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於把一套新東西整合到飛控裏麵,僅僅改寫測試程序的工作量顯然要小得多。
畢竟發動機啟動測試流程並不涉及到任何機翼動作麵的行為,隻需要考慮節流閥這一個自由度即可。
當然,硬件層麵上,還需要132廠在1001號原型機的進氣道內部安裝一些傳感器。
好在也不是什麽需要傷筋動骨拆飛機才能完成的大活。
總之,在眾人的共同努力下,四天之後,十號工程的第一次發動機啟動測試完成了全部準備。
剛好趕在時間表上麵計劃日期的前一天。
發動機測試對於場地的要求極高,測試過程中,進氣道前方會形成強大的負壓區,而微噴口後方則又是高溫高壓區域,因此不可能繼續留在原來的總裝車間裏麵完成,需要拖到專門的測試場地。
而這,將是十號工程原型機第一次暴露在陽光之下。
1001號原型機總裝負責人,也是十號工程副總工程師許德帶領工人對飛機進行了最後一次檢查,確認無誤之後,和軍代表王廣炎一起在記錄單上麵簽下了自己的名字。
“現在是什麽感覺?”
總工程師薛熾夀看著正在小心翼翼倒車的飛機牽引車,向旁邊剛剛放下筆的許德問道。
“跟女兒出嫁那天差不多吧……”
後者抬起手,輕輕拍了拍飛機的機翼邊緣,
“不過嘛,多少還是有區別的。”
“什麽區別?”
“希望這個女兒,後麵能少回娘家。”
許德一邊摘掉手套一邊樂嗬嗬地回答道。
完成總裝的原型機回到總裝車間進行維護改造屬於免不了的事情,但要是返工次數太多,那絕對不是什麽好事。
從牽引車上跳下來幾名地勤人員,把飛機的前輪固定到一根長長的牽引杆上。
十號工程不僅飛機是新的,就連配套的飛機牽引車都是新的。
華夏過去無論航空兵部隊還是各飛機製造廠,用來拖飛機的基本就是東風大卡、212吉普和拖拉機老三樣。
而對於一些小飛機,甚至有時候連車都不用,直接上人力。
對於那些老式的二代或者二代半飛機,這麽做除了不太方便以及看著比較土之外倒是沒什麽關係。
但殲10作為一種三代機,還是比較嬌貴的,普通民用車輛由於沒經過專門設計,因此拖拽過程中會向機體傳遞大量的共振,有可能影響到一些子係統的運行。
為此,132廠才專門斥巨資進口了眼前這台結構低矮的專用飛機牽引車。
“今天是6月2號?”
站在飛機另一邊的常浩南注意到了不遠處牆壁上掛著的一份日曆。
“是啊,昨天剛過完兒童節。”
楊韋穿著一身工裝,正被廠房門口直射進來的陽光刺得眯起眼睛,他的注意力都放在眼前的金屬色飛機上,用半開玩笑的語氣回答了這個看似無厘頭的問題,
“常工,雖然你確實很年輕,但要過兒童節可能還是稍微老了點。”
常浩南沒有回答,隻是笑著搖了搖頭。
1997年6月2日,在上一世,這是殲10首架原型機完工下線的日子。
而現在的時間線上,盡管十號工程的原型機製造因為種種原因而加快了進度,但這一天還是成為了1001號原型機的另一個重要日子。
像殲10這樣的大項目,它的進度和基本設計是不可能保密的,實際上早在1994年,就有衛星拍到過早期全尺寸模型的模糊圖片,1996年,美國海軍情報辦公室更是公開了相當接近於真實情況的華夏三代機想象圖,並預測其會在2003年左右服役。
因此,隨著飛機被緩緩牽出車間,一行人幹脆拉開陣仗,如同左右護法一般跟在兩邊,朝著廠區另一個方向的測試車間走過去。
而薛熾夀則幹脆騎了一輛二八大杠,在滑行道最前麵當開路先鋒。
沒有人坐上那台給他們準備好的大巴車。
宋聞聰走在常浩南前麵,中途好像突然想起了什麽,放慢了一些腳步向後者問道:
“我這兩天聽小楊說,你準備等到黎明那邊把渦扇10搞出來之後,在十號工程上直接用dsi進氣道?”
