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偽裝工程全部結束之後,他們才重新開始對命中效果的勘測工作。


    為了保證最大程度進行還原,本次模擬所用的混凝土靶標並不隻是個空殼子,而是構築了一個麻雀雖小五髒俱全的地下建築,隻是出於成本考慮沒有安裝相應設備而已。


    因此,僅僅依靠傳感器給出的參數並不足以精確反饋破壞效果。


    還需要實打實的光學影像。


    “真想下去親眼看看。”


    艾小峰一邊整理著手頭幾十米長的信號傳輸電纜,一邊忍不住探頭往下看去。


    他的聲音在數十米長的深腔中發出稀碎的回響。


    “別胡鬧,誰知道下麵是什麽情況?”


    王宏讓也知道對方隻是隨便說說,長期在這荒無人煙的戈壁灘上駐紮,要是不學點自娛自樂的法子很容易把人給逼瘋了。


    但今天還有兩個剛從軍校畢業的年輕人跟著,不能和以往一樣嘴上沒個把門的。


    這些菜鳥還沒深刻意識到自己工作的嚴肅性,萬一把玩笑當了真,日後想要糾正過來可就難了。


    自知理虧的艾小鋒沒再言語,隻是縮了縮脖子,埋頭繼續工作。


    深入地下的工作自然是由機器人負責,不過倒也不是什麽高大上的型號,隻是一台頭上帶著一個三自由度攝像頭、輪子直徑比本體還高的小車而已。


    專門用來鑽入一些人進不去或者不方便進去的地方。


    剛才的信號線就是用來控製並傳輸電力的。


    靶場的技術人員對此已經輕車熟路,很快就把整套設備組裝完畢,並順著那個被乘波體以10馬赫速度砸出來的缺口投放了下去。


    隨著跟攝像頭聯動的探照燈打開,很多之前因為光照不足而無法看清楚的細節總算展現在了眾人麵前。


    “這可比邱政委傳輸過來的推算結果還要誇張……”


    艾小峰盯著屏幕上的畫麵喃喃自語道。


    聲音當然也順著通訊係統傳到了每個人耳中。


    “不奇怪。”


    旁邊負責控製機器人的技術組長張文明解釋道:


    “通過傳感器參數推算破壞結果的cdem模型,本質上還是有限元和離散元耦合的顯式數值方法,咱們國家之前從來沒做過這種級別的實際侵徹測試,隻能靠小一個甚至多個數量級的數據作為參考,別說是邱政委,哪怕把常院士請來也未必弄得準……”


    “常院士……不就是負責設計高超音速武器的那位麽?”


    艾小峰有些傻眼:


    “他還懂這個?”


    張文明頭都沒抬:


    “倒不如說,數值理論可能才是他最擅長的部分,剩下的都隻能算是副業……”


    通訊係統中陷入了一瞬間的寂靜。


    直到不止一個人發出了相同的語氣詞:


    “艸……”


    說話間,張文明控製著小車進行了一個漂亮的360°旋轉,把當前深度的混凝土破碎情況記錄下來。


    這部機器人本來有一個專用的控製器,但操作習慣實在過於反人類,最後一路反饋到廠家,終於外接了一個遊戲機的控製手柄了事。


    眾人也隨之結束閑談,開始對圖像結果進行初步分析:


    “侵入通道附近的密集破碎帶主要由強烈擠壓作用導致,所產生的裂縫類型為壓剪型裂縫,靶標上表麵的徑向裂縫及外側壁的縫網主要由鑽地彈侵入過程中產生的壓應力在自由表麵反射生成拉應力導致,所產生的裂縫類型為拉張裂縫……”


    艾小峰雖然嘴上閑不住,但專業水平確實沒的說,很快通過語音記錄下了自己的判斷結論:


    “等會兒回來的時候記得在這裏采個樣,分析一下不同深度混凝土的總體破裂情況。”


    這輛小車並沒有機械臂之類複雜的結構,但可以靠一個類似鏟鬥的設計進行簡單的采樣工作。


    大約10分鍾後,張文明終於操縱機器人通過了由於崩落效應而蜿蜒曲折的侵徹通道,進入到已經半塌陷的模擬地下工事內部。


    “還真是完全貫通了……主體結構被摧毀了至少60%,防護係統和支援補給係統全滅。”


