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嘶……”
讓林景堂這麽一說,何明頓時覺得……
好像還真就是這麽回事。
本來,十一號工程,也包括後麵的改進項目,常浩南其實是沒有直接參加的。
畢竟經過之前八三工程的鍛煉,無論601所還是112廠,都算是積累了一批戰鬥力比較強的技術人員。
結果,到了一級供應商這塊,還是沒逃離常浩南的陰影。
“這種小項目的影響力怎麽能跟渦扇10比……開門紅講究一個影響力,就算渦噴6d的進度更快,對於航空動力這麽個新獨立出來的副一級央企來說,象征意義也還是渦扇10更大。”
當京城過來的各路領導,以及剛剛結束廬州行程的歐洲代表團陸續抵達江重的時候,常浩南這邊已經把一切都準備好了。
還是比較大的。
“不過這兩年航空動力這邊的運作已經相對獨立,所以我們就以研發單位自籌資金的名義,把渦噴6d這個型號給留下了,目前應該也是在做雙發裝機測試,不過進度比太行這邊要快不少,畢竟隻是個有限改進型。”
別問,問就是渦扇10也幹了。
但是現在來看,主機和動力這兩邊,反倒形成了某種良性競爭的態勢。
常浩南搖搖頭:
“沒錯。”
“所以嚴格來說,航發集團成立之後第一個完成的項目應該是渦噴6d……”
“我記得,這個項目之前上報的時候,說的是在80年代青華大學研發的那台6.8萬噸水壓機基礎上改進的?”
能一上來就問出這個問題,顯然說明是早就看過相關的技術資料。
而且是分別參觀。
“但是我剛剛進來之前,看他們在工廠裏麵貼的那些宣傳標語,都是說今天就要進行試生產了?”
但常浩南也不能當著人家的麵直接說我那時候就是隨便一寫騙騙你們,實際上早就另有計劃……
試生產出來的工件在兩根吊臂的牽引下,從上下梁之間被緩緩牽出,接著升到半空。
剛剛一直沒有開口,隻是聽著兩人交談的林景堂突然趁著這個沉默的當口插了進來:
“您對那邊的情況了解這麽清楚,應該是……要到那邊高就了?”
“女士,一般來說,試生產都會選擇一些比較簡單的,甚至是象征性的工件,比如最簡單的,一塊長條形或者半圓形的鋼板。”
因為他看到的並不是一塊鋼板。
空負載的實驗此前都已經做完,而試生產任務能不能成功,就看接下來的幾個小時了。
無心插柳柳成蔭了屬於是。
麵對提問如此細致的領導,常浩南也隻好打起十二分精神來應對:
幾乎與此同時。
因為航空動力目前還沒正式成立,加上常浩南也還沒拿到關鍵的博士學位,因此總規劃師的任命還沒有進行公示。
但對於隔壁搞航發的同行來說,經常出現明明研發工作還算順利,卻因為沒了裝機型號,或者裝機型號的定位發生變化而導致項目告吹或者出現反複。
所以在“爭口氣”這方麵,渦噴6d在某種意義上甚至跟渦扇10是同一個級別。
有些事情,心照不宣就好。
“不過,我們在研發過程中,發現這種機架更適用於2萬噸以下的中小型模鍛壓機,要想在7.5萬噸這種級別上麵應用,需要攻關的問題太多,而且還都是我國比較薄弱的技術領域。”
實際上,最開始提出要把航空工業按照業務區別進行拆分的時候,常浩南的想法隻是單純地想要讓航空發動機能夠脫離主機型號進行獨立研發,順便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無必要的資源重複投入。
“而且江重這邊嚴格來說也不完全是航空產業口的企業,給112廠生產機身零部件屬於正常商業行為,不要過度解讀……”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有差距就是有施展的空間嘛……”
不過這也不重要。
“你能聽懂台上的人在講什麽麽?”
隻有對於懂行的領導來說,控製室裏麵那些看似平平無奇的屏幕和參數,才是比設備本身更有吸引力的部分。
“所以常總……”
“還不能這麽說、”
“啊……是強5d的動力。”
“像是液壓機構、糾偏係統、電氣設備、傳感器還有輔助設備等部分,沿用了很多當年就取得的成果,否則也不可能隻用這麽短的時間就投入試生產。”
一行人便浩浩蕩蕩離開控製室,下樓來到車間裏麵早已搭好的觀禮台旁。
這個型號聽得何明整個就是一愣:
“渦噴6d?”