麵對這位為了華夏航空工業操持一生的老前輩,常浩南還是沒有過於誇口:
“目前隻能說有這個想法,後麵還要在貴航那邊的新型教練機上具體測試dsi進氣道的性能和適裝性,才能下最終的結論,畢竟修改進氣道設計事關不小,不能直接在十號工程上麵冒險。”
有前世的改進型號在,他當然知道dsi進氣道是可行的。
一架中型單發戰鬥機,要那點高速性能取舍根本沒什麽實際意義,遠不如降低一百多公斤自重和百分之幾的阻力係數來的實在。
但殲10b/c畢竟是2010年代才出現的設計,各方麵條件相比90年代好了不是一星半點,所以常浩南也需要一個相對簡單的項目給自己練練手,再往殲10上麵照量。
這樣也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對於項目進度的影響。
……
大約一個小時之後,1001號原型機終於來到了發動機試車工位上。
這裏的一切早在上個月就已經準備就緒,隻等著這架凝聚了成千上萬人心血的飛機就位。
“這裏附近的地麵都已經打掃過了是吧?”
趁著工作人員固定飛機的功夫,常浩南向試飛站主任、試飛負責人周自全確認了一遍。
他知道上一世殲10在發動機試車啟動環節就報銷了兩台al31fn,但對於具體的原因沒有印象,因此隻能務求每個環節都做到最好。
擱在其它情況下,這樣直白的問題其實有點冒犯,但在眼下這個當口,再怎麽小心也不為過,周自全自然也是理解的,點了點頭回答道:
“打掃過了,不止掃過一遍,還專門用金屬探測器測試過,確認環境裏不會有任何金屬碎屑。”
“另外我們還……”
就在二人討論著測試前的各項準備工作時,工位上傳來了飛機已經固定好,加電和液壓準備完成的報告聲。
所有人依序退出測試場地,站在被防彈玻璃隔開的另外一間小屋子裏麵觀看,
幾個頭麵負責人互相看了看,最後還是把對講機遞給了總設計師宋聞聰。
由他來開這個頭,再合適不過。
宋聞聰看了看眼前的老夥計們(還有一個年輕夥計),點了點頭,慢慢拿起對講機:
“十號工程,1001號原型機,發動機地麵試車,開始!”
旁邊操作間裏的一名工程師按下啟動按鈕。
頓時,轟鳴聲響徹了整個測試車間。
即便隔著厚厚的保護牆,常浩南他們也還是能聽到些許。
幾秒鍾後,發動機的轉速逐漸平穩,處在推力最小的怠速狀態。
“啟動成功!”
這次測試自然不可能隻是為了測個啟動,還要對發動機不同工況下的工作狀態進行檢查。
盡管al31fn算是相對成熟的設計,但發動機本身在台架上測試是一回事,裝在飛機上和進氣道匹配起來又是另一回事。
“轉速提升,20%……”
“30%……”
“40%……”
“……”
後麵具體的指揮口令,當然還是由周自全下達。
隨著他清澈洪亮的聲音,1001號原型機上的那台發動機也平穩地逐步提升著運行轉速。
然而,當周自全報出70%的指令,操作員繼續推動節流閥的時候,測試電腦屏幕上卻突然出現了一個報警!
也幾乎是在同一時間,節流閥開度被強製收回到了40%的水平。
這樣的突變讓在場的大多數人都有些猝不及防。
“報告!節流閥開度突然降低!電腦報警!”
操作員的聲音中都帶上了一絲慌亂。
其中最冷靜的自然要屬常浩南。
他知道這是自己的那套設備發揮了作用,於是擠開人群來到控製室的門口,對裏麵解釋道:
“是主動穩定性控製係統檢測到了發動機的喘振先兆,所以強行介入了油門控製!”
