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接著,常浩南又用盡可能簡單的語言,向他們描述了一下計算機視覺、流形識別、以及水平集方法的相關概念。


    一開始,喬晨青還試圖理解。


    不過實在是術業有專攻,沒幾句話的功夫,眼神中就隻剩下茫然了。


    於是,為了解救自己的耳朵的腦子,他趕緊打斷已經有點進入狀態的常浩南,略顯生硬地換了個話題:


    “浩南同誌,我記得你剛才,好像還有話沒說完吧?”


    常浩南先是一愣,心說我這沒講完的東西還多著呢……


    好在他還是很快就回過神來,意識到自己這不是在開技術研討會。


    而喬晨青說的,應該是最一開始,對方詢問自己是否需要一發kh55回去研究的時候。


    想到這裏,常浩南有些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


    “哦,我當時是想說,您可以再問一下電科集團,還有航空工業那邊對這發彈感不感興趣,如果他們也覺得不是特別急需的話,我倒是挺想留一枚在我們集團這邊。”


    “嗯?”


    喬晨青一愣:


    “你之前不是說,起不到太大作用……”


    顯然,他這是被常浩南有點前後不搭的言辭給整得有點懵。


    後者輕輕一笑,解釋道:


    “技術上確實起不到太大幫助,但是等以後外部條件允許了,我準備搞個博物館,把這些東西給放進去,也算是對這一段曆史的見證吧……”


    在前世,華夏軍工從80年代末一直到21世紀初的部分,一直處在一個比較混沌的狀態。


    由於組織架構變化極其劇烈,別說是外人,哪怕是從業者,甚至親曆者的回憶和記載都未必完全準確。


    很多有紀念意義的實物甚至都出現過破壞或者遺失。


    而在這種背景下,各種博物館和展覽館當中還存在不少知識性錯誤……


    總之就是很令人難繃。


    因此,自打老吳從巴爾幹半島弄回來一塊b2轟炸機的殘骸碎片那時候開始,常浩南就一直琢磨著,未來要如何保存,甚至是宣傳這段曆史。


    而聽到常浩南的回答之後,喬晨青一時間陷入到了沉默當中——


    盡管話題是他主動切換的,但常浩南這前後兩段回答的跳躍性,屬實是有點太大了。


    就像有人前一秒還在跟你談數學,後一秒就突然開始講物種進化,然後又光速說起上帝創造亞當和夏娃……


    最後隻好來了一句:


    “果然是總規劃師,考慮問題就是比較長遠……”


    恰好這個時候,眾人也已經重新回到了位於3、4兩個機棚附近的人群當中,因此,關於kh55的話題也就不太適合繼續聊下去了。


    結果,眾人還真就順著常浩南起頭的宣傳話題繼續聊了下去……


    “浩南同誌。”


    一個聲音突然從另外一個方向傳了出來。


    常浩南回過頭,發現是一名體型微胖、麵色和善,帶著一副棕框眼鏡的人。


    雖然穿著棉大衣看不清軍銜,但年齡似乎和喬晨青相仿,顯然也是空軍方麵的領導。


    “我叫敬彥龍,空軍政治部主管宣傳的。”


    “敬主任?”


    常浩南幾乎是下意識地說道。


    這個略帶些反問的語氣讓敬彥龍一愣:


    “你聽說過我?”


    他的級別當然不算低,但崗位說實話不太起眼。


    尤其常浩南甚至都不是軍人,過去更是跟空軍的宣傳業務毫無瓜葛。


    更不應該聽過他的名字了。


    “呃……”


    常浩南麵色一僵,大腦飛快組織了一番語言:


    “之前聽其它領導提到過,說您在組織宣傳活動和宣傳材料方麵水平非常高……”


    平心而論,這話絕不是恭維。


    常浩南之所以知道敬彥龍這個名字,是因為對方曾經……或者說將會組織創作一部聞名全國的情景喜劇。


    《炊事班的故事》。


    當然,這部劇是2002年上映的,因此在眼下,常浩南的一番誇獎還是讓敬彥龍有點汗顏:


    “過獎了,過獎了……”


    “我是想問,在京城郊外,cp區那塊,有個空軍主管的航空博物館,不知道你去沒去過?”


    常浩南點點頭:


    “過去上學的時候,趁周末去過一趟,但是沒進去,就在外麵轉了一圈。”


    “後來參加工作,就沒時間了。”


    “是啊……要說最輕鬆的,那還得是在學校的時候。”


    聽他提起上學時候的事情,敬彥龍也不由得露出一個笑容。


    不過,隻是短暫的一瞬間之後,他就又把對話拉回到了原來的話題:


    “不過你當時沒進去也沒什麽可惜的,我說實話,那裏麵真沒什麽好看的……”


    盡管敬彥龍自己管的就是宣傳,但他倒是一點不護短。


    或者不如說,正是因為他自己管宣傳,才知道這部分工作目前到底是個什麽情況。


    “這……也難免吧。”


    別人上來就選擇把姿態放低,常浩南也不可能再說什麽了,反而隻好幫著對方找補:


    “咱們國家空軍的曆史畢竟還短,換裝壓力又大,能放進博物館的東西本來就少,你們宣傳部門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其實這也是實情。


    華夏自己的航空工業,滿打滿算也就發展了50年。


    這裏麵還有至少30年走的是技術轉讓和仿製路線。


    新裝備連部隊都不夠用,怎麽可能丟進博物館裏養老。


    前世的航博裏曾經展出過一架機體到壽退役的殲11,但沒展出多長時間,就又被拉走發揮餘熱去了……


    而敬彥龍則是直接順杆上爬:


    “所以我剛就是想說,如果你有這方麵的想法,那不妨考慮和我們空軍合作,航空博物館雖然地方偏僻了一些,但內部空間絕對夠大,而且主題也和伱們集團比較貼近,何必多搞一遍重複建設呢……對吧?”


    常浩南看了一眼對方笑意盈盈的表情,心說用我們的展品建設你們自己的展館,你這招借雞生蛋玩的妙……


    不過,吐槽歸吐槽。


    敬彥龍的思路確實沒錯。


    華夏能展出的家夥事攏共就那麽些,現在分散在軍博和幾個軍種博物館就已經很單薄了,要是各個軍工集團再分別搞自己的,確實有點浪費資源之嫌。


    隻不過,好事不可能都讓他給占了。


    “至少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裏,我的主要精力還是得放在研發層麵上。”


    常浩南話鋒一轉:


    “所以麽……我剛剛也隻是隨便一說,有這麽個想法而已,現在展品的問題短時間內解決不了,想這些還有些太早……”


    “真要說的話,我倒是有另外一個建議……”


    敬彥龍的年紀比常浩南大了快40歲,肯定是等不到後者退居二線了。


    但是正感到有些遺憾的時候,忽然聽到常浩南又說自己有新的建議。


    因此,他當即用詢問的眼神看向對方。


    “我還記著96年那會,我第一次參與到真正的軍機項目裏,當時是殲8c,組織上就爭取到了一個參與香洲航展的機會,我也有幸參與。”


    常浩南慢悠悠地回答道:


    “當時我就感覺,咱們國家對航空感興趣的人其實並不少,隻是相關的資源實在太少,加上沒有一個良性引導的航空文化,所以才導致有些野蠻生長而已。”


    “我這些年一直在想,如果宣傳部門能利用……甚至是推動起這批民間力量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那效果應該比我們隻有我們自己埋頭苦幹要強得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學霸的軍工科研係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十月廿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十月廿二並收藏學霸的軍工科研係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