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黃廷桂夫婦一直伉儷情深,他們早年生有一子,卻與去年初秋又生有一子,取名寒生,出生後倒是活潑康泰,但是自從三月大之後,卻是一直體弱多病,不時發病,發病時頸部和脊背筋肉強直後彎,角弓反張,難以伸直,下頜關節強直後口角肌肉頻頻抽動,口角時閉時合,麵若苦笑。


    夫妻中年得子,本為大喜,誰知禍福無常,愛子有此大病,夫人帶著孩子去了京城,遍訪京城杏林高手,都是徒勞無功,近日他夫人在四川和京城長途奔波勞累數月,剛從京城返回,人生生受了一圈。


    接到雍正皇帝讓他下旨給鄭逸、劉仲春宣旨的指派,才知重慶府還有這樣杏林聖手,不禁喜出望外,雖然得報重慶府多地突發地震,引發疫病,仍然大膽前來辦差,這也是存了給孩子治病的私心。


    鄭逸和劉一刀因前院診室、病室疫病病患走動,唯恐殃及幼兒,就命人把在外麵車中夫人和孩子請到後堂,前去診室,又把疫區防病治病幾個單方交給黃太醫屬下的幾個醫官,建議除了消殺熏蒸外,給老弱婦孺服用防病單方,請黃太醫和班圖斟酌,黃廷桂和同來的李參將不由的連連點頭稱道,讚揚鄭逸和劉神醫的醫者仁心。


    黃太醫和屬下醫官正為疫病倍感壓力,看到此防病醫方,不由眼前一亮,轉交給黃軍門和班圖傳視,都認為要盡快在疫區推廣此方;等那總督夫人抱著繈褓幼兒到來,黃太醫自然不願錯過觀摩良機,忙和黃軍門跟著鄭逸、劉一刀兩人到了後院內室。


    鄭逸命葉巽、靜和芷藍、蕙蘭前來助診,把幼兒放在內室床上,解開繈褓,隻見那孩兒生的瘦弱不堪,臉色蒼白,此時正處春寒乍暖還寒時節,那孩子解開繈褓不到一刻,突然口唇抽搐閉合,頸部、脊背強直反張,極難伸直,卻是如同黃軍門所說症狀,總督夫人見狀不由地驚泣出聲。


    鄭逸和劉神醫先後出手,診視了孩兒脈象,查看舌苔、眼儉,相互間點頭頷首,各自在紙上寫了幾個字,放在桌上,鄭逸寫的是“嬰兒索痙”(注:一種癲癇綜合征),劉神醫寫的是“子冒之症”,兩人相視微微一笑,黃總督不由地麵帶不解,問道:“難道小兒身有兩病?”


    黃太醫聽了微微一笑:“大人不要驚慌,兩位先生確診的是一種病,子冒,古稱嬰兒索痙”,又向鄭逸和劉神醫問道:“兩位先生,這子冒之症,似此不足半歲孱弱幼兒,服用湯劑即傷脾胃,又易吐出湯劑,故此不易很快見效,可有良方診治?”


    劉一刀不由沉吟不語,看了一眼鄭逸,鄭逸卻不言其他,看向了靜和、芷藍、蕙蘭。


    靜和看了看劉神醫,問道:“師父,能否試下黃帝九針中的金針驅寒療毒之法?”話音沒斷,黃廷桂夫婦不由雙雙色變。


    “兩位先生金針刺穴確實神乎其技,但這孩兒年紀幼小,身體孱弱,恐怕受不了那金針刺穴的苦楚”,黃太醫說道。


    鄭逸看了黃太醫,說道:“《孫真人千金方》所載,嬰兒索痙症是嬰兒降生時,處於寒冷潮濕的地方太久造成體弱風寒,瘀血凝滯,可用多年朝陽土牆外側黏土五升,蒸熟之後,粉碎添加粗鹽一升,混合以灶內蒸熱,取出放置老棉布包內,降溫至皮肉承受熱度,循環熨帖強直、抽搐之部位,也可如法製作4個老棉布包,循環往複使用,直到這孩兒身出大漢才可停止,如法炮製,不出三日,必然痊愈”。


    然後,君子鄭逸把以上診方寫入醫案,讓三女依法診治。黃總督和夫人本來擔心孩兒吃藥太苦,刺針太疼,極為擔心這剛出生的病弱幼子,哪會想到還有此法,而且三日就可痊愈,不由心中大慰。


    黃廷桂夫婦忙向鄭劉、劉兩位施禮致謝,兩人連忙回禮,然後諸人就在後堂用茶,過了兩炷香功夫,靜和請黃廷桂夫婦去床前探視,那孩兒已恢複如常安穩入睡,臉上掛著細細汗珠。劉神醫和黃太醫伸出手去,查看那孩兒脈象,已經平穩有力,脈象正常。


    黃太醫看了看黃廷桂夫婦,問道:“貴公子取何名字?”


