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氣氛持續了幾分鍾。


    最後還是肯頓上校站出來,直接把大屏幕上的地圖切換到了東南沿海區域。


    洛德的手指指向南北走向、綿延三百餘公裏的山脈,旁邊的二號屏幕上則隨之勾勒出地底工事的模擬結構。


    “鋼筋混凝土層、抗震緩衝帶、迂回隧道網絡……”


    他一項接著一項盤點:


    “這些永備工事的深度雖然不如夏延山,但也是藏在花崗岩層下麵,常規鑽地彈頭連表皮都蹭不破。”


    要說對於鑽地武器的研發和使用經驗,那確實沒人能超過美國空軍。


    而航天司令部本身雖然並不裝備任何鑽地武器,卻需要考慮對同類型威脅進行防守。


    早在冷戰時期,他們就對各種典型的地下工事進行過模擬計算乃至實際測試,積累了大量工程數據。


    “除非他們能精確找到出入口或者通風係統之類的弱點……”


    肯頓補充道,同時在地圖上標出了幾個綠色的區域:


    “這些位置的混凝土層厚度都在20米以內,即便鑽地彈頭無法直接貫穿防護層進入內部引爆,也能通過侵徹-爆炸原理對其造成結構性損傷。”


    洛德卻搖了搖頭:


    “先不說情報來源問題,單就技術層麵來講,這些部分大多都朝向東麵,由西北方向發射的彈道導彈很難直接命中,而空投鑽地彈則需要大型轟炸機甚至運輸機,突防概率也並不高……華夏空軍手頭的戰略裝備有限,不太可能放出去承擔這類超高風險的任務。”


    實際上,他的目的和之前完全一致,仍然是渲染華夏方麵可能在未來造成的威脅,但又不能超過兩院的心理承受能力。


    這是個相對微妙的界限,同時上將本人也是玩弄人心的高手。


    因此,他偶爾也會在表麵上否定自己想要的結論,等待部下主動提供反駁的論據,最後再勉為其難地被“說服”,以展現出“客觀中立”和“兼聽則明”的品質。


    就像現在這樣。


    果然,聽到這裏,已經有一會兒沒開過口的雷蒙德好像突然想起了什麽:


    “國家情報局之前給我們分享過一份報告……他們通過監聽到的一部分關鍵信息推測,華夏方麵可能正在開發末段機動變軌技術的彈道導彈。”


    他飛速敲擊鍵盤,很快便找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


    “再結合最近幾次試射過程中,相同導彈型號卻體現出差異很大的射程,或許對方就是準備通過末端機動變軌來命中反斜麵上的目標,而假設有多枚鑽地彈頭能從同一角度先後貫穿防護層,那麽第2-3次之後……”


    實際上,雷蒙德陰差陽錯之下的分析結論已經相當接近真相。


    隻不過,仍然大大低估了情況的嚴重程度——


    盡管並非專門設計,但玄鳥確實具備一定的彈道規劃能力,可以先越過目標上空,再從反方向傾斜下落,以命中特定的弱點。


    洛德心裏對此非常滿意,但表麵上卻仍舊是一副眉頭緊鎖的樣子,瞥了對方一眼,順著話茬繼續說了下去:


    “就能在內部引爆,然後讓工事內部變成高壓鍋?”


    雷蒙德點頭。


    用多枚鑽地彈重複命中同一或近似位置,通過破壞整個範圍內的地質結構來摧毀更大深度或是無法精準確定位置的地下目標,算是他們的絕活。


    “想法不錯,但那份報告我也看過,內容說實話有些……牽強。”


    又一次地,作戰中心內的空氣陷入焦灼。


    情報分析這個行當本身就充滿了主觀因素,除非有特別可靠的內部渠道直接傳遞情報,否則95%以上的結論都可以被稱之為牽強。


    所以非要這麽說的話,那就沒得聊了。


    洛德也意識到自己好像有點用力過猛,於是趕緊挽回局麵:


    “不過你說得對,長遠來看,這確實是個顯而易見的麻煩。”


    說完趕緊點開電子沙盤側欄的武器庫列表,選定了其中的愛國者防空係統:


    “pac-2主要麵向空氣動力學目標,攔截導彈時的高度上限隻有15公裏,射程30公裏,而且實際操作中麵對3馬赫以上目標的攔截率隻有個位數百分比……”


    17年前的沙漠風暴與其說是一次軍事行動,還不如說是一場武器展銷會。


    其中很多宣傳細節都摻了水分。


    但愛國者不一樣。


    愛國者攔截飛毛腿導彈的命中率,是在汪洋大海裏麵摻進去了個別真實數據。


    直到1995年開始列裝的pac3型,才算是真正獲得了可用的導彈攔截能力。


    雷蒙德皺眉:


    “您是想讓他們升級攔截彈?”


    洛德被說中心事,趕緊擺擺手:


    “注意你的用詞,喬,我們隻是軍人,不負責做出決策,也不能指揮盟友做什麽……隻能從專業角度提供建議。”


    “好吧,那您是‘建議’他們升級攔截彈?”


    雷蒙德隻好重新糾正自己的說法。


    “不是升級,是增購。”


    洛德調出一串參數:


    “另外,愛國者係統的火力通道和備彈數量都嚴重不足,很容易被大量目標過載……所以,或許對我們的盟友……當然還有我們自己而言,更實用的選擇是陸基宙斯盾,反正愛國者也不具備快速部署和展開的能力。”


    “但這意味著導彈庫存……”


    “五角大樓一直都有讓宙斯盾係統發射愛國者攔截彈的想法,隻是過去一直缺少足夠的動力,正好可以借此機會推動雙方承包商的合作。”


    僅僅幾分鍾過去,上將就把剛才“不負責決策”的說法拋到了九霄雲外。


    雷蒙德感覺這種操作無異於在懸崖上走鋼絲,稍有不慎就會摔得粉身碎骨。


    但一時間也不可能拒絕上級的要求,隻好艱難地點了點頭:


    “我回去準備報告。”


    洛德滿意地長舒一口氣,臉上的陰鷙瞬間消散,仿佛剛才的對話隻是日常寒暄:


    “對了,讓分析組把靶場的衛星照片處理一下,讓重點部分更加清晰,以免那些讀報告的人看不明白……”


    實際上,他還有後半句話沒說出口:


    看不明白就會開始思考,開始思考就會意識到有問題。


    雷蒙德張了張嘴,但所有質疑都被凍在了喉嚨裏。


    他突然想起昨天的那次“火箭誤判”,湘省山區的模糊影像被渲染成fobs軌道轟炸係統。


    而這一次,蜂窩紋路或許會變成某個新型攔截係統的誕生證明……


    走廊盡頭傳來電子鍾的報時聲,洛德整了整衣領,朝電梯走去。


    “或許我的高爾夫球場裏可以再增加一片人工湖……”


    他注視著緩緩合上的電梯門,在腦海裏這樣想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學霸的軍工科研係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十月廿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十月廿二並收藏學霸的軍工科研係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