就在二人聊天的功夫,另外一邊的領導和嘉賓也已經完成了入座,一名主持人開始介紹今天試生產儀式的大致流程。
他微微搖了搖頭:
“光是有一台設備證明不了什麽,機身關鍵位置有很多大尺寸鍛件,對於工藝的要求甚至比對設備本身的要求更高……”
得益於她和丈夫兩個人都跟華夏這邊有密切的業務聯係,安妮這些年來也多少學會了一些中文。
懂不懂什麽叫控製變量啊?
而旁邊的常浩南本來隻是看個熱鬧,結果話題突然就被引到了自己頭上,見狀趕緊擺了擺手:
“當年我們從蘇聯買來那台6.5萬噸水壓機之後,從第一次成功啟動,到鍛造出符合要求的大尺寸產品,中間足足花了將近三年時間,這還是在有蘇聯技術人員提供指導的情況下,而他們這台設備本身甚至都還沒得到驗證……”
“不一樣。”
齊格勒這是第一次來華夏,自然不可能看得懂那些方塊字是什麽,但也能看得出來這是在進行生產之前的最後準備。
至於競爭這塊,在原本的計劃中是作為非重要因素給弱化了的。
齊格勒問道。
歐洲代表團的成員懂行,但作為外國人,肯定不能隨便讓他們亂跑,留在鍛壓車間裏看個熱鬧就行了。
他指了指電腦屏幕上的一條曲線,並沒有等待常浩南或者其他人回答,便又繼續道:
有備而來。
歐盟國家高級代表團的參觀位置則位於廠房的另外一邊。
何明撓了撓頭皮,語氣中透露著些許唏噓:
一星期之後。
大領導已經發了話,其他人自然隻有跟上的份。
“我不會說他們肯定還沒做好準備,但無論如何,現在都沒有理由太過樂觀。”
當然,他作為別人要爭氣的對象,也不好在這件事情上多說什麽就是了。
對於他一個造飛機的人來說,無論項目成功與否,總歸是他們自己對自己負責。
常浩南倒是認同何明的這番看法:
“因為渦扇9a比較順利,殲轟7a馬上就能投產,所以部隊那邊最後沒要強5d這個型號。”
不過應該已經停產十來年了。
聽到這個回答之後,首長又稍稍伏低身子,仔細看了看麵前的圖紙::
他們等會還有更加詳細的座談環節,有問題到那時候問就行了。
“強5……”
她雖然也算是技術人員出身,但一來已經基本離開一線研發崗位,二來哪怕在離開之前,也主要負責紙麵工作,因此並未見過法國國內的那台同類設備。
找外援嘛,不丟人。
……
國內的領導和嘉賓倒是可以隨便走,但多數是外行,隻能看懂這是一個非常大非常厲害的設備,因此同樣是留在鍛壓車間裏看個熱鬧就行了。
“既然已經快要結束了,我們就先下去等一等好了……”
那未免有些太跳臉了。
“所以,在確定總體設計方案的時候,我們最終選取了c型板結構的機架,在思路上類似蘇聯那兩台同樣是7.5萬噸的設備,但設計上更進了一步,使整台設備在穩定性和可預測性方麵有了明顯進步。”
“強5麽……確實在所有層麵都已經跟不上時代了,而且最後一個批量裝備部隊的改進型也確實是十幾年前的版本了。”
他雖然沒有被正式列入到航空動力集團籌建小組裏麵,但畢竟也是未來的班子成員之一,對於這些事情自然有所了解。
常浩南做了個深呼吸,把自己的心態稍微平複了下來:
“這次來之前,我專門去看過當年那部鍛壓機的設計方案,跟你們造出來的這台相比,差異好像還是蠻大的嘛……”
安妮·科倫坡在走進這裏的第一時間,就被麵前這台數層樓高、需要刻意仰起頭才能看到頂部的設備給驚到了。
安妮畢竟不是漢語專業,能聽懂的信息甚至還不如剛剛翻譯提供的概略版本。
“這幾年好消息太多,而且幾乎一個連著一個,總感覺那些老型號已經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
“這設備的工控係統,也是我們自己研發的?”
