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章 占便宜
腰軟知青在年代和忠犬糙漢貼貼 作者:唐阿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傅璟佑不會玩,坐上桌了解了一下規則,又出牌、摸排龜速的打了兩盤,才慢慢摸到一點門路。
陸淼是完全看不懂的。
所幸趕上有帶紅紙來看熱鬧的小媳婦兒過來。
屋裏燈光昏黃,男人們圍桌玩牌。
旁邊好些人看牌。
陸淼則在一側小桌上,跟幾個小媳婦兒低聲耳語,教對剪紙感興趣的幾人剪窗花。
耿曉雲兩邊踱步,笑語盈盈的看他們各自搗鼓。
這一夜,伴隨牌九的“篤篤”聲,耿家一直熱鬧到十一二點。
睡下沒多會兒,隔天淩晨三四點的時候,耿家就又有了動靜。
陸淼和時安一左一右挨著傅璟佑睡,中途都翻身醒過一回。
傅璟佑一會兒翻身拍拍這個,一會兒翻身叫那繼續睡。
一家三口睡到早上七點才起身。
彼時院裏已經來了不少人。
在編製單位工作的人和鄉民一眼就能看出區別。
耿家找來幫忙招待客人的小媳婦有點招架不過來。
陸淼看在眼裏,洗漱過後紮好頭發,主動加入招待客人的隊列中。
她梳著低馬尾,身上白襯衫袖管平整挽到半臂。
量身定製的黑色長褲一路修身到小腹,直收住半寸襯衫下擺。
不僅顯得小腰纖細,視覺上還將腿拉得老長。
一眼看過去,整個人溫柔漂亮還幹練。
一如陸淼一眼就能分辨出那些在編製單位工作的人,那些人自然也能看出陸淼的與眾不同。
幾個女同誌剛從小媳婦手裏接過茶水,原本尷尬得有點不知道說些什麽好。
陸淼事後過來添茶,她們打量陸淼一圈,又十分自然的就跟陸淼搭起了話:
“你是男方的親戚朋友還是女方的?也是在這邊工作的嗎?以前好像沒見過你?”
“我和曉雲是朋友,這次是過來赴宴的,工作單位不在這邊。”
“我說呢,剛才聽你口音就不像是我們這裏兒的,我們這兒說話都豪邁,你說話一聽就斯文……”
雖然彼此並不認識,但人的社交圈子大概也會劃分範圍。
同是圈內人就很容易搭腔找到話題。
不是一個圈子的人,相互就顯得有點難以融入。
現場就是一個很寫實的例子……
耿曉雲和孫有成的婚禮一切從簡。
頭天才殺了一頭豬,酒席固然是豐盛的,但也完全不像之前淩源和林嫻結婚時鬧得那樣厲害。
按照耿曉雲和孫有成的意思,就是招待親朋體體麵麵的吃一頓飯,過明路公布一下彼此身份的事。
席上酒管夠,肉管夠,沒太多講究,大家怎麽自在怎麽來。
雖然少了婚鬧環節,但畢竟是東北。
耿家的舅舅找了人來唱二人轉,現場熱鬧一點都不見少。
陸淼胃口小,草草吃飽就下了桌。
這趟過來專門帶了相機。
其中緣由就是陸淼總覺得京北那邊沒什麽能拿得出手的東西。
就尋思給耿曉雲拍點照片留念,也算是她的一番心意。
進口相機體積更為小巧。
陸淼給耿曉雲和孫有成拍了不少照片。
後麵散席,耿曉雲進屋喊父母、弟弟、弟媳出來拍全家福。
因著她嗓門大,給喊開了,村裏看熱鬧的人才知道陸淼手裏拿著的小黑盒子原來是照相機。
有人疑惑這相機怎麽跟鎮裏照相館的不一樣。
有人羨慕耿家能拍全家福,回家拚拚湊湊拿了幾毛錢來,跟陸淼說好話,問能不能也給他們拍一張全家福。
說這話的人,有一就有二。
唱二人轉的人剛走,耿家院裏院外就又熱鬧了起來。
這趟過來,陸淼帶了好幾盒膠卷。
一盒膠卷合理運用,能拍38張照片,肯定是妥妥的夠用。
大喜的日子,大家都高興,提錢有點那什麽。
陸淼就笑了笑,有話先言道:
“我們大概還有一個來小時就要走,這期間大家有想拍照片的都可以過來,我跟曉雲是朋友,就不收大家夥兒的照片了,回頭等照片衝洗出來,我再統一寄給曉雲……哎別擠!”
