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現在不是說這些的時候,一旦大月氏分散出去的大軍發現他們中了調虎離山之計,必然會迅速返回。
所以作為大軍主將,他必須在大軍返回之前結束戰鬥,並完成撤離!
慶幸的是荊軻帶回了大月氏王的人頭,這對他們來說是極其能振奮軍心和打擊敵人士氣的。
“不止大月氏王,我在大月氏王帳中投下了百毒王的千日醉,整個大月氏王庭如今最頂層的貴族將領應該都死絕了!”荊軻撐著最後的力氣說完後,就直接暈死了過去。
李信狂喜,難怪他發現追擊荊軻和盜蹠的敵軍雖然多,但是卻毫無章法,亂的雅痞。
甚至在他們大軍箭雨覆蓋之時,原本應該保護普通士兵的甲士沒有第一時間舉盾保護其他人。
大月氏各營將領也沒有第一時間發起反擊,而是迷茫的站在原地等待命令。
這也就導致了秦軍的三輪箭雨洗地,直接摧毀了缺少保護防禦的大月氏的弓箭手軍團。
這也就算了,畢竟大月氏也不是以箭陣而著稱。
然而作為草原威脅中原數百年的騎兵,居然也沒有主動出營幹擾他們的進攻。
直到現在荊軻說明之後,李信終於明白了其中的原因。
因為整個大月氏留下的最高指揮係統已經被荊軻給摧毀了,完成了斬首行動!
先登、陷陣、斬將、奪旗!
四大軍功,荊軻等於是完成了陷陣、斬將、奪旗!
大月氏王的人頭絲毫不比奪旗來的容易,更何況荊軻還摧毀了整個大月氏的指揮係統,又一路殺穿,所過之處,敵盡膽寒。
“將大月氏王的人頭掛起來,讓所有人看到!”李信果斷下令。
秦軍知道了大月氏王被殺,人頭被奪,士氣大振,悍不畏死的一鼓作氣如虎的朝著大月氏王庭大營猛衝而去。
而對麵的大月氏將領們也都麵如考妣,除了王帳周圍的將領知道荊軻做了什麽外,中外層的將領並不知道荊軻到底做了什麽讓大營如此混亂。
現在知道大月氏王遇刺,所有貴族幾乎全部毒發身亡,他們一時間都沒了主意,你看我、我看你,六神無主!
若是平時,即便大月氏王死了,還有大王子、有其他王族或是丞相在主持,可是現在這些王族貴胄都率軍出去了,整個大營留守的貴族又都身死,整個大軍誰也指揮不了除自己之外的其他人。
所有人都在各自為戰,甚至是在後撤!
這並不奇怪,哪怕是中原戰爭,主將身死,指揮係統被摧毀,也同樣會陷入大亂。
草原隻會更加如此,大月氏王身死,他們第一反應不是為大月氏王複仇,而是想著率軍去尋找自己的族長!
有的是要去找大王子,有的是去找二王子,也有去找丞相、王族的。
因為他們本身就是隸屬於各個王族部落的士兵,隻有戰時才會聚在一起,平時更多的時候是呆在自己的部落,或是跟著自己上層族長,而不是徹底的效忠於大月氏王。
真正隸屬於大月氏王的雖然不少,可是現在大月氏王死了,他們第一反應也是去找大王子或是左右賢王。
當然也不是死忠於大月氏王的,而這群人就是在朝著秦軍發起猛攻,想要奪回大月氏王的人頭。
可是他們缺少指揮,隻能憑著心中一口氣衝鋒,顯得雜亂無章,唯一帶來的益處就是給那些潰逃後撤的大軍爭取到了一定的時間。
戰鬥一直從正午持續到了日落,終於結束了。
秦軍大獲全勝,俘虜人數超過了一萬三千,斬殺者不計其數,潰逃者眾。
至於戰利品卻並沒有多少,因為這一次大月氏是來出征的,並不是在他們原本的王庭營地。
可是即便是這樣,繳獲的戰馬、輜重、牛羊還是不計其數。
這是一場大勝,一場戰損比大到驚人的勝利。
秦軍的損失不到五百,雖然傷兵也有千餘,但是重傷者並不多。
“押回去!”
