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不讓常浩南在項目最關鍵的階段分心,丁高恒並未馬上把大衛國在預警機項目上搞鬼的事情通知到他。
所以前者此時還不知道,自己已經被人給提前“預訂”出去了。
當然實際上,c909客機平台的預警機,他自己也早就有想法要搞。
之前是沒條件,加上也確實分身乏術罷了。
而按照目前的進度,渦扇10到明年末或者後年初怎麽著也該走到設計定型。
至於重型模鍛壓機,目前也能跟上獻禮國慶的時間表,在明年年中開始試生產不成問題。
在解決了設備問題之後,滬飛那邊就可以開始生產c909了。
最開始肯定還是走散件組裝的路子,但不管怎麽說,有了技術資料,尤其是涉及機體結構的技術資料之後,就算是有了作為特種機平台進行改裝的先決條件。
到那個時候,搞大型預警機的前置條件也就基本成熟了。
所以,兩個人的想法,其實不謀而合。
隻不過,現在的常浩南,注意力還完全放在眼前的渦扇10項目上麵。
作為一台從核心機開始就是從頭研發的發動機,台架測試的工作量確實非常大。
為了提高測試效率,624所甚至臨時改裝了原本用於測試渦軸/渦槳發動機的sb102號試車台,黎明廠也臨時排產了第二台b0102號原型機,同時參與測試。
盡管如此,在絕大多數科目都是一把過的情況下,台架測試完成裝機試飛前的核心項目,還是花了差不多三個月的時間。
薑甫和拿著剛剛打印出來的測試結果,找到正在控製室的常浩南簽字:
“比例壽命測試的結果顯示,渦扇10有98%以上的置信度,可以滿足設計指標中大修間隔超過1500飛行小時的要求。”
“按照咱們的標準,到這一步,發動機就可以開始進行裝機實驗了。”
後者在報告被打印出來之前就已經看到過結果,此時自然無需再耽誤時間,稍加確認之後便在最後簽上了自己的名字:
“所以我在這邊的工作基本已經結束了,後麵的其它項目,就交給海總負責了。”
他說著看向穿著一身棉襖,但仍然被南方濕冷天氣破防的海誼德。
“放心吧,我保證把後麵的測試數據保質保量交到你手裏。”
後者說話的時候聲音都還有點發抖,不過還是能聽得出很有把握。
常浩南也就是例行囑咐一句,並非真放不下心。
畢竟海誼德雖然過往的履曆一般(相比常浩南來說),但再怎麽說也是完整參與過幾個型號研發的老前輩,基本功沒什麽問題。
後麵的那些測試項目,主要也就是等到b0103號運過來才能開始的全循環壽命測試比較耗費時間精力,剩下的隻要按部就班照標準做就行了。
所謂全循環壽命測試,就是真的把一台發動機用到報廢。
而對應的就是剛剛薑甫和提到的、剛剛才被完成的比例壽命測試。
後者是讓發動機執行特定的循環工況,從而按照特定比例縮短測試時間。
比如常浩南選擇1:3的時間比,那就隻需要500小時即可模擬正常情況下1500小時的測試時間。
當然,既然是模擬,自然不可能100%還原。所以才有一個置信度的問題。
這樣做主要是可以縮短一部分流程,讓裝機測試得以提前開始。
也就是常浩南馬上要去處理的事情。
……
如今的常浩南要飛回盛京,自然不必像以前,或者大多數人那樣先飛到桃仙機場,而是直接往北陵機場降落就完事了。
尤其這次本來就要去112廠,那就更是如此。
“常總。”
一下飛機,就看到身穿一身工裝的何明帶著幾個人,到停機坪上迎接。
“師弟,好久不見。”
走在稍後麵位置的,是跟常浩南已經有差不多一年沒見過麵的師姐姚夢娜。
後者這段時間一直負責優化十一號工程的總裝效率,以及處理經過改進之後新機體的減重問題。
經過這兩年的曆練,她已經有點刻板印象中女博士的那個感覺了。
看著剛剛從公務機舷梯上走下來、意氣風發的常浩南,姚夢娜突然有一種想上去跟對方擁抱示意一下的衝動。
不過她也知道眼下的場合和時間都不太對,所以很快便把那點感覺壓在了心底。
“常總,1010號驗證機已經基本完成總裝,現在就停在車間裏麵,是不是直接去看一下?”
何明感覺出氣氛好像有點奇怪,雖然說不上來,但他還是敏銳地把話題切換到了工作上麵。
“這麽快?”
