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之後的一個早晨,剛剛上班的常浩南照例打開自己的郵箱。
這個年頭,國內對於電子郵件的應用還局限在少數行業內,普及度並不高。
而且基本都是部分人員的自發行為,並沒有形成後來或者歐美國家那樣把郵件視為擁有法律效力文件的總體規範。
成天麵對滿坑滿穀的紙質文件麻煩是麻煩了一點,不過往好處想的話,也少了很多騷擾郵件之類的糟爛事。
所以當他看見郵箱裏有三封未讀郵件的時候,還是稍微有點驚訝的。
不過仔細一看內容,倒也全都是重量級。
第一封是來自cmame的編輯部,反饋他的審稿意見。
“這麽快?”
要知道距離投稿也就過去了不到一個月時間,經常投稿發sci的人都會知道,這個效率已經相當離譜了。
短暫的意外過後,常浩南點開郵件,又打開保存論文的文件夾,下意識準備改稿。
根據他上輩子投sci的經驗,哪怕論文內容沒有任何問題,審稿人也多少會提一些用詞,或者語法方麵的問題。
否則沒辦法體現作為審稿人的價值。
更何況自從重生以來,常浩南唯一退步的恐怕就是英語水平。
正文部分徐洋又一字沒改,出點差錯也正常。
但是當他重新把頁麵切換到瀏覽器的時候,剛剛加載出來的郵件內容裏麵卻並沒有附件的存在。
一般情況下,審稿意見會綜合到一個文檔裏麵發過來。
但這次,郵件內容卻隻有幾句話以及一個鏈接。
論文無需修改,可以直接發表。
而鏈接則是要求常浩南點進去,最後確認刊載的格式及內容。
“!!!”
常浩南握著鼠標的手一抖,差點把這封郵件給扔進回收站。
雖說以他如今的影響力來說,哪怕一篇文章不發也必定能靠國防報告順利博士畢業,早就已經不需要靠論文堆業界地位了。
不過,不需要歸不需要,這一波下來,情緒價值總歸是拉滿的。
這就像一些領導,雖然也並不需要下屬的馬屁,但還是喜歡聽一些吹吹拍拍的內容。
不需要≠不喜歡.jpg
cmame作為業內頂刊,直接一個“直接發表”的意見,顯然還是給足了對這個研究成果,以及常浩南本人的尊重。
他一邊在心裏給出了“還算有眼力”的評價,一邊點進那個鏈接,確認了論文最終刊印時的內容和排版。
當然,這功夫的期刊沒有線上提前發布這一說。
很多機構,包括京航大學在內,甚至都還在訂閱紙質期刊文獻。
所以都得等到正式見刊。
按照慣例,10月投稿、11月審稿的論文,一般就得排到明年四五月份……
就在常浩南心裏計算出大概的正式發表日期,並思索著到時候要不要讓火炬集團搞個什麽大新聞配合一下宣傳造勢的時候,卻突然在鏈接最底部發現了另外一段內容。
要求他提供一張圖片,作為1998年1月首刊的封麵……
“……”
多少也算是個驚喜了。
一般來說,學術期刊和平常訂閱的雜誌差不多,都會提前發售對應時間的刊物。
比如12月刊,那11月中上旬基本就出版了。
所以這個1月刊,絕對是強行加塞的結果。
而且,還把人家的封麵給占了。
cmame還是比較有道德的,隻有一個外封麵和一個外封底,並不像某些期刊一樣搞出五六個封麵來圈錢。
常浩南也隻好默默向某個被自己擠下封麵之位的論文作者隔空表達了一下遺憾……
思索片刻之後,他又拿起電話,給徐洋和楊慧梅兩個人叫了過來。
前者自不必說,論文上封麵次數最多的就是她,在這方麵有經驗。
而後者雖然是市場部負責人,但平時也處理一些宣傳方麵的工作。
畢竟火炬集團最大的金字招牌其實是常浩南本人,過去也沒有太多需要額外宣傳的任務,單獨設個宣傳部有點太浪費了。
就一直讓楊慧梅兼著。
後者一開始當然是拒絕的,不過跟劉洪波差不多,看在常浩南,以及常浩南給發的工資麵子上,最後還是真香了。
……
“要做一個跟火炬集團有關的論文封麵?”
徐洋輕輕理了理因為一路小跑上樓而有些淩亂的頭發,又整理了一下思緒:
“因為咱們沒有和愛思唯爾簽過讚助合同,所以期刊封麵上是不能出現明顯商業宣傳內容的,更何況cmame又是頂刊,管的更嚴一些……”
“我知道,所以這不是才把你們兩位找來,想想看有沒有什麽比較隱晦的辦法。”
常浩南回答道。
而坐在徐洋旁邊的楊慧梅關注的則是另外一個問題。
“常總,你論文上封麵了?”
