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把刀給我
開局流放:我靠抽卡定天下 作者:孤山翡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到了傍晚,天又飄了一場雨,好在雨小也去得快。第二日晨起,地上已經幹得差不多了。
家裏要修屋頂,秦孟商自然得親自看著。
一早去了趟陳家跟陳老太太告假,老太太卻說:“今天河堤不開工,采石場那邊出了事,石料暫時運不過來,停兩天工。”
采石場在西山,離三江村有幾十裏路。那邊的活兒又苦又累,全是流放犯服苦役的,先前張寡婦的丈夫就是在采石場幹活丟了命。
原本周令祈也該去那邊的,但來的路上遇到刺殺受了重傷,便就近安排在河堤了。
秦孟商追問采石場發生了何事。
陳老太太“嗐”了一聲,見慣不怪:“還不是這兩天下雨鬧得,西山那邊昨兒下了場大雨,山上的石頭滾下來,砸死了兩個人。采石場的人命不值錢,放在平時草席一裹就完事,偏巧趕上有大官來巡察,說是要徹查到底,這不就給耽擱了?”
提到當官的,老太太沒什麽好臉色,穿著朝廷的衣服,做著吸老百姓血的勾當。
或許是因為來時的那場刺殺,秦孟商對朝廷很是敏感。
周令祈還活著,她也沒跟著翊王回京,三江村離奉京天高路遠,也不知此刻京中形勢如何。
這些天雖過得安穩,但將來周令祈是一定會回京的。
想到奉京城裏的那些人和事,秦孟商就頭疼,當初選擇考農學便是想畢業後回老家種田,避開那些複雜的人際交往,沒想到頭來還是逃不過。
誰叫人家家裏真有皇位要繼承呢?
秦孟商歎了口氣,跟陳老太太嘮了兩句,便和陳老三一塊回去了。
瓦昨日拉了回來,人一到就能開工。
陳老三踩著梯子上屋,把蓋在上麵的草全部掀了下來,幸好這天沒風,不然灰塵吹得滿院飄。
修屋頂家裏不能留人,秦孟商搬了個板凳讓周令祈坐在院子裏,拿了把菜給他喂兔子,自己拎著刀要殺雞,可磨蹭了半天也不敢下刀。
看她那架勢,周令祈覺著好笑,明明怕得要死,還硬著頭皮要殺雞。
實在看不下去了,起身,不緊不慢地走過去:“把刀給我。”
秦孟商愣了一下,想起他剝兔子皮的手藝,放心地把殺雞的重任交給了他。
周令祈握著刀,在秦孟商的指揮下割開雞脖子,倒提著把血放出來。
神色從容淡然,動作幹淨利落。
不知是連著吃了三頓補血套餐的原因,還是碗裏的雞血映在他臉上,這般看著他麵色都紅潤了不少。
放完了血,秦孟商提著燒開的水出來,滾燙的熱水往盆裏一倒,嚇得過來湊熱鬧的小狗崽立馬彈開。
周令祈好奇道:“倒水做什麽?”
“拔毛啊。”秦孟商拿著火鉗,將山雞整個在開水裏翻了一遍。
以前跟著導師下鄉時,村裏的婦人就是這麽處理的,不像超市裏的雞都是處理得幹幹淨淨,拿回家洗幹淨就能直接下鍋。
拔毛是個精細活兒,費時又費力,寧肯多花錢也不想親自動手。
秦孟商做了一會兒,感到腰酸背痛,瞥見在旁邊的周令祈,想也沒想把盆挪了過去,“殿......相公,剩下的交給你了,我去給你煎藥。”
聽見這句“相公”,周令祈眸子顫了一下,想想沒話可說,默默挽起袖子坐在院子裏拔毛。
有人老遠瞧見周家屋頂上的動靜,忍不住過來湊個新鮮,見著院裏的年輕男子,兩隻眼睛倏然亮了起來,八卦地向秦孟商打聽周家以前是做什麽的,從哪裏來。
秦孟商用眼角的餘光睨了眼身後的人,道:“我相公就是個讀書人,性子直不曉得變通,說了兩句話惹上頭不高興,便把我們趕來此地了。”
“這不是跟蘇先生一樣嗎?在京城當官的都這麽小心眼兒?說兩句刺耳的話就把人趕來這地方,也太是那個了......”