新的一個月開始了,求月票兄弟們
(本章完)
畢竟發動機啟動測試流程並不涉及到任何機翼動作麵的行為,隻需要考慮節流閥這一個自由度即可。
當然,硬件層麵上,還需要132廠在1001號原型機的進氣道內部安裝一些傳感器。
好在也不是什麽需要傷筋動骨拆飛機才能完成的大活。
總之,在眾人的共同努力下,四天之後,十號工程的第一次發動機啟動測試完成了全部準備。
剛好趕在時間表上麵計劃日期的前一天。
發動機測試對於場地的要求極高,測試過程中,進氣道前方會形成強大的負壓區,而微噴口後方則又是高溫高壓區域,因此不可能繼續留在原來的總裝車間裏麵完成,需要拖到專門的測試場地。
而這,將是十號工程原型機第一次暴露在陽光之下。
1001號原型機總裝負責人,也是十號工程副總工程師許德帶領工人對飛機進行了最後一次檢查,確認無誤之後,和軍代表王廣炎一起在記錄單上麵簽下了自己的名字。
“現在是什麽感覺?”
總工程師薛熾夀看著正在小心翼翼倒車的飛機牽引車,向旁邊剛剛放下筆的許德問道。
“跟女兒出嫁那天差不多吧……”
後者抬起手,輕輕拍了拍飛機的機翼邊緣,
“不過嘛,多少還是有區別的。”
“什麽區別?”
“希望這個女兒,後麵能少回娘家。”
許德一邊摘掉手套一邊樂嗬嗬地回答道。
完成總裝的原型機回到總裝車間進行維護改造屬於免不了的事情,但要是返工次數太多,那絕對不是什麽好事。
從牽引車上跳下來幾名地勤人員,把飛機的前輪固定到一根長長的牽引杆上。
十號工程不僅飛機是新的,就連配套的飛機牽引車都是新的。
華夏過去無論航空兵部隊還是各飛機製造廠,用來拖飛機的基本就是東風大卡、212吉普和拖拉機老三樣。
而對於一些小飛機,甚至有時候連車都不用,直接上人力。
對於那些老式的二代或者二代半飛機,這麽做除了不太方便以及看著比較土之外倒是沒什麽關係。
但殲10作為一種三代機,還是比較嬌貴的,普通民用車輛由於沒經過專門設計,因此拖拽過程中會向機體傳遞大量的共振,有可能影響到一些子係統的運行。
為此,132廠才專門斥巨資進口了眼前這台結構低矮的專用飛機牽引車。
“今天是6月2號?”
站在飛機另一邊的常浩南注意到了不遠處牆壁上掛著的一份日曆。
“是啊,昨天剛過完兒童節。”
楊韋穿著一身工裝,正被廠房門口直射進來的陽光刺得眯起眼睛,他的注意力都放在眼前的金屬色飛機上,用半開玩笑的語氣回答了這個看似無厘頭的問題,
“常工,雖然你確實很年輕,但要過兒童節可能還是稍微老了點。”
常浩南沒有回答,隻是笑著搖了搖頭。
1997年6月2日,在上一世,這是殲10首架原型機完工下線的日子。
而現在的時間線上,盡管十號工程的原型機製造因為種種原因而加快了進度,但這一天還是成為了1001號原型機的另一個重要日子。
像殲10這樣的大項目,它的進度和基本設計是不可能保密的,實際上早在1994年,就有衛星拍到過早期全尺寸模型的模糊圖片,1996年,美國海軍情報辦公室更是公開了相當接近於真實情況的華夏三代機想象圖,並預測其會在2003年左右服役。
因此,隨著飛機被緩緩牽出車間,一行人幹脆拉開陣仗,如同左右護法一般跟在兩邊,朝著廠區另一個方向的測試車間走過去。
而薛熾夀則幹脆騎了一輛二八大杠,在滑行道最前麵當開路先鋒。
沒有人坐上那台給他們準備好的大巴車。
宋聞聰走在常浩南前麵,中途好像突然想起了什麽,放慢了一些腳步向後者問道:
“我這兩天聽小楊說,你準備等到黎明那邊把渦扇10搞出來之後,在十號工程上直接用dsi進氣道?”
