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完了民樂團的事情,周彥也沒其他事情要講,便跟張有安說道,“行,我先掛了,回頭再聊。”


    張有安卻說,“別急,正好你打電話過來,還有個事情跟你說。”


    “嗯,你說。”


    “《豁出去拚了》這部電影,我們已經跟斯汀夫婦談好了,現在我們公司提高投資到八十八萬英鎊。看我們願意提高投資,斯汀夫婦還是非常高興的。”


    張有安說的《豁出去拚了》就是《兩杆大煙槍》,周彥每次聽他說豁出去拚了都感覺挺奇怪的。


    “八十八萬英鎊,數字還挺吉利嘛。”


    “也算討個好彩頭,希望這次的投資能有個好結果吧。”


    周彥笑道,“怎麽,擔心這些錢打水漂了啊。”


    “說不擔心是假的,不過按照我的經驗,這部電影還是有潛力的,如果蓋·裏奇能夠把劇本所表現的東西給拍出來,即便不出彩,隻要沒大錯,都是能賣點錢的。”


    聽起來,張有安對《兩杆大煙槍》的規劃,還是要把片子賣出去。


    對此周彥沒說什麽,現在電影甚至都還沒有拍,說再多也沒用。


    一切還是等到電影拍出來之後再說吧,到時候如果張有安跟斯汀夫婦還是想要把片子賣出去,他再插手也不遲。


    隻要拍攝不出什麽大的意外,這片子還是要上院線才能體現最大的價值。


    如果到時候他們實在想把片子賣掉,周彥也可以自己出手把這個片子買下來,總之肥水不能流到別人田裏麵去了。


    “蓋·裏奇是個很好的導演,值得你們期待。”


    “聽你這話,還挺欣賞他的,不過也確實,你們倆經曆也差不多,我說的是一開始在電影行業的經曆。其實知道我們投資這部電影,蓋·裏奇還是挺高興的,畢竟相比斯汀夫婦,我們要專業很多。”


    周彥笑了笑,說道,“我看未必吧,站在導演的角度,未必希望投資人是專業的。畢竟,最好的投資人,就是人傻錢多的那種,最好隻掏錢,其他什麽都不管。”


    “呃……”


    周彥這話,張有安竟然無法反駁。


    其實這也是周彥的經驗之談,他自己就是個導演,如果不能遇到徐風這樣真的熱愛電影,而且對導演無條件信任的投資人,那最好還是遇到那種對電影什麽都不懂,卻又願意掏錢的投資人。


    最怕的是那種,出了錢,就要對電影拍攝指手劃腳的,非常影響導演創作。


    周彥之所以一直說短時間不會去好萊塢拍電影,也是有這方麵的原因。


    在好萊塢,除非是大導演,不然根本脫離不了製作人中心製度,公司什麽都要插手,導演完全淪為工具人。


    他也不覺得自己拍了幾部電影,就能在好萊塢獲得大導演的待遇。


    兩人又簡單聊了幾句,周彥便掛了電話,然後專心寫《禁閉島》。


    ……


    後麵一個禮拜,周彥的生活比較單純,每天都是兩點一線,早上一大早從家裏出發到工作室吃個早飯,上午跟樂團一起合練一會兒,下午以及晚上就寫《禁閉島》。


    七月十號下午,周彥正埋頭寫,敲門聲忽然響起。


    周彥抬起頭,回應道,“請進。”


    等到門被推開,看到來人,周彥驚訝道,“呦,稀客啊。”


    陳愷歌笑著走進辦公室,四處打量了一番,“你這辦公室倒是一直都這麽簡單。”


    周彥笑著起身,一邊去給陳愷歌倒水,一邊指著沙發說道,“坐吧。”


    陳愷歌點點頭,走過去坐下,“最近在忙什麽呢?”


    “樂團馬上要出去演出了,忙著排練呢。”周彥把茶杯遞給陳愷歌,隨後在他對麵坐下,“你也是個無事不登三寶殿的主,今天過來有什麽貴幹?”


    其實周彥的工作室離燕京廠沒多遠,如果陳愷歌想過來的話,也不費事,不過這麽長時間,他很少過來。


    燕京廠除了肖燦、李宏他們這些跟周彥有合作的工作人員,也就韓三坪來的多點,有時候王軍正跟路學長也會過來。


    陳愷歌吹了吹熱氣,沒有喝,“我就不能來你這裏串串門?”