畢竟是外國人,在這種重大場合還是要做一下物理隔離。
“畢竟……就算渦扇10現在已經到了研發末期,但畢竟隻是一個型號,而且還有舉全國之力搞大會戰練兵的性質,咱們國家在航發的綜合發展水平上,跟航空強國還是有一定差距。”
這個年代還沒有條件配置自動翻譯設備,也不可能給每個代表團成員都配翻譯,因此隻能對講話內容進行概略性的解釋。
……
一番講話和慶祝操作之後,鍛壓機的加載橫梁總算緩緩升起。
於是他幹脆地點了點頭:
“語速有點快,大概意思是為了慶祝他們國家建立50年什麽的吧……”
齊格勒的話說到一半就戛然而止。
首長示意放下麵前的圖紙,重新看向電腦屏幕上顯示的各項運行參數。
不過,關於這件事,何明的心態還是比較好的。
這是模鍛壓機已經開始進行加壓的標誌。
常浩南解釋道。
“是的,之前那台在總體設計上采用的是當年沈院士獨創的‘正交預緊機架’,算是預應力鋼絲纏繞機架的一種。”
隻不過當年寫可行性匯報的時候,他本人的影響力還沒有現在這麽大,為了提高通過率需要找一些過去有底子的項目背書,這才把那台6.8萬噸水壓機的研發方案給寫了進去。
既然常浩南自己都這麽說了,另外兩人自然也不可能在之前的話題上繼續下去。
安妮有些遲疑地向旁邊的伯納德·齊格勒確認到。
要說心裏沒點鬱氣,那是不可能的。
不過也並不算什麽秘密就是了。
不過,就他的經驗而言,試生產跟實際生產之間的差距……
而是一個明顯的飛機隔框。
一連串問題之後,始終維持著不苟言笑的首長總算輕輕點了點頭,顯然對於設備的狀況相當滿意。
就在三人你一言我一語交流的功夫,車間裏麵已經傳來了一陣電機運轉的聲音,緊接著的則是刺耳的吱嘎吱嘎聲。
畢竟從未來的經驗看,除了航天工業和兵器工業以外,其它所有搞平行拆分的領域,比如航空、造船、鐵路等,都是在經曆了一番波折之後重新合並回去了。
大領導親自來一趟,首先自然是參觀。
正好剛剛又提到了航發集團的話題,於是何明順勢話鋒一轉:
“航發集團正式成立之後,渦扇10應該算是實現開門紅的項目吧?”
“你不說我都快忘了還有這麽個飛機……”
齊格勒看著已經開始緩緩複位的液壓缸,對旁邊的安妮解釋道:
“而飛機隔框的結構可要比試生產出來的工件複雜太多了,可以說根本不是同樣一回事……”
“渦噴6d本身的影響力確實不大,但它是咱們國家第一個在對應飛機型號已經取消的情況下仍然繼續研發,並最終走到設計定型的航空發動機項目,這塊的象征意義是航空動力集團比較看重的。”
“你看,就像我剛剛說……”
首長抬手推了推黑框眼鏡,對跟在旁邊的常浩南問道。
“……”
“看這上麵的數據,試生產過程應該已經走到最後一步了吧?”
經過這麽一解釋,何明頓時開悟。
何明臉上露出笑容,語氣輕鬆地說道:
如今領導一看這基礎結構都不一樣的圖紙,心裏肯定也明白是怎麽回事。
“雖然航空動力集團很快就要獨立出來,但說到底也還是科工委係統裏麵的同誌,就算有競爭,也還是應該在合作的大框架下進行嘛。”
常浩南微微抬起頭,思索片刻之後回答道:
“按照目前的時間表來看,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太行項目設計定型應該會在明年。”
“對了,常總。”
“高就談不上,不過確實在那邊有個職位。”
“這個工作缸壓力曲線我還是看得懂的。”
“我覺得……他們可能是真的做好了準備?”
