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羅羅來說,m250隻是他們當年收購艾奇遜公司時一並收獲的意外之喜而已。
這種發動機早在1960年代就完成了基礎設計,而且在艾奇遜時期就已經被轉讓給了好幾個國家進行許可證生產。
雖然渦軸和渦槳發動機的更新周期並不快,這一型號直到眼下的90年代也不算過時,但這種輸出功率最高隻有331kw的小玩意無論如何也算不上什麽核心技術。
現在華夏方麵的出價還算合理,況且又是個潛力巨大的市場,羅羅方麵沒過幾天就做出了正確的選擇。
考慮到之前的經驗教訓,喬治和亞當也再沒敢提什麽一年一議的事情,而是老老實實地簽了個為期3年的技術轉讓合同。
當然,英國人也不是什麽慈善家。
他們在合同裏特地加了一條內容:
在華夏國內,這個型號隨便怎麽用都沒問題,但如果要賣給第三方國家,那麽每一次成交都要付給羅羅公司一筆專門的出口許可費用。
隻能說,到底是大公司,經驗豐富。
其實這是羅羅公司技術許可類合同的模板,麵對任何授權對象都有的一條。
由於默認的費用比例實在不高,因此無論是羅羅總部、喬治和亞當還是華夏這邊的任炳達,在簽合同的時候其實都沒當回事。
所有人都根本沒想過,這個條款會有真正發揮作用的一天。
然而,在並不算太多年以後,羅羅公司就會感謝當年定下這個模板的前輩們。
……
說回盛京這邊。
在正式談判之前,任炳達就已經把自己的想法通過張振華報告給了常浩南。
“m250係列發動機……”
實際上,後者本人對於這類輕型航發的型譜也沒有太深入的研究,因此拿著張振華送來的資料看了好一會。
這是一種子型號多如牛毛的輕型渦輪機,而鎬發方麵的目標確定為m250的ii係列的b17渦槳型號,以及同為ii係列的c10渦軸型號。
這兩個型號都采用了相同的6級軸流+1級離心壓氣機,最大輸出功率按照不同壽命在294-331kw之間可調。
“常總,ii係列是任總經理他們經過綜合考量,在成本、技術難度和性能上最為平衡的選擇。”
張振華見常浩南翻到關鍵處,趕緊開口進行解釋:
“iii係列和iv係列雖然先進,但羅羅那邊未必願意轉讓技術,而且要價必定很高。”
“還有就是,c30係列的渦軸在級別上跟咱們國家已經從法國引進全套技術的渦軸8重合,也不符合您之前要求的300kw功率級別。”
顯然,他是擔心常浩南對於型號選擇有所不滿。
盡管300kw級別是二人上次見麵時常浩南親自定下來的,但在技術引進過程中,看見先進型號就走不動路的領導比比皆是,還是多解釋兩句更保險。
“放心吧,我看得懂。”
常浩南伸手在半空中向下壓了壓,示意對方放寬心:
“型號發展不是盲目追求紙麵數據的高大上,而是應該綜合考慮整個航空動力體係,力爭構建一個從低到高,級別完整的航空發動機型譜。”
“從這個角度出發,你們集團的選擇沒有錯。”
看著張振華表現出一副小心謹慎的樣子,常浩南在心中暗暗歎了口氣。
盡管在去年年末二人第一次見麵的時候,後者在航空工業係統裏麵就已經有了相當高的聲望。
但聲望跟權力,畢竟還是兩回事。
如今的常浩南光是實打實的身份就已經相當不一般。
火炬集團雖然規模很小,但說起來也是科學院直屬的二級國企,級別跟鎬京發動機集團、盛京飛機工業集團這些幾千上萬職工的龐然大物平起平坐。
而身為火炬集團的總經理,常浩南如果硬要論級別,甚至夠得上司廳局正職。
隻不過因為實在太年輕,加上正在推進國企去行政化,所以算是低職高配,還沒正式升上去而已。
但手裏的職權可是半點不打折扣的。
更不用說作為渦扇10項目的總設計師,說他能直接調動半個航空工業係統的資源,都絲毫不誇張。
至於在科工委和科技委那邊能直接說上話的人脈關係,就更是嚇人了。
丁高恒和宋建在麵對常浩南的時候,表現就像兩個普普通通的和藹小老頭,但不意味著他們在別人麵前也是這樣。
大多數人根本不可能有直接跟他們對話的機會。
總之,諸多種身份疊加起來,其實已經讓常浩南的一言一行有了相當大的影響力。
尤其對於像是張振華這樣,航空工業係統的中層領導來說更是如此。
很多時候,常浩南無意中的一句話,甚至一個語氣,都能決定一個項目,或者一個人的前途命運。