“頂刊封麵?”
“還是插隊上的?”
她的研究方向雖然並不涉及具體技術,但sci論文也有管理學/運籌學(ms/or)方向,所以對於這些東西還是有概念的。
90年代末這功夫,華夏別說科研強國了,連科研大國都算不上。
能在一份稍微不那麽水的sci上發表論文,就差不多可以到一些普通高校謀個教職。
就連二作乃至三作,在某些場景下都是有價值的。
楊慧梅作為京航大學教授,也就發過兩三篇sci而已。
至於什麽頂刊,什麽封麵……
那想都沒想過。
徐洋轉過頭,用十分疑惑地眼神看向目瞪口呆的楊慧梅,似乎很不理解她的大驚小怪:
“也還好吧,上次那篇不也是這樣麽?”
她說的自然是那篇讓常浩南和她兩個人直接化身de算法教父教母的控製學論文。
“還有上次?”
楊慧梅又不研究控製理論,隻是聽說過常總之前發過一篇非常牛逼的文章。
專業不同,她也沒去看過內容。
更不知道其中一些具體細節。
當然,她現在已經知道了。
看著麵前的兩個妖孽,楊慧梅內心中浮現出一種無力感。
“我何德何能跟你們兩位臥龍鳳雛坐在一起對話……”
扶額.jpg
看著有些頹唐的楊慧梅,常浩南覺得,哪怕出於對員工的關心,也應該鼓勵一下對方。
否則她工作效率降低了,最後還是自己受損失。
“其實發論文隻是證明自身價值的途徑之一,往其它方麵想一想,楊教授在商業領域也可以為國家和社會做貢獻嘛……”
乍一聽到這句話,楊慧梅心想也對,很快重新振作起來,開始討論雜誌封麵的設計問題。
如何用比較隱晦含蓄的辦法表現出火炬集團的特點。
最後的結果是,在封麵上加入一個不帶標識的、torchmultiphysics軟件的計算封麵……
方案定下來之後,楊慧梅便起身離開,準備返回自己在另外一棟樓裏的辦公室。
但是走在路上,她越想越覺得不對。
“在商業領域也可以為國家和社會做貢獻……”
楊慧梅停住腳步:
“這不就是說我在學術界已經沒指望了???”
但她好像又無法反駁。
更無力了……
(本章完)
這個年頭,國內對於電子郵件的應用還局限在少數行業內,普及度並不高。
而且基本都是部分人員的自發行為,並沒有形成後來或者歐美國家那樣把郵件視為擁有法律效力文件的總體規範。
成天麵對滿坑滿穀的紙質文件麻煩是麻煩了一點,不過往好處想的話,也少了很多騷擾郵件之類的糟爛事。
所以當他看見郵箱裏有三封未讀郵件的時候,還是稍微有點驚訝的。
不過仔細一看內容,倒也全都是重量級。
第一封是來自cmame的編輯部,反饋他的審稿意見。
“這麽快?”
要知道距離投稿也就過去了不到一個月時間,經常投稿發sci的人都會知道,這個效率已經相當離譜了。
短暫的意外過後,常浩南點開郵件,又打開保存論文的文件夾,下意識準備改稿。
根據他上輩子投sci的經驗,哪怕論文內容沒有任何問題,審稿人也多少會提一些用詞,或者語法方麵的問題。
否則沒辦法體現作為審稿人的價值。
更何況自從重生以來,常浩南唯一退步的恐怕就是英語水平。
正文部分徐洋又一字沒改,出點差錯也正常。
但是當他重新把頁麵切換到瀏覽器的時候,剛剛加載出來的郵件內容裏麵卻並沒有附件的存在。
一般情況下,審稿意見會綜合到一個文檔裏麵發過來。
但這次,郵件內容卻隻有幾句話以及一個鏈接。
論文無需修改,可以直接發表。
而鏈接則是要求常浩南點進去,最後確認刊載的格式及內容。
“!!!”
