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觀禮台的另一邊,一個小男孩正舉著一個望遠鏡看向天空。


    不過,因為瞳距太小,加上端不太穩,實在看不清什麽東西。


    還不如用肉眼。


    “爺爺,這些是你當年開過的飛機麽?”


    他放下望遠鏡詢問道。


    不過,這一次,卻沒有得到回應。


    回過頭之後,他才發現,爺爺身邊不知什麽時候多出來了另一個穿著軍裝的人。


    “老師長,聽人說,你之前還飛過這種飛機?”


    老人抬頭看著頭頂的編隊,對旁邊那人問道。


    雖然年紀已經很大了,但作為飛行員,他的眼力幾乎和年輕的時候一樣好。


    “是啊,前年去飛過……”


    林老將軍點了點頭:


    “我跟你講老王,那感覺,別提多舒服了,別的不說,手裏那杆隻要輕輕一動,飛機就有反應,哪像咱們當年,剛上飛機的時候倆手捧著杆才能掰開……”


    林將軍是開國大典上飛p51的華夏第一代飛行員,最早學飛的時候用的是老東北航校的99高教,沒有飛控,鋼絲直接從駕駛艙連接舵麵,全靠一膀子力氣。


    甚至有些飛機連座椅都是壞的,飛行學員隻能用繩子把自己五花大綁,固定到上麵。


    至於跳傘……


    什麽跳傘?


    全軍就這麽幾架飛機,你跟我說跳傘?


    能飛回來就飛回來,飛不回來我也就不用回來了……


    旁邊被稱為老王的,是林將軍當年任職航空師長時候的參謀長王民,曾駕駛殲5擊傷過一架f86戰鬥機,不過,後來由於身體原因轉業進入了民航係統工作。


    “嘖嘖……”


    王民搖了搖頭:


    “還是你這身子好啊,七十歲了還能飛戰鬥機……”


    “不過說起來,我前兩年回老部隊的時候,可是還瞅見當年飛過的殲6還在停機坪上停著呢……”


    他們這個位置周圍全是離休老幹部,最多加上些不到十歲的小孩,所以能聊得比較開。


    “換了,都換了。”


    林老將軍笑著回答道:


    “剛才過去的那個高空高速殲擊機梯隊看見沒有,就換的那個型號……”


    兩個老幹部湊到一起,聊的自然多是過去的一些陳年舊事。


    直到王民的小孫子連續叫了幾聲爺爺,二人的注意力才被轉移過去。


    這次,是林老將軍直接開口回答:


    “你爺爺我們兩個當年要是有這些飛機,估計北海道都能去照量一下……”


    兩老一小談笑之間,空中編隊分列式也逐漸進入尾聲。


    6架航校灰色塗裝的教練機,登場了。


    “這些飛機,跟最開始表演隊的飛機,好像是同一種?”


    王民拿過小孫子手裏的望遠鏡,朝天上看了一眼。


    他作為空軍草創時期的老同誌,自然明白飛行員人才培養的重要性。


    “對,去年才裝備部隊的新型殲教機,可以模擬第三代戰鬥機的操縱特征,因為飛行性能好,所以反而是表演隊最先采購了一批。”


    林老沒帶設備,隻好用手遮住陽光朝上麵看去。


    而聽到這個回答,王民先是沉默地點點頭,緊接著半開玩笑地看向對方:


    “第一個編隊和最後一個編隊的機型一樣……”


    林老先是一愣,但馬上反應過來了王民的意思——


    開國大典上,因為飛機數量太少,因此有三個編隊共9架p51機隊在完成檢閱之後又繞到最後,重新飛了一遍,讓17架飛機看上去像是26架一樣。


    而林老本人,正是9名飛行員中的一個。


    當然,現在的華夏空軍盡管跟世界頂級空軍尚有差距,但肯定已經無需再用這種障眼法了。


    如今再提起這件事,隻不過是兩個老家夥之間的調笑罷了。


    林老抬起手,指了指麵前的王民,但沒有說話。


    二人同時露出了一個會心的笑容。


    ……


    與此同時,東觀禮台上。


    “小南……”


    周莉從前一天晚上開始就刻意表現得非常沉穩,一副從容不迫的樣子。


    結果這時候第一嗓子就破了音。


    顯然,之前那都是裝的。


    心裏保不齊比常援朝還高興。


    不過這個時候,她也顧不上這些了,趕緊清了清嗓子,拉住旁邊的常浩南:


    “小南,是不是這個編隊?”


