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心的藏音是“蔣秋森”。“蔣”是掃除,“秋”是擁有,“森”是心。“蔣秋森”的意思是:為了天下所有的眾生,遠離所有的痛苦,獲得正等覺佛果位。《現觀莊嚴論》中提到:“發心乃為利他故,欲求正等覺菩提故。”
如果沒有菩提心,不管虔誠心、出離心有多強,個人的修為還是會和自私的念頭混在一起,所以不會變成成佛的因。有了菩提心,即使隻做了一點點的功德,例如隻是一句短短的六字大明咒,或是一個簡單的佛號,都將轉為成就無上菩提的來源。當修行功課圓滿後,將一切所做的善事回向給眾生,將會變成無量的功德。
西藏有句話:“生起菩提心比發菩提心更重要。”發菩提心是指刻意地在心中發願。這種偶爾想想的菩提心,可能隨著種種因緣的聚合而忘失,不能在心中紮根。但是,先發菩提心的訓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沒有發菩提心就不會有生起菩提心。而生起菩提心是指能夠自然生起菩提心,能長時間存在心中,不會因為因緣的改變而忘失或退轉,且能不斷增長,並付諸行動。這也是祈願文中“菩提心為至妙寶,未生起者願即生,已生慎勿令退失,並願增上善無盡”的意思。倘若菩提心不夠穩固,那麽麵對眾生、麵對現實的挫折時,就會退縮。
如果自己尚未生起菩提心,希望能讓它在自心中產生;如果你已擁有菩提心,應該讓它永恒穩固地存在心中,且讓它愈來愈往上增長。
菩提心因個人心量的大小,可分為三種不同的發心:一般膽量者的發心,中膽量者的發心,大膽量者的發心。
一般膽量者的發心,稱為國王式的發心。一個人想當國王,會想方設法先凝聚大眾的力量,讓很多人在他的領導之下為他服務,並靠著這群人的強大力量去消滅不利於自己建立政權的因素,成為國王;因為擁有了國王的地位,他才能以自己的權勢給予百姓大環境,實現國泰民安。在這個過程中,首先是以增強自己的能力為主,當擁有強大的權力後再來利益大眾,這種心態稱為國王式的發心。換句話說,在自己未成佛之前,我們會想:“我要度盡所有的眾生,但是,如果我自己沒有成佛,連自己都無法調伏、都救不了,那麽要調伏眾生、利益眾生就會有困難。”所以,有這樣想法的人,會希望自己先成菩薩、先成佛,等到成佛之後,有足夠的能力調伏利益眾生時,才去度眾生。這是第一種心態,又稱為下士道的發心。
中等膽量者的發心,稱為船長式或船夫式的發心。一個船夫要將許多人渡到海的另一邊,必須先將所有的客人安置在他的船上,而他手上掌握的舵輪,也就是方向盤,是船客生命的保障。駕駛船隻時,船長必須想方設法不去碰到暗礁,安全地將船開到彼岸,讓船客和自己安全地到達目的地。此種發心是:“我先成佛,好像愧對於眾生,可是我晚成佛,膽量上又不太足夠,所以希望我和天下所有的蒼生一起修行,直到有一天到達彼岸,一起成佛。”這樣的心態,又稱為中士道的發心。
最大膽量者的發心,稱為牧人式的發心。一個牧人,不管是牧羊或是牧牛,他必須先選擇不會有野獸來傷害牛羊的肥沃草地。找好草地之後,他會走在牛群羊群後麵,將它們趕到安全地方去放牧。也就是說,自己找到成佛這條道路之後,會用心保護這條成佛之道,不讓它受到貪、嗔、癡、嫉妒、傲慢,以及世俗中的雜念、妄念等等這些“野獸”的侵害,並將成佛的所有方法和訣竅,以及能為自己帶來所有福報的肥沃草地,給予眾生。讓眾生走在自己前麵,希望他們都能提早成佛,直到一切地獄空、輪回空;自己走在後麵,再跟著眾生一起成佛。這種心態是最上上的大膽量者,又稱為上士道的發心。
