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變法,變這天下的法!
家兄嬴政,誰敢殺我? 作者:黑茶芝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秦王政八年,八月八日。
時隔兩個半月,鹹陽宮正殿內再次召開了大朝議。
廷尉熊茂高聲而呼:
“傳,長安君上殿!”
一眾廷衛口口相傳,將熊茂的話一路傳至宮外:
“傳,長安君上殿!”
伴著聲聲高呼,嬴成蟜將秦劍和長戟交給宮門衛保管,身著將軍鎧、頭戴圓盔,踏步入宮。
一路走到正殿的高台之下,嬴成蟜轟然拱手,朗聲開口:
“末將嬴成蟜,拜見大王!”
看著頂盔摜甲的嬴成蟜,嬴政目露欣慰,慨然讚歎:
“王弟果真英武!”
嬴成蟜拱手再禮:
“謝王上誇讚。”
嬴政身體微微前傾,擔憂的發問。
“王弟可已準備就緒?”
嬴成蟜肅聲回應。
“末將已厲兵秣馬,隨時準備為王上而戰!”
嬴政欣然起身,朗聲而讚:
“甚善!”
“今日王弟攜我大秦軍士出征,乃是為我大秦而戰。”
“寡人當長送王弟十裏,為王弟壯行!”
呂不韋:???
你怎麽突然來這麽一出?
現在外麵多亂你知不知道?
還出城十裏相送?我替刺客謝謝你啊!
呂不韋趕忙出聲製止:
“王上此舉不妥。”
“我大秦從未有大王為將軍壯行而送十裏者!”
嬴政露出明顯的猶豫之色,幾秒之後才誠懇的看向呂不韋:
“《呂氏春秋》有言:故善為君者,矜服性命之情,而百官已治矣,黔首已親矣,名號已章矣。”
“仲父您的書中就有說過:善於當君主的人,應該謹慎地保持住真情本性,因而百官就能治理了,黔首也就能親附了,名聲也能顯赫了。”
“仲父,寡人真的想送送王弟和將士們,這就是寡人的真情本性啊!”
呂不韋大為詫異:
“王上已經在讀《勿躬》篇了?”
呂不韋意外極了。
根據他的教學安排,嬴政現在應該正在讀《呂氏春秋·先識覽》,現在嬴政怎麽直接援引了《呂氏春秋·審分覽》中《勿躬》篇的語句?
難道嬴政正在主動學習甚至預習《呂氏春秋》?
這孩子現在這麽好學的嗎!
嬴政乖巧的點頭回應:
“上旬寡人便已熟讀《先識覽》,現在正在讀《離俗覽》。”
“仲父所書,寡人多有不明。”
“然仲父近來愈發忙碌,寡人也不願打擾仲父,便在自行理解,許是有些偏頗之處。”
呂不韋暢快大笑:
“善!”
“甚善!”
“王上已有仁君之象啊!”
呂不韋雖然一直將嬴政當做傀儡,但呂不韋卻從來都沒想過篡位,更沒想過殺害嬴政。
以他的政治智慧不難想到他現在的舉動十分危險,更會讓嬴政恨極了他,一旦得勢就很可能會殺了他全族!
那他圖什麽?
其一,自然是權力,呂不韋渴望權力,也享受著權力。
其二,便是實現他的理想,將大秦的以法治國改為人治當先、法治為輔、君主無為、有呂不韋特色的治國理念,然後幫助大秦鯨吞六國,進而將治大秦之道升格為治天下之道!
為了完成這個目標,呂不韋編撰《呂氏春秋》,修訂《秦律》,拖延嬴政親政的時間,更殫精竭慮的教育著嬴政。
可惜,大秦的法家理念深入人心,根本不是幾年就能改變過來的。
呂不韋已經是五十多歲的人了,隨時都有可能死去,他的變法也隨時可能因為他的死而停止。
好在嬴政才二十一歲,正如初升的太陽一樣冉冉升起。
呂不韋設想的最好的未來,就是嬴政的思想完全變成了呂不韋的形狀。
嬴政接受《呂氏春秋》中任賢、擇相、知人、納諫等一係列約束君權的要求,呂不韋得以繼續保持大部分權利,君臣二人合力變法,給這江山日月換個新天!
在很長一段時間裏,呂不韋都覺得這個想法隻是一個夢想,甚至是妄想。
但嬴政今天表露的態度卻讓呂不韋看到了希望。
呂不韋迫不及待、無比誠懇的叮囑:
“王上切記,便是微臣再忙,王上但有不明也可隨時來問。”
“微臣所做之事較之王上的學習而言,不及萬一!”
“切莫因小失大啊!”
嬴政趕忙拱手:
“寡人知之矣!”
“那,寡人為王弟壯行之事?”