    說著調整探照燈射向了整個地下空間內唯一還算完好的一個角落。


    但如果定睛細看,就會發現放射狀蔓延的裂痕仍然在那裏向前蔓延,甚至偶爾還會有混凝土碎塊簇簇落下。


    “超壓衝擊波導致的地下應力釋放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他緩緩移動著探照燈的聚焦位置:


    “如果這是真實的地下指揮所,即便主體結構尚有部分幸存,第一次攻擊中躲過一劫的幸運兒也會因為無法救援和失去維生係統而毫無生還可能……”


    張文明想象了一下自己所描述的情景,不由得感覺到一陣脊背發涼。


    他下意識想要抬手摸一下後腦勺,但因為厚重的防護服而根本夠不到,隻好略顯尷尬地停在半空中。


    稍微沉默片刻之後,才繼續道:


    “實際彈頭還會攜帶裝藥,在工事內部產生二次爆炸,那基本可以認為100%保證摧毀……而如果在考慮一個完整的侵徹-爆炸過程,那突破更深的混凝土層,乃至於整個山體構成的花崗岩層都不是沒有可能。”


    這個形容的針對性已經非常明確。


    而且,跟剛才的王宏讓幾乎完全想到了一起。


    “岩層和混凝土層的侵徹爆炸原理不太一致,暫時還不能得到這樣的結論。”


    後者先是提出反駁,但緊接著便話鋒一轉:


    “不過再怎麽堅固的工事也不會是無懈可擊的,像通風井和逃生通道之類的地方總會薄弱一些,以‘玄鳥’的精度而言,應該足夠精確命中某個特定的部位……”


    實際在這個60*100米的靶標中心,還畫著一個白色的十字線。


    但因為過於接近命中點,所以現在已經看不太清楚了。


    “而且我目測估計了一下,從玄鳥的最後一次變軌到命中目標,大概隻有幾十秒的時間,地下工事內的人員就算收到預警,也根本來不及完成轉移。”


    “嗯?”


    聽到這裏,正在不遠處采集彈片殘骸的艾小峰突然意識到了什麽:


    “主任,您不是沒看見彈頭落地時候的情況麽?”


    王宏讓嘿嘿一笑:


    “我可沒說過……”


    “另外告訴你小子個秘密,其實地下控製中心有一部光學潛望鏡,視野非常開闊……”


    “……”


    “啊?”


    ……


    當毀傷分析結論傳輸到鼎新基地的時候,熬了一夜的首長們已經準備返回京城了。


    在起飛之前,常浩南緊趕慢趕,總算是把報告送到了機艙裏麵。


    當看到“維生係統被全部摧毀,不可能有人員幸存”的時候,首長臉上露出了些許複雜的神情。


    好幾次張了張嘴,似乎是想要問些什麽。


    但最後還是沒有開口,隻是默默把報告遞回到了常浩南手上,然後轉頭望向舷窗之外。


    碰巧,看到了遠處一堆正在搭建的腳手架。


    能在鼎新基地驗證的裝備無疑都很重要,但也不可能把每個細節都通報到最高決策層。


    他在腦海裏過了一遍這兩年給常浩南批複過的項目,實在沒想起有什麽東西長得跟個方盒子似的,還得搭腳手架才能建造。


    不知是想要轉移話題,還是真的好奇,總之抬手順著視線指了指:


    “浩南同誌,那邊的是什麽?”


    常浩南順著方向一看:


    “哦,是跟海軍工程大學那邊合作搞的電磁彈射係統原理驗證機,通過磁流體發電,而不是電容進行供能。”


    首長的眼神當時就變了。


    那意思大概是——


    我讀的書多,你騙不了我,誰家電磁彈射係統是長這樣的?


    常浩南也看得出對方的疑惑,趕緊解釋:


    “原理驗證嘛……電磁彈射,說到底是用電磁力把一個東西給發射出去。”


    “所以為了節約成本和縮短周期,我們先利用相同的原理,湊合搭了個電磁炮出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學霸的軍工科研係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十月廿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十月廿二並收藏學霸的軍工科研係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