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會雖名為三王聯合甄選,但眾人心照不宣,都知道甄選出來的藝妓會先上呈給皇帝,待皇帝將滿意的人選納入宮中之後,才會把其餘女子分別賞賜給王爺。
那人見衛靖來到桌前,起身道:“這位老板請了,不知道老板怎麽稱呼?這回可是帶姑娘要來參加甄選的?”
衛靖拱手一禮道:“正是,在下吳成言,乃是濟南名泉樓的東家,今日帶了樓裏的頭牌要來一試身手,還望先生多給提點提點!”
跟著拿了包銀兩,偷偷塞到對方手上,而“成言”兩字合而為“誠”,這是衛靖暗指自己“無誠而來”,自然是個假貨了。
那名泉樓是濟南的一個小酒樓,在當地也無甚名氣,其東家正是司馬家在濟南的接頭人,衛靖隨口說了個遠在天邊的地名,想來對方即便知道有這麽一間酒樓,對其中人事狀況多半也不甚清楚。
那人隨即滿臉堆笑,還禮道:“吳老板客氣了,在下薛季安,此次甄選大會有什麽事兒找我就行了!”
此時榆琴也欠身施了一禮,薛季安見她進退得宜,舉手投足都是有模有樣,顯然熟諳此道,內心喝采了一番。
薛季安又道:“吳老板,雖然您的姑娘看來是上等資質,但例行公事還是得走一遍才成,還盼老板莫要見怪!”
衛靖笑道:“不怪,不怪!該辦的自然還是得辦!”
跟著朝榆琴使了個眼色。
榆琴會意,朝薛季安又施一禮後,將身上的“鳳鳴”取下,隨即坐到一旁事先準備好的坐墊之上,並將“鳳鳴”安放到身前,起手彈琴!
榆琴玉手輕輕擺動,隻聞鳳凰初鳴三聲,鋒芒畢露,正似長劍冷然出鞘,旁人紛紛被這一陣銳利的琴音給震懾,談話喧嘩之聲驟然而止,跟著眾人前前後後移動腳步,圍在榆琴身旁,不時低聲議論,好奇這位姑娘是何方神聖?
鳳鳴三聲後便即錚錚作響,此起彼落,弦音輕巧短促,卻音音鋒利,正如一名劍客在林中獨自舞劍,或刺或點,或斬或挑,甚是靈動多變。
待到琴曲中段,琴音轉為長短相間,短時如瀝瀝驟雨打蕉葉,長時如颯颯秋風過長林,許多人不自覺熱血上湧,忍不住便想拿起什麽物事揮舞一番,以泄心中由來莫名的爭鬥之氣。
又過半晌,琴曲已來到尾聲,長短琴音漸漸和緩下來,變為悠長柔和的曲調,正似劍招收尾,終至停手,跟著琴曲中那名劍客負手持劍,任秋風拂身,暢快淋漓,此時琴聲終止,旁觀眾人如夢初醒,紛紛大聲鼓掌叫好。
薛季安也同樣大聲喝采,對衛靖道:“有此等琴藝,薛某認為吳老板可說是立於不敗之地,四日後薛某在此處恭候兩位大駕!”
原來姑娘們在報名大會之時,為了避免濫芋充數,薛季安會先行考較一番,瞧瞧她們的技藝是否端得上台麵,實力較差者便會在這第一關就先行淘汰。
榆琴此時才起身,先是對著薛季安欠身一禮,跟著也對圍觀群眾施禮致意,大夥見她雖是麵戴紗巾,看不清真容,然舉手投足間風情萬種,氣質脫俗,兼之琴藝出神入化,是以待她施禮已畢,眾人又是喝采了一番。
衛靖點點頭道:“多謝,那咱們今日就先告辭了,四日後此地再會!”
向群眾拱手致意後,便帶著榆琴一前一後,昂首闊步地走出會場。
待兩人終於離開一色樓,衛靖不禁問道:“方才那曲子可精彩得很啊,我卻從沒聽過,這是琴姑娘近日靈感又來,自行譜寫的曲子?”
