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情報顯示,華國似乎準備對可控核聚變的所有裝置都進行升級改造,再聯係到這次對康馳的突然任命……我懷疑他們這方麵的技術是否已經取得了重大突破。”


    “不,我認為恰恰相反!”


    來自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的技術主管佛理休斯,卻提出了截然相反的看法。


    “他們這次技術升級的項目我也看過了,主要就是對裝置的磁性材料進行升級,雖然這可以讓裝置的磁約束性能得到大約9%的提升,但這遠遠算不上重大的突破。”


    “而且我認為,這不但不是技術突破,甚至是一種自暴自棄的絕望體現……”


    “為了進行這種程度的技術升級,保守估計至少需要耗費9個月的時間,來對裝置進行拆卸、安裝和調試,這將會嚴重拖慢他們的研究進度。”


    聽到這位受邀學者的分析後,會場的人不禁微微鬆了口氣。


    “我也同意佛理休斯教授的觀點,這個些升級項目費時費力,卻唯獨不怎麽費錢,初看似乎很正常,但仔細一想就覺得多少有些突兀,似乎是在故意放緩,甚至拖延進度……”


    “你們的意思是,他們實際上是在放棄可控核聚變?”


    “不排除這個可能。”


    佛理休斯說完後,又連忙補充了一句:“當然,這並不代表我對核聚變的觀點和他們一樣,對於核聚變的美好前景我始終堅信不疑,他們放棄,有可能是科研預算緊張的原因……”


    這句話充分詮釋了佛理休斯的矛盾心理。


    他們怕華國走得太快,但又怕華國走得太慢,


    那隻會導致自己,也被狠狠地砍上一刀……


    這種情況下,佛理休斯能如實說出自己的專業判斷,其實已經算是對學術和真理的最高尊重了。


    就在此時,中情局的艾特夫·奧爾森也適時地站了出來,拋出了他的最新情報分析。


    “就在幾天前,我們發現華國在西部地區,進行了一次秘密的裝備演習。”


    “雖然他們在正式演習的過程中,刻意避開了我們衛星的偵查時間和範圍,沒有拍攝到具體的演習畫麵,但通過前後調動的圖像分析比對,我們基本可以確定這次軍演的其中一個參與方,就是康馳的大唐重工!”


    “事實上從去年開始,我們的衛星就一直在密切關注著康馳在東陽的研究中心,基本可以肯定他現在,就是在進行某種武器裝備的研發。”


    “而現在他的研究,已經取得了非常大的進展,同時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


    “結合佛理休斯先生的專業的學術分析,我有理由相信,他們因為無法負擔多個超級項目的同時進行,於是對可控核聚變項目進行了正常的取舍……”


    “在這個節骨眼,對康馳進行可控核聚變的任命,用他們的話來說就是‘欲蓋彌彰’,越是要放棄,對外就表現出越重視,以此迷惑我們的判斷。”


    “他們對我們發起的,並不是可控核聚變的競賽,而是隱藏在暗處的軍備競賽!如果我們中計,跳進了可控核聚變的無底洞,後果將不堪設想!”


    “!!!”


    ——


    這次會議結束後,m國的能源部長波洛,立即就召開了一場新聞發布會。


    麵對媒體記者關於華國任命康馳,為國家可控核聚變總工程師的提問,波洛給予了‘針鋒相對’的回應。


    “對於可控核聚變這一未來清潔能源,我們態度及立場和華方始終一致,對其廣闊的前景持非常樂觀的態度。”


    “麵對新的挑戰,我們也將繼續提高可控核聚變的研發投入,繼續擴大我們的研究機構在可控核聚變領域的領先優勢,爭取在五年內,完成第一座能夠不通過能量輸入,就能自我維持聚變反應的實驗堆建設,在2040年前,我們將完成第一座商業化的可控核聚變發電站建設。”


    “在競爭的同時,我們也會繼續尋求與國際社會合作的可能性,雖然iter項目進展緩慢,但我們始終堅信這將成為各國在可控核聚變領域的交流合作平台,共同推進可控核聚變的技術發展。”


    “……”


    波洛的回應,頓時就讓m國的民眾放心了。


    連2030、2040年,兩個重要的時間節點都明確地公布了,你就說有沒有說服力吧!


    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波洛這完全是在睜眼說瞎話,


    他們對可控核聚變的投入不但沒有增加計劃,甚至準備削減未來幾年的投入……


    欺騙媒體的同時,也是在釋放‘信號’給華國。


    “瞧,我們上鉤了!”


    反正都是各懷鬼胎,真真假假的情報踢來踢去。


    已經回到盤古基地的康馳,在看完陳海平板上的這段采訪後,隻是輕輕地笑了笑。


    “你覺得他說的話,可信度有多高?”


    “如果他不說具體的時間節點,我可能會相信。”


    “那就好。”陳海頓時鬆了口氣,“他們果然還是一如既往地自大。”


    “自大?”


    “嗯,他們沒有真的上鉤,說明他們篤定我們不能多線作戰,這不就是自大麽?”


    “這麽說的話,倒也是這麽個理。”


    “不過我們能多線作戰的主要原因,其實還是你的高能低耗。”


    “高能低耗?”康馳忍不住白了陳海一眼,“你就不能換個詞來誇麽?”


    “讀書少,詞窮。”


    “……”


    陳海走後,康馳才拿起學習機,繼續看起了國內所有可控核聚變項目的研究資料。


    這些都是各個裝置積累了幾年,甚至幾十年的資料,哪怕康馳用學習機,沒個兩周的時間估計也看不完。


    不過這速度已經非常變態了,快到康馳都覺得沒必要,或者說不敢繼續升級學習機……


    畢竟對於普通人來說,研究一種聚變裝置,可能就付出一生的精力,


    如果能精通的話,那妥妥的就是某個聚變實驗裝置的領軍級人物了。


    大部分人都隻是顆小小的螺絲釘,僅僅負責某個裝置某個板塊的內容罷了。


    至於精通所有聚變裝置類型的人,基本可以說是沒有。


    所以其實也沒有人覺得,康馳會真的把這些資料全部看完……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科技強國從升級鏡頭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五星造事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五星造事包並收藏科技強國從升級鏡頭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