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底之前……”


    張洪飆輕聲念叨了一句,然後微仰起頭,思索了一下自己下個月的日程安排,準備看怎麽才能趕上這次交流研討會。


    但作為統領全國工業建設發展的部門二把手,他的行程確實相當密集:


    “現在還不能確定更準確的時間麽?”


    宋家祥遲疑了一下,接著搖搖頭:


    “我們自己人這邊當然沒問題,但其它單位的情況還是要再對接一下……尤其是航空動力集團那邊,常院士本人肯定是要請到的。”


    事到如今,在航空界要想搞新項目,尤其是新的大項目,想要避開常浩南這個名字,已經幾乎不可能了。


    因此,他也自然而然地成為了航空動力集團必須要發函邀請的人選之一。


    但張洪飆卻擺了擺手:


    “常院士那邊,李主任已經親自聯係過了,估計過上兩天就能從鎬京回來。”


    說著還輕輕敲了敲桌子,以示強調:


    “如果考慮他的行程,那你們最好能安排到八月初,讓常院士能回京城一次就把事情都辦了,現在正好是渦扇20測試的關鍵階段,鎬京那邊的工作也很緊張。”


    實際上,相比渦扇20,常浩南目前更主要是在忙高超音速武器的事情。


    但別說是宋家祥,就連張洪飆都對此事了解不多。


    隻當鎬京那邊的工作大頭是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


    “如果這樣的話,我們盡量把會議時間定在8月第一周……”


    宋家祥一邊回答,一邊在自己本子最前麵的日曆上做了個標記。


    張洪飆則繼續補充道:


    “另外,你們集團領導先提前和下屬各主機研究所溝通一下,把第四代戰鬥機對於動力裝置的要求提前總結一下,按照剛才那一段分析作為模板就好,也方便給常院士他們做個參考,盡可能像殲10那樣,做到動力和飛機同時研發、同時成熟。”


    其實本來,他說出這句話,已經是帶著點準備結尾的意思了。


    但宋家祥卻隨之麵露猶豫之色。


    張洪飆並非專業搞航空出身,雖然這些年來耳濡目染也學到不少,並且非常依仗專家顧問的意見,很少出現外行指導內行的情況。


    但真到了一些細節上,總歸還是差點意思。


    所以思慮再三之後,還是開口道:


    “其實張主任,多年前常院士在設計渦扇10的時候,就考慮到過新一代戰鬥機的動力需求問題,當時就是按照第四代發動機的底子來做的,所以我們估計,常院士那邊應該本來就有自己的計劃。”


    “另外,四代機方案對於動力的要求,並沒有想象中那麽嚴苛……比如之前提到過的超音速巡航能力,並不完全和動力相關,在之前提交過的幾個方案當中,其實不乏有偏向低阻力優化,甚至可以用現階段渦扇10b實現超巡的……”


    “總之,設計選型工作本身就和目標動力的性能有關,無論常院士拿出一個什麽水平的第四代發動機,我們都能有相應的方案進行適配和調整……”


    這一番話,其實帶著張洪飆於公於私兩方麵的考慮。


    於公,航空工業集團這些年也不是在白拿資源,通過殲10和殲11兩個項目,早已經對不同體量戰鬥機的設計和生產有了相當程度的理解。


    如今的飛機設計早已經不再局限於“圍繞特定型號動力進行氣動適配”或是“圍繞特定氣動設計進行動力適配”二選一,而是應該由氣動和動力、外流和內流相結合進行。


    於私,或許常浩南確實有給整個項目進行兜底的能力,但他作為新上任不久的集團領導,也不希望給上級留下一個“離了外人就辦不了事”的印象。


    ……


    正如張洪飆所說,常浩南其實在航空工業集團開會之前,就已經接到了來自李忠毅的電話。


    實際上,他在這件事裏麵的參與不深,隻是在中間給空軍裝備研究院的幾名同誌去過一封信而已。


    能拿出如今這樣的結果,說實話甚至都超過了他一開始的預期。


    但更讓他感到意外的是,上級會做出如此激烈而明確的反應。


    要知道,前世第四代戰鬥機的選型立項大概在2008年前,這一波直接提前了差不多兩年時間。


    想來是因為時間線變動以後,由於沒了中間發生過的一係列事件,加上雙方之間的力量對比也不似前世那樣懸殊,導致決策層的鬥爭策略也發生了一定變化。


    簡單來說就是……


    如果不是沒辦法,誰tm願意當烏龜啊?


    好在常浩南對此也早有準備。


    或者不如說,從重生回來的第一天開始,他就在為了這一天而準備著。


    因此,並不會因為提前兩年而感到有任何慌亂。


    在接到電話之後,常浩南簡單安排了一下鎬京方麵的工作,然後便用最快的速度飛回了京城……


    “常院士,很抱歉這麽急著把你從鎬京給叫回來。”


    剛一見麵,李忠毅就幾乎迫不及待地進入了正題:


    “不過上級對於這次的事情非常重視,包括就在前天,張副主任親自到航空工業集團那邊召開了一次座談會,聽取他們領導班子成員的相關意見。”


    “讓我們比較意外……當然也比較高興的是,幾個主機研究所已經在總體設計這塊做出過不少準備,隻是因為缺少具體的要求和評估才始終沒能達成共識,現在有了空軍方麵的明確意見,預計下個月初就會召開一次方案研討會,把研發可行性和技術路線給確定下來。”


    他一邊說著,一邊從桌上拿起一份會議記錄和一個信封交給常浩南。


    “但是,搞飛機研發,離了你們航空動力集團可玩不轉,所以……今天一方麵是聽聽你的意見,當然還有要求,另一方麵也是邀請你出席這次方案研討會。”


    這個時候,後者才注意到,那個信封表麵印著航空工業集團的標誌,裏麵應該是請柬和出席證之類的一套東西。


    其實關於第四代戰鬥機的選型過程,常浩南前世就有所耳聞。


    而現在剛好有這個機會,哪怕僅僅出於好奇,他也希望能親自參與其中。


    於是,常浩南當即把信封裝進公文包,算是應下了剛才李忠毅口中的第二件事情。


    至於第一件麽……


    “關於第四代發動機,我想您應該知道,從渦扇10立項那時候開始,我就已經在進行準備了。”


    常浩南不緊不慢地取出一個文件夾:


    “實際上,我這次回來,準備的不是一個發動機型號……而是一個未來二十年內的航空發動機產業規劃!”


    說話間,他已經把文件夾打開,並調轉180°放在了李忠毅麵前。


    “這……”


    後者震撼之餘下意識低頭,發現是文件夾裏麵竟然隻有一張紙。


    或者說,一份表格。


    “這張表格,是我列出的,研製未來航空發動機所需的80項關鍵技術,其中左邊40項,是第四代發動機,也就是最近5年內需要用到的,而右邊40項,是第五代發動機,也就是10-15年內可能用到的。”


    常浩南沒有等著李忠毅從震驚中恢複過來,便緩步走到窗前,看著外麵鱗次櫛比的高樓說道:


    “當然,其中一部分,尤其是前40項中的一大部分,都已經被我們,或者是其它單位解決……但是李主任,剩下的大約十來項,還需要工建委集中全國資源,以便盡快取得進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學霸的軍工科研係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十月廿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十月廿二並收藏學霸的軍工科研係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