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篇篇經典!


    朱夏華一點沒有誇大!!


    整一本厚厚的短篇集內,不僅僅有魯迅先生等名家的傳世名作,還有前世現代的經典短篇,譬如說劉慈欣幾部科幻短篇《朝聞道》《流浪地球》等!


    對於尋常沒有那麽高文學造詣的讀者而言,他們自然是覺得後半部的短篇整體的趣味性更強,更有吸引力,可是對於擁有著文學造詣的這部份讀者而言,他們深知,老賊這部短篇集的質量究竟有多麽恐怖!


    甚至在朱夏華的世界中,這本萬千可以被稱之為夏州文學古往今來的“第一書”!


    沒有之一!


    從早上拿到這部書開始時,朱夏華就一直將自己鎖在書房中,一遍又一遍的回味著這部的幾乎每一篇。


    《狂人日記》,日記體,通過被迫害者“狂人”的形象以及“狂人”的自述式的描寫,揭示了封建禮教的“吃人”本質。


    《阿q正傳》《朝花夕拾》也都是文學性極高,反應了當時的社會現實以及畸形的夏州社會。


    朱夏華能夠感受到每一篇文章背後的靈魂,顯然老賊是將自己扮演成為了不同的作者,不同的角色,就譬如前麵幾篇,與後麵的《背影》《茶館》這些有明顯上文風,靈魂的不同。


    如果不是確定是老賊一個人寫的,朱夏華一定會認為這些文章100%不是出自同一個作者,畢竟這個世界上,除了老賊,還有誰有能力寫出這樣高水準的文章?


    這其中,朱夏華最最喜歡的,無疑是《野草》係列作品!


    這是幾篇散文詩集,文筆深沉雋永,意象玄妙奇美,是整篇集中,唯一讓朱夏華看的神情呆滯,渾身雞皮疙瘩止不住泛起的文章作品。


    這幾篇雜文的內容無所不包,有著博大精深的思想內涵和獨特完美的藝術形式,仿佛在道述這個靈魂之後一生的人生哲學。


    “夏州文學界……”


    “變天了。”


    朱夏華喃喃道。


    ……


    這部老賊的短篇集剛剛發布的時候,全夏州的讀者,甚至是全九州的讀者,都沒有意識到這篇集意味著什麽。


    畢竟這部短篇集,閱讀門檻極高,可以說是老賊所有作品中水平最高的一部,最有藝術性的一部,尋常讀者壓根看不明白,隻是覺得不明覺厲,後麵一些科幻短篇的科幻尤其精彩。


    再加上短篇的受眾本身就不如之前老賊所發的一些娛樂性質的作品,甚至不如《三國演義》這樣的曆史演義書籍,所以導致實際上發售的第一時間,這部短篇集是沒有掀起全網討論的大風潮的。


    可真正讓情況發生改變的……


    是夏州作協內諸多知名作者的發聲!!


    約莫是下午時分,首先在社交媒體上發文感慨的,就是夏州知名作者劉震。


    【劉震】:古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可剛剛閱讀老賊的第一部短篇集,我認為這部集,能夠成為夏州漫漫文學史上,最耀眼的那一顆明珠。


    ……


    劉震老師創作過不止一部名作,雖然說現在年紀大了,基本上不再發布新書,可是作為上世紀過來的頂尖文學創作者,劉震老師的話在整個夏州都是頗具影響力的。


    這話一出,在全網的發酵之下,瞬間沸騰全網!


    “我去!劉震老師這麽高的評價嗎?”


    “最耀眼的一顆明珠……”


    “我能看出來這本書好像很牛逼,但是不知道具體有多麽牛逼。”


    “感覺這部書中的老賊成仙了,我太喜歡裏麵的《野草》《狂人日記》了!”


    “我最喜歡《背影》,有沒有一樣的,文章裏父親翻過站台鐵路買橘子的場景,簡直和我自己父親的身影重合了,和我生活中的父親很像。”


    “《白楊禮讚》精彩優美!《孔乙己》也很經典。”


    “劉震老師分析一下這本書唄?”