榆琴點頭道:“那幾日我在白水寺中,見你天天在林中練劍,其時天高氣爽,秋風瑟瑟,公子使劍又賞心悅目,我心有所感,便寫下這首《秋林劍歌》,幸好方才眾人捧場,這才沒給公子丟臉。”
衛靖失笑道:“琴姑娘說哪兒的話?你如此琴藝,誰聽了敢不大聲鼓掌叫好,我衛某人第一個便與他過不去!”
榆琴微笑道:“公子莫要胡說,你才不會為這點小事為難別人呢。”
兩人便如此一路說笑,回返信陽客店。
隔日一早,衛靖與榆琴正在客店大堂用早膳,此時一名英姿颯爽、打扮利落的年輕女劍客忽然自門外走入,引得不少正在吃飯的客人偷瞧了幾眼,她走入大堂後四處張望,一見到衛靖便眉開眼笑,走到桌旁打招呼道:“二當家!”
衛靖方才正與榆琴說話,並未注意到女劍客,此時她出言打了聲招呼,衛靖才留意到她,跟著也笑道:“何姑娘!快上桌一起吃些東西吧!”
原來女劍客正是司馬家的食客何婉慈,榆琴如今的用劍,便是她留在司馬家倉庫的。
由於何婉慈長時間在外行動,因此兩女並不相識,衛靖也趁機把她們介紹了一番,而何婉慈雖入座卻並未動筷,隻是推說自己已用過早點。
待兩女介紹已畢,何婉慈先把兩隻信封交給衛靖,隻見信封甚是厚實,似乎放了不少紙張在內中,跟著道:“二當家,這幾日眾人所調查的結果都在其中,其中梁獻王、蜀昭王行事向來張揚,較為好查,隻有那荊恭王作風低調內斂,因此弟兄們收獲不多。另外這封是四當家回信,再請二當家好好收著。”
衛靖接過後道:“辛苦你們了!三日後便是三王聯合甄選大會,我與琴姑娘會假扮青樓老板與藝妓,前往一探,董老板亦會派另外數人到場,到時再勞煩何姑娘領著他們辦事了,當天該如何行止,明日請何姑娘再來一趟,我會把需要你們協助之處寫在信中,你們照信行事便可。”
何婉慈點頭道:“好,我看著辦便是,先預祝兩位馬到成功了!”
衛靖、榆琴道謝後,榆琴問道:“何姑娘似乎甚少回返司馬家?前段時間我在總店待了一陣子,卻從未見到何姑娘回歸,一直未有機會就此劍之事向你道謝呢。”
何婉慈微笑道:“榆琴姑娘不必客氣,此劍輕巧細長、質地甚佳,正適合新學劍法的女子使用,若任它一直躺在倉庫,那也太可惜了些。”
榆琴點頭道:“是,多謝何姑娘了,不過何姑娘可是雜務繁忙,這才一直在外頭奔波?”
說到此處衛靖卻忽然忍不住笑出聲來,何婉慈臉上一紅,對衛靖嗔道:“二當家!”
衛靖仍是止不住笑意,對榆琴答道:“何姑娘雜務繁忙自是沒錯,但因何她總是不在總店,這事你還是自己問她吧!”
榆琴甚是不解,便看向何婉慈,那何婉慈自進入客店,一直到方才說完正事,舉手投足皆是幹淨利落,一副不拘小節的女俠模樣,此時卻突然扭捏了起來。
何婉慈神情複雜,無奈道:“二當家還是你說吧。”
這時她才拿起杯子,喝了第一口茶。衛靖對榆琴道:“就是......這個......左思源左兄,對何姑娘似乎頗為欣賞,每當何姑娘返回總店,左兄便喜歡去找她說話。”
榆琴問道:“左兄弟?”
衛靖道:“是,這事在司馬家也有不少人知情了,三哥、四姐、七妹、徐大娘,還有章容庭章兄也知道了。”
何婉慈聞言一驚,忙問:“怎麽連章容庭也知道了?”