    黃廷桂說道:“如鄭先生所言,此子是我去年秋天在四川樂山平江督修水壩時,夫人身懷六甲前去探望,不想這孩子降生在陰冷潮濕壩上帳篷內,故此取名寒生,字利民,不想這孩子生於濕寒,卻也遭了濕寒之毒。”


    在座諸人不想這孩子嬰兒索痙由此而來,不由地對黃廷桂深深感佩,大家不免齊聲誇讚黃廷桂忠心朝廷、愛民如子、大公無私,黃廷桂不由的臉上含笑,原來這位黃軍門雖然以肅毅孤臣自賞,但千穿萬穿,馬屁不穿也是顛撲不破的至理名言。


    然後,黃總督夫婦去了釣魚台軍營,劉一刀把治療嬰兒索痙症的土方寫在紙上,讓黃太醫依法給那幼兒黃寒生使用,又讓黃太醫斟酌一個驅寒化瘀方子配合使用,效果更佳。


    第二日,黃總督派人回話,說孩子已飲食增加,睡眠正常,顯已痊愈,並派人送來兩幅畫作作為酬謝,一幅《鬆下烹茶圖》,一幅《夜雨寒江》寫意山水;原來這黃廷桂大人還是當朝聞名的丹青高手,就連聖祖康熙皇帝也極為欣賞他的丹青妙手,故此,在當朝他的畫作已是一紙難求。


    再說四川總督黃廷桂辭別後,鄭逸就和劉一刀商量如何回複朝廷,正在商量間,葉巽、靜和芷藍三人端了盤東西進來,說醫館新購的黃芪與往日外形、氣味略有異狀,特請師父鑒別是否有問題。


    巨子和劉神醫看了臉色大變,吩咐葉巽把藥庫王買辦叫進來,那個買辦沒有到,原來王買辦因感染疫病,在家休養,故此近日采買事宜有他的徒弟張曾辦理,那張曾長了一張圓圓的大臉,身體肥胖,一雙魚泡眼,見巨子和劉一刀來問,眼前擺放著一盤新進藥材,他麵色一變,二話不說,撲通一聲跪在地上,連聲求饒。


    原來回春堂藥材用量極大,一般都是通過本幫馬幫、船幫從各地自行采買各地價廉物美的藥材,早就被重慶本地藥商視作眼中釘刺。最近疫病爆發,本地最大的積善藥行掌櫃錢運來借機帶頭囤積居奇,炒作藥材價格,本地藥材行情暴漲,很是發了一筆橫財。


    但是錢運來對回春堂餘恨難平,泯滅良心從外地進了一批假黃芪、假丹參等假藥材。一般黃芪假品有錦雞兒、紫花苜蓿、白香草樨、大野碗豆、蘭花棘豆、蜀葵、歐蜀葵、圓葉錦葵冒充或者摻雜在真黃芪中以假充真、以次充好;而假丹參則以樹根切片染色冒充。


    黃芪屬草本藥物,取莖為藥,其味甘性溫,是補氣的要藥,有固表止汗、托瘡生肌、升舉中氣的作用,用於氣虛乏力、食少腹瀉、久瀉脫肛、自汗盜汗、半身不遂、癰疽瘡痔久治不愈等多種病症的治療。


    在藥材行常有假品冒充真品,真黃芪淡棕色或黃色,圓錐形,上短粗下漸細,表麵有皺紋及橫向皮孔,質堅韌。斷麵纖維狀,顯粉性,皮部黃色,木質部黃色有放射狀紋理,味微甜,嚼有豆腥味。


    而假黃芪外形亦呈圓柱形,但個體均較小;色近似棕或深棕色;縱紋及皮孔多不全或缺少皮孔,有的根部有分叉;質或堅或韌或脆;斷麵多呈纖維性或刺狀;味或淡或甜有豆腥味,或微甜無豆腥味,或苦伴豆腥味很濃,或有刺激性。


    行家裏手購藥時仔細觀察藥品的大小、外形、斷麵,尤其是味感,就能很容易地鑒別出真假黃芪來。


    近日因為疫病黃芪用量極大,耗盡了回春堂的黃芪庫存,王采買染疫休養,這張曾趁機和錢運來勾結在一起,妄想發筆橫財,結果剛剛貨進倉庫,還沒處方炮製就被發現,鄭逸看了一眼劉一刀,劉一刀立刻命回春堂的李通辦進來,把張曾綁了,寫好訴訟狀紙,帶人到巡察使班圖大人處報官究辦。


    到了天黑,那回春堂李通辦回信,積善藥行錢運來和張曾已查抄收監,現在差役們正在藥市大街店鋪、倉庫內挨家搜索,查找偽劣藥材,一經發現,一律抄家查辦,頓時,藥市街上從下午開始雞飛狗跳,多家無良藥商被查出假冒偽劣藥材,落個鋃鐺入獄的下場。


    當天,鄭逸和劉一刀商量了一下,確定由鄭逸赴京複旨,由劉神醫以協助重慶府防疫為名寫出謝恩折子,由葉巽、靜和芷藍隨鄭逸同行,協助成立京城分舵,掛牌行醫,宣揚墨家經世理念。


    天色將晚,葉巽和芷藍知道和師父一同上京消息,就和芷藍、蕙蘭一起騎馬到了豆腐坊,和根叔、江中天、小煥商量赴京的事情,由於疫病突發,豆腐坊已經歇業,葉巽提到師父要他進京事情,想到江中天和根叔已年邁,就想讓他們先在臻道書院做事,小煥可到回春堂修習醫術,憑了她的資質,也能治病救人,做一個合格的女醫。


    晚上,三人回了溫塘村,見過楊氏兄弟,說道去往京城複旨一事,楊雨亭說明天前去見過鄭逸,要求一同前往京師,楊震川卻已習慣閑雲野鶴般地生活,再說蕙蘭留在回春堂做了弟子,他想留在溫塘村,砍柴打獵,倒也怡然自得。


    飯後,葉巽兒去了坡下熱泉洞,做了洗骨伐髓、修習歸元功法,一夜過去,隻覺得內心萌動,已經隱隱有了突破第二重的跡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墨俠之大西寶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村野狐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村野狐禪並收藏墨俠之大西寶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