗咬狗一嘴泥。


    真叫是十年河東十年河西,文革後期落實政策,老支書吳臣又坐了天下。


    如今吳布德跟鳳池鬧糾紛,打哪兒論,石青的屁股也坐老徐這鋪炕上。


    石青看狼先生不上心,就自說自話,說人老就老了,這才幾年!石青還有記憶,想當年老徐年輕時候,多好的身板,英俊魁梧,就象灑滿陽光的春山和秋樹,滿莊站街的女人,在十五個大門一條街,在整個三步兩座橋,女人一見恩長就腿軟、就走不動道兒。


    膽小的,掩口偷看,臊紅臉看人兒扯出黏涎來,膽大的,浪笑加喊叫,沒話奏話,敢在恩長身上掐一把,擰一下,嘴說的卻是恩長的衣裳鞋帽,誇那好做工,好針腳。


    恩長沒說媳婦,身上穿的戴的,樣樣秀密,件件得體,就風傳恩長有了相好。


    從花台山地逃荒流落到三步兩座橋的徐恩長,從十五歲起落腳老艾家扛活,給地主艾書田當長工。


    熬到兩年頭上,親眼目睹了老艾家吹吹打打把香久娶進家門。那時候恩長雖然比香久小兩歲,還是個雀兒身,卻看出十九歲花枝兒一樣的新娘劉香久,臉上整天沒點兒笑容,心中並不快樂。


    新郎艾仁田是地主艾書田的親兄弟,哥倆繼承了父母的祖業,哥倆沒分家的時候大事小情春種秋收都由哥哥主事兒。


    兄弟艾仁田是個麵糊人兒,軟泥糊不上牆拿不起個兒來,種田也立巴不頂個好娘們,整天就愛扯閑板兒,閑常還信點兒啥,不殺生愛上香和圈裏的大花牛稱兄道弟。


    那年頭三步兩座橋時興皮影戲,農閑時沒少搭台唱影住影班。娶了親的艾仁田不愛老婆愛唱影,不會拉弦兒也沒嗓兒,唱不出個兒來卻是個皮影迷。


    一聽說哪村哪莊紮影棚,唱皮影,追出去幾天不著家,對夫妻情、男女事,持家過日子,不走心,不慮事,迷迷糊糊笑臉兒人。


    艾家老輩人死得早,給兄弟倆留下挺大一座莊稼院兒,前庭後園,南北通長,老大艾書田住南趟五間大正房,老二住後院,也是五間大北房,一路穿堂,出後園對望就是三間碾道房。


    徐恩長給老大賣功夫,晚上睡碾道房,一年四季,南北穿堂入室,不知走多少趟,地皮兒都踩得溜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步兩座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燕門煙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燕門煙樹並收藏三步兩座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