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一百多年,許玄再次回到驪山。
驪山還是和以前一模一樣,甚至鐵竹林的位置也沒有變化。
陵墓周圍多了一些裝飾和碑文。
許玄沿著道路,眾人跟在身後,一言不發。
他們是凡人,無法理解時隔一百多年是什麽樣子,對於他們而言,十年算是很漫長了,四五十年,可以說是滄海桑田。
良久,許玄才與他們對話。
“從武,你幹得不錯,有你先祖父之風。”
“應該的,也是文武百官優秀,我隻是沾了一點光。”得到真君的誇讚,李從武高興地跟一個小孩子似的。
“你們方才因為什麽原因打起來?”許玄問道。
雲無涯說:“是這樣的,我們發生了一點分歧,李兄想要收集天下神兵,剿滅妖巢;我認為祖製不可以違背,所以不答應此要求,於是我們兩個打了起來。”
“妖獸滅不掉,除非伱們能夠滲入每一個角落,定點清除掉所有妖獸,但這是不可能的。”許玄說道,“當然,神兵可以收集,一會你們把各自的神兵上交,我教你們怎麽對付妖獸。”
“和氏璧放在終南山,弟子一會就回去拿!”
金晶和驚邪已經被許玄收走了。
“好,下去吧,以後我在山上清修,還有,山下有兩個人,你們負責將他們安頓好。”
“遵命!”
此後,許玄又重新回到驪山。
山下,雲無涯和李從武兩人並行,他們對視一眼,李從武說:“出發吧,我們親自出手,讓其他人把神兵送上來。”
“好,我先去天醫道。”雲無涯說。
“我去神霄道。”
很快,兩人走下山。
道門以及皇室群臣迎上來。
“恭喜皇上神功大成!”
“恭喜大真人神功大成!”
眾人洋溢著喜悅的笑容。
天象宗師意味著門派大興,武林神話榜單再添兩人。
武林有排名,但天象宗師不會排名,他們象征著武道神話般的存在。
“陛下,方才那人是誰?”有個人問出了大家的疑惑。
“三界法教大真君。”
此言一出,眾人一時半會沒有反應過來,反應過來刹那,所有人轟動了。
“什麽?真君出現了?”
“果然是真君,老夫猜得沒錯!!”
眾人嘩然,忘記了禮節,也忘了陛下和大真人成為宗師的喜悅。
有些人事先隱隱有些猜測,但畢竟沒有證實,現在大真人和陛下親口證實,那這種事還有假不成?
“諸天炁蕩蕩,我道日興隆!”
一些年紀較大的老人激動萬分。
真君一出,他們就有可能像當年那個時代一樣,山河一統,武林一體,碾壓一切強敵。
此消息迅速傳遍四方。
真君出世的消息像是一塊大石頭掉入平靜湖泊,霎時間引起滔天巨浪
隻要是武道中人,哪怕是懸賞榜上的魔道,哪個又不是對真君推崇備至,畢竟是神兵的締造者,一切功法的源頭。
長安城內的酒館。
此時酒館人滿為患。
有俠客問茶樓裏的說書人。
“劉三爺,聽說你消息靈通,驪山真君是怎麽一回事?”此言一出,所有人豎起耳朵。
劉三爺是個六十多歲的老頭,曾經在百曉閣的報刊當過編輯,消息比常人靈通。
“這是真的,那天雲無涯大真人與皇帝在驪山之巔決戰,兩人雙雙突破,中途出了一點差錯,兩人無法收招,眼看同歸於盡,您猜怎麽著?”