    周彥聳肩道,“當然,你隨時過來,我都萬分歡迎。”


    陳愷歌笑了笑,把茶杯放下,“我也不跟你兜圈子了,現在我正在準備下一部電影,想邀請你來給我配樂。”


    “下一部電影?還是風姐投資的?”


    陳愷歌有些不自然地搖搖頭,“還不確定。”


    看他這表情,周彥就知道他在跟徐風合作的過程中,不是特別順利。


    這個時間段,如果周彥記的沒錯的話,陳愷歌應該是要拍《荊軻刺秦王》。


    這是一部評論兩極分化的電影,喜歡的人認為很高級,不喜歡的人認為是垃圾,很少有處在中間的。


    不過周彥是少數處在中間的,《荊軻刺秦王》是陳愷歌真正開啟自己“玩花活”的藝術生涯的一部電影,他特別想在這部電影裏麵表達自己的藝術審美。


    其實他也算成功了,至少成功了一部分,電影在有些方麵做得很好,具有一定的實驗性。


    但是綜合來看,它絕對不會是一部討喜的電影。首先,陳愷歌肯定是脫離了大眾的審美需求,其次他也忽視了故事結構上的斟酌。


    如果把這部電影單獨一些片段拿出來看,觀眾會發現其實電影也很不錯,至少在視覺上的表達,陳愷歌是做到了一些突破的。


    但這些片段放在一起,組成一個故事的時候,總會讓人感覺有點碎,即便把它當做架空曆史來看,有時候也無法忍受。


    在周彥看來,《荊軻刺秦王》算不上是爛片,但也絕對不是某些人口中說的神片,不過電影審美嘛,總要有包容性。


    “新電影是什麽主題?”周彥問。


    “跟荊軻刺秦有關。”


    周彥點點頭,看來他記的沒錯,陳愷歌的新電影就是這個。


    “劇本寫好了?”周彥又問。


    陳愷歌搖搖頭,“還沒有,王培功正在寫。”


    周彥笑了起來,“劇本還在寫,你就找我給你配樂了啊,這不是有點過早了。”


    陳愷歌撇嘴道,“不早不行啊,之前每次找你,都趕不上你的檔期。我這不是提前占個坑位麽。”


    “問題是你這坑位占的也不明不白的,劇本都沒寫出來,開拍自然也沒有確定的時間了。”


    “那肯定的,劇本寫了兩版出來,不過我還不是很滿意,現在也在跟王培功溝通,爭取在今年年底把劇本給確定下來吧。其實這個劇本我很早之前就找王培功寫的,就在《霸王別姬》拍完之後,隻不過一直到今天,都沒有弄好。”


    “意思是你本來想接著拍這個的,但是因為劇本沒寫好,所以才先拍了《風月》麽?”


    “差不多是這個意思,不過我也沒想到,到現在劇本都沒有弄好,這再不弄好,我自己就要親自上手了。”


    聽陳愷歌說他自己要上手幹,周彥扯了扯嘴角,心說還是讓王培功老師自己寫吧,你老老實實把電影拍好得了。


    不管是陳愷歌還是張一謀,其實都不具備自己寫劇本的能力。


    如果有個好劇本,他們倆又願意老老實實拍的話,作品絕對是沒問題的。


    隻不過,想要陳愷歌老老實實拍電影,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


    《霸王別姬》讓陳愷歌名聲大噪,一躍成為國際知名導演,但是名氣這玩意是把雙刃劍,自從《霸王別姬》之後,陳愷歌就飄了很多,並且老想著搞突破。


    一個導演,一旦執著於突破,就很容易出問題。


    《風月》雖然沒有成功,但其實也不算特別差,隻不過人們總喜歡把《風月》拿去跟《霸王別姬》比,陳愷歌自己也入了魔,也會把自己的電影跟《霸王別姬》比。


    現在他要拍《荊軻刺秦王》,狀態其實很不對。


    當然了,這些話周彥不會跟陳愷歌說,因為他太了解陳愷歌了,這家夥就是個順毛驢,除了誇他的話,別的話他很難聽得進去。


    想了想,周彥說,“你這部電影如果現在能夠確定時間,我可以立即答應你,但是就現在這個狀態,真不好說。你看這樣行不行,不管怎麽樣,這部電影的配樂,我們工作室都接了。”


    陳愷歌挑眉道,“以工作室的名義接麽?意思是如果你沒時間的話,讓李濤接手?”