“除了一些像是液壓油這樣的耗材,以及電子元器件和傳感器這類輔助設備之外,整台設備從紙麵設計到工程實現,都是由我們自己完成的。”
渦噴6他當然知道,畢竟是殲6的動力。
絕大多數何明這一代112廠職工在參加工作之後第一個負責的型號就是殲6極其改進型。
常浩南果斷地回答道:
“至於那些暫時無法國產的部分,我們也正在積極跟相關行業的領軍企業聯係,目前已經召開了三次需求對接會,爭取在盡可能短的時間裏實現國產化替代,或者至少是備份替代。”
實際上,常浩南打最一開始就沒準備走鋼絲纏繞機架的技術路線。
後者作為老牌飛機設計師和航空工程師,自然不會被這點小打小鬧給鎮住:
隻不過不是客機的。
而應該是戰鬥機的……
(本章完)
讓林景堂這麽一說,何明頓時覺得……
好像還真就是這麽回事。
本來,十一號工程,也包括後麵的改進項目,常浩南其實是沒有直接參加的。
畢竟經過之前八三工程的鍛煉,無論601所還是112廠,都算是積累了一批戰鬥力比較強的技術人員。
結果,到了一級供應商這塊,還是沒逃離常浩南的陰影。
“這種小項目的影響力怎麽能跟渦扇10比……開門紅講究一個影響力,就算渦噴6d的進度更快,對於航空動力這麽個新獨立出來的副一級央企來說,象征意義也還是渦扇10更大。”
當京城過來的各路領導,以及剛剛結束廬州行程的歐洲代表團陸續抵達江重的時候,常浩南這邊已經把一切都準備好了。
還是比較大的。
“不過這兩年航空動力這邊的運作已經相對獨立,所以我們就以研發單位自籌資金的名義,把渦噴6d這個型號給留下了,目前應該也是在做雙發裝機測試,不過進度比太行這邊要快不少,畢竟隻是個有限改進型。”
別問,問就是渦扇10也幹了。
但是現在來看,主機和動力這兩邊,反倒形成了某種良性競爭的態勢。
常浩南搖搖頭:
“沒錯。”
“所以嚴格來說,航發集團成立之後第一個完成的項目應該是渦噴6d……”
“我記得,這個項目之前上報的時候,說的是在80年代青華大學研發的那台6.8萬噸水壓機基礎上改進的?”
能一上來就問出這個問題,顯然說明是早就看過相關的技術資料。
而且是分別參觀。
“但是我剛剛進來之前,看他們在工廠裏麵貼的那些宣傳標語,都是說今天就要進行試生產了?”
但常浩南也不能當著人家的麵直接說我那時候就是隨便一寫騙騙你們,實際上早就另有計劃……
試生產出來的工件在兩根吊臂的牽引下,從上下梁之間被緩緩牽出,接著升到半空。
剛剛一直沒有開口,隻是聽著兩人交談的林景堂突然趁著這個沉默的當口插了進來:
“您對那邊的情況了解這麽清楚,應該是……要到那邊高就了?”
“女士,一般來說,試生產都會選擇一些比較簡單的,甚至是象征性的工件,比如最簡單的,一塊長條形或者半圓形的鋼板。”
因為他看到的並不是一塊鋼板。
空負載的實驗此前都已經做完,而試生產任務能不能成功,就看接下來的幾個小時了。
無心插柳柳成蔭了屬於是。
麵對提問如此細致的領導,常浩南也隻好打起十二分精神來應對:
幾乎與此同時。
因為航空動力目前還沒正式成立,加上常浩南也還沒拿到關鍵的博士學位,因此總規劃師的任命還沒有進行公示。
但對於隔壁搞航發的同行來說,經常出現明明研發工作還算順利,卻因為沒了裝機型號,或者裝機型號的定位發生變化而導致項目告吹或者出現反複。
所以在“爭口氣”這方麵,渦噴6d在某種意義上甚至跟渦扇10是同一個級別。
有些事情,心照不宣就好。
“不過,我們在研發過程中,發現這種機架更適用於2萬噸以下的中小型模鍛壓機,要想在7.5萬噸這種級別上麵應用,需要攻關的問題太多,而且還都是我國比較薄弱的技術領域。”
實際上,最開始提出要把航空工業按照業務區別進行拆分的時候,常浩南的想法隻是單純地想要讓航空發動機能夠脫離主機型號進行獨立研發,順便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無必要的資源重複投入。
“而且江重這邊嚴格來說也不完全是航空產業口的企業,給112廠生產機身零部件屬於正常商業行為,不要過度解讀……”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有差距就是有施展的空間嘛……”
不過這也不重要。
“你能聽懂台上的人在講什麽麽?”
隻有對於懂行的領導來說,控製室裏麵那些看似平平無奇的屏幕和參數,才是比設備本身更有吸引力的部分。
“所以常總……”
“還不能這麽說、”
“啊……是強5d的動力。”
“像是液壓機構、糾偏係統、電氣設備、傳感器還有輔助設備等部分,沿用了很多當年就取得的成果,否則也不可能隻用這麽短的時間就投入試生產。”
一行人便浩浩蕩蕩離開控製室,下樓來到車間裏麵早已搭好的觀禮台旁。
這個型號聽得何明整個就是一愣:
“渦噴6d?”