“那肯定是安全了唄,不然早就傳遍整個長安了。”
“關鍵是誰阻止了兩個天象大宗師……說時遲那時快,天邊金光一閃,祥雲百裏,瑞氣千滌,雲端出現一個身高百丈的金甲神人,這金甲神人乃是三界法教大真君……”
說書人說到一半,俠客們便聽不下去了。
還身高百丈,這樣豈不是整個長安都看見了。
也有不少人證實確實看到有這麽一個人阻止了兩人的爭鬥。
並且那天一閃而逝的火鳳凰不是假的,如果隻是一個人或者兩三個人看到,也能說是幻覺,如果大家都這麽說,那是真的有此事了。
也有人表示疑惑,是不是雲無涯與李從武合謀搞的把戲,尤其是神霄道和天醫道上交神兵之後,這個疑慮越來越多。
金陵,瓊樓。
瓊樓高三層,金瓦圓頂,樓外有走廊,走廊上賣著各種零食小吃,人來人往,三教九流。
樓內中央是一個大舞台,四周全是座位,從一樓到三樓全部坐滿。
舞台上有人表演著雜技,吐火、吞劍、上刀山、下火海等等。
“好!”
“漂亮!”
掌聲如雷,群眾喝彩。
普通人看個熱鬧,有點武功的人皆能看得出來表演者的內功很高。
很快,重頭戲來了。
一戴著麵紗的女子抱著琵琶上台,琵琶聲緩緩奏起。
高山流水,珠圓玉潤。
嘈雜的環境頓時安靜下來,壓力再大的人,聽到樂曲不由自主鬆緩,失眠的人馬上進入夢鄉,不管心裏有多大的事,一曲琵琶之下,通通消失不見。
這就是瓊樓派的天外音神功。
每當有瓊樓女弟子表演,幾乎是場場爆滿,票價奇高,即便不懂得欣賞音樂,也知道聽了這種音樂的好處。
後台,有個身姿曼妙,蒙著紗巾,眼角有顆淚痣的女子聽著侍女的匯報。
“銀紗,長安的消息傳來了嗎?”女子是當代瓊樓樓主顧明月,亦是蛟首琴的傳人。
“來了,皇家回了消息,真君就在山上,樓主,我們現在過去嗎?”
“當然,我們世受真君恩澤,是時候還債了。”
神兵持有者都知道神兵吸收內力,反正就是臨死前數月到一年內被吸收,即便如此,許多神兵持有者在晚年也不會輕易放棄神兵。
一是他們不知道自己的死期,二是舍不得神兵強大的威力。
當內力流失那一刻,反正死期都快到了,失去內力幾個月也不會怎麽樣,算是給神兵交租金了。
“可是,我們直接過去的話,以後神兵不會回來了怎辦?”侍女銀紗擔憂道。
不光是她,一切門派也有憂慮,甚至有些極端的人認為隻是皇帝和大真人的謊言。
“庸人自擾,我相信雲無涯。當年真君輕而易舉送出去,現在就沒有永遠收回的理由,包一節火車,我要前往長安。”
女子眼中閃過一絲好奇。
長安城外。
少年少女鮮衣怒馬,追逐野獸,馬蹄兒踩踏良田。
村莊的農民哭嚎不已。
他們大多為豪門與門派的後代,他們自小生活條件優越,不知人間疾苦,平常遛狗鬥雞,又或者像今天這樣在野外打獵。
“狗日的玩意,不要踩我農田!”也有一些農夫破口大罵。
長安的百姓曆來彪悍,皇帝出行,隊伍踩踏了他們的農田都敢破口大罵。
今日,算是碰上硬茬子了,長安的紈絝子弟可沒有體麵這種說法。
隻見為首的紈絝子弟策馬回旋,一鞭子抽在農夫的身上,鐵鞭打得人皮開肉綻,農夫倒地不知生死,即便僥幸活下來,這輩子也算是廢了。
“好功夫!!”
“哈哈,什麽臭蟲,竟敢罵我們八皇子!”
眾人歡呼,繼續找下個地方玩樂去了。
“聽說真君歸來了?”
“此事為真,我父親打算帶我上山拜訪,若得真君青睞,我保底也是一個大宗師。”一少年得意洋洋。
“真君,我的夢中情郎。”紅衣少女雙眼亮晶晶。
“好大的膽子,竟敢在天子腳下鬧事!”