所以,他也不得不開始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尤其是在這些下屬麵前。
要說常浩南是不是喜歡這樣,那其實未必。
但不管他喜不喜歡,這就是實際情況。
而在得到了明確的肯定評價之後,張振華也總算放下心來。
於是又試探著問起了另外一件事情——
任炳達雖然沒有明說,但話裏話外的意思還是希望常浩南能夠保證這樣一型發動機的前景。
把渦扇9的一部分資金挪作他用,雖然經過了集團領導的批準,在程序上並無問題,但如果真的讓這筆錢打了水漂,那麽作為首倡者的任炳達多少也會受到一些負麵影響。
華夏這邊的基本邏輯是權責統一,這畢竟是一筆不小的外匯支出,不可能僅僅因為程序合規就徹底擇清責任。
“老張,這件事情,我之前就明確說過。”
常浩南的語氣稍微變得嚴肅起來:
“本次引進的型號,暫時沒辦法預設裝機對象,所以我不可能在這裏保證什麽。”
他這邊還有一盤大棋要下,自然不可能直接答應下來——
前麵之所以要通過西羅公司引進這麽個不太起眼的型號,就是要證明“航發先行”這一路線的可行性。
而如果在正式引進之前就大包大攬給了幾個型號,那就又走上了過去“型號牽引”的老路。
甚至反而還證明了型號牽引這個路子是對的。
那豈不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看到常浩南這樣一副篤定的樣子,張振華也沒敢在這件事情上繼續糾結。
他趕緊把話題轉移到渦扇9a上麵,報告了一下這段時間的裝機進度,然後便離開了前者的辦公室。
送走老張之後,常浩南輕輕歎了口氣,猶豫片刻之後還是拿起了旁邊紅色電話的聽筒。
雖然嘴上說得很強硬,但他不可能真的完全不管。
這個型號是他建議鎬發集團引進的,如果就這麽當甩手掌櫃,豈不是成了始亂終棄?
幾次轉接之後,電話總算接通。
對麵也是常浩南的老熟人,已經升任貴航工業總設計師的孫惠中。
“孫工,是我,常浩南。”
這個電話常浩南很少用,因此首先還是得自報家門。
“常總?”
電話那邊先是幾分茫然,然後迅速轉為驚喜:
“常總,您打電話來是有什麽吩咐?我們馬上落實!”
如果說張振華和鍾世宏這些人對於常浩南還隻是感激加上尊敬的話,那麽黔省那邊的同誌,就完全是一種崇拜了。
畢竟,在貴航工業已經幾乎走投無路的時候,是常浩南用一個“十號工程dsi技術驗證機”的名義,給他們注入了一筆可以說是救命的研究經費。
而目前正在緊鑼密鼓進行地麵測試籌備試飛的教練9,也幾乎是常浩南一手帶著孫惠中設計出來的。
不出意外的話,這將會是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貴航集團的主打型號。
“吩咐談不上,就是想問一下,今年年初那時候,我應該和你們提起來過一個中空長航時無人機的事情,不知道孫工還有沒有印象?”
m250這個發動機的主要裝機對象就三種——輕型直升機、初級教練機或者中型無人機。
對於眼下的航空工業來說,顯然是最後一種更容易實現,也更有實際價值。
哪怕暫時沒閑錢裝備,也可以拿去出口。
“有印象,當然有印象!”
盡管隔著一根電話線,但孫惠中還是站了起來:
“隻是我們集團的力量都集中在攻關教練9上麵,所以,目前還隻是按照您之前的指示,成立了一個無人機飛行控製研究室,招了一批相關專業的畢業生,在做先期預研。”
“不知道常總是否需要我們調整一下研發的重點方向?”
麵對如此積極的孫惠中,常浩南趕緊回答道:
“不不不,那倒不需要,你們目前還是先集中精力把教練9搞好,它的試飛數據關係到殲10後續原型機的設計,必須保證進度。”
“我隻是要告訴你一下,我這邊有個300kw級別的輕型渦槳發動機可以作為動力,更詳細的數據我過一會傳真過去,你們在預研過程中,可以用這個動力數據作為參考,來確定飛機的尺寸以及其它數據。”
這對於孫惠中來說絕對是個意外之喜。
畢竟華夏航空工業的幾乎每一個型號都曾經為了發動機而操心。
像這樣飛機還八字沒一撇,發動機就先給定下來的情況,確實不多見。
“好……好的!”