    周彥擺擺手,說道,“如果我沒時間的話,也會請我師兄趙季平來接手,你新電影的這個主題,李濤不適合,還是我師兄比較適合。”


    “那趙老師就能確定有時間?”


    “不確定。”


    “……”


    看到陳愷歌無語的表情,周彥笑道,“如果趙師兄沒有時間,我請我王師兄來幫你做。”


    陳愷歌茫然道,“你王師兄又是誰?”


    “王利平,我們作曲係65界的師兄,87紅樓夢就是他配的,這個你總滿意吧?”


    陳愷歌一臉驚訝道,“王老師也在你們工作室?”


    周彥笑道:“有什麽奇怪的麽?王利平是我師兄,我老師施萬春還教過他課。”


    施萬春是61年從作曲係畢業,然後就留校任教,而王利平是60年進入到作曲係的。


    兩人學生期間就重合了一年,後來施萬春留校還帶過王利平一年課,關係當然不簡單。


    周彥的工作人簽了不少人,包括王利平、趙季平還有許鏡清,當然他們跟工作室簽的約跟李濤還有趙嶙不同,屬於是“外援”。


    就是工作室這邊如果接到活了,如果適合他們,就聯係他們來做。


    除了負責聯係活之外,工作室也會提供一些必要的條件,比如音樂製作的場地及工具,王利平他們隻要安安心心做好創作就行。


    這個模式利益糾葛其實不大,雙方都很輕鬆。


    陳愷歌咋舌道,“你們這個圈子……真是單純啊。”


    他其實想說圈子真小,這行出名的人,很多都跟央音有關係,這個師兄,那個師姐的。


    主要是他們這些同校校友似乎都挺團結的,隻要是一個學校出去的,都相互幫襯,這一點跟他們電影學院差別很大。


    燕京電影學院出來這麽多導演,要說抱團的也有,但是絕對沒有央音的明顯。更別說,他們同學之間,還有很多不對付的。


    就拿他跟張一謀兩人來說,按說他們師出同門,關係應該很好,但是事實並非如此。


    周彥也大概明白陳愷歌的意思,他笑著說道,“我們這個專業的壁壘還是要強一點。”


    隨著時代發展,導演跟演員的專業壁壘越來越弱,現在也出現越來越多非專業的人士走進這個行業,而且表現的也還不錯。


    陳愷歌他們本校的專業之間壁壘也很弱,演員能當導演,攝影師能當導演,編劇能當導演,隻要是他們學校的,都有可能成為導演。


    但是周彥他們這個專業,很少有能夠跨專業進入的,如果不是從小就學習音樂,後來很難再踏入這一行。


    除了專業壁壘,還有行業等級。


    其他專業不說,就單單作曲這個專業,央音就是國內最好的,央音作曲出去的,基本上也是混得最好的。


    對於周彥這個說法,陳愷歌也是認同的,現在確實越來越多非導演專業畢業的人成為導演,而且成績很好,遠的不說,就說剛因為《陽光燦爛的日子》大火的導演薑玟,人家就是中戲表演專業畢業的。


    陳愷歌也沒有過多糾結這個問題,他點點頭說道,“既然你能保證這一點,那我就安心地把電影配樂的事情交給你了。”


    “親兄弟明算賬,給你電影做配樂可以,但是錢不能少。”


    陳愷歌立馬坐了起來,“之前你不是說,隻要你有檔期,我的電影你一毛錢不收都可以麽?”


    之前奧斯卡獎出來的時候,周彥確實跟陳愷歌說過,如果他有檔期,一毛錢不收都可以,陳愷歌把這話給記住了。


    周彥笑嗬嗬地說道,“我可以不收,你好意思不給麽?”


    “那我也不是不好意思……片酬肯定要給的,但是你下手可得輕一點。你現在好萊塢的大活接多了,那邊的片酬都是天價,我怕你眼睛看得太高。”


    周彥擺手道,“嗐,不至於,你的電影我象征性收個一兩百萬就行了。”


    陳愷歌嚇了一跳,“謔,一兩百萬,你怎麽張得開嘴的。”


    “你激動什麽,我說的是人民幣,不是美元。”


    “得虧你說的是人民幣,要是美元,我這電影的預算都給你得了。”


    周彥哈哈一笑:“逗你的,片酬的事情等你要開拍了再說吧。”(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990:從鮑家街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肉都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肉都督並收藏1990:從鮑家街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