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二章 滲透
腰軟知青在年代和忠犬糙漢貼貼 作者:唐阿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四月中,肥皂檢查報告下來。
確定成分沒問題,陸淼就開始跟陳向東合計後續事宜。
包裝得訂,價格也要定。
陸淼選料講究,肥皂成分符合“香皂”的規格,價格便參考市麵上的香皂價格。
牡丹牌的檀香皂,最高售價兩塊錢。
陸淼短暫斟酌,將價格定在兩塊五。
陳向東淺淺抽了一口氣,道:
“市麵上賣兩塊的肥皂就已經很貴了,我們賣兩塊五,會不會太那什麽了?”
能有人來買嗎?
“做買賣就是要掙錢,而且這東西不能隻看售價,也要看成本。”
陸淼跟陳向東算起了成本問題。
先前粗略計算得到的結果,還沒算上瑕疵皂和時間、人工等成本。
真要一起計算上,像精油皂。
精油的購入價格就擺在那裏,一套下來,每塊皂的成本差不多也在一塊五往上了。
茶籽油皂要好很多。
沒添加精油成分,隻是在基礎油上做了調動,全套算下來,每塊皂的成本價格在四到五毛。
定製包裝和人工打包的價格,幾乎就占據了其中一半……
陳向東微有些驚訝。
既吃驚那幾小瓶精油的高昂價格。
更吃驚當初他覺得貴的茶籽油,最後做成肥皂的成本,又那麽低廉。
不敢想象,幾毛錢的成本,售價卻要賣到兩塊五,如果真的做成了,這中間會產生怎樣的利潤?
陳向東慢慢了解了實況,但還有點疑惑之處:
“精油皂裏用了進口的東西,售價定在兩塊五應該也還算合理……可那個茶籽油皂也定那麽高的價格,能行嗎?”
利潤占據成本的好幾倍,老實說,陳向東心裏沒譜,總覺得在賺黑心錢。
陸淼一聽就知道他在想什麽,淡淡一笑舉例道:
“當初還沒開放個體戶,倒爺手裏的貨為什麽總是比市價高?因為要承擔風險,裏頭摻著一份賣命錢,但現在不同,現在靠的是這個……”
陸淼點點一側太陽穴。
現在靠的是腦子。
遍地都是機會,端看誰的腦子轉得快,誰更有想法。
而且也不是說他們隻售價高,東西卻不行。
既然敢定這個價格,品質必然就是過硬的。
陳向東點點頭,略一思忖繼續發表意見道:
“我肯定相信咱們東西沒問題,但是價格太高就限製了消費人群,這不也是個弊端嗎?要是把精油皂和茶籽油皂做兩個價格區分,至少有一部分是市場能消費得起的。”
“你還是沒明白‘玫瑰一朵’的定位,店裏做的就是精品,而精品不會像普品一樣量產。”
陸淼搖搖頭說:
“你換個角度思考一下,為什麽現在店裏的東西市場上明明也有,但是卻沒有任何一家的價格能做成我們這樣?”
陳向東微微怔愣一下,好像有點悟了。
因為玫瑰一朵,漸漸地已經形成了自己的“格調”。
它在市場上,在很大一部分人群中,就代表著“精品”。
陸淼又繼續說:
“你剛才的考慮有一定道理,但我們需要突出的是‘養護’,不是‘進口’。如果以‘進口’為噱頭,顧客看個稀奇,眼前效果或許還行,卻並不能做到利於我們的長期發展。”
不可否認,國外技術先進,有些東西確實比國內要強不少。
但這並不意味著國內就完完全全的沒有好的。
精油這種東西,即使是現在,國內應該也是有地方能做的。
隻是他們還沒摸到罷了。
等之後摸到品質靠譜的來源,進口精油什麽的,都會選擇性替換。
陸淼不是個思維古板的人。
進口的東西她還是會用,但絕不會依賴。
當然,國際市場她要,國內市場她也要。
如果現在以“進口”為產品噱頭,那麽以後替換成國產精油時,同樣的價格,市場上還能買單嗎?
再說陸淼為什麽給玫瑰一朵還注冊了英文商標“entine”?
