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人頭算錢這點,汪偉森他們一開始的意見還挺大的。


    因為他們覺得康馳的人雖然沒有上場,但他們在場外遙控裝備,也應該算上場人頭,或者適當折價。


    但蔡耀斌的回答是:“演習的規定就是這樣,你們也可以讓你們的人在場外遙控,哪怕你們找一萬個人來控製,隻要不進場直接作戰就可以不算人頭,這規定對雙方都是公平的。”


    “而且你們的裝備智能化這麽高,應該不用目視操作也行吧?”


    這解釋和反問,頓時讓他們無力反駁,隻好接受了這條規定。


    “考慮到這次演習的特殊性,我們決定采用實彈演習的模式,你們不用有任何顧忌,想盡一切辦法摧毀敵人的武器裝備,但遇到真人,必須點到為止……”


    “全實彈演習?”康馳聽後頓時驚道,“可這打起來,子彈又不長眼睛,萬一控製不好出事了怎麽辦?”


    蔡耀斌沉默了片刻後,才開口道:“你可能還沒意識到這場軍演的重要性,它將直接決定我們未來武器裝備的發展方向,所以無論如何,都必須用實彈軍演,來最真實地驗證雙方的裝備性能。”


    “我們會加強上場士兵的防護裝備,這個可以不算在20億的總預算裏,然後你們雙方……其實主要是你,稍微注意點,盡量別傷到他們的人了,萬一出了事,我們也會負責撫恤……這其實也是對伱們裝備可控性的一種考驗,同樣會有積分的獎懲。”


    康馳沉思了片刻後,緩緩地點頭道:“那行吧。”


    對於進行實彈演習的必要性,其實康馳自己是最有體會的。


    他造出來的戰爭機器人,如果不真槍實彈地給上它來幾炮,根本就不知道它是否真的失去了戰鬥力,


    因此用傳統軍演的判定規則,確實無法保證軍演的公平性和參考性。


    好在這次的軍演規模雖然不小,但雙方都是以智能化的裝備為主,上場的人數相對可控。


    尤其是康馳這邊,根本就不上人,


    對方完全不用顧忌康馳這邊可能會出現意外。


    而康馳這邊,因為都是人在操控,也相對容易控製,同時康馳也可以給機器人,加入一個武器限定程序,當識別到目標是真人的時候,直接限製它的火力輸出。


    或者加入一道確認程序,最大程度避免出現意外。


    但總的來說,這個模式多少還是會讓康馳有些束手束腳的……


    “另外,為了增加演習的真實性和競爭性,演習的過程中,我們會給雙方設立一個‘總指揮官’。”


    蔡耀斌繼續向康馳講解道:“這個總指揮不會幹涉和參與具體作戰計劃,隻會根據戰場的真實情況,發布一些支線任務,完成支線任務,也可以根據難度得到相應的積分獎勵。”


    康馳會意得點了點頭。


    這等於加入了一個發布任務的陣營首領‘npc’。


    想必那些電競士兵們聽到這個玩法後,肯定也會覺得非常熟悉和有趣……


    這麽好玩且真實的軍演,就連康馳都差點忍不住想親自加入了。


    不過開一把這遊戲,燒錢也是真的。


    雙方光是裝備的投入,就是40億,而且實彈演習,肯定會出現裝備損傷。


    再加上準備這場演習的人力物力投入,開一局這種遊戲,至少要燒掉國家上百億……


    一般人還真玩不起。


    介紹完這場演習的基本規則後,蔡耀斌便讓康馳抓緊時間,把參與軍演的裝備類型、售價、數量匯總上去。


    這些資料,大部分隻會讓軍演主持方知道,但也會適當地透露一些情報給參與演習的雙方。


    比如裝備這塊,會提供相應的備案照片給雙方,讓他們根據裝備的外觀,猜測它的功能和性能,從而製定相應的對策。


    這也符合現代戰爭中,雙方正式開戰前,彼此的初步情報偵查,隻不過在這裏直接省略了具體的步驟。


    其實光憑一張照片,大家也都隻能瞎猜,


    誰也不知道這是不是敵人放出來的煙霧彈……


    所以從這個環節開始,雙方其實就已經進入了初步的博弈階段。


    事情通知完,蔡耀斌這次過來的任務也算是完成了,兩人便開始像朋友一樣聊起了天,蔡耀斌最關心的,莫過於康馳的項目進展了。


    之前幾次過來,他都錯過了幾次正式的裝備測試,加上康馳一直遮遮掩掩的,哪怕是蔡耀斌,也不知道康馳這邊的進展到底怎麽樣了……


    “現在隻剩下9天了,最遲27號,你們就要把裝備運過去了,你這邊的進展到底怎麽樣了?”


    “放心吧,一切順利。”康馳起身道,“剛好你來之前,他們和我說他們剛剛開發出了一個新玩法……要不一起去看看?”


    “當然了!”


    蔡耀斌立即就來了精神,跟著康馳來到了屏風山訓練基地。


    此時訓練基地內,一群人正在圍繞著一塊大白板,仔細地聽著什麽,連康馳過來了都沒發現。


    康馳上前後,發現站在白板麵前的,正是原gif戰隊的成員莫壽全,


    此時他神采飛揚地,向大家分析他的最新發現。


    “……利用這類地形,突擊者此時的速度可以達到35m/s,這時候如果我們能找到一個遠處的高點,就可以采用吐絲突擊戰術了!”


    莫壽全在白板上畫了個高聳的建築物,然後連了條線。


    “突擊者鉤索的發射速度是100m/s,最快收線速度是30m/s,所以我們到b點的時候,鉤應該就已經勾上了。”


    “如果這時候我們收線,以鉤索30m/s的收線速度,按理來說還沒有我們的移動速度快……”


    “但我發現,30m/s的收線速度,其實是原地起吊的速度,這時候它的負重非常大,而如果空重狀態,它的收線速度可以高達70m/s!”


    “所以鉤索,完全可以成為我們的加速度!這種戰術可以讓我們的突防速度,從35m/s直接提升到至少50m/s以上!”


    “不過突防結束後,要麽切斷鉤索,要麽就得去回收鉤索,所以這種突防戰術,也有非常大的局限性,同時突防的時間很短,除非條件允許,或者特別棘手的情況,我並不建議大家用這招。”


    “……”


    聽完莫壽全的分析,康馳立即想到了一部動漫:


    進擊的巨人!


    在這部動漫裏麵,調查兵團就是通過一種立體機動裝置,實現在建築和巨人身上高速而靈活地穿梭。


    隻不過現在的角色,從調查兵團變成了突擊者蜘蛛,戰術也變成了吐絲戰術……


    莫壽全取的這個名字,倒也挺形象的。


    當初設計突擊者加入這個鉤索的時候,康馳隻是參考特種兵作戰,想讓突擊者也可以攀爬高聳的地形。


    沒想到莫壽全能夠靈活運用,讓它達到了和設計之初完全不一樣的效果,


    同時也解開了康馳一直以來的疑惑。


    55m/s的最高突防速度,還真被他們給實現了!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科技強國從升級鏡頭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五星造事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五星造事包並收藏科技強國從升級鏡頭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