此時,兩道身影攔住眾人的去路。
仔細一看,竟然是張嫣然和林青峰。
“你又是誰?”八皇子高高在上,俯視兩人。
“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你管我是誰?”林青峰冷笑道。
“好好好,你可知我是誰?”八皇子身邊一個俊美少年冷笑道。
“管你是誰!與我何幹?但你踩踏農田,打傷農夫,老子就是要管!”感應著身上真君賜予的秘銀鎧,林青峰心中底氣足了不少。
“老子連你一起殺!”
雙方戰至一團。
張嫣然連蒼白骨劍都沒出,打得眾人屁滾尿流,狼狽不堪,最終道歉賠錢了事。
兩人其實並不知道,這幫人的惡行遠遠不止這些,別看他們年輕,其實私底下的人命不少;若是知道這些,心裏會後悔沒有殺了他們。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證實傳言可信,尤其是宮裏和道門傳出確信的消息,眾人立刻深信不疑。
有人說真君的到來是要一統武林,有人說真君是為了剿滅妖獸才出現。
對於長安武者豪門而言,真君出現意味著他們這些道門正統權力大大加強,隨便漏一點,都夠他們吃得盆滿缽滿,福蔭自己以及後人。
這些紈絝子弟,正是借著慶祝的借口來城外胡作非為。
幾乎所有人認為真君下凡一定帶來好事。
城北,百曉閣史刊分部。
白發老頭低頭看書,桌麵雜亂無章。
撲騰撲騰!
這時,窗外傳來一隻白鴿,老頭揭開白鴿腿上的書信。
看到裏麵的內容,老頭微微一笑,眼中帶有莫名的神采。
神仙下凡,帶來福氣?好處?蔭蔽?
對於那些彈冠相慶,幻想著不勞而獲的子弟,老頭嘴角帶著一絲嘲諷,冷冷道:“來得好啊,血滿人間,天下刀兵;嗬嗬,又是一番盛世新氣象。”
(本章完)
驪山還是和以前一模一樣,甚至鐵竹林的位置也沒有變化。
陵墓周圍多了一些裝飾和碑文。
許玄沿著道路,眾人跟在身後,一言不發。
他們是凡人,無法理解時隔一百多年是什麽樣子,對於他們而言,十年算是很漫長了,四五十年,可以說是滄海桑田。
良久,許玄才與他們對話。
“從武,你幹得不錯,有你先祖父之風。”
“應該的,也是文武百官優秀,我隻是沾了一點光。”得到真君的誇讚,李從武高興地跟一個小孩子似的。
“你們方才因為什麽原因打起來?”許玄問道。
雲無涯說:“是這樣的,我們發生了一點分歧,李兄想要收集天下神兵,剿滅妖巢;我認為祖製不可以違背,所以不答應此要求,於是我們兩個打了起來。”
“妖獸滅不掉,除非伱們能夠滲入每一個角落,定點清除掉所有妖獸,但這是不可能的。”許玄說道,“當然,神兵可以收集,一會你們把各自的神兵上交,我教你們怎麽對付妖獸。”
“和氏璧放在終南山,弟子一會就回去拿!”
金晶和驚邪已經被許玄收走了。
“好,下去吧,以後我在山上清修,還有,山下有兩個人,你們負責將他們安頓好。”
“遵命!”
此後,許玄又重新回到驪山。
山下,雲無涯和李從武兩人並行,他們對視一眼,李從武說:“出發吧,我們親自出手,讓其他人把神兵送上來。”
“好,我先去天醫道。”雲無涯說。
“我去神霄道。”
很快,兩人走下山。
道門以及皇室群臣迎上來。
“恭喜皇上神功大成!”
“恭喜大真人神功大成!”