常浩南握著鼠標的手一抖,差點把這封郵件給扔進回收站。
雖說以他如今的影響力來說,哪怕一篇文章不發也必定能靠國防報告順利博士畢業,早就已經不需要靠論文堆業界地位了。
不過,不需要歸不需要,這一波下來,情緒價值總歸是拉滿的。
這就像一些領導,雖然也並不需要下屬的馬屁,但還是喜歡聽一些吹吹拍拍的內容。
不需要≠不喜歡.jpg
cmame作為業內頂刊,直接一個“直接發表”的意見,顯然還是給足了對這個研究成果,以及常浩南本人的尊重。
他一邊在心裏給出了“還算有眼力”的評價,一邊點進那個鏈接,確認了論文最終刊印時的內容和排版。
當然,這功夫的期刊沒有線上提前發布這一說。
很多機構,包括京航大學在內,甚至都還在訂閱紙質期刊文獻。
所以都得等到正式見刊。
按照慣例,10月投稿、11月審稿的論文,一般就得排到明年四五月份……
就在常浩南心裏計算出大概的正式發表日期,並思索著到時候要不要讓火炬集團搞個什麽大新聞配合一下宣傳造勢的時候,卻突然在鏈接最底部發現了另外一段內容。
要求他提供一張圖片,作為1998年1月首刊的封麵……
“……”
多少也算是個驚喜了。
一般來說,學術期刊和平常訂閱的雜誌差不多,都會提前發售對應時間的刊物。
比如12月刊,那11月中上旬基本就出版了。
所以這個1月刊,絕對是強行加塞的結果。
而且,還把人家的封麵給占了。
cmame還是比較有道德的,隻有一個外封麵和一個外封底,並不像某些期刊一樣搞出五六個封麵來圈錢。
常浩南也隻好默默向某個被自己擠下封麵之位的論文作者隔空表達了一下遺憾……
思索片刻之後,他又拿起電話,給徐洋和楊慧梅兩個人叫了過來。
前者自不必說,論文上封麵次數最多的就是她,在這方麵有經驗。
而後者雖然是市場部負責人,但平時也處理一些宣傳方麵的工作。
畢竟火炬集團最大的金字招牌其實是常浩南本人,過去也沒有太多需要額外宣傳的任務,單獨設個宣傳部有點太浪費了。
就一直讓楊慧梅兼著。
後者一開始當然是拒絕的,不過跟劉洪波差不多,看在常浩南,以及常浩南給發的工資麵子上,最後還是真香了。
……
“要做一個跟火炬集團有關的論文封麵?”
徐洋輕輕理了理因為一路小跑上樓而有些淩亂的頭發,又整理了一下思緒:
“因為咱們沒有和愛思唯爾簽過讚助合同,所以期刊封麵上是不能出現明顯商業宣傳內容的,更何況cmame又是頂刊,管的更嚴一些……”
“我知道,所以這不是才把你們兩位找來,想想看有沒有什麽比較隱晦的辦法。”
常浩南回答道。
而坐在徐洋旁邊的楊慧梅關注的則是另外一個問題。
“常總,你論文上封麵了?”
“頂刊封麵?”
“還是插隊上的?”
她的研究方向雖然並不涉及具體技術,但sci論文也有管理學/運籌學(ms/or)方向,所以對於這些東西還是有概念的。
90年代末這功夫,華夏別說科研強國了,連科研大國都算不上。
能在一份稍微不那麽水的sci上發表論文,就差不多可以到一些普通高校謀個教職。
就連二作乃至三作,在某些場景下都是有價值的。
楊慧梅作為京航大學教授,也就發過兩三篇sci而已。
至於什麽頂刊,什麽封麵……
那想都沒想過。
徐洋轉過頭,用十分疑惑地眼神看向目瞪口呆的楊慧梅,似乎很不理解她的大驚小怪:
“也還好吧,上次那篇不也是這樣麽?”
她說的自然是那篇讓常浩南和她兩個人直接化身de算法教父教母的控製學論文。
“還有上次?”
楊慧梅又不研究控製理論,隻是聽說過常總之前發過一篇非常牛逼的文章。
專業不同,她也沒去看過內容。
更不知道其中一些具體細節。
當然,她現在已經知道了。
看著麵前的兩個妖孽,楊慧梅內心中浮現出一種無力感。
“我何德何能跟你們兩位臥龍鳳雛坐在一起對話……”
扶額.jpg
看著有些頹唐的楊慧梅,常浩南覺得,哪怕出於對員工的關心,也應該鼓勵一下對方。
否則她工作效率降低了,最後還是自己受損失。
“其實發論文隻是證明自身價值的途徑之一,往其它方麵想一想,楊教授在商業領域也可以為國家和社會做貢獻嘛……”
乍一聽到這句話,楊慧梅心想也對,很快重新振作起來,開始討論雜誌封麵的設計問題。
如何用比較隱晦含蓄的辦法表現出火炬集團的特點。
最後的結果是,在封麵上加入一個不帶標識的、torchmultiphysics軟件的計算封麵……
方案定下來之後,楊慧梅便起身離開,準備返回自己在另外一棟樓裏的辦公室。
但是走在路上,她越想越覺得不對。
“在商業領域也可以為國家和社會做貢獻……”
楊慧梅停住腳步:
“這不就是說我在學術界已經沒指望了???”
但她好像又無法反駁。
更無力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