在這三者中,國王式的發心也稱為大許諾式的發心,就是向眾生承諾在自己成佛之後一定會救度他們,以如此的菩提心,靠眾生的力量先讓自己成佛。這就像偉大的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和許多已經成佛的佛都是如此——在他成佛之後,再來廣度無邊的眾生,讓他們成佛。
船夫式的發心又可稱為殊勝智慧的發心,例如彌勒菩薩。
最廣大的牧人式發心,就像文殊菩薩,或是地藏菩薩的“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或是觀世音菩薩發誓“要度盡所有一切苦難眾生,眾生成佛之前,自己不成佛”這一類的發心。釋迦牟尼佛還是凡夫俗子時,他們就已是十地的菩薩;現在,釋迦牟尼佛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已經成佛,但他們還是菩薩。目前,我們還是凡夫俗子,在這裏聽聞佛法;有一天當我們成佛時,他們還會是菩薩,因為所有的眾生未成佛之前,他們的願力會一直跟隨著眾生,所以不會成佛。當然,在“意”上,這些菩薩早已是佛了,隻是外麵所顯現的相,會隨著他們的願力來陪伴眾生。
前麵所述的三種不同心量的發心,我們平常發菩提心時就要選擇其中一種。如果你的膽量足夠,就要想“所有的眾生先成佛,我再成佛”;如果你的膽量沒有那麽大,就可以發願和眾生一起成佛;倘若還是無法這樣發願,那就想“我先成佛,而後再來度眾生”。每天都要以此當作修行的願力來努力實踐。
華嚴經裏說:“於自心建立一切菩薩行故……應守護心城,謂不貪一切生死境界……應淨治心城,謂畢竟斷除慳嫉諂誑……應寬廣心城,謂大悲哀湣一切眾生;應開心城門,謂悉舍所有,隨應給施……應嚴肅心城,謂逐諸惡法,不令其住……若能如是淨修心城,則能積集一切善法。”如果我們能把這些修心的方法正確而且踏實地落實在自身的修行中,那我們的菩提心一定會隨著善法的增長而廣增。
如果沒有菩提心,不管虔誠心、出離心有多強,個人的修為還是會和自私的念頭混在一起,所以不會變成成佛的因。有了菩提心,即使隻做了一點點的功德,例如隻是一句短短的六字大明咒,或是一個簡單的佛號,都將轉為成就無上菩提的來源。當修行功課圓滿後,將一切所做的善事回向給眾生,將會變成無量的功德。
西藏有句話:“生起菩提心比發菩提心更重要。”發菩提心是指刻意地在心中發願。這種偶爾想想的菩提心,可能隨著種種因緣的聚合而忘失,不能在心中紮根。但是,先發菩提心的訓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沒有發菩提心就不會有生起菩提心。而生起菩提心是指能夠自然生起菩提心,能長時間存在心中,不會因為因緣的改變而忘失或退轉,且能不斷增長,並付諸行動。這也是祈願文中“菩提心為至妙寶,未生起者願即生,已生慎勿令退失,並願增上善無盡”的意思。倘若菩提心不夠穩固,那麽麵對眾生、麵對現實的挫折時,就會退縮。
如果自己尚未生起菩提心,希望能讓它在自心中產生;如果你已擁有菩提心,應該讓它永恒穩固地存在心中,且讓它愈來愈往上增長。
菩提心因個人心量的大小,可分為三種不同的發心:一般膽量者的發心,中膽量者的發心,大膽量者的發心。
一般膽量者的發心,稱為國王式的發心。一個人想當國王,會想方設法先凝聚大眾的力量,讓很多人在他的領導之下為他服務,並靠著這群人的強大力量去消滅不利於自己建立政權的因素,成為國王;因為擁有了國王的地位,他才能以自己的權勢給予百姓大環境,實現國泰民安。在這個過程中,首先是以增強自己的能力為主,當擁有強大的權力後再來利益大眾,這種心態稱為國王式的發心。換句話說,在自己未成佛之前,我們會想:“我要度盡所有的眾生,但是,如果我自己沒有成佛,連自己都無法調伏、都救不了,那麽要調伏眾生、利益眾生就會有困難。”所以,有這樣想法的人,會希望自己先成菩薩、先成佛,等到成佛之後,有足夠的能力調伏利益眾生時,才去度眾生。這是第一種心態,又稱為下士道的發心。