常浩南本以為自己到地方之後還得等一陣子才能開始裝機試飛,畢竟那架驗證機跟量產型號的區別不小,屬於需要專門進行總裝的產品。
不過112廠的效率顯然超乎他的預料。
“黎明廠去年11月末的時候,就把b0201號機送過來了,然後我們就從負責總裝的同誌裏麵挑了幾班技術水平和工作態度都最好的,加班加點把1010號機給提前完成了。”
何明一邊解釋,一邊轉過身,帶著常浩南走向距離並不算遠的總裝車間。
在已經逐漸開始發力的脈動生產線旁邊,孤零零地停著一架黃色塗裝的雙座版側衛戰鬥機。
它本來應該是首批殲11s中的一架,但在散件生產階段就被選定進行渦扇10發動機的裝機測試。
所以才有了1010的編號。
常浩南越過正在產線上總裝的另外6架飛機,快步徑直走了過去。
乍一看之下,這架飛機和一般的蘇27ubk並無明顯區別。
但如果繞到後半球就會發現,兩台發動機的尾噴口存在明顯區別。
右側發動機仍然是跟其他側衛係列相同的al31f。
但左側發動機卻並沒有常見的收斂調節片,而是由一整圈固定不可動的金屬片所構成。
內部還有另外一層。
也就是引射式噴口。
相比於應用拉瓦爾噴管原理的收斂擴張型噴管,在低空亞音速條件下對氣流的調節能力稍差,但優勢在於取消了諸多魚鱗片和連杆。
重量更輕,而且可以大幅簡化機械結構。
對於目前華夏的生產水平來說,算是個非常巨大的利好。
除了這個最明顯的區別以外,還有就是為了兼容右側al31f的模擬-機械式控製係統和左側渦扇10的全權數字化控製係統,這架1010號機在機腹進氣道之間簡單粗暴地設置了一個線纜管路。
考慮到航發測試機並不需要這個位置的兩個重載掛點,所以除了難看點之外,倒是沒什麽其它問題。
常浩南繞著飛機轉了一圈,然後停留在飛機正後方,緊接著抬起頭,盯著兩個尾噴口凝視了很長時間。
“總算是……趕上了啊……”
他向上伸出手,輕輕按在了渦扇10的尾噴管外側表麵,低聲喃喃道:
“100%國產的三代機,很快就要來了……”
(本章完)
所以前者此時還不知道,自己已經被人給提前“預訂”出去了。
當然實際上,c909客機平台的預警機,他自己也早就有想法要搞。
之前是沒條件,加上也確實分身乏術罷了。
而按照目前的進度,渦扇10到明年末或者後年初怎麽著也該走到設計定型。
至於重型模鍛壓機,目前也能跟上獻禮國慶的時間表,在明年年中開始試生產不成問題。
在解決了設備問題之後,滬飛那邊就可以開始生產c909了。
最開始肯定還是走散件組裝的路子,但不管怎麽說,有了技術資料,尤其是涉及機體結構的技術資料之後,就算是有了作為特種機平台進行改裝的先決條件。
到那個時候,搞大型預警機的前置條件也就基本成熟了。
所以,兩個人的想法,其實不謀而合。
隻不過,現在的常浩南,注意力還完全放在眼前的渦扇10項目上麵。
作為一台從核心機開始就是從頭研發的發動機,台架測試的工作量確實非常大。
為了提高測試效率,624所甚至臨時改裝了原本用於測試渦軸/渦槳發動機的sb102號試車台,黎明廠也臨時排產了第二台b0102號原型機,同時參與測試。
盡管如此,在絕大多數科目都是一把過的情況下,台架測試完成裝機試飛前的核心項目,還是花了差不多三個月的時間。
薑甫和拿著剛剛打印出來的測試結果,找到正在控製室的常浩南簽字:
“比例壽命測試的結果顯示,渦扇10有98%以上的置信度,可以滿足設計指標中大修間隔超過1500飛行小時的要求。”
“按照咱們的標準,到這一步,發動機就可以開始進行裝機實驗了。”
後者在報告被打印出來之前就已經看到過結果,此時自然無需再耽誤時間,稍加確認之後便在最後簽上了自己的名字:
“所以我在這邊的工作基本已經結束了,後麵的其它項目,就交給海總負責了。”
他說著看向穿著一身棉襖,但仍然被南方濕冷天氣破防的海誼德。
“放心吧,我保證把後麵的測試數據保質保量交到你手裏。”
後者說話的時候聲音都還有點發抖,不過還是能聽得出很有把握。