因為過去孩子爸爸曾表述過自己的想法:
不能隻讓洋人掙他們的錢,他們也要想辦法掙到洋人手裏的錢。
陸淼深受家庭和愛人的影響,覺得很對。
所以當初在選擇開店時,她心裏就有一個潛在想法。
假使“玫瑰一朵”的品牌做起來了。
那麽她也可以像後世那些混入國人品牌中,難以區分的外資企業一樣,慢慢打開國際市場,也滲透進他們的本地市場中。
至於為什麽是“滲透”,而非正大光明?
因為……
落後的國家就像人種一樣。
會被歧視……
這就是現在的國際現狀。
陳向東和普遍大眾一樣,思考模式比較保守固定。
但是畢竟是做過小生意的人,能說得通。
陸淼說的東西他也能懂。
像現在,陸淼直白說了企業經營理念和發展方向,他靜默消化後就點了頭:
“行,那我現在就去安排,後續有情況我再過來跟你溝通。”
陸淼“嗯”了一聲,目送他出堂屋離開。
唐梅在廚房灌了熱水過來,順勢把陸淼手邊的杯子灌滿道:
“生意上的事兒這麽麻煩呢?”
“可不?”
陸淼道:“就是菜農賣菜也還分擺攤和給國營飯店供貨呢。”
唐梅思忖“哦”了一聲,放下暖水壺跟她嘮起別的:
“前幾天二寶放學回來,說同學裏有學鋼琴的,她也要學,這事兒跟你說過沒?”
陸淼點點頭道:
“說了,佑哥前幾天開家長會回來的時候就跟我說過了。”
陸淼和傅璟佑合理分工。
陸淼忙著經營公司時,家裏和孩子方麵,傅璟佑最近時間多,都是傅璟佑在看顧。
再說北大附屬小學。
附小和附中的教學樓麵對麵,屬於一體。
其中很有些孩子都是幹部家庭出身。
但凡有那個條件,一般大家長肯定會好好培養孩子,給孩子上個興趣班什麽的,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不過明夏想學的不是鋼琴。
聽孩子爸爸的敘述,小丫頭應該是更相中小提琴的……
以前不敢細聊這些話題。
因為孩子多,各個都學好幾樣的話,未必能供得上。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
確定成分沒問題,陸淼就開始跟陳向東合計後續事宜。
包裝得訂,價格也要定。
陸淼選料講究,肥皂成分符合“香皂”的規格,價格便參考市麵上的香皂價格。
牡丹牌的檀香皂,最高售價兩塊錢。
陸淼短暫斟酌,將價格定在兩塊五。
陳向東淺淺抽了一口氣,道:
“市麵上賣兩塊的肥皂就已經很貴了,我們賣兩塊五,會不會太那什麽了?”
能有人來買嗎?
“做買賣就是要掙錢,而且這東西不能隻看售價,也要看成本。”
陸淼跟陳向東算起了成本問題。
先前粗略計算得到的結果,還沒算上瑕疵皂和時間、人工等成本。
真要一起計算上,像精油皂。
精油的購入價格就擺在那裏,一套下來,每塊皂的成本差不多也在一塊五往上了。
茶籽油皂要好很多。
沒添加精油成分,隻是在基礎油上做了調動,全套算下來,每塊皂的成本價格在四到五毛。
定製包裝和人工打包的價格,幾乎就占據了其中一半……
陳向東微有些驚訝。
既吃驚那幾小瓶精油的高昂價格。
更吃驚當初他覺得貴的茶籽油,最後做成肥皂的成本,又那麽低廉。
不敢想象,幾毛錢的成本,售價卻要賣到兩塊五,如果真的做成了,這中間會產生怎樣的利潤?
陳向東慢慢了解了實況,但還有點疑惑之處:
“精油皂裏用了進口的東西,售價定在兩塊五應該也還算合理……可那個茶籽油皂也定那麽高的價格,能行嗎?”