陸淼他們來時就買了返城的票。
怕趕不上明天上車的時間,他們今天下午就得趕去省城。
村裏人一聽給拍照,還不要錢,一下子蜂擁湧動起來。
陸淼連忙喊道:
“人多就排一下隊!這裏還有小孩呢,別擠著老人孩子了!”
耿曉雲拔高嗓音輔助她:
“都好好排隊,要是誰再亂擠就不給你們拍了!”
這話一出,人群立馬規矩不少。
陸淼他們著急走,村裏鄰居怕來不及拍完所有人,就也不挪地方了。
各家使一個人排隊,其餘的跑回去喊爹喊兒子、喊媳婦兒喊老娘,把一家老小都帶過來,就在耿家院裏拍全家福。
多少人一輩子都沒進過照相館?
更別提是全家福了。
為了大家的照片體麵、顯好,耿家父母配合的背景窗台下的柴火垛挪去了一旁。
又把廚房梁上懸著的一掛顆粒飽滿的玉米和紅辣椒掛了過去。
還別說,土坯屋簷、背景牆,配合著大紅囍字和辣椒、幹玉米,既有樸素的年代感,又有豐收紅火的寓意。
陸淼將鏡頭對上去聚焦,畫麵別有一番韻味。
陸淼拍照不收錢。
村裏人也舍不得花錢。
但心裏感激陸淼,村裏各家各戶都拿了點別的東西送她。
比如這家拿的是鬆子,那家拿的就是曬幹的菌子。
靠山吃山,都是從日常從山裏撿來的。
還有像山裏挖來的小山參,更甚的,甚至有人拿了一隻鹿角過來,都說要給陸淼。
一通忙活下來,陸淼看這陣勢,倒像是她反過來占人便宜似的。
貴重的東西,陸淼自然不肯收。
最後隻按照喜好,隨便拿了幾斤她覺得好吃的菌子,想著帶回去過水泡開,回頭讓家裏的長輩和孩子們也嚐嚐。
拍完照片,陸淼收起相機進屋拿東西。
早在她給人拍照的時候,孩子爸爸就已經把行李收拾好了。
耿俊豪從單位借調的小車,從早上過來吃了酒席就一直等在院外沒走。
他們得抓緊時間,坐這一趟車一起去市裏。
臨近出客房門時,耿母又抱過來一個大包裹。
陸淼是完全看不懂的。
所幸趕上有帶紅紙來看熱鬧的小媳婦兒過來。
屋裏燈光昏黃,男人們圍桌玩牌。
旁邊好些人看牌。
陸淼則在一側小桌上,跟幾個小媳婦兒低聲耳語,教對剪紙感興趣的幾人剪窗花。
耿曉雲兩邊踱步,笑語盈盈的看他們各自搗鼓。
這一夜,伴隨牌九的“篤篤”聲,耿家一直熱鬧到十一二點。
睡下沒多會兒,隔天淩晨三四點的時候,耿家就又有了動靜。
陸淼和時安一左一右挨著傅璟佑睡,中途都翻身醒過一回。
傅璟佑一會兒翻身拍拍這個,一會兒翻身叫那繼續睡。
一家三口睡到早上七點才起身。
彼時院裏已經來了不少人。
在編製單位工作的人和鄉民一眼就能看出區別。
耿家找來幫忙招待客人的小媳婦有點招架不過來。
陸淼看在眼裏,洗漱過後紮好頭發,主動加入招待客人的隊列中。
她梳著低馬尾,身上白襯衫袖管平整挽到半臂。
量身定製的黑色長褲一路修身到小腹,直收住半寸襯衫下擺。
不僅顯得小腰纖細,視覺上還將腿拉得老長。
一眼看過去,整個人溫柔漂亮還幹練。
一如陸淼一眼就能分辨出那些在編製單位工作的人,那些人自然也能看出陸淼的與眾不同。
幾個女同誌剛從小媳婦手裏接過茶水,原本尷尬得有點不知道說些什麽好。
陸淼事後過來添茶,她們打量陸淼一圈,又十分自然的就跟陸淼搭起了話:
“你是男方的親戚朋友還是女方的?也是在這邊工作的嗎?以前好像沒見過你?”