統計好戰損之後,李信下令班師。
原本他是有打算殺光所有俘虜的,畢竟這些俘虜會影響他們撤離的速度。
可是仔細一想,大月氏王身死,整個大月氏恐怕會陷入無盡的內亂,那些分散出去的大軍能夠再聚到一起的可能性幾乎是沒有!
這樣一來,這一萬多的俘虜可是一萬多的青壯啊,那是一萬多的徭役、勞役啊!
就算分一部分給並州,也還能剩下不少帶回大秦做奴隸啊。
大秦雖然早就廢除了奴隸製,可是並不代表沒有奴隸了!
這種戰場上掠奪而來的戰俘都是上好的奴隸啊。
中原大戰,不允許將戰俘變成奴隸,卻並不禁止掠奪外族蠻夷為奴,哪怕是到了唐宋,也依舊有不少胡姬昆侖奴的存在。
所以,思索之後,李信覺得還是將這些戰俘押回高闕塞的利益更大,至於再去找大月氏剩餘大軍的麻煩,他不覺得能擴大戰果。
中原為什麽修長城,不就是因為這幫草原蠻夷打不過就跑,他們卻偏偏還追不上嗎?
所以與其舍棄一萬多的戰俘去找那些剩下的未必能追得上的大月氏殘部,還不如抓住手上的軍功。
大月氏剩下的大王子、左右賢王、丞相等部,一開始收到消息後確實是想過去找秦軍複仇,可是衡量了一下彼此的實力對比,他們放棄了。
尤其是大王子、左右賢王都有資格繼承大單於之位,就算聚到了一起,那麽又是誰說了算呢?
而說了算的那人會不會故意消耗自己的實力呢?
人心永遠是最難測的,因此,他們都選擇了按兵不動,目送著秦軍返回高闕塞,都在等著其他人會忍不住先出手。
“他們居然敢看我們,幹他!”李信一開始是不想理會,也有些擔心的。
可是見對方隻是遠遠的尾隨,而且彼此之間也都相互防備之後,李信懂了,這群人是想等出頭鳥。
於是,李信果斷下令羌廆帶人隨機抽取一位幸運兒去試探。
並不是真的要去弄死對方,而是試探對方敢不敢與他們接戰。
事實是,當羌廆帶著五千騎兵隨機抽中大月氏右賢王部的時候,右賢王果斷下令後撤了。
(本章完)
所以作為大軍主將,他必須在大軍返回之前結束戰鬥,並完成撤離!
慶幸的是荊軻帶回了大月氏王的人頭,這對他們來說是極其能振奮軍心和打擊敵人士氣的。
“不止大月氏王,我在大月氏王帳中投下了百毒王的千日醉,整個大月氏王庭如今最頂層的貴族將領應該都死絕了!”荊軻撐著最後的力氣說完後,就直接暈死了過去。
李信狂喜,難怪他發現追擊荊軻和盜蹠的敵軍雖然多,但是卻毫無章法,亂的雅痞。
甚至在他們大軍箭雨覆蓋之時,原本應該保護普通士兵的甲士沒有第一時間舉盾保護其他人。
大月氏各營將領也沒有第一時間發起反擊,而是迷茫的站在原地等待命令。
這也就導致了秦軍的三輪箭雨洗地,直接摧毀了缺少保護防禦的大月氏的弓箭手軍團。
這也就算了,畢竟大月氏也不是以箭陣而著稱。
然而作為草原威脅中原數百年的騎兵,居然也沒有主動出營幹擾他們的進攻。
直到現在荊軻說明之後,李信終於明白了其中的原因。
因為整個大月氏留下的最高指揮係統已經被荊軻給摧毀了,完成了斬首行動!
先登、陷陣、斬將、奪旗!
四大軍功,荊軻等於是完成了陷陣、斬將、奪旗!
大月氏王的人頭絲毫不比奪旗來的容易,更何況荊軻還摧毀了整個大月氏的指揮係統,又一路殺穿,所過之處,敵盡膽寒。
“將大月氏王的人頭掛起來,讓所有人看到!”李信果斷下令。
秦軍知道了大月氏王被殺,人頭被奪,士氣大振,悍不畏死的一鼓作氣如虎的朝著大月氏王庭大營猛衝而去。
而對麵的大月氏將領們也都麵如考妣,除了王帳周圍的將領知道荊軻做了什麽外,中外層的將領並不知道荊軻到底做了什麽讓大營如此混亂。
現在知道大月氏王遇刺,所有貴族幾乎全部毒發身亡,他們一時間都沒了主意,你看我、我看你,六神無主!
