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眾生應有的態度,古人比喻為“猶如婆羅門施舍一樣”。婆羅門布施的時候,隻要坐在他家門口,無論是富人或窮人,他都會一視同仁地平等布施。如果未能做到平等舍,不太可能做到真正的慈悲。所以,要先放下對親人的貪戀,再放下對仇人的嗔恨,而後能夠平等看待,才能對他們產生真正的慈悲。這就是為什麽四無量心要先觀修“舍”。
但是,如果認為平等看待眾生就是對親仇沒有感覺,變成對親人或仇人完全麻木,那就是貪嗔癡的癡,也就是無明。平等舍的真義是要對每個眾生都平等看待,希望他們都能脫離煩惱和痛苦,得到且永遠擁有同等的快樂和福報。平等舍可以消除我們的愚昧。
那麽如何培養平等舍呢?一開始要將不喜歡的人慈悲地當成自己的父母親,偶爾想一想或嘴巴說說比較容易,真要實踐時會發覺很難做到。我們可以采取漸進的方式,將不喜歡的人先平等舍地看待,看成是不相關的陌生人,不要對他們執著“不喜歡”的想法,讓自己減輕厭惡的情緒。慢慢地,當你心態平衡了厭惡的情緒後,再繼續觀修、實踐,漸漸就可以從內心真正認同他就是自己的親人,也因此不管對方怎麽壞都應該對他慈悲,如同很多父母對表現不好的兒女還是一樣慈悲,和其餘的兒女一樣平等看待。能夠這樣慢慢改變,我們的嗔恨心就可以漸漸地導向善的方麵。
有了一視同仁對待眾生的平等舍心之後,接著要觀修的是慈悲喜舍的“慈”。“慈”是“願一切眾生具足樂及樂因”,希望所有眾生不但能得到快樂的“果”,還能創造產生快樂的“因”。
如同一個母親有很多小孩,有的特別乖,無論教導什麽都學得好,有時候甚至不用交代也可以做得令人滿意,隻要對他付出慈悲、愛心就足夠了,不必打罵,也不用操心;可是有些小孩就不是這樣,一點都不領情,對他愈好,他做錯的事情可能就愈多,要他往東,他偏往西,事事讓人操心。對這些不易調教的子女,母親罵歸罵,有時甚至會動粗,但對他們的慈悲和對待其他子女是一樣的。連最凶猛的食肉動物,不管它多饑餓,也不會吃自己的小孩,因為母親無論身體、語言或心靈,永遠都是以平等的方式在對子女付出,而我們要學習的就是這種慈母精神。
每個眾生都希望自己具足快樂和福報,但很多時候卻以傷害其他眾生的方式滿足自己的欲望,實際上是在造惡業。所以,願望和所得常常背道而馳。因此,隻是希望得到今生和來世的快樂是不夠的,還要學會為了讓別人得到快樂,或者讓自己因為這樣而得到快樂,進而付出,創造快樂的“因”。
就像我們常會說:“要讓別人吃飽,並不隻是給他們食物,而是要教他們如何耕種,才是根本的解決之道。”因此,我們要所有的眾生成佛,不隻是短暫性地滿足他們的福報,如布施財物等,更重要的是應該告訴他們怎麽行善,累積成佛大樂的樂因。
我們的身體、語言和心靈,要常常引導到“為了別人的快樂而去付出”上。寂天大師說:“眼視眾生須以真誠慈愛,不能藐視眾生。”即使是看眾生,也不能用嗔恨的表情怒目相向,應該以慈愛的眼神關注。這不能隻當成口號喊喊,而是必須為了他人的真正安樂,不斷地用心去思維,用語言去讚美,並付諸行動,想方設法讓別人真正得到快樂與善妙;而且,不隻今世,生生世世都願意為了眾生能夠得到安樂而付出自己的身口意。