眾人洋溢著喜悅的笑容。
天象宗師意味著門派大興,武林神話榜單再添兩人。
武林有排名,但天象宗師不會排名,他們象征著武道神話般的存在。
“陛下,方才那人是誰?”有個人問出了大家的疑惑。
“三界法教大真君。”
此言一出,眾人一時半會沒有反應過來,反應過來刹那,所有人轟動了。
“什麽?真君出現了?”
“果然是真君,老夫猜得沒錯!!”
眾人嘩然,忘記了禮節,也忘了陛下和大真人成為宗師的喜悅。
有些人事先隱隱有些猜測,但畢竟沒有證實,現在大真人和陛下親口證實,那這種事還有假不成?
“諸天炁蕩蕩,我道日興隆!”
一些年紀較大的老人激動萬分。
真君一出,他們就有可能像當年那個時代一樣,山河一統,武林一體,碾壓一切強敵。
此消息迅速傳遍四方。
真君出世的消息像是一塊大石頭掉入平靜湖泊,霎時間引起滔天巨浪
隻要是武道中人,哪怕是懸賞榜上的魔道,哪個又不是對真君推崇備至,畢竟是神兵的締造者,一切功法的源頭。
長安城內的酒館。
此時酒館人滿為患。
有俠客問茶樓裏的說書人。
“劉三爺,聽說你消息靈通,驪山真君是怎麽一回事?”此言一出,所有人豎起耳朵。
劉三爺是個六十多歲的老頭,曾經在百曉閣的報刊當過編輯,消息比常人靈通。
“這是真的,那天雲無涯大真人與皇帝在驪山之巔決戰,兩人雙雙突破,中途出了一點差錯,兩人無法收招,眼看同歸於盡,您猜怎麽著?”
“那肯定是安全了唄,不然早就傳遍整個長安了。”
“關鍵是誰阻止了兩個天象大宗師……說時遲那時快,天邊金光一閃,祥雲百裏,瑞氣千滌,雲端出現一個身高百丈的金甲神人,這金甲神人乃是三界法教大真君……”
說書人說到一半,俠客們便聽不下去了。
還身高百丈,這樣豈不是整個長安都看見了。
也有不少人證實確實看到有這麽一個人阻止了兩人的爭鬥。
並且那天一閃而逝的火鳳凰不是假的,如果隻是一個人或者兩三個人看到,也能說是幻覺,如果大家都這麽說,那是真的有此事了。
也有人表示疑惑,是不是雲無涯與李從武合謀搞的把戲,尤其是神霄道和天醫道上交神兵之後,這個疑慮越來越多。
金陵,瓊樓。
瓊樓高三層,金瓦圓頂,樓外有走廊,走廊上賣著各種零食小吃,人來人往,三教九流。
樓內中央是一個大舞台,四周全是座位,從一樓到三樓全部坐滿。
舞台上有人表演著雜技,吐火、吞劍、上刀山、下火海等等。
“好!”
“漂亮!”
掌聲如雷,群眾喝彩。
普通人看個熱鬧,有點武功的人皆能看得出來表演者的內功很高。
很快,重頭戲來了。
一戴著麵紗的女子抱著琵琶上台,琵琶聲緩緩奏起。
高山流水,珠圓玉潤。
嘈雜的環境頓時安靜下來,壓力再大的人,聽到樂曲不由自主鬆緩,失眠的人馬上進入夢鄉,不管心裏有多大的事,一曲琵琶之下,通通消失不見。
這就是瓊樓派的天外音神功。
每當有瓊樓女弟子表演,幾乎是場場爆滿,票價奇高,即便不懂得欣賞音樂,也知道聽了這種音樂的好處。
後台,有個身姿曼妙,蒙著紗巾,眼角有顆淚痣的女子聽著侍女的匯報。
“銀紗,長安的消息傳來了嗎?”女子是當代瓊樓樓主顧明月,亦是蛟首琴的傳人。
“來了,皇家回了消息,真君就在山上,樓主,我們現在過去嗎?”