“我和曉雲是朋友,這次是過來赴宴的,工作單位不在這邊。”
“我說呢,剛才聽你口音就不像是我們這裏兒的,我們這兒說話都豪邁,你說話一聽就斯文……”
雖然彼此並不認識,但人的社交圈子大概也會劃分範圍。
同是圈內人就很容易搭腔找到話題。
不是一個圈子的人,相互就顯得有點難以融入。
現場就是一個很寫實的例子……
耿曉雲和孫有成的婚禮一切從簡。
頭天才殺了一頭豬,酒席固然是豐盛的,但也完全不像之前淩源和林嫻結婚時鬧得那樣厲害。
按照耿曉雲和孫有成的意思,就是招待親朋體體麵麵的吃一頓飯,過明路公布一下彼此身份的事。
席上酒管夠,肉管夠,沒太多講究,大家怎麽自在怎麽來。
雖然少了婚鬧環節,但畢竟是東北。
耿家的舅舅找了人來唱二人轉,現場熱鬧一點都不見少。
陸淼胃口小,草草吃飽就下了桌。
這趟過來專門帶了相機。
其中緣由就是陸淼總覺得京北那邊沒什麽能拿得出手的東西。
就尋思給耿曉雲拍點照片留念,也算是她的一番心意。
進口相機體積更為小巧。
陸淼給耿曉雲和孫有成拍了不少照片。
後麵散席,耿曉雲進屋喊父母、弟弟、弟媳出來拍全家福。
因著她嗓門大,給喊開了,村裏看熱鬧的人才知道陸淼手裏拿著的小黑盒子原來是照相機。
有人疑惑這相機怎麽跟鎮裏照相館的不一樣。
有人羨慕耿家能拍全家福,回家拚拚湊湊拿了幾毛錢來,跟陸淼說好話,問能不能也給他們拍一張全家福。
說這話的人,有一就有二。
唱二人轉的人剛走,耿家院裏院外就又熱鬧了起來。
這趟過來,陸淼帶了好幾盒膠卷。
一盒膠卷合理運用,能拍38張照片,肯定是妥妥的夠用。
大喜的日子,大家都高興,提錢有點那什麽。
陸淼就笑了笑,有話先言道:
“我們大概還有一個來小時就要走,這期間大家有想拍照片的都可以過來,我跟曉雲是朋友,就不收大家夥兒的照片了,回頭等照片衝洗出來,我再統一寄給曉雲……哎別擠!”
陸淼他們來時就買了返城的票。
怕趕不上明天上車的時間,他們今天下午就得趕去省城。
村裏人一聽給拍照,還不要錢,一下子蜂擁湧動起來。
陸淼連忙喊道:
“人多就排一下隊!這裏還有小孩呢,別擠著老人孩子了!”
耿曉雲拔高嗓音輔助她:
“都好好排隊,要是誰再亂擠就不給你們拍了!”
這話一出,人群立馬規矩不少。
陸淼他們著急走,村裏鄰居怕來不及拍完所有人,就也不挪地方了。
各家使一個人排隊,其餘的跑回去喊爹喊兒子、喊媳婦兒喊老娘,把一家老小都帶過來,就在耿家院裏拍全家福。
多少人一輩子都沒進過照相館?
更別提是全家福了。
為了大家的照片體麵、顯好,耿家父母配合的背景窗台下的柴火垛挪去了一旁。
又把廚房梁上懸著的一掛顆粒飽滿的玉米和紅辣椒掛了過去。
還別說,土坯屋簷、背景牆,配合著大紅囍字和辣椒、幹玉米,既有樸素的年代感,又有豐收紅火的寓意。
陸淼將鏡頭對上去聚焦,畫麵別有一番韻味。
陸淼拍照不收錢。
村裏人也舍不得花錢。
但心裏感激陸淼,村裏各家各戶都拿了點別的東西送她。
比如這家拿的是鬆子,那家拿的就是曬幹的菌子。
靠山吃山,都是從日常從山裏撿來的。
還有像山裏挖來的小山參,更甚的,甚至有人拿了一隻鹿角過來,都說要給陸淼。
一通忙活下來,陸淼看這陣勢,倒像是她反過來占人便宜似的。
貴重的東西,陸淼自然不肯收。
最後隻按照喜好,隨便拿了幾斤她覺得好吃的菌子,想著帶回去過水泡開,回頭讓家裏的長輩和孩子們也嚐嚐。
拍完照片,陸淼收起相機進屋拿東西。
早在她給人拍照的時候,孩子爸爸就已經把行李收拾好了。
耿俊豪從單位借調的小車,從早上過來吃了酒席就一直等在院外沒走。
他們得抓緊時間,坐這一趟車一起去市裏。
臨近出客房門時,耿母又抱過來一個大包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