如果在我們修行佛法的過程中,能把慈悲心真正落實在自己的起心動念上,也能平等地看待一切眾生如自己的父母一般,並且努力讓這種善的一麵能持續發展下去,那可以說我們基本就會少了很多的煩惱和痛苦,因為一切的心行在善力的作用下正常循環時,我們的煩惱也就自然轉為菩提道用了。
但是,如果認為平等看待眾生就是對親仇沒有感覺,變成對親人或仇人完全麻木,那就是貪嗔癡的癡,也就是無明。平等舍的真義是要對每個眾生都平等看待,希望他們都能脫離煩惱和痛苦,得到且永遠擁有同等的快樂和福報。平等舍可以消除我們的愚昧。
那麽如何培養平等舍呢?一開始要將不喜歡的人慈悲地當成自己的父母親,偶爾想一想或嘴巴說說比較容易,真要實踐時會發覺很難做到。我們可以采取漸進的方式,將不喜歡的人先平等舍地看待,看成是不相關的陌生人,不要對他們執著“不喜歡”的想法,讓自己減輕厭惡的情緒。慢慢地,當你心態平衡了厭惡的情緒後,再繼續觀修、實踐,漸漸就可以從內心真正認同他就是自己的親人,也因此不管對方怎麽壞都應該對他慈悲,如同很多父母對表現不好的兒女還是一樣慈悲,和其餘的兒女一樣平等看待。能夠這樣慢慢改變,我們的嗔恨心就可以漸漸地導向善的方麵。
有了一視同仁對待眾生的平等舍心之後,接著要觀修的是慈悲喜舍的“慈”。“慈”是“願一切眾生具足樂及樂因”,希望所有眾生不但能得到快樂的“果”,還能創造產生快樂的“因”。
如同一個母親有很多小孩,有的特別乖,無論教導什麽都學得好,有時候甚至不用交代也可以做得令人滿意,隻要對他付出慈悲、愛心就足夠了,不必打罵,也不用操心;可是有些小孩就不是這樣,一點都不領情,對他愈好,他做錯的事情可能就愈多,要他往東,他偏往西,事事讓人操心。對這些不易調教的子女,母親罵歸罵,有時甚至會動粗,但對他們的慈悲和對待其他子女是一樣的。連最凶猛的食肉動物,不管它多饑餓,也不會吃自己的小孩,因為母親無論身體、語言或心靈,永遠都是以平等的方式在對子女付出,而我們要學習的就是這種慈母精神。
每個眾生都希望自己具足快樂和福報,但很多時候卻以傷害其他眾生的方式滿足自己的欲望,實際上是在造惡業。所以,願望和所得常常背道而馳。因此,隻是希望得到今生和來世的快樂是不夠的,還要學會為了讓別人得到快樂,或者讓自己因為這樣而得到快樂,進而付出,創造快樂的“因”。
就像我們常會說:“要讓別人吃飽,並不隻是給他們食物,而是要教他們如何耕種,才是根本的解決之道。”因此,我們要所有的眾生成佛,不隻是短暫性地滿足他們的福報,如布施財物等,更重要的是應該告訴他們怎麽行善,累積成佛大樂的樂因。
我們的身體、語言和心靈,要常常引導到“為了別人的快樂而去付出”上。寂天大師說:“眼視眾生須以真誠慈愛,不能藐視眾生。”即使是看眾生,也不能用嗔恨的表情怒目相向,應該以慈愛的眼神關注。這不能隻當成口號喊喊,而是必須為了他人的真正安樂,不斷地用心去思維,用語言去讚美,並付諸行動,想方設法讓別人真正得到快樂與善妙;而且,不隻今世,生生世世都願意為了眾生能夠得到安樂而付出自己的身口意。
如果在我們修行佛法的過程中,能把慈悲心真正落實在自己的起心動念上,也能平等地看待一切眾生如自己的父母一般,並且努力讓這種善的一麵能持續發展下去,那可以說我們基本就會少了很多的煩惱和痛苦,因為一切的心行在善力的作用下正常循環時,我們的煩惱也就自然轉為菩提道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