(本章完)
這種發動機早在1960年代就完成了基礎設計,而且在艾奇遜時期就已經被轉讓給了好幾個國家進行許可證生產。
雖然渦軸和渦槳發動機的更新周期並不快,這一型號直到眼下的90年代也不算過時,但這種輸出功率最高隻有331kw的小玩意無論如何也算不上什麽核心技術。
現在華夏方麵的出價還算合理,況且又是個潛力巨大的市場,羅羅方麵沒過幾天就做出了正確的選擇。
考慮到之前的經驗教訓,喬治和亞當也再沒敢提什麽一年一議的事情,而是老老實實地簽了個為期3年的技術轉讓合同。
當然,英國人也不是什麽慈善家。
他們在合同裏特地加了一條內容:
在華夏國內,這個型號隨便怎麽用都沒問題,但如果要賣給第三方國家,那麽每一次成交都要付給羅羅公司一筆專門的出口許可費用。
隻能說,到底是大公司,經驗豐富。
其實這是羅羅公司技術許可類合同的模板,麵對任何授權對象都有的一條。
由於默認的費用比例實在不高,因此無論是羅羅總部、喬治和亞當還是華夏這邊的任炳達,在簽合同的時候其實都沒當回事。
所有人都根本沒想過,這個條款會有真正發揮作用的一天。
然而,在並不算太多年以後,羅羅公司就會感謝當年定下這個模板的前輩們。
……
說回盛京這邊。
在正式談判之前,任炳達就已經把自己的想法通過張振華報告給了常浩南。
“m250係列發動機……”
實際上,後者本人對於這類輕型航發的型譜也沒有太深入的研究,因此拿著張振華送來的資料看了好一會。
這是一種子型號多如牛毛的輕型渦輪機,而鎬發方麵的目標確定為m250的ii係列的b17渦槳型號,以及同為ii係列的c10渦軸型號。
這兩個型號都采用了相同的6級軸流+1級離心壓氣機,最大輸出功率按照不同壽命在294-331kw之間可調。
“常總,ii係列是任總經理他們經過綜合考量,在成本、技術難度和性能上最為平衡的選擇。”
張振華見常浩南翻到關鍵處,趕緊開口進行解釋:
“iii係列和iv係列雖然先進,但羅羅那邊未必願意轉讓技術,而且要價必定很高。”
“還有就是,c30係列的渦軸在級別上跟咱們國家已經從法國引進全套技術的渦軸8重合,也不符合您之前要求的300kw功率級別。”
顯然,他是擔心常浩南對於型號選擇有所不滿。
盡管300kw級別是二人上次見麵時常浩南親自定下來的,但在技術引進過程中,看見先進型號就走不動路的領導比比皆是,還是多解釋兩句更保險。
“放心吧,我看得懂。”
常浩南伸手在半空中向下壓了壓,示意對方放寬心:
“型號發展不是盲目追求紙麵數據的高大上,而是應該綜合考慮整個航空動力體係,力爭構建一個從低到高,級別完整的航空發動機型譜。”
“從這個角度出發,你們集團的選擇沒有錯。”
看著張振華表現出一副小心謹慎的樣子,常浩南在心中暗暗歎了口氣。
盡管在去年年末二人第一次見麵的時候,後者在航空工業係統裏麵就已經有了相當高的聲望。
但聲望跟權力,畢竟還是兩回事。
如今的常浩南光是實打實的身份就已經相當不一般。
火炬集團雖然規模很小,但說起來也是科學院直屬的二級國企,級別跟鎬京發動機集團、盛京飛機工業集團這些幾千上萬職工的龐然大物平起平坐。
而身為火炬集團的總經理,常浩南如果硬要論級別,甚至夠得上司廳局正職。
隻不過因為實在太年輕,加上正在推進國企去行政化,所以算是低職高配,還沒正式升上去而已。
但手裏的職權可是半點不打折扣的。
更不用說作為渦扇10項目的總設計師,說他能直接調動半個航空工業係統的資源,都絲毫不誇張。
至於在科工委和科技委那邊能直接說上話的人脈關係,就更是嚇人了。
丁高恒和宋建在麵對常浩南的時候,表現就像兩個普普通通的和藹小老頭,但不意味著他們在別人麵前也是這樣。
大多數人根本不可能有直接跟他們對話的機會。
總之,諸多種身份疊加起來,其實已經讓常浩南的一言一行有了相當大的影響力。
尤其對於像是張振華這樣,航空工業係統的中層領導來說更是如此。
很多時候,常浩南無意中的一句話,甚至一個語氣,都能決定一個項目,或者一個人的前途命運。
所以,他也不得不開始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尤其是在這些下屬麵前。