當初來三江村時,王統領並未向裏正透露他們的身份,隻提到了名字和奉京,村裏人也隻知道個姓氏。
周令祈到了三江村後便沒出過門,除了那日剛來,眾人遠遠瞧見過一眼外,連鼻子眼睛長什麽模樣都不知道,頭一回見著活人,難免好奇。
秦孟商跟著附和了兩句,把人敷衍走了。
等人走了,周令祈把拔得光溜溜的山雞遞給她,聲音清淡:“他若隻是不高興,不至於將你我逼到如此境地。”
秦孟商:“......”
周令祈說的“他”,自然指的是老皇帝。
當爹的都能把兒子外祖一族全殺了,還把兒子趕到這種鬼地方,不想也知道不可能是一兩句話的事,她那麽說隻是敷衍而已。
周令祈心思深,提到皇帝整個人都不對勁兒了。
秦孟商懶得管他,將來繼承皇位的人又不是她,輪不到她愁,轉身拎著雞進了灶房。
請了人來家裏做活,當然要管飯。
把山雞處理好後直接下鍋燉,剩下那點樅菇配上肉剛好炒成一盤。今天煮的是粟米飯,但秦孟商還包了一盤白菘豬肉餃子,也有五六十個,加上周令祈專屬的補血套餐,湊了一大桌。
陳老三見著這麽大一桌菜,眼珠子都要瞪出來了:“這麽多菜?!就咱們仨咋吃的完?”
又是雞又是肉的,他就是幫縣令家幹活,也沒有這樣好的待遇。
秦孟商笑著招呼他坐下,肉其實不多,隻是多加了配菜,看著有滿滿一大碗而已。
今天中午的菜她沒放多少辣,一是不知陳老三的口味,二是想讓周令祈嚐嚐其他菜,吃了快兩天的豬肝豬血,心裏怕是憋悶著。
一桌子的菜,其中那盤白菘豬肉餃子最受歡迎,秦孟商吃了五六個,剩下的全讓兩個男人分了。
一頓吃飽喝足,陳老三沒坐多久,又拎著東西爬上了屋頂。
收了人家的工錢,還吃了頓好的,幹活可不得賣力些?
周家的房子不大,一通忙活下來,到傍晚總算把屋頂修好了,說來也是巧,陳老三前腳剛走,後腳就開始飄雨了。
到了夜裏,雨越來越大,屋簷開始走水,聽著外麵嘩啦啦的雨聲,秦孟商無比慶幸第一時間修好了屋頂。
家裏要修屋頂,秦孟商自然得親自看著。
一早去了趟陳家跟陳老太太告假,老太太卻說:“今天河堤不開工,采石場那邊出了事,石料暫時運不過來,停兩天工。”
采石場在西山,離三江村有幾十裏路。那邊的活兒又苦又累,全是流放犯服苦役的,先前張寡婦的丈夫就是在采石場幹活丟了命。
原本周令祈也該去那邊的,但來的路上遇到刺殺受了重傷,便就近安排在河堤了。
秦孟商追問采石場發生了何事。
陳老太太“嗐”了一聲,見慣不怪:“還不是這兩天下雨鬧得,西山那邊昨兒下了場大雨,山上的石頭滾下來,砸死了兩個人。采石場的人命不值錢,放在平時草席一裹就完事,偏巧趕上有大官來巡察,說是要徹查到底,這不就給耽擱了?”
提到當官的,老太太沒什麽好臉色,穿著朝廷的衣服,做著吸老百姓血的勾當。
或許是因為來時的那場刺殺,秦孟商對朝廷很是敏感。
周令祈還活著,她也沒跟著翊王回京,三江村離奉京天高路遠,也不知此刻京中形勢如何。
這些天雖過得安穩,但將來周令祈是一定會回京的。
想到奉京城裏的那些人和事,秦孟商就頭疼,當初選擇考農學便是想畢業後回老家種田,避開那些複雜的人際交往,沒想到頭來還是逃不過。
誰叫人家家裏真有皇位要繼承呢?