呂不韋避開了這個問題,隻是溫聲勸諫:
“道理從來都不是孤立的。”
“正如德治當以法治為輔,無為卻需有為而成。”
“《重己》篇有言:有道者不察所召,而察其召之者。”
“意思是說:禍患並非無故降臨,而是人的所作所為招致而來,所以,君主應該修身以載道,尤其要重視招致禍患的原因。”
嬴政若有所思:
“便如孟子所言的: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牆之下?”
呂不韋欣然頷首:
“然也!”
“而今天下紛亂,五國伐秦之戰方才過去兩年,各國對我大秦仍是虎視眈眈,鹹陽城外並不安全,此乃岩牆也!”
“王上若離城相送,那便是立乎岩牆之下,更是招致禍患之舉。”
嬴政恍然大悟的點頭,又把話題拽了回去,誠懇的追問。
“那仲父以為,寡人究竟該當如何?”
呂不韋是不希望嬴政出宮的。
呂不韋可以確定韓係外戚中一定有人想要刺殺嬴政!
嬴政一死,王位就有了懸念,嬴成蟜和嬴扶蘇都有機會。
但他們是有機會了,憑著嬴政仲父身份才坐穩相邦之位的呂不韋可就沒機會了,更別提實現什麽理想。
然而呂不韋同樣不想打擊嬴政的學習積極性,這可是嬴政第一次學《呂氏春秋》以致用,總不能讓嬴政無功而返吧?
略做思慮,呂不韋給出了一個折中的辦法:
“王上可送長安君至城門。”
“如今大軍已雲集於城外,王上於城門處亦可檢閱全軍、全兄弟之情。”
嬴政大喜拱手。
“多謝相邦!”
隨即嬴政就快步下了高台,拉住了嬴成蟜的胳膊,雀躍而呼:
“王弟,寡人送你出城,為你壯行!”
嬴成蟜滿是燦爛的笑容:
“此乃全軍將士之幸也!”
看著兩兄弟拉著胳膊往外走,呂不韋不由得露出笑容,輕聲喃喃:
“終究還是孩子心性。”
長身而起,呂不韋看向群臣,朗聲開口:
“諸位同僚,王上親送長安君,為將士們出征壯行,此乃仁君之舉。”
“我等身為臣子,自當隨行相伴,為王護駕!”
一眾朝臣當即拱手:
“唯願同往!”
他們想一起來,但嬴政卻不想帶著他們。
吩咐蒙恬率侍郎圍繞身周,嬴政就把呂不韋等人和自己隔離開來。
確認左右沒有外人,嬴成蟜笑著調侃:
“以愚弟出征之事做契機,得那相邦歡心。”
“王兄,你可得好好補償愚弟!”
時隔兩個半月,鹹陽宮正殿內再次召開了大朝議。
廷尉熊茂高聲而呼:
“傳,長安君上殿!”
一眾廷衛口口相傳,將熊茂的話一路傳至宮外:
“傳,長安君上殿!”
伴著聲聲高呼,嬴成蟜將秦劍和長戟交給宮門衛保管,身著將軍鎧、頭戴圓盔,踏步入宮。
一路走到正殿的高台之下,嬴成蟜轟然拱手,朗聲開口:
“末將嬴成蟜,拜見大王!”
看著頂盔摜甲的嬴成蟜,嬴政目露欣慰,慨然讚歎:
“王弟果真英武!”
嬴成蟜拱手再禮:
“謝王上誇讚。”
嬴政身體微微前傾,擔憂的發問。
“王弟可已準備就緒?”
嬴成蟜肅聲回應。
“末將已厲兵秣馬,隨時準備為王上而戰!”
嬴政欣然起身,朗聲而讚:
“甚善!”
“今日王弟攜我大秦軍士出征,乃是為我大秦而戰。”
“寡人當長送王弟十裏,為王弟壯行!”
呂不韋:???
你怎麽突然來這麽一出?
現在外麵多亂你知不知道?
還出城十裏相送?我替刺客謝謝你啊!
呂不韋趕忙出聲製止:
“王上此舉不妥。”
“我大秦從未有大王為將軍壯行而送十裏者!”
嬴政露出明顯的猶豫之色,幾秒之後才誠懇的看向呂不韋:
“《呂氏春秋》有言:故善為君者,矜服性命之情,而百官已治矣,黔首已親矣,名號已章矣。”
“仲父您的書中就有說過:善於當君主的人,應該謹慎地保持住真情本性,因而百官就能治理了,黔首也就能親附了,名聲也能顯赫了。”
“仲父,寡人真的想送送王弟和將士們,這就是寡人的真情本性啊!”
呂不韋大為詫異:
“王上已經在讀《勿躬》篇了?”
呂不韋意外極了。
根據他的教學安排,嬴政現在應該正在讀《呂氏春秋·先識覽》,現在嬴政怎麽直接援引了《呂氏春秋·審分覽》中《勿躬》篇的語句?
難道嬴政正在主動學習甚至預習《呂氏春秋》?
這孩子現在這麽好學的嗎!