    老賊在夏州年輕群體中的人氣,那是極其誇張的,看到劉震老師這樣的文豪都在吹老賊,這些讀者與粉絲們自然是相當自豪和開心的,在博客廣場就討論了起來。


    原本這些粉絲與讀者們都以為,老賊的這部作品影響力不會和之前的《三國演義》那麽大,可是短短一個小時之後,他們才發現大錯特錯……


    夏州作協榮譽會員,王龍老師這般道:


    【這部短篇集裏,有80%以上的作品,都一定有這個資格入選夏州的課本!】


    【甚至我一想到,能夠讓這樣的作品入選夏州課本,讓我們的孩子從小學,從初中開始就接受到這樣的文學教育,就不禁有些熱淚盈眶。】


    【這不僅僅是夏州文學的寶藏,更是整個夏州民眾的寶藏!】


    又是五分鍾後,夏州知名作者鳳凰於飛激動道:


    【看看這部短篇集的目錄吧,就不可能有人敢說老賊不是個學識淵博的人!】


    【老賊的智性之高,乃前無古人的,固然是精神高低的顯示,而老賊的文章能成為經典的存在,是更高的智性的顯現。】


    【他是神!】


    在老賊出現前,曾經是網文世界的一號人物【六翅蝴蝶】,與《誅仙》打過擂台的萬文朝,這樣仰望道:


    【我為我曾經與這樣的文豪站在同一個平台下競爭而感覺到榮幸,這應該是我這輩子最大最大的榮譽,沒有之一。】


    【這部短篇集的藝術性,文學性,在我五十年的閱讀史中聞所未聞,見所未見,可能你們現在還不明白這部短篇集意味著什麽,時間會證明一切,我已經準備讓我兒子全書背誦了。】


    ……


    從最初看到有知名作者公開發文表示讚歎的開心,再到越來越讚譽的興奮,再到現在……


    幾乎所有有名的夏州作者,都紛紛發文,驚歎於這一部短篇集。


    萬千網友都呆滯了。


    “這部短篇集……”


    “有這麽牛逼嗎?”


    眼前的這一幕,是這些網友與讀者們難以想象的事情!


    甚至在之前《三國演義》發布的時候,都沒有達到過這樣的壯舉,這可是夏州半數以上的知名作者,並且隨著時間的流逝,數量還在增加!


    一些第一時間沒有閱讀這部短篇集的文學創作者們聽到作協成員,或者是作家朋友們瘋了一樣的推薦,第二時間才開始看,這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閱讀的過程中,心髒一直在噗通噗通跳!


    這就好像是一個冒險家,在一個不太可能的節點,不太可能的位置,尋找到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寶藏,而且是質量創造曆史的寶藏!


    ……


    全網瘋狂!


    就連夏州的教育局,第一時間都為之震動,開始著手於這部短篇集的研究。


    而夏州作協會長,九州文學獎得主朱夏華時隔一年多時間,在博客上的公開發文,徹底點燃了這根瘋狂炸彈的導火索,讓這部短篇集的影響力衝上了巔峰!


    朱夏華的讀後感中,極盡讚美之詞,而且並不是來自同行間的稱讚,更像是晚輩對前輩的仰望。


    在朱夏華的讀後感中有這樣一句話,“這部短篇集裏90%以上的作品,那篇僅僅是幾百字的一小篇,都超過了我畢生的作品與成就,是我這輩子都永遠無法達到的高度。”


    能夠讓夏州現代文學第一人朱夏華公開說出這樣的話,就已經證明了這部短篇集徹底征服了朱夏華,讓朱夏華心甘情願的將現代文學第一人的名號讓出去。


    更加可怕的是,這樣的集……


    還有兩部!


    以這樣短篇的作品質量與數量,簡直就是信手拈來,足以證明老賊現在的文學造詣達到了一個夏州前所未有的高峰!


    ……


    這些短篇名作的影響力,林秋是最清楚的。


    這些可都是前世這麽多年時間被時間所檢驗,最最經典的那一部分作品,將這麽多文豪的代表作聚集到一部短篇集裏,那影響力能不大嗎?