    常浩南點點頭:


    “對,就是這個,佳瑤在六號機,就是編隊最靠後的那架飛機上麵。”


    聽到這句話,常援朝趕緊從一個有些破破爛爛的牛皮盒子裏掏出一具望遠鏡。


    那還是他當偵察兵時候的戰利品,東德貨,質量非常好。


    “快給我也看看。”


    周莉也徹底不裝了。


    實際上,就算是有望遠鏡,也不可能在地麵上看清楚座艙裏麵的飛行員長什麽樣子。


    更何況還有飛行頭盔和麵罩呢。


    不過,常援朝還是帶在了身邊。


    畢竟,女兒坐兒子設計的飛機裏麵接受檢閱,而當父母的則在下麵的觀禮台上看著。


    這種幸福感,全國上下都未必有幾個人能體會到。


    尤其是,人嘛,怎麽可能沒有顯擺的心理。


    平時釣到個10斤重的魚都恨不得逢人就提一句呢,更別提兒子女兒有這麽大出息了。


    但因為常浩南和常佳瑤的工作性質都很特殊,倆人又隻能低調行事,平時鮮少有機會能跟人提及這一對兒女的情況。


    就算有時候被問起來,也隻是說兒子在京城的國企裏當個小領導,女兒則參了軍。


    根本沒有顯擺的機會


    憋壞了。


    與此同時。


    教練機編隊6號機的前座艙裏麵,常佳瑤也正看向下麵觀禮台上的人群。


    之前在機場見麵那次,常浩南就說過,他們的位置在東觀禮台的最西邊。


    不過,今天觀禮台上麵的人,實在是太多了。


    光靠這麽一個粗略的方位,根本不可能精確找到是哪個人。


    所以,常佳瑤舉起相機,借著俯拍天安門城樓的機會,給整個東觀禮台也留下了三張照片。


    能不能從裏麵找到人以後再說,反正得留個紀念。


    否則這趟參閱,很難稱得上完美。


    ……


    教練機編隊之後,就是連續的三組直升機。


    相比於上一世直升機編隊的清一色直9a,這次的花樣豐富了不少。


    分別是直9a、直9c和直9w……


    不過,包括教練機編隊在內,其實都已經沒有太多人關注了。


    一方麵是不同型號的直9之間長得很接近,除了法國人以外,很少有人知道後兩個改進型號背後意味著多麽驚人的技術能力,而教練機則跟八一飛行表演隊的型號一樣,沒什麽新鮮感。


    另一方麵麽……


    大多數人都還沉浸在剛剛那個“國產新一代戰鬥機編隊”所帶來的震撼當中。


    前排觀禮台上。


    “剛剛那個編隊,你完整地拍下來了麽?”


    周瑞夫看著逐漸遠去的十幾架直升機,向旁邊的白禮德問道。


    如果讓他形容現在的心情,就是……


    我真傻,真的,我單知道華夏人在研發第三代戰鬥機,會在閻良試飛,但我不知道閱兵式上也會有……


    盡管現場的媒體肯定也會拍攝大量的照片,但作為一個擔負情報任務的人員,如果直接用媒體照片提交報告的話,就會顯得非常不專業。


    好在白禮德的警惕性一直很高,點了點頭,收起相機:


    “拍下來了,隻是倍率不夠大,我擔心有些細節看不清楚。”


    “這倒是沒關係,隻要有幾張照片能對國內交差就行。”


    周瑞夫鬆了口氣,搖搖頭回答道:


    “我們對華夏人的那種新型戰鬥機早就做過技術研判,大概是一種對標後期型f16a的純空優型號,雖然體積更大,不過因為采用了三角翼設計,所以載彈量和航程都不會很樂觀,空戰性能或許不弱於f16,但多用途潛力不足。”


    他一邊說著一邊開始低頭收拾東西。


    閱兵式之後還有群眾慶祝活動,不過那就不是他感興趣的了。


    10月份的京城還有點熱,周瑞夫現在隻想快點結束,回空調房裏去寫報告,然後等到晚上出席晚餐會。


    “不過,讓我比較吃驚的,是他們這個型號的研發進度。”


    周瑞夫從包裏掏出一副墨鏡戴上:


    “這個型號前年才首飛,我們預計到2004-2005年才能進入量產,不過既然他們敢讓原型機上閱兵,說明完成度已經很高,恐怕再有兩三年就能裝備。”


    “所以……對我們威脅很大?”


    白禮德開口詢問道。


    對於空軍,他顯然不如飛行員出身的周瑞夫更懂。


    “那倒未必……”


    後者的回答不置可否:


    “華夏人第三代戰鬥機的規模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就爆發式增長,你知道很多時候,數量本身就是一種質量。更何況,雖然都是第三代戰鬥機,但我們的f15c和f16c要比那些早期型號性能更好……”


    雖然嘴上是這麽說,但周瑞夫的麵色還是略顯嚴肅,稍微停頓了一會之後,又話鋒一轉:


    “不過,無論如何,這確實是我們在50年代年之後,第一次被華夏空軍抹平代差。”


    “所以,國內研發新一代戰鬥機的動作,確實得加快了……”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學霸的軍工科研係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十月廿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十月廿二並收藏學霸的軍工科研係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