常浩南也就是例行囑咐一句,並非真放不下心。
畢竟海誼德雖然過往的履曆一般(相比常浩南來說),但再怎麽說也是完整參與過幾個型號研發的老前輩,基本功沒什麽問題。
後麵的那些測試項目,主要也就是等到b0103號運過來才能開始的全循環壽命測試比較耗費時間精力,剩下的隻要按部就班照標準做就行了。
所謂全循環壽命測試,就是真的把一台發動機用到報廢。
而對應的就是剛剛薑甫和提到的、剛剛才被完成的比例壽命測試。
後者是讓發動機執行特定的循環工況,從而按照特定比例縮短測試時間。
比如常浩南選擇1:3的時間比,那就隻需要500小時即可模擬正常情況下1500小時的測試時間。
當然,既然是模擬,自然不可能100%還原。所以才有一個置信度的問題。
這樣做主要是可以縮短一部分流程,讓裝機測試得以提前開始。
也就是常浩南馬上要去處理的事情。
……
如今的常浩南要飛回盛京,自然不必像以前,或者大多數人那樣先飛到桃仙機場,而是直接往北陵機場降落就完事了。
尤其這次本來就要去112廠,那就更是如此。
“常總。”
一下飛機,就看到身穿一身工裝的何明帶著幾個人,到停機坪上迎接。
“師弟,好久不見。”
走在稍後麵位置的,是跟常浩南已經有差不多一年沒見過麵的師姐姚夢娜。
後者這段時間一直負責優化十一號工程的總裝效率,以及處理經過改進之後新機體的減重問題。
經過這兩年的曆練,她已經有點刻板印象中女博士的那個感覺了。
看著剛剛從公務機舷梯上走下來、意氣風發的常浩南,姚夢娜突然有一種想上去跟對方擁抱示意一下的衝動。
不過她也知道眼下的場合和時間都不太對,所以很快便把那點感覺壓在了心底。
“常總,1010號驗證機已經基本完成總裝,現在就停在車間裏麵,是不是直接去看一下?”
何明感覺出氣氛好像有點奇怪,雖然說不上來,但他還是敏銳地把話題切換到了工作上麵。
“這麽快?”
常浩南本以為自己到地方之後還得等一陣子才能開始裝機試飛,畢竟那架驗證機跟量產型號的區別不小,屬於需要專門進行總裝的產品。
不過112廠的效率顯然超乎他的預料。
“黎明廠去年11月末的時候,就把b0201號機送過來了,然後我們就從負責總裝的同誌裏麵挑了幾班技術水平和工作態度都最好的,加班加點把1010號機給提前完成了。”
何明一邊解釋,一邊轉過身,帶著常浩南走向距離並不算遠的總裝車間。
在已經逐漸開始發力的脈動生產線旁邊,孤零零地停著一架黃色塗裝的雙座版側衛戰鬥機。
它本來應該是首批殲11s中的一架,但在散件生產階段就被選定進行渦扇10發動機的裝機測試。
所以才有了1010的編號。
常浩南越過正在產線上總裝的另外6架飛機,快步徑直走了過去。
乍一看之下,這架飛機和一般的蘇27ubk並無明顯區別。
但如果繞到後半球就會發現,兩台發動機的尾噴口存在明顯區別。
右側發動機仍然是跟其他側衛係列相同的al31f。
但左側發動機卻並沒有常見的收斂調節片,而是由一整圈固定不可動的金屬片所構成。
內部還有另外一層。
也就是引射式噴口。
相比於應用拉瓦爾噴管原理的收斂擴張型噴管,在低空亞音速條件下對氣流的調節能力稍差,但優勢在於取消了諸多魚鱗片和連杆。
重量更輕,而且可以大幅簡化機械結構。
對於目前華夏的生產水平來說,算是個非常巨大的利好。
除了這個最明顯的區別以外,還有就是為了兼容右側al31f的模擬-機械式控製係統和左側渦扇10的全權數字化控製係統,這架1010號機在機腹進氣道之間簡單粗暴地設置了一個線纜管路。
考慮到航發測試機並不需要這個位置的兩個重載掛點,所以除了難看點之外,倒是沒什麽其它問題。
常浩南繞著飛機轉了一圈,然後停留在飛機正後方,緊接著抬起頭,盯著兩個尾噴口凝視了很長時間。
“總算是……趕上了啊……”
他向上伸出手,輕輕按在了渦扇10的尾噴管外側表麵,低聲喃喃道:
“100%國產的三代機,很快就要來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