利潤占據成本的好幾倍,老實說,陳向東心裏沒譜,總覺得在賺黑心錢。
陸淼一聽就知道他在想什麽,淡淡一笑舉例道:
“當初還沒開放個體戶,倒爺手裏的貨為什麽總是比市價高?因為要承擔風險,裏頭摻著一份賣命錢,但現在不同,現在靠的是這個……”
陸淼點點一側太陽穴。
現在靠的是腦子。
遍地都是機會,端看誰的腦子轉得快,誰更有想法。
而且也不是說他們隻售價高,東西卻不行。
既然敢定這個價格,品質必然就是過硬的。
陳向東點點頭,略一思忖繼續發表意見道:
“我肯定相信咱們東西沒問題,但是價格太高就限製了消費人群,這不也是個弊端嗎?要是把精油皂和茶籽油皂做兩個價格區分,至少有一部分是市場能消費得起的。”
“你還是沒明白‘玫瑰一朵’的定位,店裏做的就是精品,而精品不會像普品一樣量產。”
陸淼搖搖頭說:
“你換個角度思考一下,為什麽現在店裏的東西市場上明明也有,但是卻沒有任何一家的價格能做成我們這樣?”
陳向東微微怔愣一下,好像有點悟了。
因為玫瑰一朵,漸漸地已經形成了自己的“格調”。
它在市場上,在很大一部分人群中,就代表著“精品”。
陸淼又繼續說:
“你剛才的考慮有一定道理,但我們需要突出的是‘養護’,不是‘進口’。如果以‘進口’為噱頭,顧客看個稀奇,眼前效果或許還行,卻並不能做到利於我們的長期發展。”
不可否認,國外技術先進,有些東西確實比國內要強不少。
但這並不意味著國內就完完全全的沒有好的。
精油這種東西,即使是現在,國內應該也是有地方能做的。
隻是他們還沒摸到罷了。
等之後摸到品質靠譜的來源,進口精油什麽的,都會選擇性替換。
陸淼不是個思維古板的人。
進口的東西她還是會用,但絕不會依賴。
當然,國際市場她要,國內市場她也要。
如果現在以“進口”為產品噱頭,那麽以後替換成國產精油時,同樣的價格,市場上還能買單嗎?
再說陸淼為什麽給玫瑰一朵還注冊了英文商標“entine”?
因為過去孩子爸爸曾表述過自己的想法:
不能隻讓洋人掙他們的錢,他們也要想辦法掙到洋人手裏的錢。
陸淼深受家庭和愛人的影響,覺得很對。
所以當初在選擇開店時,她心裏就有一個潛在想法。
假使“玫瑰一朵”的品牌做起來了。
那麽她也可以像後世那些混入國人品牌中,難以區分的外資企業一樣,慢慢打開國際市場,也滲透進他們的本地市場中。
至於為什麽是“滲透”,而非正大光明?
因為……
落後的國家就像人種一樣。
會被歧視……
這就是現在的國際現狀。
陳向東和普遍大眾一樣,思考模式比較保守固定。
但是畢竟是做過小生意的人,能說得通。
陸淼說的東西他也能懂。
像現在,陸淼直白說了企業經營理念和發展方向,他靜默消化後就點了頭:
“行,那我現在就去安排,後續有情況我再過來跟你溝通。”
陸淼“嗯”了一聲,目送他出堂屋離開。
唐梅在廚房灌了熱水過來,順勢把陸淼手邊的杯子灌滿道:
“生意上的事兒這麽麻煩呢?”
“可不?”
陸淼道:“就是菜農賣菜也還分擺攤和給國營飯店供貨呢。”
唐梅思忖“哦”了一聲,放下暖水壺跟她嘮起別的:
“前幾天二寶放學回來,說同學裏有學鋼琴的,她也要學,這事兒跟你說過沒?”
陸淼點點頭道:
“說了,佑哥前幾天開家長會回來的時候就跟我說過了。”
陸淼和傅璟佑合理分工。
陸淼忙著經營公司時,家裏和孩子方麵,傅璟佑最近時間多,都是傅璟佑在看顧。
再說北大附屬小學。
附小和附中的教學樓麵對麵,屬於一體。
其中很有些孩子都是幹部家庭出身。
但凡有那個條件,一般大家長肯定會好好培養孩子,給孩子上個興趣班什麽的,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不過明夏想學的不是鋼琴。
聽孩子爸爸的敘述,小丫頭應該是更相中小提琴的……
以前不敢細聊這些話題。
因為孩子多,各個都學好幾樣的話,未必能供得上。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