“當然,我們世受真君恩澤,是時候還債了。”
神兵持有者都知道神兵吸收內力,反正就是臨死前數月到一年內被吸收,即便如此,許多神兵持有者在晚年也不會輕易放棄神兵。
一是他們不知道自己的死期,二是舍不得神兵強大的威力。
當內力流失那一刻,反正死期都快到了,失去內力幾個月也不會怎麽樣,算是給神兵交租金了。
“可是,我們直接過去的話,以後神兵不會回來了怎辦?”侍女銀紗擔憂道。
不光是她,一切門派也有憂慮,甚至有些極端的人認為隻是皇帝和大真人的謊言。
“庸人自擾,我相信雲無涯。當年真君輕而易舉送出去,現在就沒有永遠收回的理由,包一節火車,我要前往長安。”
女子眼中閃過一絲好奇。
長安城外。
少年少女鮮衣怒馬,追逐野獸,馬蹄兒踩踏良田。
村莊的農民哭嚎不已。
他們大多為豪門與門派的後代,他們自小生活條件優越,不知人間疾苦,平常遛狗鬥雞,又或者像今天這樣在野外打獵。
“狗日的玩意,不要踩我農田!”也有一些農夫破口大罵。
長安的百姓曆來彪悍,皇帝出行,隊伍踩踏了他們的農田都敢破口大罵。
今日,算是碰上硬茬子了,長安的紈絝子弟可沒有體麵這種說法。
隻見為首的紈絝子弟策馬回旋,一鞭子抽在農夫的身上,鐵鞭打得人皮開肉綻,農夫倒地不知生死,即便僥幸活下來,這輩子也算是廢了。
“好功夫!!”
“哈哈,什麽臭蟲,竟敢罵我們八皇子!”
眾人歡呼,繼續找下個地方玩樂去了。
“聽說真君歸來了?”
“此事為真,我父親打算帶我上山拜訪,若得真君青睞,我保底也是一個大宗師。”一少年得意洋洋。
“真君,我的夢中情郎。”紅衣少女雙眼亮晶晶。
“好大的膽子,竟敢在天子腳下鬧事!”
此時,兩道身影攔住眾人的去路。
仔細一看,竟然是張嫣然和林青峰。
“你又是誰?”八皇子高高在上,俯視兩人。
“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你管我是誰?”林青峰冷笑道。
“好好好,你可知我是誰?”八皇子身邊一個俊美少年冷笑道。
“管你是誰!與我何幹?但你踩踏農田,打傷農夫,老子就是要管!”感應著身上真君賜予的秘銀鎧,林青峰心中底氣足了不少。
“老子連你一起殺!”
雙方戰至一團。
張嫣然連蒼白骨劍都沒出,打得眾人屁滾尿流,狼狽不堪,最終道歉賠錢了事。
兩人其實並不知道,這幫人的惡行遠遠不止這些,別看他們年輕,其實私底下的人命不少;若是知道這些,心裏會後悔沒有殺了他們。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證實傳言可信,尤其是宮裏和道門傳出確信的消息,眾人立刻深信不疑。
有人說真君的到來是要一統武林,有人說真君是為了剿滅妖獸才出現。
對於長安武者豪門而言,真君出現意味著他們這些道門正統權力大大加強,隨便漏一點,都夠他們吃得盆滿缽滿,福蔭自己以及後人。
這些紈絝子弟,正是借著慶祝的借口來城外胡作非為。
幾乎所有人認為真君下凡一定帶來好事。
城北,百曉閣史刊分部。
白發老頭低頭看書,桌麵雜亂無章。
撲騰撲騰!
這時,窗外傳來一隻白鴿,老頭揭開白鴿腿上的書信。
看到裏麵的內容,老頭微微一笑,眼中帶有莫名的神采。
神仙下凡,帶來福氣?好處?蔭蔽?
對於那些彈冠相慶,幻想著不勞而獲的子弟,老頭嘴角帶著一絲嘲諷,冷冷道:“來得好啊,血滿人間,天下刀兵;嗬嗬,又是一番盛世新氣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