若是平時,即便大月氏王死了,還有大王子、有其他王族或是丞相在主持,可是現在這些王族貴胄都率軍出去了,整個大營留守的貴族又都身死,整個大軍誰也指揮不了除自己之外的其他人。
所有人都在各自為戰,甚至是在後撤!
這並不奇怪,哪怕是中原戰爭,主將身死,指揮係統被摧毀,也同樣會陷入大亂。
草原隻會更加如此,大月氏王身死,他們第一反應不是為大月氏王複仇,而是想著率軍去尋找自己的族長!
有的是要去找大王子,有的是去找二王子,也有去找丞相、王族的。
因為他們本身就是隸屬於各個王族部落的士兵,隻有戰時才會聚在一起,平時更多的時候是呆在自己的部落,或是跟著自己上層族長,而不是徹底的效忠於大月氏王。
真正隸屬於大月氏王的雖然不少,可是現在大月氏王死了,他們第一反應也是去找大王子或是左右賢王。
當然也不是死忠於大月氏王的,而這群人就是在朝著秦軍發起猛攻,想要奪回大月氏王的人頭。
可是他們缺少指揮,隻能憑著心中一口氣衝鋒,顯得雜亂無章,唯一帶來的益處就是給那些潰逃後撤的大軍爭取到了一定的時間。
戰鬥一直從正午持續到了日落,終於結束了。
秦軍大獲全勝,俘虜人數超過了一萬三千,斬殺者不計其數,潰逃者眾。
至於戰利品卻並沒有多少,因為這一次大月氏是來出征的,並不是在他們原本的王庭營地。
可是即便是這樣,繳獲的戰馬、輜重、牛羊還是不計其數。
這是一場大勝,一場戰損比大到驚人的勝利。
秦軍的損失不到五百,雖然傷兵也有千餘,但是重傷者並不多。
“押回去!”
統計好戰損之後,李信下令班師。
原本他是有打算殺光所有俘虜的,畢竟這些俘虜會影響他們撤離的速度。
可是仔細一想,大月氏王身死,整個大月氏恐怕會陷入無盡的內亂,那些分散出去的大軍能夠再聚到一起的可能性幾乎是沒有!
這樣一來,這一萬多的俘虜可是一萬多的青壯啊,那是一萬多的徭役、勞役啊!
就算分一部分給並州,也還能剩下不少帶回大秦做奴隸啊。
大秦雖然早就廢除了奴隸製,可是並不代表沒有奴隸了!
這種戰場上掠奪而來的戰俘都是上好的奴隸啊。
中原大戰,不允許將戰俘變成奴隸,卻並不禁止掠奪外族蠻夷為奴,哪怕是到了唐宋,也依舊有不少胡姬昆侖奴的存在。
所以,思索之後,李信覺得還是將這些戰俘押回高闕塞的利益更大,至於再去找大月氏剩餘大軍的麻煩,他不覺得能擴大戰果。
中原為什麽修長城,不就是因為這幫草原蠻夷打不過就跑,他們卻偏偏還追不上嗎?
所以與其舍棄一萬多的戰俘去找那些剩下的未必能追得上的大月氏殘部,還不如抓住手上的軍功。
大月氏剩下的大王子、左右賢王、丞相等部,一開始收到消息後確實是想過去找秦軍複仇,可是衡量了一下彼此的實力對比,他們放棄了。
尤其是大王子、左右賢王都有資格繼承大單於之位,就算聚到了一起,那麽又是誰說了算呢?
而說了算的那人會不會故意消耗自己的實力呢?
人心永遠是最難測的,因此,他們都選擇了按兵不動,目送著秦軍返回高闕塞,都在等著其他人會忍不住先出手。
“他們居然敢看我們,幹他!”李信一開始是不想理會,也有些擔心的。
可是見對方隻是遠遠的尾隨,而且彼此之間也都相互防備之後,李信懂了,這群人是想等出頭鳥。
於是,李信果斷下令羌廆帶人隨機抽取一位幸運兒去試探。
並不是真的要去弄死對方,而是試探對方敢不敢與他們接戰。
事實是,當羌廆帶著五千騎兵隨機抽中大月氏右賢王部的時候,右賢王果斷下令後撤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