就在二人聊天的功夫,另外一邊的領導和嘉賓也已經完成了入座,一名主持人開始介紹今天試生產儀式的大致流程。
他微微搖了搖頭:
“光是有一台設備證明不了什麽,機身關鍵位置有很多大尺寸鍛件,對於工藝的要求甚至比對設備本身的要求更高……”
得益於她和丈夫兩個人都跟華夏這邊有密切的業務聯係,安妮這些年來也多少學會了一些中文。
懂不懂什麽叫控製變量啊?
而旁邊的常浩南本來隻是看個熱鬧,結果話題突然就被引到了自己頭上,見狀趕緊擺了擺手:
“當年我們從蘇聯買來那台6.5萬噸水壓機之後,從第一次成功啟動,到鍛造出符合要求的大尺寸產品,中間足足花了將近三年時間,這還是在有蘇聯技術人員提供指導的情況下,而他們這台設備本身甚至都還沒得到驗證……”
“不一樣。”
齊格勒這是第一次來華夏,自然不可能看得懂那些方塊字是什麽,但也能看得出來這是在進行生產之前的最後準備。
至於競爭這塊,在原本的計劃中是作為非重要因素給弱化了的。
齊格勒問道。
歐洲代表團的成員懂行,但作為外國人,肯定不能隨便讓他們亂跑,留在鍛壓車間裏看個熱鬧就行了。
他指了指電腦屏幕上的一條曲線,並沒有等待常浩南或者其他人回答,便又繼續道:
有備而來。
歐盟國家高級代表團的參觀位置則位於廠房的另外一邊。
何明撓了撓頭皮,語氣中透露著些許唏噓:
一星期之後。
大領導已經發了話,其他人自然隻有跟上的份。
“我不會說他們肯定還沒做好準備,但無論如何,現在都沒有理由太過樂觀。”
當然,他作為別人要爭氣的對象,也不好在這件事情上多說什麽就是了。
對於他一個造飛機的人來說,無論項目成功與否,總歸是他們自己對自己負責。
常浩南倒是認同何明的這番看法:
“因為渦扇9a比較順利,殲轟7a馬上就能投產,所以部隊那邊最後沒要強5d這個型號。”
不過應該已經停產十來年了。
聽到這個回答之後,首長又稍稍伏低身子,仔細看了看麵前的圖紙::
他們等會還有更加詳細的座談環節,有問題到那時候問就行了。
“強5……”
她雖然也算是技術人員出身,但一來已經基本離開一線研發崗位,二來哪怕在離開之前,也主要負責紙麵工作,因此並未見過法國國內的那台同類設備。
找外援嘛,不丟人。
……
國內的領導和嘉賓倒是可以隨便走,但多數是外行,隻能看懂這是一個非常大非常厲害的設備,因此同樣是留在鍛壓車間裏看個熱鬧就行了。
“既然已經快要結束了,我們就先下去等一等好了……”
那未免有些太跳臉了。
“所以,在確定總體設計方案的時候,我們最終選取了c型板結構的機架,在思路上類似蘇聯那兩台同樣是7.5萬噸的設備,但設計上更進了一步,使整台設備在穩定性和可預測性方麵有了明顯進步。”
“強5麽……確實在所有層麵都已經跟不上時代了,而且最後一個批量裝備部隊的改進型也確實是十幾年前的版本了。”
他雖然沒有被正式列入到航空動力集團籌建小組裏麵,但畢竟也是未來的班子成員之一,對於這些事情自然有所了解。
常浩南做了個深呼吸,把自己的心態稍微平複了下來:
“這次來之前,我專門去看過當年那部鍛壓機的設計方案,跟你們造出來的這台相比,差異好像還是蠻大的嘛……”
安妮·科倫坡在走進這裏的第一時間,就被麵前這台數層樓高、需要刻意仰起頭才能看到頂部的設備給驚到了。
安妮畢竟不是漢語專業,能聽懂的信息甚至還不如剛剛翻譯提供的概略版本。
“這幾年好消息太多,而且幾乎一個連著一個,總感覺那些老型號已經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
“這設備的工控係統,也是我們自己研發的?”