麵對這位為了華夏航空工業操持一生的老前輩,常浩南還是沒有過於誇口:
“目前隻能說有這個想法,後麵還要在貴航那邊的新型教練機上具體測試dsi進氣道的性能和適裝性,才能下最終的結論,畢竟修改進氣道設計事關不小,不能直接在十號工程上麵冒險。”
有前世的改進型號在,他當然知道dsi進氣道是可行的。
一架中型單發戰鬥機,要那點高速性能取舍根本沒什麽實際意義,遠不如降低一百多公斤自重和百分之幾的阻力係數來的實在。
但殲10b/c畢竟是2010年代才出現的設計,各方麵條件相比90年代好了不是一星半點,所以常浩南也需要一個相對簡單的項目給自己練練手,再往殲10上麵照量。
這樣也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對於項目進度的影響。
……
大約一個小時之後,1001號原型機終於來到了發動機試車工位上。
這裏的一切早在上個月就已經準備就緒,隻等著這架凝聚了成千上萬人心血的飛機就位。
“這裏附近的地麵都已經打掃過了是吧?”
趁著工作人員固定飛機的功夫,常浩南向試飛站主任、試飛負責人周自全確認了一遍。
他知道上一世殲10在發動機試車啟動環節就報銷了兩台al31fn,但對於具體的原因沒有印象,因此隻能務求每個環節都做到最好。
擱在其它情況下,這樣直白的問題其實有點冒犯,但在眼下這個當口,再怎麽小心也不為過,周自全自然也是理解的,點了點頭回答道:
“打掃過了,不止掃過一遍,還專門用金屬探測器測試過,確認環境裏不會有任何金屬碎屑。”
“另外我們還……”
就在二人討論著測試前的各項準備工作時,工位上傳來了飛機已經固定好,加電和液壓準備完成的報告聲。
所有人依序退出測試場地,站在被防彈玻璃隔開的另外一間小屋子裏麵觀看,
幾個頭麵負責人互相看了看,最後還是把對講機遞給了總設計師宋聞聰。
由他來開這個頭,再合適不過。
宋聞聰看了看眼前的老夥計們(還有一個年輕夥計),點了點頭,慢慢拿起對講機:
“十號工程,1001號原型機,發動機地麵試車,開始!”
旁邊操作間裏的一名工程師按下啟動按鈕。
頓時,轟鳴聲響徹了整個測試車間。
即便隔著厚厚的保護牆,常浩南他們也還是能聽到些許。
幾秒鍾後,發動機的轉速逐漸平穩,處在推力最小的怠速狀態。
“啟動成功!”
這次測試自然不可能隻是為了測個啟動,還要對發動機不同工況下的工作狀態進行檢查。
盡管al31fn算是相對成熟的設計,但發動機本身在台架上測試是一回事,裝在飛機上和進氣道匹配起來又是另一回事。
“轉速提升,20%……”
“30%……”
“40%……”
“……”
後麵具體的指揮口令,當然還是由周自全下達。
隨著他清澈洪亮的聲音,1001號原型機上的那台發動機也平穩地逐步提升著運行轉速。
然而,當周自全報出70%的指令,操作員繼續推動節流閥的時候,測試電腦屏幕上卻突然出現了一個報警!
也幾乎是在同一時間,節流閥開度被強製收回到了40%的水平。
這樣的突變讓在場的大多數人都有些猝不及防。
“報告!節流閥開度突然降低!電腦報警!”
操作員的聲音中都帶上了一絲慌亂。
其中最冷靜的自然要屬常浩南。
他知道這是自己的那套設備發揮了作用,於是擠開人群來到控製室的門口,對裏麵解釋道:
“是主動穩定性控製係統檢測到了發動機的喘振先兆,所以強行介入了油門控製!”
新的一個月開始了,求月票兄弟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