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確認飛船入軌成功之後,東風航天城的對外公共通訊也隨之恢複。


    早已蓄勢待發的近百家媒體,在最短的時間裏將或是文字、或是畫麵的轉播內容播發了出去。


    中午十二時,c站的新聞三十分率先播出了關於“神舟五號成功發射,我國開啟首次太空載人之旅”的消息。


    不過,這隻是一次例行的午間新聞。


    因此,整個篇幅相當克製,隻持續了大約三分鍾。


    涉及到的畫麵隻有火箭點火、助推器分離和總指揮宣布發射成功等幾個片段……


    屬於是報道了,但沒完全報道。


    尤其對於很多翹首以待很久的人來說,更是心裏癢癢的不行。


    就像某些無良作者。


    早就告訴你後麵要寫什麽劇情,又用各種手段把期待感給拉起來。


    結果更新的卻很慢,讓人非常難受。


    好在,c站在這方麵還是比較講良心的。


    雖然中午的報道篇幅不長,但也明確表示,在新聞聯播之後,會有一個持續一小時左右的載人航天專題報道。


    也算是滿足了國內外愛好者,還有部分業內人士的要求……


    當然,也是對常浩南等人工作的一次考驗……


    按照計劃,一切無驚無險地進行著。


    中午十一時四十六分。


    早已經完成準備的常浩南拿起通話器,下令要求青鸞衛星群正式接入並轉發神舟五號發出的s波段通信信號。


    短短幾分鍾後,經過兩次中繼的圖像內容就同時回傳到了位於京城的檀州地麵站,和工作在35km高平流層的飛艇上。


    後者隨即又將信號通過第三次中繼,發往鎬京地麵站和東風航天城。


    整個過程的實際延遲大約270毫秒。


    很快,發射指揮控製中心的大屏幕上,又一次顯示出了飛船內部的情況。


    畫麵質量清晰、連貫。


    按照時間表,這會正好是航天員的用餐時間。


    在失重狀態下,不起眼的食物殘渣可能帶來非常大的麻煩。


    因此不可能像是在地麵上一樣,把食物盛到盤子,或者類似的敞口容器裏。


    隻能參考幼兒食品的設計,以最大限度地保證安全。


    或者幹脆全都做成塊狀,保證一口吃掉。


    所以,屏幕上顯示出的第一個畫麵,就是航天員同誌正在用力擠捏一個看上去像是吸吸果凍一樣的包裝袋。


    隻不過,裏麵裝的應該是預製完成的魚香肉絲或者宮保雞丁。


    對於他來說,這已經是經過無數次訓練的內容了。


    但地麵上的不少同誌還是第一次見。


    於是,這個“猛男吸果凍”的動作引發了一陣輕笑,倒是出乎意料地讓測控大廳內的氣氛輕鬆下來不少……


    這個時候,沈俊榮轉過頭,看了一眼旁邊的常浩南。


    後者此時正負手而立,饒有興趣地看著屏幕。


    在原來的時間線上,由於這段時間仍然處在通信盲區,因此廣泛流傳的宇航員用餐畫麵隻有一個吞食塊狀食物的短暫片段。


    顯然沒有眼前的硬核吃播效果好。


    “浩南同誌,浩南同誌!”


    連續叫了兩聲,才讓常浩南轉過頭來。


    “沈總?”


    沈俊榮指了指旁邊顯示的時間:


    “怎麽提前連上了?”


    要知道,此時距離飛船進入繞地的第三個周期,還有約20分鍾。


    而神舟五號每一圈的持續時間大概在90分鍾上下。


    實際上,地麵測控站/測控船能夠覆蓋的範圍相當有限。


    以喀什站,和類似經度的卡拉奇站為例,盡管已經是華夏國土最西邊,但其實並不比東風測控站早太長時間。


    直到第一圈10點31分,也就是結束前9分鍾才捕獲到飛船目標。


    結果,第二圈就直接提前到了將近20分鍾。


    相當於將有效通信時間拉長到了過去的兩倍。


    這還沒算等會離開島城測控站範圍以後還能繼續有效的部分。


    顯然和之前計劃中說好的有些出入。


    “計劃嘛,肯定得寫得保守一些,給我們自己留一些回旋餘地……”


    常浩南的回答突出一個直截了當:


    “可能是因為接入網絡的服務對象太少,所以每個天線的有效接受角度比當初估計的更大,所以就相當於增加了預計覆蓋麵積。”


    “如果按照現在的情況計算,那到第8和第9個繞地周期的時候,有效接通時間大概能在50分鍾上下……”


    麵對這個回答,沈俊榮也隻好報以無奈的笑容……


    接下來的連續幾個周期,都沒有什麽特別的任務,數據傳輸流程也相當平穩。


    隻有在下午3時54分,進入第五圈的神舟五號進行第一次機動變軌,以模擬躲避太空垃圾或是航天器對接操作時,信號出現了一瞬間的波動。


    不過,也並沒有達到斷流的程度,隻是延遲瞬間增加到了500ms以上。


    就這樣,時間很快來到了晚上七點半。


    也就是專題節目播出的時間。


    考慮到飛船畢竟還沒有完成回收,節目內容不可能提前開香檳。


    仍然是報道加訪談的形式。


    隻不過,相比中午的簡訊,提供了更加充分的內容。


    還配有兩名嘉賓,回答主持人提出的一些問題。


    不過眼下這會,能夠提供的影像資料其實也比較有限。


    無非是多出了一些指揮控製大廳內的場景,以及航天員在前麵幾圈飛行中的工作畫麵而已。


    為了填滿整個問答環節,主持人身後的屏幕肯定是要把這些內容重複播放多次的。


    對於感興趣的人來說,這會的關注點本來就在訪談內容上,並且那幾個畫麵哪怕多看幾遍也不會膩。


    ……


    而在連海市的一棟民宅內。


    一名身穿中校製服、年逾花甲的老人,此時已經如老僧坐定般,直直地盯著眼前的屏幕。


    直到旁邊小孫子的聲音傳到耳中:


    “爺爺,為什麽後麵總是那幾段內容來回放啊?”


    “因為……”


    直到這個時候,他才意識到,自己已經被淚水模糊了視線……


    老人名叫孟林森,表麵上隻是一名從空軍飛行員轉業到連海物資局,之後又退休的普通老幹部。


    但實際上,他卻是30年前714工程被選拔出的19名航天員之一。


    可以說,他們才是華夏最早的一批“預備航天員”。


    隻不過,那個時候要搞載人航天,各方麵條件確實不足。


    因此1975年,項目徹底下馬。


    孟林森和他的十幾名同事,也奉命返回原部隊,此生注定無緣宇宙。


    但是在夢想磨碎近三十年後的今天,卻有機會能夠親眼看到華夏航天員成功進入太空……


    孟林森深吸一口氣,調整了一下自己的情緒:


    “因為飛船是在地球外麵轉動,隻有在經過咱們上麵的時候,才能和地麵進行聯絡……”


    他一邊用手示意,一邊給滿臉懵懂的孫子解釋著宇宙飛船的基本原理。


    然而,還沒等他話音落下,就聽到電視中傳出主持人的聲音:


    “接下來,我們將會與您一同見證,航天員在太空中的工作和生活情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學霸的軍工科研係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十月廿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十月廿二並收藏學霸的軍工科研係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