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懂。”我伸手指向道長。


    道長還是習慣的捋了捋胡須:“老萬呢?來個臭鱖魚,臘味合蒸,萬家草紮肉,豬拱嘴,豬舌頭,醬牛肉各一份。


    “再來一碟花生米,有板栗的話,來一盤板栗炒雞。”


    “板栗有,剛上市。”說完少婦轉身走了。


    我聽著道長一口氣如數家珍的報了這些菜名,真是美食行家。


    道長站起身又向下麵喊:“再來一壇醉謫仙。”


    “好的。”已隻聞其聲,不見其影。


    不一會,少婦一手托著一個紅漆的托盤,上麵有花生米,豬拱嘴,豬舌頭和鹵牛肉。


    還有碗筷,兩隻酒杯,一個花瓶狀的酒尊(分酒器),手裏還拎著一壇酒。


    酒壇已打開,壇口掛著一個小巧的銀酒端子。


    道長抱著酒壇深吸了一口,美滋滋的樣子,揮揮手:“你去忙吧,我們自己來。嗯,等會叫老萬來喝一盅。”


    “他在忙呢,晚上也訂滿了,一時走不開。”少婦說。


    我用酒端子打酒,正好兩端子一尊,然後用酒尊酙了兩杯。


    我雙手端起酒杯:“師傅我不會喝,我敬你。”


    道長忙按住我:“別急別急,先吃菜,吃飽了肚子再喝,酒入空腸容易醉。”


    我夾了幾粒花生,滿口香脆。道長不拘小節,抓了一把,一粒一粒的扔進口中。


    我又加起一片鹵牛肉,看似平常,入口清香,扣彈有嚼勁,舌尖回味無窮,真乃人間美味。


    道長又吃了豬舌和豬拱嘴,端起酒杯。和我的酒杯碰了一下說:“喝!”


    我喝了一口,是土燒,酒入口柔綿,不嗆口,也不拉嗓子。辛辣中有一絲絲的甜味,又有一點苦味,很好喝。


    道長說:“你知道豬身上最好吃的部位是什麽嗎?”


    我搖搖頭。


    道長用筷子點了點桌上的豬拱嘴和豬舌頭說:“豬身上最好吃的是一頭一尾,一舌一個耳。其次是豬蹄,豬蹄又分前蹄和後蹄。前蹄叫豬手,後蹄叫豬腳。


    “豬手有補氣血,潤肌膚,通乳汁,托瘡毒的功效,對虛傷羸瘦,或產後催乳,吃豬手有很好的食療效果。”


    我第一次知道,吃豬蹄還有這麽多講究。


    我問:“胡師傅,我可以這樣稱呼您嗎?”


    道士微微一笑:“我們不稱師傅,你可以叫我胡道長。”


    我臉一紅,忙道:“恕我無知冒昧!我自罰一杯!”


    一杯酒下肚,一股熱力從胃經食道,直衝頭頂,馬上暈了。


    少婦又上了兩道菜:臭鱖魚和臘味合蒸。


    臘味合蒸是火腿和香腸,揭開蓋碗,一股臘味的鮮香撲鼻而來。


    火腿紅白相間,白的潔白如玉,晶瑩剔透,紅的豔如夏花,燦如晚霞,點綴片片香腸,狀如紅葉,仿佛人間煙火的詩意畫。


    嚐一口入口即化,鹹香的滋味在舌尖雲繞


    正如後來的《舌尖上的中國》所解說:


    “這是鹽的味道,山的味道,


    風的味道,陽光的味道,


    也是時間的味道,人情的味道。”


    我用筷子夾了塊臭鱖魚,壯如蒜瓣,聞著臭如臭豆腐,入口卻鮮香無比!


    我又問:“胡道長,這臭鱖魚為什麽這樣臭著吃了?吃新鮮的不好嗎?”