要說常浩南是不是喜歡這樣,那其實未必。
但不管他喜不喜歡,這就是實際情況。
而在得到了明確的肯定評價之後,張振華也總算放下心來。
於是又試探著問起了另外一件事情——
任炳達雖然沒有明說,但話裏話外的意思還是希望常浩南能夠保證這樣一型發動機的前景。
把渦扇9的一部分資金挪作他用,雖然經過了集團領導的批準,在程序上並無問題,但如果真的讓這筆錢打了水漂,那麽作為首倡者的任炳達多少也會受到一些負麵影響。
華夏這邊的基本邏輯是權責統一,這畢竟是一筆不小的外匯支出,不可能僅僅因為程序合規就徹底擇清責任。
“老張,這件事情,我之前就明確說過。”
常浩南的語氣稍微變得嚴肅起來:
“本次引進的型號,暫時沒辦法預設裝機對象,所以我不可能在這裏保證什麽。”
他這邊還有一盤大棋要下,自然不可能直接答應下來——
前麵之所以要通過西羅公司引進這麽個不太起眼的型號,就是要證明“航發先行”這一路線的可行性。
而如果在正式引進之前就大包大攬給了幾個型號,那就又走上了過去“型號牽引”的老路。
甚至反而還證明了型號牽引這個路子是對的。
那豈不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看到常浩南這樣一副篤定的樣子,張振華也沒敢在這件事情上繼續糾結。
他趕緊把話題轉移到渦扇9a上麵,報告了一下這段時間的裝機進度,然後便離開了前者的辦公室。
送走老張之後,常浩南輕輕歎了口氣,猶豫片刻之後還是拿起了旁邊紅色電話的聽筒。
雖然嘴上說得很強硬,但他不可能真的完全不管。
這個型號是他建議鎬發集團引進的,如果就這麽當甩手掌櫃,豈不是成了始亂終棄?
幾次轉接之後,電話總算接通。
對麵也是常浩南的老熟人,已經升任貴航工業總設計師的孫惠中。
“孫工,是我,常浩南。”
這個電話常浩南很少用,因此首先還是得自報家門。
“常總?”
電話那邊先是幾分茫然,然後迅速轉為驚喜:
“常總,您打電話來是有什麽吩咐?我們馬上落實!”
如果說張振華和鍾世宏這些人對於常浩南還隻是感激加上尊敬的話,那麽黔省那邊的同誌,就完全是一種崇拜了。
畢竟,在貴航工業已經幾乎走投無路的時候,是常浩南用一個“十號工程dsi技術驗證機”的名義,給他們注入了一筆可以說是救命的研究經費。
而目前正在緊鑼密鼓進行地麵測試籌備試飛的教練9,也幾乎是常浩南一手帶著孫惠中設計出來的。
不出意外的話,這將會是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貴航集團的主打型號。
“吩咐談不上,就是想問一下,今年年初那時候,我應該和你們提起來過一個中空長航時無人機的事情,不知道孫工還有沒有印象?”
m250這個發動機的主要裝機對象就三種——輕型直升機、初級教練機或者中型無人機。
對於眼下的航空工業來說,顯然是最後一種更容易實現,也更有實際價值。
哪怕暫時沒閑錢裝備,也可以拿去出口。
“有印象,當然有印象!”
盡管隔著一根電話線,但孫惠中還是站了起來:
“隻是我們集團的力量都集中在攻關教練9上麵,所以,目前還隻是按照您之前的指示,成立了一個無人機飛行控製研究室,招了一批相關專業的畢業生,在做先期預研。”
“不知道常總是否需要我們調整一下研發的重點方向?”
麵對如此積極的孫惠中,常浩南趕緊回答道:
“不不不,那倒不需要,你們目前還是先集中精力把教練9搞好,它的試飛數據關係到殲10後續原型機的設計,必須保證進度。”
“我隻是要告訴你一下,我這邊有個300kw級別的輕型渦槳發動機可以作為動力,更詳細的數據我過一會傳真過去,你們在預研過程中,可以用這個動力數據作為參考,來確定飛機的尺寸以及其它數據。”
這對於孫惠中來說絕對是個意外之喜。
畢竟華夏航空工業的幾乎每一個型號都曾經為了發動機而操心。
像這樣飛機還八字沒一撇,發動機就先給定下來的情況,確實不多見。
“好……好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