衛靖笑道:“何姑娘可別小看章兄,他平時沉默寡言,看似對旁人不甚關心,其實腦袋好得很,許多事都逃不過他的法眼,隻不過他不愛說罷了。”
那人見衛靖來到桌前,起身道:“這位老板請了,不知道老板怎麽稱呼?這回可是帶姑娘要來參加甄選的?”
衛靖拱手一禮道:“正是,在下吳成言,乃是濟南名泉樓的東家,今日帶了樓裏的頭牌要來一試身手,還望先生多給提點提點!”
跟著拿了包銀兩,偷偷塞到對方手上,而“成言”兩字合而為“誠”,這是衛靖暗指自己“無誠而來”,自然是個假貨了。
那名泉樓是濟南的一個小酒樓,在當地也無甚名氣,其東家正是司馬家在濟南的接頭人,衛靖隨口說了個遠在天邊的地名,想來對方即便知道有這麽一間酒樓,對其中人事狀況多半也不甚清楚。
那人隨即滿臉堆笑,還禮道:“吳老板客氣了,在下薛季安,此次甄選大會有什麽事兒找我就行了!”
此時榆琴也欠身施了一禮,薛季安見她進退得宜,舉手投足都是有模有樣,顯然熟諳此道,內心喝采了一番。
薛季安又道:“吳老板,雖然您的姑娘看來是上等資質,但例行公事還是得走一遍才成,還盼老板莫要見怪!”
衛靖笑道:“不怪,不怪!該辦的自然還是得辦!”
跟著朝榆琴使了個眼色。
榆琴會意,朝薛季安又施一禮後,將身上的“鳳鳴”取下,隨即坐到一旁事先準備好的坐墊之上,並將“鳳鳴”安放到身前,起手彈琴!
榆琴玉手輕輕擺動,隻聞鳳凰初鳴三聲,鋒芒畢露,正似長劍冷然出鞘,旁人紛紛被這一陣銳利的琴音給震懾,談話喧嘩之聲驟然而止,跟著眾人前前後後移動腳步,圍在榆琴身旁,不時低聲議論,好奇這位姑娘是何方神聖?
鳳鳴三聲後便即錚錚作響,此起彼落,弦音輕巧短促,卻音音鋒利,正如一名劍客在林中獨自舞劍,或刺或點,或斬或挑,甚是靈動多變。
待到琴曲中段,琴音轉為長短相間,短時如瀝瀝驟雨打蕉葉,長時如颯颯秋風過長林,許多人不自覺熱血上湧,忍不住便想拿起什麽物事揮舞一番,以泄心中由來莫名的爭鬥之氣。
又過半晌,琴曲已來到尾聲,長短琴音漸漸和緩下來,變為悠長柔和的曲調,正似劍招收尾,終至停手,跟著琴曲中那名劍客負手持劍,任秋風拂身,暢快淋漓,此時琴聲終止,旁觀眾人如夢初醒,紛紛大聲鼓掌叫好。
薛季安也同樣大聲喝采,對衛靖道:“有此等琴藝,薛某認為吳老板可說是立於不敗之地,四日後薛某在此處恭候兩位大駕!”
原來姑娘們在報名大會之時,為了避免濫芋充數,薛季安會先行考較一番,瞧瞧她們的技藝是否端得上台麵,實力較差者便會在這第一關就先行淘汰。
榆琴此時才起身,先是對著薛季安欠身一禮,跟著也對圍觀群眾施禮致意,大夥見她雖是麵戴紗巾,看不清真容,然舉手投足間風情萬種,氣質脫俗,兼之琴藝出神入化,是以待她施禮已畢,眾人又是喝采了一番。
衛靖點點頭道:“多謝,那咱們今日就先告辭了,四日後此地再會!”
向群眾拱手致意後,便帶著榆琴一前一後,昂首闊步地走出會場。
待兩人終於離開一色樓,衛靖不禁問道:“方才那曲子可精彩得很啊,我卻從沒聽過,這是琴姑娘近日靈感又來,自行譜寫的曲子?”