嬴政乖巧的點頭回應:
“上旬寡人便已熟讀《先識覽》,現在正在讀《離俗覽》。”
“仲父所書,寡人多有不明。”
“然仲父近來愈發忙碌,寡人也不願打擾仲父,便在自行理解,許是有些偏頗之處。”
呂不韋暢快大笑:
“善!”
“甚善!”
“王上已有仁君之象啊!”
呂不韋雖然一直將嬴政當做傀儡,但呂不韋卻從來都沒想過篡位,更沒想過殺害嬴政。
以他的政治智慧不難想到他現在的舉動十分危險,更會讓嬴政恨極了他,一旦得勢就很可能會殺了他全族!
那他圖什麽?
其一,自然是權力,呂不韋渴望權力,也享受著權力。
其二,便是實現他的理想,將大秦的以法治國改為人治當先、法治為輔、君主無為、有呂不韋特色的治國理念,然後幫助大秦鯨吞六國,進而將治大秦之道升格為治天下之道!
為了完成這個目標,呂不韋編撰《呂氏春秋》,修訂《秦律》,拖延嬴政親政的時間,更殫精竭慮的教育著嬴政。
可惜,大秦的法家理念深入人心,根本不是幾年就能改變過來的。
呂不韋已經是五十多歲的人了,隨時都有可能死去,他的變法也隨時可能因為他的死而停止。
好在嬴政才二十一歲,正如初升的太陽一樣冉冉升起。
呂不韋設想的最好的未來,就是嬴政的思想完全變成了呂不韋的形狀。
嬴政接受《呂氏春秋》中任賢、擇相、知人、納諫等一係列約束君權的要求,呂不韋得以繼續保持大部分權利,君臣二人合力變法,給這江山日月換個新天!
在很長一段時間裏,呂不韋都覺得這個想法隻是一個夢想,甚至是妄想。
但嬴政今天表露的態度卻讓呂不韋看到了希望。
呂不韋迫不及待、無比誠懇的叮囑:
“王上切記,便是微臣再忙,王上但有不明也可隨時來問。”
“微臣所做之事較之王上的學習而言,不及萬一!”
“切莫因小失大啊!”
嬴政趕忙拱手:
“寡人知之矣!”
“那,寡人為王弟壯行之事?”
呂不韋避開了這個問題,隻是溫聲勸諫:
“道理從來都不是孤立的。”
“正如德治當以法治為輔,無為卻需有為而成。”
“《重己》篇有言:有道者不察所召,而察其召之者。”
“意思是說:禍患並非無故降臨,而是人的所作所為招致而來,所以,君主應該修身以載道,尤其要重視招致禍患的原因。”
嬴政若有所思:
“便如孟子所言的: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牆之下?”
呂不韋欣然頷首:
“然也!”
“而今天下紛亂,五國伐秦之戰方才過去兩年,各國對我大秦仍是虎視眈眈,鹹陽城外並不安全,此乃岩牆也!”
“王上若離城相送,那便是立乎岩牆之下,更是招致禍患之舉。”
嬴政恍然大悟的點頭,又把話題拽了回去,誠懇的追問。
“那仲父以為,寡人究竟該當如何?”
呂不韋是不希望嬴政出宮的。
呂不韋可以確定韓係外戚中一定有人想要刺殺嬴政!
嬴政一死,王位就有了懸念,嬴成蟜和嬴扶蘇都有機會。
但他們是有機會了,憑著嬴政仲父身份才坐穩相邦之位的呂不韋可就沒機會了,更別提實現什麽理想。
然而呂不韋同樣不想打擊嬴政的學習積極性,這可是嬴政第一次學《呂氏春秋》以致用,總不能讓嬴政無功而返吧?
略做思慮,呂不韋給出了一個折中的辦法:
“王上可送長安君至城門。”
“如今大軍已雲集於城外,王上於城門處亦可檢閱全軍、全兄弟之情。”
嬴政大喜拱手。
“多謝相邦!”
隨即嬴政就快步下了高台,拉住了嬴成蟜的胳膊,雀躍而呼:
“王弟,寡人送你出城,為你壯行!”
嬴成蟜滿是燦爛的笑容:
“此乃全軍將士之幸也!”
看著兩兄弟拉著胳膊往外走,呂不韋不由得露出笑容,輕聲喃喃:
“終究還是孩子心性。”
長身而起,呂不韋看向群臣,朗聲開口:
“諸位同僚,王上親送長安君,為將士們出征壯行,此乃仁君之舉。”
“我等身為臣子,自當隨行相伴,為王護駕!”
一眾朝臣當即拱手:
“唯願同往!”
他們想一起來,但嬴政卻不想帶著他們。
吩咐蒙恬率侍郎圍繞身周,嬴政就把呂不韋等人和自己隔離開來。
確認左右沒有外人,嬴成蟜笑著調侃:
“以愚弟出征之事做契機,得那相邦歡心。”
“王兄,你可得好好補償愚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