    胡道長笑了:“這是一道徽菜名吃,相傳在道光年間,長毛還沒有做亂。


    “江城,安慶沿江一帶的魚販每年秋後,將鱖魚用木桶裝運至徽州山區出售(當時有“桶魚”之稱),此時秋鱖最是肥美。


    “那些在揚州發大財的鹽商,各地開當鋪的財主,掌櫃的朝奉,歸致的老官,老來歸隱山林,有的是錢,都特好這一口。


    “途中為防止鮮魚變質,采用一層魚灑一層淡鹽水的辦法,途中經常上下翻動。


    “徽州多山,山路崎嶇,隻能靠肩挑,如此七八天抵達徽州山區時,魚鰓仍是紅色,鱗不脫,質未變,隻是表皮散發出一種似臭非臭的特殊氣味。


    “但是洗淨後經熱油稍煎,細火烹調後,加大蒜辣椒。非但無臭味,反而鮮香無比,成為著名的徽菜。”


    原來臭鱖魚還有如此來曆,中國飲食文化淵源流長,博大精深,果真名不虛傳!


    最後兩道草紮肉和板栗燒雞也上來了。


    胡道長用筷子指著草紮肉說:“你嚐嚐這個,這是我們這的特色菜,你肯定沒有吃過。”


    我夾起一塊,解開捆紮的稻草,輕輕一夾分為兩半,果然:稻草紮肉,軟糯香甜,肥而不膩,入口即化,稻草香味濃,滿口的肉香,回味無窮。


    “嗯,太好吃了。”我說。


    胡道長點點頭:“濃油赤醬是徽菜的特色,而草紮肉與紅燒肉不同。


    “紅燒肉老百姓家家會做,我們這叫東坡肉,就是蘇東坡的東坡,明白不?


    “稻草紮肉和紅燒肉最大的區別,不僅在於它用稻草捆紮五花肉,這樣燉煮出來的紅燒肉會有一股稻草清香,與肉香融為一體。


    “既有大肉菜的滿足感,又少了幾分油膩。關鍵的訣竅就是秘方醃製而不加鹽。明白不?”


    我的酒也喝得差不多了,菜也吃飽了。胡道長說了很多,說的都是美食,沒有一句是關於我的出路,也沒指點迷津。


    我放下筷子,對胡道長說:“胡師傅,我該怎麽做呢?才能找到出路了。”


    胡道長喝了滿滿的一杯酒,放下酒杯,捋一捋胡須:“天生我材必有用,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你叫什麽名字?”


    “張天揚,天空的天,飛揚的揚。”我說。


    “張天揚?你的生辰年月告訴我。”胡道長說。


    我說:“七一年屬豬的,農曆三月初十,是卯時還是辰時?搞不清,那是農村沒有鍾,吃早飯的時候。”


    胡道長掐指算了半天,歎道:“可惜好個命造,被道破了天機。”


    我迷惑不解:“道破了破了天機?什麽天機。”


    胡道長說:“你命裏有文昌星,天乙貴人星。本應少年得誌,青年步入仕途,中年好有一番作為。


    “可惜被姓名道破了天機,變成無根之樹,無線風箏,無巢之鳥。”


    “我的名字怎麽了?有什麽不好的地方嗎?”我吃驚的問。


    胡道長說:“名字,男不帶天,女不帶仙。本來張即是揚,還加上個揚。你的名字不但張揚,而且是揚上了天。


    “張天揚?你想幹什麽?你還沒有化蛹成蝶,化魚成龍。風和日麗尚可,一旦風雲變幻,狂風驟雨到來,你就會變成無線的風箏,無巢可歸的飛鳥,明白不?


    “那我的名字要怎麽改?”我緊張地問。


    胡道長繼續說:“你不可在天,要根紮大地。改名丕,叫張丕揚即可。”


    “配?什麽配?”我問。


    “曹丕的丕,曹操的兒子。”胡道長說。


    “曹丕(pei)?不是讀曹丕(pi)嗎?”我說。


    胡道長說:“那你就讀錯了,讀丕(pi)是通不的意思;讀丕(pei)是大的意思。木,上麵的一橫象征是地麵,上麵的樹木被砍了,隻剩下的根。


    “丕,是大地下的廣袤,《易經》有雲: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地勢坤就是丕的意思。明白不?”


    我感到慚愧,在胡道長麵前,他的博學而多才,讓我一直自噓是大學高材生而感到自慚形愧。


    在他麵前我就是一個懵懂的小學生。


    張丕揚!多好的寓意,天改為丕,從飄渺無羈的天空到深厚廣袤的大地。


    一字之差真是天地之差,判若雲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少年絕品天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東方玄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方玄隱並收藏少年絕品天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