    要不是一部短篇集能夠容納的作品太少,林秋弄出來五六部夏州的集都綽綽有餘,所以說完全不用擔心作品不夠用的情況。


    不過自從發布了這部短篇集之後,更加堅定了林秋這輩子都不可能暴露老賊這個馬甲的決心,即便是99%實錘,林秋都不可能承認。


    這些文學大家的作品,林秋要是冒名頂替,盡獲名利,林秋沒有這個臉,連睡覺都可能睡不好。


    那些注定會留在曆史上的大家們,林秋發自內心的尊敬。


    就和一些夏州文學作者所說的一樣,他們在這部短篇集的很多文章背後,都看到了不同的靈魂。


    既然如此,能夠讓這些讀者們與這些前世的靈魂有著靈魂上的交流……


    這就是最好的結局。


    ……


    這部短篇集裏的文章能不能入選教材,從目前的輿論情況來看,是有很大機會的,畢竟整個作協與教育局都大為震動,小道消息不斷。


    而對於夏州諸多的網友們和讀者們來說,就是四個字:


    “見證曆史!!”


    “我去,真的要見證曆史了啊!要知道,我在認識老賊的時候,老賊還在寫仙劍呢,瑪德一轉眼老賊的作品要入教材了?”


    “真的,從來沒想到以後我的兒子要學老賊的文章做閱讀理解……”


    “活著的傳奇。”


    在網友們的世界裏,老賊的文章入選教材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因為這些裏有非常多的文章水準都很高,高到讓原來教材課本的作者都出來公開表示驚歎!


    沒道理不入選。


    隻是感覺有些玄妙罷了。


    很多人都想著勞資一開始就是追網文,喜歡老賊而已,轉眼間幾年時間,咋成這樣了……


    通過這一部短篇集,可以說,老賊在夏州文學界正式登頂巔峰,無可爭議的巔峰!


    ……


    中小學教科書的改動,並不是什麽難以理解的事情。


    畢竟教科書幾年大改版一次,有時候每年都改,可基本上不會有大麵積的改動,一年可能就刪改幾篇文章再加幾篇這樣,可明年的教科書修訂,真的有意思了。


    第一次,萬千網友們對新版教科書這麽期待,可以說是夏州語文課程的大變革了。


    不僅僅學生重新學,就連老師都要重新學習。


    即便入選了教材後,林秋都不可能過多的幹涉與發表言論,因為這種這種應試教育體製下,那些文章的閱讀理解,就連作者自己都一臉懵。


    前世,不止一個作家在節目上表達過這個問題,說“我自己都不知道這篇文章表達了這樣的情感”“我自己做自己文章的閱讀理解不及格”之類的言論。


    那既然作者都答不對自己文章出的閱讀,那閱讀理解還有必要出現在語文試卷中嗎?


    當然不是。


    這就要提到一個經典的文學理論概念——“作者已死”。


    簡單來說,就是作為作品的創作者的作家已經失去了對於作品的唯一的解釋權,甚至有的評論家認為,當作品創作完成的那一刻,作者就已經“死”了,之後讀者無論做任何解讀都與作者無關。


    要不怎麽網友都在說“老賊你懂個錘子的誅仙!”“我不比老賊懂?”這樣的話……


    這種理論乍看之下,似乎很不可思議,覺得很扯淡,這可是原作者!


    可事實就是,這些文藝作品的文學價值,並不是由創作者自己賦予的。


    通俗一點就是,如果將創作者對作品的闡述,理解當成唯一正確的答案,那麽出現的問題實在是太多了,幾乎每一位創作者,都會通過各種方式,譬如立意,藝術性這些方麵,刻意來提高自己作品的價值。


    就算是一部爛片的導演,一部爛作的作者,他自己的理解,原意可能和公眾理解的截然不同,那這種情況下,如果看待這一部作品呢?


    作者自己說的話,不及作品自己說的話。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有一千種理解。


    所以在現代的閱讀理解題目中,基於一些共同認可的規範,讓一個大部分人都能接受與認可的回答方向成為標準答案,是幾乎必然的選擇,並不是難以理解的事情。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文娛:在下的刀子致鬱全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雪花有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雪花有罪並收藏文娛:在下的刀子致鬱全球最新章節