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耀斌也不知道別爾夫什卡是真明白了,還是揣著“明白”裝糊塗,但反正“壓力”總歸是給出去了,剩下的就看他們吃不吃這套了。


    雖然不能進行利益拉扯,但基本的套路還是要有的,不然讓他們一眼就看出我們想要的是他們的航天飛機技術,後麵就會比較被動。


    因此這份技術清單的任務說白了就是裹著魚鉤的誘餌,羅列得非常講究,有些技術不用想也知道大毛肯定是咬口都不會賣的,他們肯定也會覺得這就是魚鉤,而像航天飛機這種技術,看起來則像是肥美的誘餌,咬一口的可能性非常高。


    殊不知,這才是他們放的真鉤子……


    就在克裏母林宮在收到別爾夫什卡傳回的密報,立即召開會議商議之時,康馳也在盤古基地召開了一場重要的技術大會,除了嚴輝、方強等集團原本的技術骨幹,會場還出現了一些新麵孔。


    “首先和大家介紹一下,這兩位是符忠學院士和劉韻梅院士,他們的研發團隊將從今天開始正式加入我們集團,和大家一起從事科研工作。”


    康馳的話音剛落,會場頓時響起了一陣掌聲,


    大家都一邊鼓掌一邊觀察著兩位五十多歲的院士,並在康馳接下來的介紹中,知道了他們原來是搞登月工程的大佬。


    所以,集團終於要進軍航天領域了?


    想到這裏,嚴輝不禁就開始興奮了起來。


    之前跟著康馳搞軍工雖然也挺有挑戰性,也極具使命感,但作為一名工程師,誰能拒絕航天探索帶來的科學浪漫呢?


    【“擎天”航天飛機技術研討大會】


    簡短的歡迎儀式結束後,康馳便直接公布了今天的議題名字。


    “航天飛機?”


    看到這個議題,除了從航天局登月計劃調來的兩位大佬之外,所有人都顯得非常驚訝。


    誰也沒想到,康馳選擇的竟然是航天飛機這條有點“非主流”,甚至可以說是“逆時代”的技術路線……


    不過大家在經過短暫的驚訝後,很快便齊刷刷地將目光從屏幕轉移到康馳臉上,一副等待發號施令的樣子,沒有任何人提出異議。


    這一幕反而讓符忠學等剛從航天係統過來的科研人員開始驚訝了……


    畢竟康馳上來就直接給出了大方向,壓根就沒有和大家商量的意思,這要是出現在國家科研團隊上,估計立馬就得炸鍋,各種質疑滿天飛了,


    然而這裏是盤古基地,是康馳親手一步步打磨出來的團隊,


    無論康馳做出的決定有多離譜,他們最多也就是驚訝一下,然後毫不猶豫地擼起袖子跟他幹。


    非主流怎麽了?


    逆時代怎麽了?


    當初康馳搞磁化靶核聚變的時候,很多人不也和佛理休斯一樣,認為用老掉牙的蒸汽機技術來搞核聚變,就像用汽車發動機技術搞航天火箭一樣可笑。


    然而康馳卻用結果證明了,技術根本不存在過時,


    一些原本看似已經走到死胡同的技術,隨著其他配套科技的突破後,完全有可能煥發出新的活力!


    康馳沒有理會符忠學等人的驚訝,繼續開口道:“本來這種比較重大的技術會議,按理來說是要提前布置下去,給大家一些查閱資料和準備時間的。”


    “但老實說,航天飛機這東西能查到的技術資料並不多,對我們來說幾乎就是一個全新的領域,所以我覺得也沒必要提前做什麽功課,大家臨場各抒己見,大膽發言論證,提前做功課搞不好反而會讓思維變得局限。”


    “今天的會議主要就是討論一下這航天飛機到底應該怎麽造,敲定幾個大的技術方向,然後把下一步的任務分配下去,接下將由符忠學院士來主持來會議,同時符院士以後也將是擎天計劃的主要負責人。”


    康馳說完便對符忠學點了點頭,示意接下來交給他了。


    在開會之前的交流中,符忠學因為初來乍到,又被康馳一直以來的盛名“壓製”,其實是不想接這個茬的,


    但康馳態度非常堅決和誠懇,同時表示雖然讓符院士來做這個負責人,但遇到問題和難以抉擇的情況,康馳作為“真正的老板”會幫忙解決後,符忠學才勉強答應了下來。


    主要康馳非常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真正擅長的其實是通過開掛,對重點、難點、核心技術進行攻堅,對這種大型科研項目的整體把控能力其實並不強,


    而符院士作為原載人登月工程的‘預備’總設計師,對大項目的把控能力恰好是強項,航天局願意放他們過來康馳自然要人盡其用了,合理甩手了。


    另外還有一個康馳是絕對不承認的點,那就是對航天飛機這種基本沒有技術參考的東西,他其實也是兩眼一抹黑,不知如何下手……


    總不能真造個玩具或者半成品,然後一路升級解析吧?


    這種渾身都是高科技的大家夥,得吞多少經驗和精通點?


    ……


    “……嗯……老實說,剛聽到上級說康院士要搞航天飛機的時候,我也和你們剛剛一樣感到非常詫異,尤其是航天局還建議我們加入這個計劃的時候,我是既懵逼又抗拒。”


    “航天飛機的技術路線放在現在是否可行暫且不提,光是成本和資源的投入就能讓人感到窒息,當年m國為了搞航天飛機,從1972年開始前後總計投入了差不多1700億美元……”


    “1972年的1700億美元是什麽概念?”


    “放到現在,那至少也得翻個十倍,相當於至少1.7萬億美元、12萬億rmb!”


    “而除了資金,他們投入的各種人力、物資更是數不勝數,大毛為了和m國競爭同樣投入了至少200億盧布和海量社會資源,巨大的投入嚴重影響了他們當時的社會和經濟,甚至成為了他們最終解體的原因之一。”


    “航天飛機這種東西,真的是我們能造出來的嗎?真的是康院士僅憑龍騰一個集團,就能造出來的嗎?”


    “我當時感到非常懷疑,但是最終我也和你們剛剛一樣,選擇了相信康院士,相信他們能搞出來的東西,我們華國肯定也能搞出來,而且能搞得比他們更好!”


    “不過相信歸相信,事情還是要落到實處才行,我們造航天飛機的經驗幾乎是零,什麽都得從頭做起,尤其康總的目標還是100%可回收,使得這項計劃的挑戰性變得空前巨大的。”


    “在工作正式開展之前和大家說這麽多題外話,不是說要打擊大家的信心,而是想讓大家心裏有個明確的概念,知道我們即將麵對的到底是一個多麽複雜的係統性工程,提前建立一個長期奮戰的心理準備。”


    聽到“長期奮戰”這幾個字的時候,原本表情就有些複雜的康馳,差點就要憋不住笑了……


    估計是以前的工作習慣導致符院士對於這種“賽前動員”還挺得心應手的,各種鋪墊上來後,現場的氣氛確實開始熱了起來,


    就是不知道如果康馳此時說出他的心理預期時間,是半年內完成首飛,符院士會露出什麽樣的表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科技強國從升級鏡頭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五星造事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五星造事包並收藏科技強國從升級鏡頭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