中等膽量者的發心,稱為船長式或船夫式的發心。一個船夫要將許多人渡到海的另一邊,必須先將所有的客人安置在他的船上,而他手上掌握的舵輪,也就是方向盤,是船客生命的保障。駕駛船隻時,船長必須想方設法不去碰到暗礁,安全地將船開到彼岸,讓船客和自己安全地到達目的地。此種發心是:“我先成佛,好像愧對於眾生,可是我晚成佛,膽量上又不太足夠,所以希望我和天下所有的蒼生一起修行,直到有一天到達彼岸,一起成佛。”這樣的心態,又稱為中士道的發心。
最大膽量者的發心,稱為牧人式的發心。一個牧人,不管是牧羊或是牧牛,他必須先選擇不會有野獸來傷害牛羊的肥沃草地。找好草地之後,他會走在牛群羊群後麵,將它們趕到安全地方去放牧。也就是說,自己找到成佛這條道路之後,會用心保護這條成佛之道,不讓它受到貪、嗔、癡、嫉妒、傲慢,以及世俗中的雜念、妄念等等這些“野獸”的侵害,並將成佛的所有方法和訣竅,以及能為自己帶來所有福報的肥沃草地,給予眾生。讓眾生走在自己前麵,希望他們都能提早成佛,直到一切地獄空、輪回空;自己走在後麵,再跟著眾生一起成佛。這種心態是最上上的大膽量者,又稱為上士道的發心。
在這三者中,國王式的發心也稱為大許諾式的發心,就是向眾生承諾在自己成佛之後一定會救度他們,以如此的菩提心,靠眾生的力量先讓自己成佛。這就像偉大的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和許多已經成佛的佛都是如此——在他成佛之後,再來廣度無邊的眾生,讓他們成佛。
船夫式的發心又可稱為殊勝智慧的發心,例如彌勒菩薩。
最廣大的牧人式發心,就像文殊菩薩,或是地藏菩薩的“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或是觀世音菩薩發誓“要度盡所有一切苦難眾生,眾生成佛之前,自己不成佛”這一類的發心。釋迦牟尼佛還是凡夫俗子時,他們就已是十地的菩薩;現在,釋迦牟尼佛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已經成佛,但他們還是菩薩。目前,我們還是凡夫俗子,在這裏聽聞佛法;有一天當我們成佛時,他們還會是菩薩,因為所有的眾生未成佛之前,他們的願力會一直跟隨著眾生,所以不會成佛。當然,在“意”上,這些菩薩早已是佛了,隻是外麵所顯現的相,會隨著他們的願力來陪伴眾生。
前麵所述的三種不同心量的發心,我們平常發菩提心時就要選擇其中一種。如果你的膽量足夠,就要想“所有的眾生先成佛,我再成佛”;如果你的膽量沒有那麽大,就可以發願和眾生一起成佛;倘若還是無法這樣發願,那就想“我先成佛,而後再來度眾生”。每天都要以此當作修行的願力來努力實踐。
華嚴經裏說:“於自心建立一切菩薩行故……應守護心城,謂不貪一切生死境界……應淨治心城,謂畢竟斷除慳嫉諂誑……應寬廣心城,謂大悲哀湣一切眾生;應開心城門,謂悉舍所有,隨應給施……應嚴肅心城,謂逐諸惡法,不令其住……若能如是淨修心城,則能積集一切善法。”如果我們能把這些修心的方法正確而且踏實地落實在自身的修行中,那我們的菩提心一定會隨著善法的增長而廣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