秦孟商歎了口氣,跟陳老太太嘮了兩句,便和陳老三一塊回去了。
瓦昨日拉了回來,人一到就能開工。
陳老三踩著梯子上屋,把蓋在上麵的草全部掀了下來,幸好這天沒風,不然灰塵吹得滿院飄。
修屋頂家裏不能留人,秦孟商搬了個板凳讓周令祈坐在院子裏,拿了把菜給他喂兔子,自己拎著刀要殺雞,可磨蹭了半天也不敢下刀。
看她那架勢,周令祈覺著好笑,明明怕得要死,還硬著頭皮要殺雞。
實在看不下去了,起身,不緊不慢地走過去:“把刀給我。”
秦孟商愣了一下,想起他剝兔子皮的手藝,放心地把殺雞的重任交給了他。
周令祈握著刀,在秦孟商的指揮下割開雞脖子,倒提著把血放出來。
神色從容淡然,動作幹淨利落。
不知是連著吃了三頓補血套餐的原因,還是碗裏的雞血映在他臉上,這般看著他麵色都紅潤了不少。
放完了血,秦孟商提著燒開的水出來,滾燙的熱水往盆裏一倒,嚇得過來湊熱鬧的小狗崽立馬彈開。
周令祈好奇道:“倒水做什麽?”
“拔毛啊。”秦孟商拿著火鉗,將山雞整個在開水裏翻了一遍。
以前跟著導師下鄉時,村裏的婦人就是這麽處理的,不像超市裏的雞都是處理得幹幹淨淨,拿回家洗幹淨就能直接下鍋。
拔毛是個精細活兒,費時又費力,寧肯多花錢也不想親自動手。
秦孟商做了一會兒,感到腰酸背痛,瞥見在旁邊的周令祈,想也沒想把盆挪了過去,“殿......相公,剩下的交給你了,我去給你煎藥。”
聽見這句“相公”,周令祈眸子顫了一下,想想沒話可說,默默挽起袖子坐在院子裏拔毛。
有人老遠瞧見周家屋頂上的動靜,忍不住過來湊個新鮮,見著院裏的年輕男子,兩隻眼睛倏然亮了起來,八卦地向秦孟商打聽周家以前是做什麽的,從哪裏來。
秦孟商用眼角的餘光睨了眼身後的人,道:“我相公就是個讀書人,性子直不曉得變通,說了兩句話惹上頭不高興,便把我們趕來此地了。”
“這不是跟蘇先生一樣嗎?在京城當官的都這麽小心眼兒?說兩句刺耳的話就把人趕來這地方,也太是那個了......”
當初來三江村時,王統領並未向裏正透露他們的身份,隻提到了名字和奉京,村裏人也隻知道個姓氏。
周令祈到了三江村後便沒出過門,除了那日剛來,眾人遠遠瞧見過一眼外,連鼻子眼睛長什麽模樣都不知道,頭一回見著活人,難免好奇。
秦孟商跟著附和了兩句,把人敷衍走了。
等人走了,周令祈把拔得光溜溜的山雞遞給她,聲音清淡:“他若隻是不高興,不至於將你我逼到如此境地。”
秦孟商:“......”
周令祈說的“他”,自然指的是老皇帝。
當爹的都能把兒子外祖一族全殺了,還把兒子趕到這種鬼地方,不想也知道不可能是一兩句話的事,她那麽說隻是敷衍而已。
周令祈心思深,提到皇帝整個人都不對勁兒了。
秦孟商懶得管他,將來繼承皇位的人又不是她,輪不到她愁,轉身拎著雞進了灶房。
請了人來家裏做活,當然要管飯。
把山雞處理好後直接下鍋燉,剩下那點樅菇配上肉剛好炒成一盤。今天煮的是粟米飯,但秦孟商還包了一盤白菘豬肉餃子,也有五六十個,加上周令祈專屬的補血套餐,湊了一大桌。
陳老三見著這麽大一桌菜,眼珠子都要瞪出來了:“這麽多菜?!就咱們仨咋吃的完?”
又是雞又是肉的,他就是幫縣令家幹活,也沒有這樣好的待遇。
秦孟商笑著招呼他坐下,肉其實不多,隻是多加了配菜,看著有滿滿一大碗而已。
今天中午的菜她沒放多少辣,一是不知陳老三的口味,二是想讓周令祈嚐嚐其他菜,吃了快兩天的豬肝豬血,心裏怕是憋悶著。
一桌子的菜,其中那盤白菘豬肉餃子最受歡迎,秦孟商吃了五六個,剩下的全讓兩個男人分了。
一頓吃飽喝足,陳老三沒坐多久,又拎著東西爬上了屋頂。
收了人家的工錢,還吃了頓好的,幹活可不得賣力些?
周家的房子不大,一通忙活下來,到傍晚總算把屋頂修好了,說來也是巧,陳老三前腳剛走,後腳就開始飄雨了。
到了夜裏,雨越來越大,屋簷開始走水,聽著外麵嘩啦啦的雨聲,秦孟商無比慶幸第一時間修好了屋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