畢竟是外國人,在這種重大場合還是要做一下物理隔離。
“畢竟……就算渦扇10現在已經到了研發末期,但畢竟隻是一個型號,而且還有舉全國之力搞大會戰練兵的性質,咱們國家在航發的綜合發展水平上,跟航空強國還是有一定差距。”
這個年代還沒有條件配置自動翻譯設備,也不可能給每個代表團成員都配翻譯,因此隻能對講話內容進行概略性的解釋。
……
一番講話和慶祝操作之後,鍛壓機的加載橫梁總算緩緩升起。
於是他幹脆地點了點頭:
“語速有點快,大概意思是為了慶祝他們國家建立50年什麽的吧……”
齊格勒的話說到一半就戛然而止。
首長示意放下麵前的圖紙,重新看向電腦屏幕上顯示的各項運行參數。
不過,關於這件事,何明的心態還是比較好的。
這是模鍛壓機已經開始進行加壓的標誌。
常浩南解釋道。
“是的,之前那台在總體設計上采用的是當年沈院士獨創的‘正交預緊機架’,算是預應力鋼絲纏繞機架的一種。”
隻不過當年寫可行性匯報的時候,他本人的影響力還沒有現在這麽大,為了提高通過率需要找一些過去有底子的項目背書,這才把那台6.8萬噸水壓機的研發方案給寫了進去。
既然常浩南自己都這麽說了,另外兩人自然也不可能在之前的話題上繼續下去。
安妮有些遲疑地向旁邊的伯納德·齊格勒確認到。
要說心裏沒點鬱氣,那是不可能的。
不過也並不算什麽秘密就是了。
不過,就他的經驗而言,試生產跟實際生產之間的差距……
而是一個明顯的飛機隔框。
一連串問題之後,始終維持著不苟言笑的首長總算輕輕點了點頭,顯然對於設備的狀況相當滿意。
就在三人你一言我一語交流的功夫,車間裏麵已經傳來了一陣電機運轉的聲音,緊接著的則是刺耳的吱嘎吱嘎聲。
畢竟從未來的經驗看,除了航天工業和兵器工業以外,其它所有搞平行拆分的領域,比如航空、造船、鐵路等,都是在經曆了一番波折之後重新合並回去了。
大領導親自來一趟,首先自然是參觀。
正好剛剛又提到了航發集團的話題,於是何明順勢話鋒一轉:
“航發集團正式成立之後,渦扇10應該算是實現開門紅的項目吧?”
“你不說我都快忘了還有這麽個飛機……”
齊格勒看著已經開始緩緩複位的液壓缸,對旁邊的安妮解釋道:
“而飛機隔框的結構可要比試生產出來的工件複雜太多了,可以說根本不是同樣一回事……”
“渦噴6d本身的影響力確實不大,但它是咱們國家第一個在對應飛機型號已經取消的情況下仍然繼續研發,並最終走到設計定型的航空發動機項目,這塊的象征意義是航空動力集團比較看重的。”
“你看,就像我剛剛說……”
首長抬手推了推黑框眼鏡,對跟在旁邊的常浩南問道。
“……”
“看這上麵的數據,試生產過程應該已經走到最後一步了吧?”
經過這麽一解釋,何明頓時開悟。
何明臉上露出笑容,語氣輕鬆地說道:
如今領導一看這基礎結構都不一樣的圖紙,心裏肯定也明白是怎麽回事。
“雖然航空動力集團很快就要獨立出來,但說到底也還是科工委係統裏麵的同誌,就算有競爭,也還是應該在合作的大框架下進行嘛。”
常浩南微微抬起頭,思索片刻之後回答道:
“按照目前的時間表來看,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太行項目設計定型應該會在明年。”
“對了,常總。”
“高就談不上,不過確實在那邊有個職位。”
“這個工作缸壓力曲線我還是看得懂的。”
“我覺得……他們可能是真的做好了準備?”
“除了一些像是液壓油這樣的耗材,以及電子元器件和傳感器這類輔助設備之外,整台設備從紙麵設計到工程實現,都是由我們自己完成的。”
渦噴6他當然知道,畢竟是殲6的動力。
絕大多數何明這一代112廠職工在參加工作之後第一個負責的型號就是殲6極其改進型。
常浩南果斷地回答道:
“至於那些暫時無法國產的部分,我們也正在積極跟相關行業的領軍企業聯係,目前已經召開了三次需求對接會,爭取在盡可能短的時間裏實現國產化替代,或者至少是備份替代。”
實際上,常浩南打最一開始就沒準備走鋼絲纏繞機架的技術路線。
後者作為老牌飛機設計師和航空工程師,自然不會被這點小打小鬧給鎮住:
隻不過不是客機的。
而應該是戰鬥機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