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申城矽產業集團總部大樓。


    在一個中型會議室內,正舉行著一場特別的秘密會議。


    來自國內的多家半導體級矽片研發公司和技術團隊,被申城矽產業集團低調邀請至此,共同商討一個話題:


    關於如何響應國家號召,積極推動國產矽片研發製造進程,貫通矽片產業鏈的交流渠道,避免無效競爭而導致的資源浪費。


    說白了,就是大家這段時間都已經各憑本事,把大招放了,該拿的錢也已經拿到了,


    現在是時候坐下來,討論一下剩下的錢怎麽分了。


    會議由申城矽產業集團下屬子公司,矽信科技的董事長劉興東主持。


    經過了一上午的磋商,這些占據國內矽片研發製造領域90%多份額的大佬們,終於初步達成了共識,同意強強聯手,協調資源,力爭在一年內攻克12寸矽片製造,拿下剩下的二十多億補貼!


    雖然有了初步的共識,但要真正執行起來,還有非常多的細節需要協商,


    比如最重要的議題,就是如何切蛋糕,


    是按照各自當前的實力來切,


    還是根據後續研發中,各自的成果來分?


    實力小的公司和團隊,一旦加入這個聯盟,就能直接得到了大量共享技術,


    這本來就已經是天大的好事了,在切蛋糕方麵,他們壓根就沒有話語權。


    甚至考慮到一旦技術同盟攻克了12寸矽片,那所有人都有了製造它的技術,


    所以不止是二十多億的扶持資金,還有未來的市場要怎麽分?


    這才是重中之重!


    這場會議在經過了漫長的拉鋸戰,才在各自都做出妥協和退讓後,最終達成了一致。


    當天,申城矽產業集團,便正式向媒體公布了這一重磅消息。


    消息立即在各界引起了一定程度上的熱議,


    對於普通大眾來說,除了一句臥槽,國產矽片有望之外,倒也沒太多可說的,


    畢竟這東西和生活關聯度不高,一般人也不了解。


    而對半導體領域,則無疑是一針強心劑,


    這麽多大佬牽頭搞聯合,短時間內拿下矽片製造的可能性,明顯就高多了。


    對此,中芯、華虹、紫光等業內企業,紛紛發去賀電和美好祝願。


    要說國內誰最怕矽片斷供,首當其衝的肯定是這些晶圓廠了,


    矽片是他們的原料,是他們的命根子,


    沒有矽片,再牛逼的光刻機也得歇菜,


    所以他們巴不得這些矽片公司聯合起來搞研發,幫他們把架在脖子上的刀挪開……


    至於更高層,科技部的領導們,在得知這個消息後,則是喜憂參半,


    首先,事肯定是好事,


    但他們這麽一搞,科技部設立的專項補貼,不就直接變成了他們的囊中之物了嗎?


    本來是想設立獎金,激發大家的研發激情的,


    現在他們都聯合起來了,激情會不會因此消退?甚至消極怠工?


    這都說不準。


    另外,還有個讓呂首長有些不悅的,是他沒有在聯合名單上,看到大漢矽業的名字。


    顯然,這個吳院士向他大力推崇的企業,被排擠在外了。


    不過他對此也不好說什麽,


    哪怕吳院士再看好這個康馳,大漢矽業也隻是個初創企業,目前又沒什麽拿得出手的成果,申城矽產業沒有邀請他們,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至於康馳,因為在鋼城埋頭協調各組的工作,壓根沒有關注到這個勁爆消息,最後還是吳院士打電話過來才知道。


    “你也不用氣餒,以你們現在的體量,就算參與進去了,其實也占不到多少好處。”吳利鴻好心安慰道,“隻要按照你那篇論文的思路,埋頭驗證下去,我相信一定可以取得一定的成果。”


    “嗯,我知道了,老師放心,這種事我根本不介意的。”


    結果康馳過於輕鬆的回答,反而讓吳院士以為他是反過來讓自己放心,實際他心裏是有點難過的……


    畢竟在吳利鴻看來,康馳本來就一直封閉在自己的世界裏,現在好不容易因為某些原因敞開心扉,願意走出來搞研究了,


    結果剛開始,就被同行排擠……


    他的心理能不能承受這麽大的打擊?


    會不會因此又封閉起來?


    於是吳利鴻又是一頓好言安慰,聽得康馳都有些哭笑不得。


    不錯吳院士前麵的分析,倒是一點也沒錯,


    以大漢矽業的現狀,哪怕收到了邀請,康馳也肯定懶得理會,


    去了那不是反被壓榨,和自己過不去嗎?


    腦子抽風了都不去!


    不過他們的聯合,多少還是給了康馳一點壓力,


    畢竟矽片製造一直被卡脖子,那是因為之前上頭需要扶持的方向太多了,顧不上矽片這邊。


    現在他們已經意識到了矽片的重要性,加大了扶持力度,


    指不定哪天,這個技術聯盟就真把技術給突破了……


    雖然補貼這東西,能有最好,沒有也不至於傷筋動骨,


    但這到嘴的鴨子飛了,


    那得多氣人啊!


    想到這裏,康馳忍不住就又去工地轉了一圈,然後對項目經理問道:“這進度還能不能再快點?”


    “還快?三千多平十六米高的鋼筋結構廠房,還有局部四層,能在40天交付已經很快了!一般至少都要70天的,除非您換簡易棚,那個半個月就能搞定。”


    “……呃,簡易棚還是算了。”


    本來是打算造個稍微大氣點的廠房的,結果為了趕時間,改成了鋼筋結構,這已經是康馳能接受的極限了。


    至於換那種四麵漏風的簡易棚?


    就算員工沒意見,他自己都受不了!


    畢竟他們也算是高新技術企業,還是號稱十個億的投資項目,


    基本的排麵還是要有的吧?


    技術保密工作也得做吧?


    “要不你們過年就歇一天?三倍工資我這邊可以承當!”


    “呃,”


    項目經理一聽有三倍工資,也不禁有點小心動,不過為了穩妥起見,他還是補了句:“這我得問問工人們的意見。”


    結果可想而知,


    一聽加班有三倍工資,這群可愛勤勞的工人們,基本全都一口答應了下來。


    畢竟還是有一天假的,基本也夠他們回去吃個團圓飯的。


    康馳對此也是相當滿意,


    還好當初決策英明,找的是本地建築公司,工人也都是本地人,


    不然康馳哪怕再捉急,估計也是束手無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科技強國從升級鏡頭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五星造事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五星造事包並收藏科技強國從升級鏡頭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