榆琴點頭道:“那幾日我在白水寺中,見你天天在林中練劍,其時天高氣爽,秋風瑟瑟,公子使劍又賞心悅目,我心有所感,便寫下這首《秋林劍歌》,幸好方才眾人捧場,這才沒給公子丟臉。”
衛靖失笑道:“琴姑娘說哪兒的話?你如此琴藝,誰聽了敢不大聲鼓掌叫好,我衛某人第一個便與他過不去!”
榆琴微笑道:“公子莫要胡說,你才不會為這點小事為難別人呢。”
兩人便如此一路說笑,回返信陽客店。
隔日一早,衛靖與榆琴正在客店大堂用早膳,此時一名英姿颯爽、打扮利落的年輕女劍客忽然自門外走入,引得不少正在吃飯的客人偷瞧了幾眼,她走入大堂後四處張望,一見到衛靖便眉開眼笑,走到桌旁打招呼道:“二當家!”
衛靖方才正與榆琴說話,並未注意到女劍客,此時她出言打了聲招呼,衛靖才留意到她,跟著也笑道:“何姑娘!快上桌一起吃些東西吧!”
原來女劍客正是司馬家的食客何婉慈,榆琴如今的用劍,便是她留在司馬家倉庫的。
由於何婉慈長時間在外行動,因此兩女並不相識,衛靖也趁機把她們介紹了一番,而何婉慈雖入座卻並未動筷,隻是推說自己已用過早點。
待兩女介紹已畢,何婉慈先把兩隻信封交給衛靖,隻見信封甚是厚實,似乎放了不少紙張在內中,跟著道:“二當家,這幾日眾人所調查的結果都在其中,其中梁獻王、蜀昭王行事向來張揚,較為好查,隻有那荊恭王作風低調內斂,因此弟兄們收獲不多。另外這封是四當家回信,再請二當家好好收著。”
衛靖接過後道:“辛苦你們了!三日後便是三王聯合甄選大會,我與琴姑娘會假扮青樓老板與藝妓,前往一探,董老板亦會派另外數人到場,到時再勞煩何姑娘領著他們辦事了,當天該如何行止,明日請何姑娘再來一趟,我會把需要你們協助之處寫在信中,你們照信行事便可。”
何婉慈點頭道:“好,我看著辦便是,先預祝兩位馬到成功了!”
衛靖、榆琴道謝後,榆琴問道:“何姑娘似乎甚少回返司馬家?前段時間我在總店待了一陣子,卻從未見到何姑娘回歸,一直未有機會就此劍之事向你道謝呢。”
何婉慈微笑道:“榆琴姑娘不必客氣,此劍輕巧細長、質地甚佳,正適合新學劍法的女子使用,若任它一直躺在倉庫,那也太可惜了些。”
榆琴點頭道:“是,多謝何姑娘了,不過何姑娘可是雜務繁忙,這才一直在外頭奔波?”
說到此處衛靖卻忽然忍不住笑出聲來,何婉慈臉上一紅,對衛靖嗔道:“二當家!”
衛靖仍是止不住笑意,對榆琴答道:“何姑娘雜務繁忙自是沒錯,但因何她總是不在總店,這事你還是自己問她吧!”
榆琴甚是不解,便看向何婉慈,那何婉慈自進入客店,一直到方才說完正事,舉手投足皆是幹淨利落,一副不拘小節的女俠模樣,此時卻突然扭捏了起來。
何婉慈神情複雜,無奈道:“二當家還是你說吧。”
這時她才拿起杯子,喝了第一口茶。衛靖對榆琴道:“就是......這個......左思源左兄,對何姑娘似乎頗為欣賞,每當何姑娘返回總店,左兄便喜歡去找她說話。”
榆琴問道:“左兄弟?”
衛靖道:“是,這事在司馬家也有不少人知情了,三哥、四姐、七妹、徐大娘,還有章容庭章兄也知道了。”
何婉慈聞言一驚,忙問:“怎麽連章容庭也知道了?”
衛靖笑道:“何姑娘可別小看章兄,他平時沉默寡言,看似對旁人不甚關心,其實腦袋好得很,許多事都逃不過他的法眼,隻不過他不愛說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